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20802700000007

第7章 人生历程习俗(3)

在外地经商或干事的游子最迟于除夕这天赶回家过年。借出或借来之物,务必于这天物归原主,所以兰州人有“三十晚上,笤帚枯爪子(老笤帚把把)都要回家”的说法。除夕午后,家家户户都把院落和大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打上井水,泼洒压尘,谓之“洒银水”,满缸满瓮早已挑满饮用水,称为“装财水”,寄寓人们致富的梦想。接着贴春联。门钱子、春联一贴,债主不再来讨账,只好在年后再讨。大门联一般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披为:“万象更新”。门面则贴持兵器骑马的门神秦琼、敬德,认为能祛邪;门头顶则贴一绺门钱子,上面刻有方胜、葫芦等吉祥图案,其下有流苏,五颜六色、随风飘浮,增添节日喜庆气氛。还贴二门联、屋门联,多为“抬头见喜”、“日进斗金”等斗方和福字。因为门是家的出入口,人来人往,是一个家庭的门面,要庄重大方,因此福字必须贴得端端正正,将福字含有的“迎福”、“纳福”之意,庄重地表达出来。近年来,都以倒贴为时尚,福字倒贴,谐音“福到了”,这是悖于中国文化意蕴的。老兰州人一向讲究正贴福字,决不许倒贴,福字倒过来,则是“祸”字,其意不祥。

兰州人讲究春节期间祭祀天地人及各种神祗,其意在于祈福、消灾、报恩。这一点在除夕表现得尤为突出。除夕黄昏,全家更换新衣,在爆竹轰鸣声中从大门外焚香磕头,将先人请进来,请出神主(祖宗牌位),供奉香烛果品,焚香叩首,缅怀列祖,激励儿孙。近年来,则将已故长辈遗照代替神主,供几碟果品,燃三炷香。由于兰州是明初的移民区,当时自江南等省的移民占兰州人口的十之七八,所以除夕,妇女在大门内跪哭,遥祭娘家亲属,“天涯望哭,遂以成俗云”(1)这种风俗一直传承下来,至今兰州农村仍有妇女除夕哭于大门内的习俗,当然已不存在“天涯望哭”的意涵,而是倾泻一年中的艰辛和不顺心。

然后全家老少共进年夜饭,觥筹交错,向长辈敬酒,其乐融融。年菜除凉盘、馏热的“碗儿菜”外,必定装一只什锦火锅,其中有豆腐、白菜、洋芋块、丸子、肉片、油炸湟鱼块、粉条,火锅沸腾,热气氤氲,预示来年日子红火。还有一道袁家湾百合炒肉片,寄寓来年百事合顺的愿望。最后每人吃一碗臊子面,也称长寿面,企盼家人长命百岁。宴后,娃娃们向长辈叩头,长辈则赠压岁钱。娃娃们放炮点花,大人则打牌、或围炉品茗话旧,共叙天伦之乐。

换岁

子夜换岁之际,爆竹大作,礼花满天,全城鼎沸。赶紧点燃“喜火”,即将院中用“煤蛋子”(用煤末少量红土和水捏成的拳头大疙瘩)码成的“金字塔”(中置引火柴)点燃,火乘风势,风借火威,炎焰冲天,院内通明。此为燎岁的习俗,最早在于驱祟,后来则变为营造节日氛围,以盼望来年日子红火。同时点燃挂在房檐下的临洮盘香,徐徐飘拂芬芳,一直能燃烧到十五。接着赶紧祭神,院中置一个糊有红纸的方框,内点油灯,正面有联额:“早晚六叩首,诚心一炷香”,“祭如在”,前置香炉、供桌、供品,是为“祭天爷”。土地龛上有联额:“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土府”,拈香祭拜,是为“祭土地”。因大地载育万物,祭土地是给大地以报答。查宪书中所示吉利方位,开门出外,摆上茶点,拈香、跪拜,放炮,迎接喜神。农村则于清早,赶出头上“挂红”的骡马驴牛,富有人家用红绸扎成绣球,装饰在骡马头上,一般人家用红布条条装饰,鸣炮呐喊,驱赶牲口朝喜神方向奔去,灰尘飞扬,蹄声大作,人欢马叫,迎来喜神,以保佑六畜平安,五谷丰登。还要在厨房内接灶神,堂屋里或大门(称财门)接财神,各业当都要祭拜各自的行业神,铁匠祭老君,木匠祭鲁班爷等等,不一而足。水客子则于交岁之际,敲门“送财水”,主人早把一摞摞制钱,由高到低,摆在土地爷神龛里,就是最低的一摞,也比平时的水钱多几枚,先送的拿最高的一摞,随后的依次拿,并赠油子、花卷等吃食。换岁接神后要熬夜,掷色子、掷状元红、打麻将、玩钱牌、斗纸牌,以求来年精神旺健,劳作不乏,并为长辈添寿。

而今祭神的少了,除贴彩印春联、福字、招财进宝的清装门神外,大多在阳台挂一盏红灯笼,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六,甚至整个正月,有如红宝石闪烁,烘托了节日气氛。年夜饭后,全家围坐,共赏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

