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民(1902—1964),原名陈镜民,旦角演员,戏曲教育家,咸阳市人。十八岁入泾阳“秦镜社”学艺,他做派妖娆、行腔严谨、重吐轻收、柔中含刚,透出一种古拙、苍劲的艺术魅力,三原一带称他为“黑牡丹”。民国十六年(1927年),应兰州“维新社”王德孝的邀请来兰献艺,在山字石皖江春戏园首演《断桥》,出场前幕后一句尖板“与天兵打一仗提心在口”,清脆宏亮的嗓音婉啭入云,为观众前所未闻。尤其是《赵五娘吃糠》三十年来唯他独尊,演吃糠时以锯末充糠,一边嚼吃锯末,一边用哀婉、凄怆的唱腔诉说赵五娘心中的幽怨,唱完吃完,其匠心独运的表演,令观众惊叹不已,收到了情景交融、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陈景民的拿手戏有《斩秦英》、《铁兽图》、《四贤册》、《五典坡》、《三娘教子》等。陈景民是唱旦角的,可丝毫不嫉妒名旦,由他邀请加盟的名旦有何振中、赵明华、张正声、李爱云、文宝英、姜瑶钟以及肖正惠、傅荣启、楼英杰、******等,表现出一个艺术家虚怀若谷的风范。在20世纪30年代灾难深重的社会环境中,陈景民惨淡经营、苦苦支撑,将“新兴社”办成了一个生、旦、净、丑齐全,老中青结合,阵容强大演技一流的戏曲班社,也是这一时期办得最好也最有影响的社团之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新兴社”因剧社财务纠纷无法经营,陈景民将社务交赵连璧后脱离剧社,以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承担的任事精神,返回陕西老家,破釜沉舟变卖了大部家产和新收的麦子、棉花,凑足款项,成立“新兴社”科班,招收了三十多名学员,按“易俗社”的规则进行训练。十一月二十五日,陈景民率全体学员长途跋涉历经艰辛抵达兰州。演出“易俗社”的《软玉屏》、《燕子笺》、《玉镜台》、《自由之花》、《啼笑姻缘》、《青梅传》、《庚娘传》、《双明珠》、《三滴血》、《家庭痛史》等,这些戏以其自由清新的艺术特色和反封建的主题立意取得了巨大成功。赵新中、黄新民、王新民等一批青年优秀演员很快赢得了兰州观众的喜爱。“新兴社”还上演了专职编剧梁蕴生创作的新剧目《情海波》、《羔羊》、《啼笑姻缘》、《双螟蛉》及榆中籍著名编剧李干臣创作的神话剧《嫦娥奔月》,显示了“新兴社”的整体实力。
陈景民以品节高尚、守信重义的美德深孚众望,曾一度吸引兰州“万顺堂药店”、“高三酱肉店”等颇有资财的社会商业人士,对班社捐资襄助,参与演出事务。陈景民还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抗日时期为柏道路小学扩建教室义演一场,全部收入捐赠该校,此等义举,对自顾不暇的艺人来说是十分难得而罕有的。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河南灾民募捐,他特邀在兰著名艺人通力合作,在张掖路“新舞台”演出了《大回荆州》,由郗德育、何振中、沈和中、文汉臣、王景民、白彦卿、耿忠义、袁天霖、赵连璧领街主演,一时名家荟萃,轰动兰州。在艺人备受歧视不被尊重的社会环境中,陈景民先生以身作则,号召艺人参与社会事业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艺人的社会形象,改善了艺人演出的社会环境。社会对艺人的偏见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要赢得社会尊重还要靠艺人自己,陈景民先生在这一点上起到了表率作用。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于物价飞涨和当局的百般倾轧,陈景民先生殚心竭虑支撑了14年之久的“新兴社”被迫解散,后到武威重新组班“新伶社”,开始了他新一轮的演出生涯。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何振中创建“振兴社”,活动场所主要在柏道路剧场。他不惜重金从西安请来主攻须生的耿善民、肖顺和、王正端、王义民、王学民,旦角陈镜中,青衣高符中,小生靖正恭,花脸王景民、李景奎,丑角杨宝喜、晋福长、张吉祥(艺名大麻子)、王宝秦等。文武场面有荆生彦(板胡)、荆永福(鼓师)、任振西(鼓师)及于海如、张兴邦等。上演剧目有《三休樊梨花》、《走雪》、《周文送女》、《五典坡》、《二度梅》《玉堂春》、《蝴蝶杯》、《苏武牧羊》等。
