书城艺术今世果报 敦煌壁画因缘故事(敦煌文化丛书)
20799800000031

第31章 敦煌石窟中的因缘故事画概述(1)

佛教因缘故事亦是敦煌石窟壁画中绘制最多的佛教故事画之一,从种类到数量都比本生故事画多,面积也比本生故事画大。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莫高窟因缘故事画的内容和艺术成就,现将本生故事画和因缘故事画的区别,因缘故事画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概述如下:

一、本生故事画与因缘故事画的区别

佛教本生故事和佛教因缘故事都是依据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这一基本教义而编造的。本生故事是释迦牟尼前生累世修行,善行转世的故事;因缘故事是佛家弟子和佛门信徒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故事。因果报应是这两类故事的核心内容。佛教常以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它们产生和变化的现象。其中事物产生或毁灭的主要条件叫作因,而外部的辅助条件叫作缘,合称为因缘。佛教认为每人都受自己善恶行为招致的”三世二重因果”。即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中,现在之果,必有过去之因;现在之因,必有未来之果。在三世之中,每人的恶,将自食恶果;每人的善,将获得善报。佛教就是利用三世两重因果报应的因缘说教编造了许多故事,借以劝喻世人,敬信佛法,多做好事,积累功德,以得善报。这种故事就称之为因缘故事。其实本生故事也是因缘故事,为了有所区分,把专讲释迦牟尼善恶因缘、轮回转世的故事,叫作本生故事;把讲佛弟子和众生善恶因缘、轮回转世的故事叫作因缘故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1)从故事主人上讲,本生故事只讲释迦牟尼一人的故事;因缘故事却讲佛弟子、出家僧尼、在家居士,以及一切众生(包括动物)的故事。

(2)从故事时间范围上讲,本生故事只讲释迦牟尼前世的故事;因缘故事不仅讲佛门弟子、一切众生前世的故事,也讲佛门弟子和一切众生今世的故事。

(3)从善恶因果上讲,本生故事绝大多数是讲释迦牟尼前世无私奉献,忍辱善行,得到福报的故事;因缘故事不仅讲佛门弟子、一切众生得到福报的故事,也讲得到恶果的故事。

(4)从故事讲说人上讲,本生故事多由释迦牟尼本人讲出;因缘故事不仅由释迦牟尼讲出,也由佛家弟子和其他信佛大众讲出。

以上四条只是一个大致原则的区别,有时候一则佛教故事很难区别它是本生故事或是因缘故事。有的故事讲佛弟子今世所得的福报,是前世善行的结果,但前世教他善行的人又是释迦牟尼的前生,例如《五百盲人追佛因缘》。有的故事讲外道师徒今世所得的恶果,是前世恶行的因缘。但前世他所做的恶行是对释迦牟尼前生的迫害,释迦牟尼劝导谅解了他,例如《提婆达多举石毁佛因缘》。这些故事既是因缘故事又是本生故事。

还有一些佛教故事并不是一则独立的故事,而是由几个乃至十几个故事组成。有的由一个故事为线索,串连几个故事;有的是大故事中套小故事,把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穿插交织在一起。因此,有时候很难划分、区别这则佛教故事是本生故事,还是因缘故事。

我在《前世善行——敦煌壁画本生故事》前言中已讲过,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都不是真有其事,也不是释迦牟尼创作的。其实都是古代印度、东南亚诸国优美的神话、童话、寓言等民间故事,只是释迦牟尼在讲解佛教教义时作了改造引用。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徒在编纂佛教经典时,把这些故事记录在了佛经之中。尽管他们对这些故事进行了画蛇添足的篡改,加进了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宗教说教,但不是面貌全非,故事的主体人物和内容仍然保留。由于这些故事原为劳动人民所创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愿望和追求,不完全是消极的宗教思想和迷信。只要我们剔除宗教说教的消极成分,绝大多数的故事内容还是积极健康的。有的故事热情地赞颂了强不凌弱、互助团结,言必有信、忠于友谊,舍己为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有的故事无情地鞭挞了那些恩将仇报的小人,揭露他们见利忘义的丑恶嘴脸,展示了他们做恶不得好报的可悲下场,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鲜明的是非善恶观念。这也就是佛教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至今还被人民大众接受、喜爱的原因。

