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20802700000008

第8章 人生历程习俗(4)

戴大头面具的和尚持芭蕉扇,追逐柳翠姑娘,柳翠含羞躲避,此本于元杂剧《月明和尚度柳翠》。其后是春官老爷,丑角打扮,他穿清朝补服,戴红缨大帽,挂朝珠,也有戴圆翅乌纱帽的,鼻梁一律涂白豆腐干,戴八字胡,均持扇,坐在可升降的龙杠上,进退自如,插科打诨,或庄或谐,说些应时吉语祝辞,引得观众发笑。其后是“鹬蚌相争”:一个姑娘背两扇大蚌壳,双臂一开一合;一男子头戴有长喙的帽子,双臂饰翅膀,瞅准蚌开伸喙就啄,蚌一合则将喙夹住,蚌一开,喙快速撤离,渔翁戴草帽,挂长髯,扭动在鹬蚌之间,作擒获状。再后为“船姑娘”,姑娘坐在花船中,挂髯船夫持桨划舞,船姑娘随着破浪前进,绕着旋涡回旋,把迎风搏浪的艰险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源于元杂剧《贩茶船》,说的是书生双渐与苏小卿的爱情故事,苏小卿被茶商冯魁骗上茶船,双渐乘船追赶,经过一番艰难曲折,终成眷属。但不知何故双浙演变成了社火中的船夫,或许是为了便于表演吧。再后为“推车子”,一个老者推行彩饰独轮车,姑娘在车前拽绸带牵拉,一会奋力绷紧艰难上坡,一会松弛后仰减速下坡,充满劳动生活情趣。再后为“瓜娃子的妈回娘家”,往往是梳一根“朝天椎”小辩的“黑脸瓜娃子”,翻穿羊皮袄,牵一匹毛驴,上坐由男性装扮、穿大红绿衣裙、涂五花六道脸庞、挎马头筐的“瓜娃子的妈”,也有在“她”前后装置驴形彩灯的(以备晚上闹社火),两人丢丑搞笑,观众开怀大笑。这是回娘家习俗的善意搞笑。之后是“竹马子”队,由数十列男童女孩扮演武士侠女,每人前后置马形彩灯,马项挂銮铃,挥动马鞭,随鼓点列队起舞,銮铃嘈杂,阵式开合,英姿飒爽。自古以来,兰州就是开拓、经营大西北的军事要地,民间以习武为时尚,“竹马子”正是模拟古代骑兵战阵,弘扬尚武精神的遗留。之后是“狮子滚绣球”,两人一前一后扮绿毛狮子,一人扮训狮人,武生短靠打扮,戴燕青帽,插英雄胆,持绣球,高低远近逗引,狮子则摇头甩尾紧紧追逐,驯狮人跳跃,翻筋头,狮子随着跳跃,翻滚,仍追绣球不舍。再后是舞龙灯,十来个小伙子举起金鳞闪烁的长龙,伴着锣鼓点子,随着举着绣球的舞龙人奔跑,忽而盘屈,忽而贴地,忽而升腾,演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韵。大人常抱着小孩,钻过龙身,谓之“过关”,以消灾得福。

再后是社火队的灵魂——太平鼓队。鼓手一般为十八名壮汉,头戴武松帽或燕青帽,帽旁或插英雄胆或簪红花,有的插着风轮,上饰小镜子,春风吹拂,风轮飞转,小镜闪闪,未曾表演,已得几分彩,均戴蚂蚱腿墨镜;或穿武生黑短靠,或为白汗禢、黑夹夹,均为一百单八将纽襻。穿大裆裤,扎腿把,足蹬双粱“牛舔鼻子”或“满头星”千层底黑布鞋。腰后均插一把掸子,昔日土路浮尘厚,以备掸土之用。斜挎太平鼓,右手执尺五鼓鞭。最前为社长,躬身退行,上下摆晃大旗,指挥八名锣钹手、十八名鼓手的敲击节奏。当路过十字或接社火的字号时,社长猛然挺身而起,高举大旗挥动,锣钹顿时高举头顶敲击,鼓手随之凌空抛鼓,踢腿,鼓鞭从胯下击去,击中鼓面,谓之一个“鹞子翻身”,一般能连击七八个,最多可连击十五六个。

只见十八桶鼓忽而起飞空中,如一片红霞,忽而从空降落,似落红铺地。“咚——咚——”,鼓声伴着锣钹憾天震地,给人听觉、视觉、感觉以极大的震撼。故老相传陇上寒气闭塞,春初不打太平鼓,则地气不融和,五谷不熟。这是打太平鼓,企盼五谷丰登的一种愿望。打太平鼓应是古代屯军遗俗,后来又产生了明初徐达令部下化妆鼓手,鼓内藏刀剑,混入被元将王保保固守的兰州城,借闹元宵守军松懈之际,智取兰州城的传说。从此,百姓将此鼓命名为太平鼓,寄寓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