何振中(1909—1978),秦腔旦角演员,十四岁入陕西“榛芩社”学艺,工青衣、花衫。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新兴社”搭班演出。何振中的著名旦角戏有《五典坡》、《别窑》、《探窑》、《玉堂春》、《秦香莲》等。他体格匀称,面容清俊,天生一副清脆而宏亮的嗓音。他的唱腔与西安秦腔正宗、被誉为“秦腔梅兰芳”的李正敏有相似之处。有人比喻“敏腔”恰似一杯甘冽的香茶,清醇雅正,沁人心脾,“何腔”则像一樽浓烈的陈酒,辛辣火爆而弥满奇香。甚至认为何嗓要比李嗓好。李是工夫嗓,何嗓有“一语天然万古新”之魅力。如何振中在《玉堂春》中扮苏三唱“她将我拉拉扯扯到衙门”不同于李腔的精巧含蓄,而以刚劲的高音和澎湃的气势,抒发了当初告官时寒彻心肺的激动情怀,故以火爆泼辣赢人。兰州观众为能亲耳聆听他的唱腔而额手相庆。
兰州秦腔板胡演奏家李智中把“何家腔”铭记于心,伴奏时力争包腔包字,和演员一起进入角色,以致何振中演唱非他伴奏不可,当时的兰州观众为琴师叫好者,唯有他和荆生彦二人。
“众英社”以靖正恭、王义民为首,创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脱离了“振兴社”的演职人员组成,主要演出场所在柏道路“山西剧院”。主要演员有靖正恭(小生)、王义民(须生)、王正端(须生)、张筱英(花旦)、高致中(青衣)、刘金荣(须生)、茅玉丽、党玉亭、郗化民等,主要剧目有《八件衣》、《八义图》、《玉虎坠》、《白玉楼》、《独占花魁》、《二度梅》等数十出。
靖正恭(1912—1995),字品三,西安人,受业于党甘亭、高天喜等人。出科后,一直与李正敏合作,二人功力匹敌,配合默契,一时名噪长安剧坛。表演“大方工稳,章法严谨,情真意笃,丽而不浮”。无论唱、念、做、打,均显规矩老成,不以奇巧取宠,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经过加工、提炼化入戏曲程式,追求自然率真、璞玉浑金的风格特点。如他扮演的《激友》中的张仪,在受到好友苏秦的奚落时,为了表示愤慨之情,靖正恭将执银的手抬高,似乎要把让他受辱的银两摔碎于地,然而,他一转而缓缓收缩丢在地上,将不屑于与苏秦计较暗下发愤读书的心态精微地表现了出来,显得奇崛不俗。
靖正恭的唱腔嘹亮清脆,音韵具有金属之美。念白口齿伶俐,字清腔润,较少修饰。善于用节奏、声调的对比,表现人物内心复杂多变的感情。《吃鱼》中简仁同的台词偏重于韵律化。一句“老伯在上,小生这厢有礼”拿腔拿调,突出读书人迂腐的“书卷气”。《观画》中张彦所念:“妻呀,说是你快跑呀!你跑呀!唉!你快跑呀!”接近于道白,声调一句紧似一句,极恰当地表现出张彦为妻儿担忧的急切心理。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众英社”从靖远请来著名坤旦杨金凤参加演出,她和靖正恭联袂合演薛寿山创作的《独占花魁》,把一个誉满都城的名妓对一个穷苦潦倒的卖油郎的真情表现得细致入微。他俩的演出可谓珠联璧合,红极一时,成为该社经久不衰的卖座剧目。
有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在抗战前后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继郗德育、耿忠义之后,兰州秦腔须生行当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文汉臣、王正端、高希中、黄致中、袁新民、周正俗、孔新晟、温警学等一批须生演员,与陕西籍演员长期的演出交流中,在坚守兰州秦腔偏重于做工表演的同时,借鉴“易俗腔”从词、曲、本到声、韵、调的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艺术特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文汉臣创建“文化社”。先后加盟该社的著名演员除郗德育、文汉臣、耿忠义、岳钟华等人外,还有刘全录(红净)、刘金荣(须生)、党玉亭(须生)、楼英杰(正旦)、杨金凤(正旦)、付荣启(旦角)、******(花旦)、肖正蕙(文武花旦)、王义民(须生)、田德年(花脸)、吴德育(青衣)、黄致中(须生)、孔新晟(须生)、赵福海(花脸)、牛利民(小生兼须生)等。是一个持续时间长、阵容强大、组织严密、管理较好、互相配合的大团体。
文汉臣,“文化社”负责人之一,幼年习旦角,后改须生,和耿忠义、郗德育被誉为兰州“秦腔三杰”。他的表演一反秦腔粗犷之习,以清新俊逸见长,唱腔念白清晰而宏亮。他有一批稀有剧目,如《乾隆王打宫》、《斩李文忠》、《十道本》、《太白醉写》,著名戏有《伍员逃国》、《宁武关》、《鸿门宴》、《辕门斩子》等。他的拿手戏,都有特殊的表演技巧,如《伍员逃国》,上场后,双手轻拈左右两绺髯梢,即轻轻跃上肩头,然后下颏一甩,中绺髯搭上颈项,立时呈现出一付风尘仆仆、穷途末路的形象。一条马鞭,宛如游龙,表现了拼命奔驰和万般藏匿的形态;鞭捎、须梢、靴梢在他的手中爽利地形成了三绝。他还擅长道白,他的《太白醉写》念大段的表章和蛮文,在杨贵妃和高力士面前,态度自若,朗朗成诵,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中,有一气呵成之气势,堪称一绝。