初一

初一早晨,有的全家人共进臊子面,有的齐品韭黄大肉水饺,前者企盼长寿,后者意在招财进宝。之后按亲疏关系串亲戚,看朋友,逐家拜年。礼品昔日无非是一包致南斋或三合公的糕点。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玻璃瓶水果罐头,后来为大蛋糕、箱装南方水果、营养保健品、箱装牛奶、名烟好酒等等。进门后,主人先敬三杯酒,再进敬烟茶、糖果,并留酒饭。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五,甚至整个正月。

初三黄昏,要在大门外焚香、烧纸、磕头,送走先人。

破五

初五称为“破五”,从初一关门过年的商铺纷纷开业。各家把从初一以来积攒的垃圾倒掉。之前是不能倒垃圾的,怕把财气和福气倒了。主妇们打扮齐整,带着礼品回娘家,或到姊妹家拜年。之前妇人们不能出门。而今已无此讲究,初一亦可拜年。这天,兰州人讲究吃搅团,以荞面的为好,将荞面煮为糁饭,浇上臊子汤,调上油泼辣椒、蒜泥、酽醋,酸辣爽口开胃。

打春牛

明清至民国初年,兰州有打春牛的习俗。《周礼·月令》有“出土牛以送寒气”的记载。腊月里,先在府城隍庙里,在一辆大车上用泥塑成一尊春牛。立春那天,皋兰县知县坐着八抬明轿,后面跟着十来个壮汉拉拽的春牛车,有一男孩牵着牛,称之为“芒神”,也叫“芒儿”。看热闹的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出拱兰门(南稍门)而去,到了南郊的喜神场,敬献供品,知县焚香叩头、宣读祭文后,执杖打三下春牛,谓之“打春”或“鞭春”,表示寒气已去,春天已到,象征性地劝导农民及时春耕,勿误农时。接着将泥牛打碎,众人争先恐后抢夺泥块,谓之“抢春”,抢到者能获得福气。

立春这天,讲究吃春饼,称之为“咬春”。用死面烙成薄饼,卷上焯豆芽、韭黄炒肉丝、凉拌菠菜、炒洋芋丝等,咬而食之。

人日及占卜

古代传说,万物之灵的人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不分彼此,亲密无间,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日,而且都在正月里。汉代东方朔《占书》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犬,三日占豕,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兰州人则将其生日依次排列,编为谚语:“头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瓜、十菜、十一萝卜、十二葱、十三的且莲(结球甘蓝)盖塄(田埂)上蹲。”这应当是古人对动植物崇拜的遗风。兰州人根据正月里每天的阴晴风雪,占卜这一年人的运气顺逆、家畜的兴旺与否、瓜果蔬菜的丰歉,等等。例如初九那天,万里晴空,和风惠畅,则预示着这年瓜类就会丰收;倘若天阴下雪,就会歉收。

正月初七是人日,就是人生日,也叫人庆、七元、人胜节。这天要观察天气,占卜凶吉,如果天气晴好,这年人们大吉大利,天阴、下雪、刮风,则不顺利。还要设香案,排供品,焚香叩头,祭拜天地,祈求保佑全家老少安康、人丁兴旺。

清代前期,兰州人在正月初十要上坟,烧纸,祭祖。

闹社火

初十前后,农村已闹社火。十三至十六,社火进城,人们倾城而出,在撼天动地的太平鼓声中,夹道观赏。社火应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因之社火队由风婆、雨师开路,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风婆即是古代女性风神,名叫孟婆或风姨,兰州人称之为“疯婆娘”,由能搞笑的男性装扮,绾着纂纂,插着红花,以红辣椒作耳垂,涂粉抹红,点着美人痣,上穿滚边的宽袖大襟红袄,下着绿色大裆裤,扎着脚把,穿大红绣花鞋,一手拿老笤帚刷刷子,一手持装有锅灰的簸箕,随着锣鼓点子,扭秧歌,扭几下,蘸着锅灰扫几下,有时朝观众脸上扫去,人墙顿时后退,抹上了也不恼,反觉得把晦气扫去了,好运随之而来。她一路疯疯癫癫,耍丑作怪,实则在作兴风的动作。兰州人讲究“疯婆娘”愈丑年成愈好。与之作搭档的是雨师,头戴草帽圈圈,挂三绺胡须,反穿羊皮袄,下穿蓝布裤,一手持“膏药望子”,为上大下小方形漏斗状灯笼,四角挂满膏药状饰物,分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等吉祥语,另一手摇铁铃,边扭边吆喝“卖膏药来”,故人称“膏药望子”。雨师传为共工之子玄冥,也有说是魏晋时的陈华天,一手执盂,内藏一龙,一手作洒水状。藏龙之盂后来变为膏药望子。也有人说膏药望子原来是雨伞。总之,风婆娘与持膏药望子的雨师相互呼应,扭着前行,相互协调,以应风调雨顺之意。

其后是大头罗汉戏柳翠,兰州话讹为“大头罗汉细柳柳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