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四):民族移民
20802600000007

第7章 兰州,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3)

秦始皇“因河为塞”“移民实边”拉开了兰州地区开发的序幕后,汉武帝又采取移民和屯田的措施,加快了兰州开发的步伐,继而是金城郡的设置和赵充国屯田,推动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在秦、汉政府开发政策的促进下,经过汉、羌人民的辛勤劳作,兰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畜牧业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从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这正是对兰州地区当时农牧并举,经济繁荣的生动写照。

宋、夏战争导致北宋在甘肃的广泛屯田,促进了甘肃经济在战争期间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甘肃人口的增长。北宋为了抵御西夏的入侵,不得不在甘肃大量驻军、屯田、戍边。

宋代熙宁三年(1070年),王韶对皇帝进言说:“渭源城而下至秦州成纪,旁河五六百里,良田不耕者无虑万顷,治千顷,岁可得三万斛。”宋神宗从其请而开屯田。王韶收复熙河后,“又请以河州蕃部近城川地招弓箭手,以山坡地招蕃兵弓箭手,每砦五指挥,以二百五十八为额,人给地一顷,蕃官二顷。熙河多良田,七年(1074年),诏委提点秦凤路,刑狱郑民宪兴营田,许奏群官属以集事”。至此,屯田遍及除陇东南外的整个陇右地区。屯田有军屯、民屯两种。熙宁九年(1076年),诏熙河“点厢军田之,官置牛具农器,人一顷,岁终参较弓箭手、厢军所种优劣为奖罚”;“泾原、环庆、熙河、兰会、新复城砦地土,悉募厢军配率耕种免役”。由此可知,特别是在宋仁宗及其以后,北宋对兰州的军事经营同时也推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外籍军队调入兰州,直接增加了兰州人口,广泛的军屯则奠定了经济复活的基础。

到了元代,大批戍边屯田的回族军士,以及贡使、商贾等也被安置在甘肃境内。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建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后,唯恐四大汗国及西北诸王危及皇权,以广设戍边屯田兵予以震慑。当时军屯地区虽遍于西北各地,但其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一带;而回回军则是屯兵屯田的主要成员。“回回军”是“西域亲军”中强有力的一支军队,在灭南宋后,又将他们编入探马赤军中,执行着“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任务。由于戍边屯田于甘肃的回回人多,所以元王朝选派回回人兀伯都刺、麦术丁、合散和哈珊等,先后为丞相,统管甘肃。并任命回回人负责屯兵屯田。“至元二十八(1291年),以甘肃旷土赐昔宝赤、合散等,俾耕之”。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自六盘至黄河立屯田,置兵万人”。到英宗时,为了体恤屯田回回,于“至治二年,(1322年)免去甘肃回回屯戍河西者银税”。这时甘肃不仅有大量的回回屯田兵,而且随回回官吏而来的部属也为数不少,《甘肃通志稿》记载:“这是回回人居甘肃之始。”13世纪,蒙古人三次西征后,灭了“花剌子模”,攻下黑衣大食首都巴格达。先后四十年间,大批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来到中国。他们主要是蒙古军的俘虏和工匠,归降的官吏、贵族及其部民,来华贸易的商人,还有从事学术活动的学者,总计约几十万人。他们绝大多数人信仰******教,统称为“色目人”,其中以被编入蒙古军的回族军士为最多,他们为元朝统一中国而南征北战,继而在西北、西南戍边屯田,捍卫疆土,从此,落居边塞重镇“随处入社,与编民等”。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力量和巩固边防,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制度,曾迁山西平阳民众“选民丁,立都所,置卫屯田”。军士随军迁徙后,别立户籍,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平时军士由卫所路官负责操练和屯田,战时则归兵部派遣的总兵统领去参战。在军屯中,沿边军屯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屯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实行军屯,即解决了军队粮食供给问题,又巩固了边防,真正是“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之举。

聚居于永登县苦水镇和散居周围各乡镇的周姓人,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后裔。据现存族谱记载,始祖为周瑚。周瑚之祖先原籍湖南道县,和周敦颐同宗,周瑚先任百户,以侍卫从肃庄王来甘驻甘肃安定(今定西)。明嘉靖末至万历年间,松山虏首火落赤、阿赤兔等纠挟河强虏,屡犯边界,兵部尚书郑洛带领庄浪(今永登)指挥同知甘雨,率兵五路进剿,调周瑚自安定水阜河驰赴松山攻战。因周瑚作战勇猛,五破其穴,追击逃敌,树有战功,遂以功授庄浪卫指挥使领下总旗,并把家搬到苦水堡定居,其子孙世袭苦水武职。

明朝建立后,元帝逃往漠北。退居漠北的蒙元(古称西蕃)势力依然强大,不时骚扰犯边,作为九边之一的甘肃兰州地区,北临黄河,便成了朱氏王朝的首选兵屯之乡。

金县(榆中)作为兰州地区的关隘要地,必然成了军屯之乡,这一点从榆中的遗留地名中可以看出。榆中地域内沿苑川河谷地所形成的三大川塬(大营川、勇士川、苑川)的村庄多以营、城、堡命名,素有七十二营堡之说,这就是兵屯的最直接佐证。