文汉臣生性淡泊,不慕荣利,因不满班主过分盘剥演员组建“文化社”,取“以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教化人民”之义。在其负责期间,经济公开,先人后己,大家无不心悦诚服。后来因厌倦舞台生涯,遂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脱离剧团,开一小酒店聊以糊口。
民国二十三年(1944年)“社教剧团”创建于永登,国民党永登县党部书记孙昌荣亲任剧团团长。该团演出阵容较强,一批出白兰州“化俗科班”的演员在剧团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他们是李化仁(须生)、王化兰(小旦)、王化成(小生)、谭化美(小生)等人,加上苗高云、刘逸人、梁培华、韩伯林、韩玉兰、肖艳芳等40多人,能演大本戏、折子戏百余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金荣(须生)、王正端(须生)等人也一度在该团搭班演出。主要演出场所在永登县城各戏楼、剧场及大小庙会。
“社教剧团”的演出在永登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李化仁颇有其父李夺山(艺名“十二红”)之遗风,舞台功架以雄健、挺拔、勇猛、迅速为主要特征,其优秀剧目为《伍员逃国》、《卖华山》、《高平关》、《太湖城》等。谭化美颇有何振中之风采,他唱腔宏亮、音调幽雅、姿态优美、吐字清晰,是兰州秦坛中的后起之秀,经常演出《五典坡》、《别窑》、《探窑》、《汾河湾》等优秀剧目。梁培华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甘肃省秦腔训练班学戏,后投师郗德育,他的唱腔委婉清晰而宏亮,作功细腻稳重而扎实,常演传统戏中的名闺角色,如《抢饭》、《游花园》、《走雪》、《李彦贵》、《卖水》以及《杀狗劝妻》等,是该班社不可多得的旦角演员之一。
刘金荣继郗德育之后被兰州观众赞誉为“须生泰斗”,他以台架和表演的功力,在兰州红了一辈子。他的代表剧目有《金沙滩》、《抱烙柱》、《放承恩》、《破宁国》、《广寒图》、《四进士》,以及许多“关公戏”,尤其是演英雄末路、壮怀激烈的戏,给人们以浓烈的艺术感染力。刘金荣后因嗓音欠佳,便发挥表演优势,《点将》一场,干脆改成了哑剧。刘金荣先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善于思考,在化妆造型上,他独具匠心地做了两条白眉毛,把白三绺须改为白满,更加深了杨继业老当益壮、外形庄重豪迈的英雄气概。在表演上,将杨继业观战的程式动作根据人物的情感脉络层次分明地用到极致,体现了艺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精神。
在抗战时期,“新兴社”请来秦腔编剧李干丞作指导,演出了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他自己编写的《桃花泪》、《重图镜》,还有“易俗社”的大本戏《燕子笺》、《青梅传》、《双明珠》等。《玉梅韬》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符合抗战形势则常演。在“新兴社”搭班演出的著名旦角演员崔晓钟演出的《黄花岗·拜扫》,是当时兰州秦腔艺坛上现代戏中的佼佼者。
“精诚剧社”,创立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是国民党十七军团长窦子章在固原私人兴办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抵兰,该剧社除主演牛利民、高希中、薛再平、景乐民外,主要是原平凉“聚义社”及“平乐社”的毕业学员。他们在建国前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先后上演了《逃国》、《殷桃》、《法门寺》、《李风姐卖酒》、《三击掌》、《青年镜》等百余出大小优秀剧目,他们的演出一直持续到解放以后。
高希中(1909—1977),陕西长安人,于民国六年(1917年)八岁时入西安“易俗社”第五期学艺,后得到著名戏剧教育家范紫东、高培支和著名演员刘立杰(艺名木匠红)的教诲,受益匪浅。他扮相清俊潇酒,表演洒脱儒雅,唱做俱佳,且会习鼓,为同行所不及,观众呼之为“风流王子”、“舞台雅士”。他文化素养高,对于秦腔的咬字、换气、板路、行腔都很精通,其特点是演剧不走样,规范工整,一招一势、一眼一腔都是忠于程式、合乎规范的典范。他扮演的《打金枝》中的老王、《回荆州》中的刘备、《劈门》中的白茂林、《十五贯》中的况钟、《伯牙摔琴》中的俞伯牙,潇洒自如,风流无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