以本生故事为内容绘制的故事画,叫作本生故事画;以因缘故事为内容绘制的故事画,叫因缘故事画。这两种故事画在表现形式和构图艺术上大同小异,没有严格的区别。

二、因缘故事画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

因缘故事画和本生故事画一样,由于时代不同,佛教派别的兴衰不同,其绘画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都是不相同的。而且每一时期有其主要的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北朝时期(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朝代)

北朝是莫高窟艺术的初创期,受西域小乘佛教思想和艺术的影响,壁画的主体是表现小乘佛教思想的本生故事画和因缘故事画。但莫高窟中的因缘故事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像本生故事画经过了从单幅画到组合画,从组合画到连环画的发展过程。一开始便是连环画的形式。北凉时期和北魏早期的洞窟里,只有本生故事画,没有因缘故事画。北魏后期的洞窟里才出了因缘故事画。莫高窟最早的因缘故事画,是画在第257窟南北两壁中的《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和《须摩提女请佛因缘》,其表现形式都是连环画。

北壁的《须摩提女请佛因缘》故事画是依据三国吴时西域高僧支谦译《须摩提女经》所绘制的。故事的大意是:古印度满富城奉行六道外师的巨富长者满财,经过多方寻求,多次周折,终于为自己的小儿子找下了知友王舍城奉行佛教的巨富长者善给的女儿须摩提(汉译善意)。善意美貌非凡,姿容娇艳,有倾国倾城之美。但也和父母一样,从小奉信佛教,崇敬佛法三宝。满财长者把善意女娶到家中后,按照国法民俗要宴请六千个外道六师门徒。这些外道师徒赴宴时,赤身裸体,丑陋粗野,吃肉酗酒,不知礼法。善意女看到此情景后,拒不出门接待外道师徒。引起了宾客的非议不满,得罪了公婆和丈夫。善意女闭门高卧,谁都不见。满财长者为此十分愁闷。恰好一位得道高士来访。满财长者把此事向这位高士说了。高士昕后,十分惊喜,对满财长者说:“你为我们娶来了佛门弟子,只要你奉信佛教,请佛来到这里说法,你就办成了一件大事,你的媳妇也就敬奉你了。”满财长者听从高士的劝导,让善意女请其尊师释迦牟尼前来赴斋说法。善意女果然盛装打扮,登上高楼,焚香请佛。香烟飘到佛处,佛知善意女的诚意,便同弟子各显神通,从空飞达满财长者家赴斋说法。外道六师看到佛门弟子的神通威力,无不惊叹,全部归依佛门。满财长者全家都做了居家佛门弟子。

此幅故事画以连环画和组合画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共用17幅画面描绘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在艺术上有如下特点:

1.主题突出,剪裁得当。为了突出佛法无边,降伏外道师徒的威力,古代画师并没有描绘故事中最生动、最有生活情趣的情节:满财长者为子求亲和善意女拒不接待宾客的矛盾。17幅连环画面中,只在一幅组合画中,用3个画面点出了矛盾:一座四方大院内,前后起重楼,中间堂屋内,善意女拒不施礼,外道师徒气愤不满;高楼下室,善意女卧床不起;高楼上层,善意女焚香请佛。第4个单幅画面是善意女同公婆全家供养迎佛。13幅画面用于对佛弟子各显神通,来赴斋会的描绘上。其画面依次是:

佛门伙夫乾茶身负大锅飞空而来;

均头沙弥化乘五百花树飞空而来;

周利槃特化乘五百青牛飞空而来;

罗云化乘五百蓝色孔雀飞空而来;

迦毗那化乘五百金翅鸟飞空而来;