据史料记载,“明之初,兰人自江南迁徒而来者十居八九”,金城仁寿(今兰州市安宁堡)吴氏也是这样。现存《金城仁寿吴氏族谱》是清末之隶州州判贺琳、拔贡生刘赞勋(瞿家营人)等编纂。序曰:“稽古吴氏,东周太王古公禀父裔也。自泰伯、仲雍封吴,子孙遂以国命氏。”就是说,吴氏源自吴泰伯。泰伯与二弟仲雍在周让位于三弟季历,之后带领一批家丁、工匠远徙句吴(今苏州梅里镇),吴国建立,泰伯又将王位让于二弟仲雍。“梅里古风千秋在,至德苗裔万世荣。”泰伯高风亮节,吴氏家族称其为“至德”,这副对联赞颂了泰伯的礼让美德,同时也寄希望于吴氏家族子嗣兴旺,事业发达。

“江水遥道仁寿城,陇云长接太平坊。”这副对联则讲述了金城仁寿另一支吴氏的历史渊源,也表达了他们对故乡“淮左名都”“十里扬州”的留恋。最早迁居兰州的吴氏始祖名叫吴治,是元末江苏扬州府江都县太平坊人氏。家谱序记载吴治于明洪武初年从戎,跟随魏国公徐达,为开拓西北边疆来兰,“降临洮,克兰州……直取张掖,屡建军功,遂被朝廷封为世袭千户世职,子孙遂隶籍兰州。”这些军人的后代就这样在兰州落户定居了。

“千户”在明朝是军队职务,自吴治起,其九代子孙世袭此职。满清入主中原,他们理所当然是抗清主力,也必然是清朝革除的对象。吴明患的名与字就是吴氏家族遭遇这一历史变革的有力证明。

“明患”有纪念意义,就是记住明朝末年吴氏家族所遭遇的患难;其字“志易”,就是要记住吴氏家族这次由官宦到平民的巨大变化。他们的历史竟是如此曲折,安宁吴姓人就是这么来的。

直道敢言,名满天下的清人吴可读,其先祖明初随扈肃庄王就藩,徙居兰州。吴家世世代代以耕读为业,传至吴可读,已历十八代。他官位虽卑,但声名震于朝野,其事迹广为传播,是同治光绪年间响当当的“清流”中坚。

我们的古人真够聪明的,屯军,一改过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做法,让长年累月驻扎边疆的众多将士,不再终日荷戈在城堡关塞上走来走去的巡逻,而是分出七成或八成兵丁就近开荒种田,有负责此项工作的“卫所路官”领导他们种田和操练,于是充满肃杀气氛的边塞之地,出现了恬静的阡陌田畴,出现了桑麻遍野的田园景象。春种秋收,就地收获的农产品数量,远不是劳民伤财千里运输的辎重大队承担得了的,这样,既减免了老百姓运输军粮和承担军费的负担,又为边塞增添了生气,戍边的众将士每临黄昏就思念“闺中人”的乡愁也会冲谈许多,而一旦烽火台上升起狼烟,这些训练有素的兵士招之既来,来之能战,是何等的运用自如啊!古代政治家、军事家的这一创举,真是历史上的奇观。

大量的戍边部队,在长城沿线留下了他们活动的遗迹。永登境内的汉长城沿线,至今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遗址。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城关满城汉墓群、凤凰山汉墓、中堡镇汪家湾汉墓群、将军山汉墓群等。这些长城沿线的汉墓出土的铜器皿、铜镜、弩机、五铢钱币、灰陶器残片等遗物,给我们展示了汉代军人征战、屯田的场景。

屯田,八方嫡庶共建家园

古时的充边、屯田,可谓由来已久了。远在秦始皇开边,辟置榆中县以后,就采取了徙谪充边的举措,徙移民到荒漠的边界地区进行开荒农耕。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从内地“迁北河、榆三万家。”《匈奴列传》也说:“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戎以充之。”兰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从此宣告开始。

戍边屯田,让汉族人搬迁到这边塞之地垦荒屯田,从政治上确立了以汉族为主的稳固大局,同时从经济上也增加了边防军粮、辎重等军需品的实力。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使“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到者,而希矣”,河西之地正式归入西汉版图;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使“匈奴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从根本上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其再也不能对汉朝北部和西北边境构成重大威胁,这就为兰州人口的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另外,河西匈奴所降4万余人,有相当部分被安置在陇西、安定两郡,成为甘肃的编户民,金城也不例外。

汉武帝攻打匈奴的战争取得基本胜利以后,就开始经营甘肃,影响最大的是移民实边和屯田。

开田官,实行屯戍。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这里所说的令居,即是今天的兰州市永登县境内。

