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十四):書畫碑刻
20802300000018

第18章 书法旗帜在陇上(4)

寺内还辟有依依径、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叠叠园,并分别给一些寺舍题以迎绿、飞黛、听松、拜云等雅号。寺前有古树参天,寺旁有石桥流水。风吹树摇,瀑落水响,真可谓“泉水响山绿,树云摇山青”。在此停留片刻,准会令你情趣横生。刘尔炘为诗,立意清奇,新颖别致,情趣横生,联系现实,关切国计民生之篇章,尤具社会价值。他擅长书法,宗“二王”,师智永,行草之际,尤所偏工隶书。其隶书脱胎于汉曹全碑、史晨碑及石门、西狭、邮阁三颂,好大王碑而融以清代皖派大师邓石如之风范,结体严谨而浑融无逾,遒丽淳质,张弛有度,可谓隶书之正脉。楷书遒丽柔婉;隶书雄朴壮健。综观五泉山保留下来的由他编撰、书写的匾、联,便可领悟其艺术修养。只是经过十年****,他在五泉山所撰所书的对联、题额,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他晚年又习绘画,以兰草和山水见长。先生一生著作颇丰,今行于世者计:《果斋前集》1卷、《续集》1卷、《别集》1卷。《劝学迩言》1卷。《(口受)经日记》:《周易》1卷、《书经》1卷、《诗经》1卷、《春秋》1卷。《春秋大旨提纲表》1卷。《果斋一隙记》4卷。《果斋日记》8卷。《拙修子太平书》1卷。《陇右轶余集》2卷(此为尔忻集先贤著作)。《甘肃新通志·艺文》都有著录。民国二十年(1931年)卒于家,享年68岁。

《皋兰新志稿》有传。同邑王烜撰《刘果斋先生事略》及《刘果斋先生年谱》。乡人私谥文毅,入祀皋兰先贤,并铸铜像,以五泉层碧山庄为专祠。后来地方人士曾创办了“志果中学”(即现在兰州二中的前身),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提起刘尔炘依然称之谓“刘大人”,并在五泉山立了他的铜像,表示对他的怀念。

著名书法家尹建鼎

另一位与兰州名山五泉山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应是著名书法家尹建鼎先生。

尹建鼎(1922—1997),字半坡,别号半坡书房主人。解放后,他长期在兰州市园林部门工作,并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呕心沥血,白手起家,为兰州市南北两山的绿化和园林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很多古迹、名胜、园林中的匾、联、刻石的形式流传,是甘肃省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书法家之一。生前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兰州市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名誉主席,兰州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会顾问。他在书法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尹建鼎出生在陕西省渭南尹家坡村一个非常贫寒的农民家里,他自幼聪明好学,酷爱书法艺术,更善诗文。7岁起便从唐楷、汉隶人手习字,15岁时,由于功课优异,思想进步,又写得一手好字,便向往着到西安城里去求学,更渴望着能一睹西安碑林里历代书家的墨迹风采,于是他便自作主张,孤身赴西安考人了西安第一中学。读书期间,他在课余时常常徘徊于碑林之中,摩挲着历代碑石,从二王到张旭、怀素,从孙过庭到米芾、黄庭坚,仔细揣摩,反复临习。此时他的书法已初具形体。抗战时期,作为进步青年的他尤爱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岳飞的《满江红》以及于右任先生书写的《正气歌》等名帖,每次临写之后,顿觉名将名相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升腾胸怀。1945年5月,他考入国立甘肃学院(现兰州大学前身)政治系,在国立甘肃学院上学期间,尹建鼎团结进步青年学生,积极寻找当地共产党组织,终于在1949年初加入了****兰州大学地下党组织,并组织进步青年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同年6月,兰州大学地下党组织遭破坏,党组织负责人陈仙洲、程万里等有识之士相继被捕遇害。在这异常严峻的时刻,尹先生毅然于月底秘密前往甘肃省景泰县,与其同学王怀瑜等人组织起当地的进步青年学生,领导成立了学生团,举旗暴动,并关押了县长和乡长,收缴了县警察局、县自卫队的枪支弹药,和平解放了景泰县,为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军银川创造了重要条件,作出了贡献。解放后,他曾先后担任过兰州市第二区区长、兰州市财委办公室主任、兰州市建委资料组组长、甘肃省设计院办公室主任、兰州市建筑结构制造厂厂长、兰州市南北两山公园修建委员会负责人等职。在此期间,他主持并参与了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上水工程、园林建筑工程(白塔山公园的初建和一、二、三台主体工程,五泉山公园的园门改造工程,雁滩公园的人工湖修建工程),以及园林管理、公园文化艺术园地的建设工作,为加快兰州市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尹建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不忘忙里偷闲,临池不辍,作书作诗。他尤偏爱于(右任)体的《标准草书》、《正气歌》二帖,每日必读之、临之,终于掌握了于体《标准草书》的精髓,已具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其作品除被多家博物馆、纪念馆、碑林、名胜古迹收藏,刻石、刻匾外,也有甚多流传海外。他的书法成就,从其题写的行书体“白塔山公园”的匾额大字,以及他在五泉山公园莲花坞景观书写的行书长联中即可窥其特色,长联为:

白云忘机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从他书写的这幅联语来看,法度严谨、不失灵秀流动之感,长联中的“云”、“花”、“来”、“落”等字多次出现,极为难写,他却处理得字字珠圆玉润,各具风姿,绝无雷同。

“****”后期,尹建鼎担任兰州市五泉山公园主任。他主持扩建公园设施,把人防工程改建成很有特色的“五泉洞天”等娱乐场所。随着书法热潮的不断掀起,他积极开辟公园文化艺术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1977年,在他的倡议下,兰州市著名书法家以及书画爱好者一百多人在五泉山公园聚会,成立了兰州市第一个群众性书画社团组织——兰州五泉书画研究会,他被推荐为第一任会长。其间,在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他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自筹展览经费,在五泉山公园文昌宫举办了多次书画、摄影展览,如在当时很有影响的“黄河流域书画展”、“爱鸟周书画展”、“园林艺术书画展”、“兰州地区迎春书画展”、“中日友好书画展”等。他还组织征集了兰州市知名书画家的100多幅书画精品,送出国门,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了“中国敦煌艺术书画大展”,赢得日本各界的高度赞誉。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全部被日本东京出版署购买收藏,并结集出版。他还多次与书画界挚友联手组织书画交流、书画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书画人才。这期间,兰州地区相继成立了兰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兰州飞天书画学会、兰州市职工书画协会等书画社团组织。1985年10月,在兰州市文联的倡议下,尹建鼎等书法家组织成立了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他当选为第一届主席。从此,松散的群众性书画团体逐步走向规范化、统一化、组织化、扩大化,兰州地区的书画艺术水平也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并进而走向全国、跨出国门。

甘肃著名文艺评论家曲子贞先生在评论他的书法时曾经说:“尹建鼎先生精工于行草,兼工隶、楷,篆,他善于继承张芝、张旭、王羲之、王献之,以及孙过庭、黄庭坚、米芾等大家的优秀传统,又借鉴当代草圣于右任的风范,经过长期的临池实践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用笔上,挥洒自如,气势通畅,线条婉转流美,体现出他那自然朴实,清静豁达的襟怀;在结构上,法度谨严,造型洒脱,他的书法给人以不激不励的中和之美。”

1986年,尹先生负责筹办了“于右任书法展”、“刘尔炘书画展”、“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展”之后,紧接着又积极参与筹办“兰州五泉书画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由于公务繁忙,社会兼职多,社会活动频繁,尹先生于1987年初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患病后留有后遗症。然而,重病在身的尹先生从未放下伴随他度过大半生的笔,他以惊人的毅力,带病坚持书法创作。住院期间他在病床上创作的真、行、草、隶、篆书法精品百余幅,开办书法展览震动了金城书坛画界,而展品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就是他在病中创作的。众多书学者为尹先生这种“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精神深深感动。

“人品第一,书法次之”,此乃作书者之根本。

尹先生不但书品卓绝,他的人品也是有口皆碑。尹先生一生淡泊,两袖清风,为人敦厚,性情温和,平易近人,从不以书法家身份自居。对于年轻人和初学书者,他更是诲人不倦,虚心解答他们在临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毫无保留地畅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和临池经验。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的许多弟子现已成为兰州市乃至甘肃省书法界中、青年队伍中的佼佼者。

可以说,在新旧两个时代里的这两位书法名人都对兰州名胜五泉山的维护与拓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人文景观的建设方面更是如此。更为有趣的是,前者善行草,偏工隶书,书风雄健古朴、凝重厚实;后者精于行草,兼工隶、楷,篆,书法上气势通畅,谨严洒脱、婉转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