之后是高跷队,踩着两米左右的高跷,扮装秦腔中的《三国》刘关张、曹操、诸葛亮,《水浒》中的武松、林冲,以及包公、秦香莲等等人物,在锣鼓点子中扭秧歌圆场。有的武艺高强,善于腾跳劈叉,以险取胜。清光绪间闹元宵,陕甘总督左宗棠所部湘军,踩着高跷,能从马道登上城墙,表现各种惊险动作,其身手矫健,令人刮目相看。最后压阵的是铁心子,由陕西各字号集资举办,选五六岁的儿童,扎在道具上,穿上鲜艳的戏装,装扮成秦腔折子戏的角色,组成一台台固定人物造型,由壮汉抬行,以险、奇、妙、美取胜。李彦贵《卖水》,黄桂英站立扁担上掩袖暗泣,使人担心扁担失衡而坠地。

《凤仪亭》貂蝉挥舞长袖,站立在吕布翘起的翎子上,轻柔的翎毛竟然能支撑一个人!各乡社火队进城,必定先到兰州府隍庙上香,先向城隍爷献演一场,再到布政使署、陕甘总督署(辕门)等衙署表演,各衙署放鞭炮迎接,演后赠送赏钱,并给社长披搭红绸,以示“普天同庆”、“与民同乐”之意。然后到字号或绅士门前表演,均鸣鞭炮迎社火,以糕点、茶酒款待。

闹元宵

兰州的元宵节有四大主题,一为吃元宵,二为灯会、猜灯谜,三为放烟花爆竹,四为闹社火、唱太平歌,其核心是一个“闹”字、一个“圆”字,要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尽情宣泄,合家团团圆圆再团聚一次,节后各奔四方,勤勤恳恳埋头劳作。明清以来,盛行闹元宵的习俗。据《皋兰县续志》载,乾嘉道时,兰州人于“元宵前后四日,作粉粢,馈元肴,夜烟灯、箫管、彩帐、锦屏、秧歌、社火、侲童、番鼓、侈丽甲于陇右”。

元宵以桂花冰糖核桃仁馅的居多,有自家滚制的,更多的是甜食店滚制的。店家将一盘盘点有状元红的元宵码成金字塔,听任顾客购买。为了招徕顾客,特用棉花团成元宵,点上状元红,在方盘里码成金字塔,挂在店铺门口,分外醒目。亲朋互赠元宵,用以表示百事顺遂圆满的祝愿。十五晚宴,每人必品元宵,取意合家团圆和睦,表达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日子甜甜蜜蜜、诸事圆满的心愿。

正月十二三,全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西大街(今张掖路西段)、万寿宫(今通渭路)、辕门东西栅子(今中央广场东西两侧)、绸铺街(中央广场南至武都路什字)以及庙宇等公共场所,用布幔搭成灯棚,悬挂大红宫灯、玻璃灯、羊角灯、各色花果动物造型灯与方纱灯,各字号亦悬各种彩灯,并粘有灯谜条,备有元宵、笔墨、小帽等奖品,供人猜射。方纱灯四面多绘连环画,题材取自《三国》、《水浒》、《封神榜》、《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等,刀马人物、仕女文士,无不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十三日谓之“试灯”,十七日谓之“残灯”。

夜幕低垂华灯齐放,灿若霓霞,爆竹轰响,焰火升空,锣鼓齐奏,社火穿城,士女倾城而出,金吾不禁,尽情观赏。道光丙申(1836年)元宵节,甘肃布政使梁章钜乘兴游赏,与民同乐,他发觉:“兰州府城西火祖庙,元宵灯火最盛。”火祖庙即早先的临夏路小学。此庙曾悬乾隆间临洮诗人吴镇所撰一联:“钻燧木先春,食德饮和,且自披星朝赤帝;观灯天不夜,衢歌巷舞,何妨捧日待黄人。”上联歌颂火神教先民钻木取火熟食而脱尽腥臊的功德,下联概述兰州人观灯闹元宵,社火、太平歌响彻不夜天的盛况。这表明兰州元宵节张灯结彩、放焰火的习俗跟酬谢火神,不使发生火灾的迷信心理有一定的联系。