优比迦叶化乘五百苍龙飞空而来;

须菩提化乘五百琉璃山飞空而来;

迦旃延化乘五百白天鹅飞空而来;

离越化乘五百黄斑虎飞空而来;

阿那律化乘五百青狮飞空而来;

大迦叶化乘五百白马飞空而来;

大目连化乘五百大象飞空而来;

最后佛祖在天龙八部、四大天王的护卫下,乘坐莲台飞空而来。

2.以动带静,整体飞动。前述13幅画面的顺序,并不是佛经故事中的先后顺序。而是画师为了造成整体飞动的效果,描绘时作了创造性的调整。把轻捷飞翔的天鹅、孔雀、金翅鸟;勇猛善奔的雄狮、黄虎、白马;笨重稳健的青牛、白象;不能移动飞空的高山、花树;穿插交织在一起,使整幅画面都产生腾空飞奔的动感。

3.以形写神,注重装饰。全幅故事画中的动物形象和画中的山石花木,都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无论是飞禽、猛兽、家畜、天龙,还是山石、花木,都在像与不像之间。画师只追求神似,不追求形似,注重整体画面的装饰效果。所以这幅故事画的图案装饰效果非常强。要是不了解这个佛经故事的人去观赏这幅画,就会认为它是一幅装饰画,而不是故事画。因为这个缘故,连著名大画家张大千都没有识别出来。这幅故事画他曾定名为”赴会菩萨图”。直至1973年才由敦煌研究院的施萍婷先生考证定名为《须摩提女因缘》故事,在莫高窟仅存一幅。

从佛教的立场上讲,这幅因缘故事画主要宣扬佛法威力无比,可以降伏一切邪教外道,使他们皈依佛门,奉行佛法。

南壁的《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故事画是依据《贤愚因缘经》绘制。故事的大意是:从前,有一位笃信佛教的长者,送子到一位德高望众的高僧门下,剃度为小沙弥(小和尚)。这位高僧和弟子的衣食,由本城的一位富有居士供养。有一天。居士外出赴宴,留其妙龄女儿在家看守门户,行前忘记了给寺院里的僧人送食物。高僧候食不到,就派小沙弥到居士家中去乞食物。临行前向小沙弥宣讲三归五戒,到俗人家中要严守佛戒,莫生贪爱。小沙弥来到居士家中,敲门乞食。少女开门一看,是一清俊的小沙弥,便一见钟情,心生爱慕。在小沙弥面前牵衣拉手,作诸媚态,撒娇挑逗,倾吐衷情,向小沙弥求欢。小沙弥守戒志坚,不舍佛法,哄骗少女说进屋礼佛,收拾好后,再与少女爱恋。小沙弥进屋后,反锁门户,持刀自杀,以身殉戒。少女久等不出,破门而人,只见小沙弥已经自杀身亡,自惭自责,悲呼哀泣。居士回到家中,女儿诉说真情。按照印度的国法风俗,僧人死在俗人家里,要交纳罚金一千。居士呈报国王,依法交纳罚金赎罪。国王听后,深为感动,为了表彰小沙弥以身殉戒的高尚行为,在广场堆集香木,当众火化,建塔供养。

此故事画绘在南壁中层,横卷连环画式,以送子剃度;行前说戒;扣门乞食;以身殉戒;诉说真情;纳金赎罪;香木火化;起塔供养7幅画面,按照时空顺序描绘了故事的主要情节。画面与画面之间,用山石和建筑物相隔。

此故事画的艺术特点,与同窟西壁的《九色鹿王本生》和北壁的《善意女请佛因缘》相同。装饰性很强。画面中的山峦、树木、楼阁、房屋造型,只追求神似,不追求形似。许多画面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例如香木火化的场面,按佛经上说:“小沙弥自杀身亡,躺在血泊之中。国王积木如小山,将小沙弥尸体置于香木上火化。”可画面中的小沙弥却像一位端坐镇定的神僧在修禅,四周的烈火犹如禅僧的火焰纹身光。小沙弥神态安祥,没有一点儿畏惧的样子。这个画面一方面是赞颂小沙弥以身殉戒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是为了整体画面的装饰效果。此故事画是莫高窟最动人的佛经故事画,也是同一题材中绘制最完美的一幅。