在屯田官(农都尉、护田校尉等)的指挥和管理下,有专门的户籍,耕种国有土地,向西汉王朝纳租交税。屯民的来源,从史载和居延汉简来看,主要由边塞戍卒成建制转化而来,也有内地农业区移徙来的贫苦农民和内地逃荒、避难而迁入河西及兰州者。因此,他们与在将军、都尉和校尉统辖下定时更换的“塞卒”是不相同的。他们是屯田的屯民。他们不仅直接增加了兰州人口,还带来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了兰州的农业经济,生产出很多粮食和牲畜,为兰州人口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汉武帝“移民实边”和实行“屯田”的政策,使西汉中期兰州地区增加了大批移民。汉武帝在西域进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这些战争都以甘肃河西为根据地,出征前在河西集结军队,筹集粮草,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出战后又返回河西休整,准备新的征发。于是,甘肃各地,尤其是兰州和河西走廊,大批兵将马骑穿梭似的来往行进,粮秣军备转输的人队车驼络绎不绝,一向寂寥空旷的河西和兰州转眼间变得人马麇集,熙熙攘攘。西汉时,金城郡所辖的十三县,有三万八千多户,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八人,金城人口达到第一个高峰。

兰州和河西归入西汉版图后,因为大量迁移内地人民和实行屯田开发,使河西与内地连成一片,兰州成为东可入中原,西可达西域的交通要冲;而河西地域广阔,绿洲广布,宜农宜牧,使甘肃成为中原逃难人民可农、可牧、可商的新的谋生之地。大量的移民及屯田为河湟陇右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族在榆中立国都建立了西秦国。到410年,西秦国首领乞伏乾归于九月击败后秦南安诸部后,虏民众二万五千户,迁徙苑川、枹罕。十一月,在水洛城打败姚兴部将、南平太守王憬,获俘七千余户,其中四千余户徙于榆中苑川,三千余户徙于谭郊(今甘肃临夏西北)。这是榆中有文字史料记载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唐朝前期,“贞观之治”,甘肃社会安定,经济迅速恢复,人口也随之发展。唐王朝对河陇的经营和屯田使该地区边防巩固,政局稳定,为唐朝前期兰州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唐王朝对甘肃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措施,使丝绸之路大放异彩,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经济活了,兰州社会经济也随之全面发展。

到天宝年间,“自(长安)定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闫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元末,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和瘟疫蔓延,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无人区。1368年,朱元璋把元军赶到漠北。建立明朝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也采取了移民垦田的政策,即把“地狭人众”的山西地区的农民迁移到地广人稀的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地。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明初迁民,从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初年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50年。这时的兰州有大量的移民入住垦荒、屯田,包括一些服刑流放的犯人,当时的兰州人称他们为“充发军”。

这些“充发军”是死也不愿远离故乡到这高寒边远的边塞之地来的,但作为获罪之人,他们别无选择。在朝廷官兵的押送下,他们一步一回头地,举家来到这里充边。

在安宁区的孔家崖,居住着一个王姓家族,其家谱中,对由浙江余姚迁徙金城的时间和原因均有记载。他们是宋代理学家王阳明的后代,其迁移是出于官府压迫剥削,为避役乱,四出谋生,择地定居。迁徙时间约在明正德末期或明嘉靖年间。迁徙之路漫长而艰难,走一处不行再走一处,长途跋涉,备受艰辛。“一迁而苏,再迁而山左之兖,自兖三迁而山右太原,四迁则陕右之”。迁徙的路线经历了今天的江苏、山西、陕西,最后选定金城袖川定居。定居后,“大治田产,丁极繁盛”。个别户向四周辐射,已是兰州大族之一。王阳明之孙迁兰已历四百多载,后人中知名的桃源诗人王三祝系第17代孙,王三祝少年聪颖,13岁中秀才,三赴乡试而不中。遂淡泊功名,立志学医,钻研诗词,造福地方。他生性豪爽,轻钱财,重义气,广交友;一生贫居,处之泰然;医德高尚,扶困济危,对贫者免费看病,不取分文;他捐物出力,兴修水利。著作甚丰,有《敏求录》等数卷传世,是兰州一位知名的历史人物,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王三祝生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5岁。

窑街大砂村,一韩姓家族迁徙时的身份,却是充军发配。据《韩氏家族祠谱》记载:“吾始祖乃古都南京朱石巷人,洪武年间始祖胞兄弟三人,历经艰难辗转来西。一落碾伯(今青海乐都)洪水店,一落今永登七山俞白家,后陆续来大砂,一落现红古窑街大砂。”如今这韩氏三兄弟的后人仅在大砂村的便有七十多户。

由于历代统治者在兰州推行了移民垦荒的国策,分地域安置实行军屯、民屯和商屯形式的移民。籍民为军,选立都卫,置卫屯田,募商人到边地开荒种田,向军队缴纳粮草,然后领盐引做买卖,使兰州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大批的流民、贫民、罪囚迁发定居后便形成了新的许多民屯。随着时光的流失,来自各种渠道的移民,就不断繁衍生息而变为老兰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