清代某年元宵节,西关十字陕西商号“泰源永”的东家,见一个壮汉提着一副猪下水,从西关火神庙出来,走进他的商号,他大吃一惊,疑心火神爷要照顾商号,遂从消灾免祸的善良愿望,每年支银二百两,精制花炮,于元宵节在火神庙前大放焰火酬神,也起了扩大商号影响的作用,一直延续到40年代。花炮用层层草纸卷裹药料而成,粗如水桶。夜幕低垂,华灯初上,观众早已云集西关什字,有的人生怕看不清爽,就站在房顶观看。届时,“泰源永”的学徒抱出花炮,稳稳置放,引燃火线,刹那间,焰火喷射升空,高达二十多米,呈现出各种图案:有的是一片茂林修竹,有的是当空盛开的朵朵菊花,同时夹杂着阵阵啁啁啾啾的鸟鸣声,把夜空照的通明。大人们引颈观看,小孩们试探着朝前看个清楚,又怕火花落下烫着而趔趄不前。其间,“泰源永”多次燃放鞭炮,迎来各路社火队,做精彩表演。焰火、社火一直持续到深夜。

而在辕门正中,叠累八仙桌两三层,为商号竞放爆竹处,商号以每夜放炮时间长短、轰轰烈烈的程度,竞争高低,显示财力,比拼气魄,以求来年生意火爆,财源茂盛。一时之间,炮声轰隆,震耳欲聋,烟雾缭绕,火光冲天,花炮纸碎屑如雨花四散。锣鼓喧腾,社火狂舞,观众如堵,一会儿拥向前去,一会儿退向后去,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不爱热闹的人拥在金石巷口,隍庙巷中,听太平歌手大显才艺。好家围成堆,唱家在太平鼓与铜钹的伴奏下,用粗犷高亢激昂的调子,演唱《三国》、《说岳》、《水浒》及秦腔故事。有长篇,也有短歌,多为自编唱词,合辙押韵,用以劝善惩恶。有的是两人对唱,唱家甲先唱:“一见兄台笑开怀,躬身施礼请过来。这几天没见兄台面,好一似乌云遮青天。”唱家乙接唱:“曹操带剑入了宫,严世蕃搜杯斩莫成。秦桧害死岳元帅,董卓大闹凤仪亭。”唱家甲答唱:“玄郎醉哭郑子明,伯约受降天水关。关老爷单刀赴江东,飞虎大战黄华山。”清道光、咸丰间已有元宵节唱太平歌的习俗。兰州回族举人马世焘的《兰山竹枝词》吟咏道:“金钱再买乐如何,路转星桥灯火多。疑是人间春不夜,满城都唱太平歌。”兰州是瓜果蔬菜城,因之有的唱家将其编为太平歌:“牙牙油,树叶黄,哈密瓜瓜为了王。西瓜地中大将军,蕃瓜田里传将令。

调来了山后的老沙葱,地搭菜满川把营扎。蕨菜将军把手伸,心闲无事的嫩扁柏,它在石崖头上站。这才是瓜果蔬菜点将的表白。”唱词幽默诙谐,根据蔬菜瓜果各自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编排为兵将战阵,实际上反映了兰州为军事重镇的文化心理积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五泉山、白塔山公园举办迎春灯会,70年代西固福利区由中央厂矿企业举办元宵节灯会,相沿成习。形式上多有创新,大型组灯较多,造型别致,采用声电机关,人物能转动,传出乐曲。内容上则“破旧立新”,逐年剔除了所谓被诬蔑为“四旧”的富有传统文化内容的彩灯,代之以革命化彩灯。厂矿文化宫及机关单位多举办元宵有奖灯谜会,而今则由大商厦举办,以聚拢人气,扩大商品销售,往往比作媒体广告得益为多。

清乾嘉道时,十六日,妇女多出门探亲,谓之“游百病”,以除病、避灾、祈福;夜则乘轿车子观灯,盛极一时。晚清民国以来,“游百病”习俗式微,十六日夜,家家户户将敬神、敬祖先的纸马、纸帛等收集起来,在大门外焚化。再扎一把草,点燃后在各房门口燎一下,送到大门外点燃柴草,全家大小跳跃火堆,意在燎去不祥和晦气,求得吉祥安泰,迎来财运,因之有“火燎财门开,斗大的元宝滚进来”的谚语。火堆熄后,挥锨扬起余烬,以预卜年成丰歉:余烬呈现穗状,据说当年麦子丰收;呈粒状,糜谷要丰收。20世纪50年代以来,则在元宵节之夜跳火堆,至今此风不衰。这就意味着过年步入尾声,但各寺庙唱会戏,好家唱小曲等文艺活动一直进行着,直到正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