从佛教的立场上讲,这幅因缘故事画为了教育那些不守佛法戒律的僧尼,要以小沙弥为榜样,严守佛法戒律,宁可以身殉戒,决不污毁佛法。

西魏王朝很暂短,在莫高窟建造的洞窟也不多,现存10个洞窟。但在第285窟中,绘有两幅很著名的因缘故事画:《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和《五百强盗成佛因缘》。

南壁中层的《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也是依据《贤愚经·沙弥守戒自杀品》所绘制。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北魏第257窟的《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是横卷式连环画,而此窟中却是竖轴式连环画。分画在南壁四座小禅窟的龛楣之间,共4幅。每幅2~3个情节:

第一幅:两个画面。上层画高僧持钵到村落乞食。下层画高僧在山林中坐禅修行。

第二幅:两个画面。上层画长者送子到高僧处出家学法,高僧为长者子剃度,收为小沙弥。下层画高僧给小沙弥讲授佛法戒律。

第三幅:3个画面。上层居士外出,居士女主动请求留守门户。下层左侧画小沙弥来到居士家门乞食,居士女钟情小沙弥,招小沙弥入门。下层右侧建筑物后,画小沙弥在树下持刀自刎。

第四幅:3个画面。上层画居士向国王陈述小沙弥守戒自杀的经过,并交纳罚金,为女儿赎罪。中层画小沙弥自杀后所现的紫檀坐像。下层画国王臣民观看香木火化小沙弥的遗体。小沙弥如同坐禅,四周火焰熊熊。

此窟的《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故事画与北魏第257窟中的《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相比,有如下特点:

(1)内容情节更加丰富。第257窟中的《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只用了7个画面,描绘了故事的主要情节。而此窟中却用4幅竖轴连环画,10个画面,首尾俱全地描绘了故事内容。情节更加丰富。例如第257窟中没有居士女主动请求留守门户和国王臣民观看积香木火化小沙弥遗体的情节。

(2)人物造型南朝风格。此幅《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画的人物造型,与该窟南北二壁的画风一致,具有中原南朝风格:身材修长,脸型清瘦,人物服饰,笼冠深袍,褒衣博带。例如,此故事画中的居士女儿服饰,已不是第257窟中的短袖长裙,五珠冠、长披肩的龟兹装,而是高发髻、大裙襦的南朝闺秀装。国王已不是第257窟中,头戴高冠,****上体,肩绕巾带的龟兹王,而是头戴笼冠,身著长袍,手挥尘尾,坐在案后,身后有侍者张持羽扇和曲柄伞盖的中原帝王或是南朝贵族形像。

(3)景物优美,人物较小。此故事画中山峦起伏,楼阁高耸,花草树木,相映其间,景物描绘十分优美,但画中人物较小,若不了解故事内容并认真辨认,人们往往看不出这是故事画,会当作是小禅窟龛楣两侧的装饰画。

南壁上层的《五百强盗成佛因缘》依据《大方便佛报恩经·慈品》绘制。故事的大意是:古印度摩伽陀国边境上有五百个结为一伙的强盗,拦路抢劫、枉杀无辜,切断了本国与他国的道路。国王亲率大军征剿,官兵与强盗进行了激烈战斗,最后强盗战败被俘。国王严加酷刑,割鼻削耳,挖眼剁手,放逐深山。强盗在山林中,悲哀恸哭,其声传到佛祖说法处。佛祖怜悯,施法度救,以神通力,吹卷雪山香药到山林,使五百强盗双目复明,身体康复。并现身说法,使五百强盗皈依佛门,剃度出家,隐居深山,修行参禅,最后修成五百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