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自吟自悟话古诗
20804200000015

第15章 学习之论(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门学科知识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频率翻倍地增长,每个人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全部获取它们,简直不可想象,只能是尽可能的获得。人生短暂,知识却浩如烟海,确实应该把知识作为一生的追求,随时随地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方能做一个博学之人。孔子曰:“朝闻到,夕死可矣。”

但是,仅仅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是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建设人才。赵括自幼饱读兵书战策,不可谓不博学,结果又如何呢?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学生,一定要引以为戒!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

——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读解

原文: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注释:

伊:他或她。

奇:指奇特瑰丽的景象。

觅:寻找。

诗法:作诗的方法。

征行:走远路。

导读: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船老大整天风里来雨里去,乘风破浪,天天和河水打交道,因此对山川江河产生了无限的情思,即使“雨姿晴态”,也变得奇异无比。你要写好诗吗?那你就深入生活吧。要知道,脱离生活,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诗歌的。

智慧小语:

写诗要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道别人之所未道,方为上乘。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从生活中来,从这实践中来。“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生活本身是美的,丰富多彩的,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到处都有激发诗情和灵感的燧石。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强调实践和生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陆游在《示子》中对其儿讲:“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诗外”也是强调作家要从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反之,“闭门觅句”,脱离生活,只能为文造情,无病呻吟,不是作诗之法。所以,全诗归结为“只是征行自有诗”。即是说,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只要作家投身于生活洪流中,努力实践,诗思自然源源而来。

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与积累

——朱熹《观书有感》读解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一鉴开:指一塘的水看起来像打开的一面镜子。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摇动,犹如人在徘徊。

渠:他,指方塘。

那得:怎么会。

如许:像这般地。

导读:

作者借助方塘,形象的抒写自己钻研书卷的体会。半亩方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这首诗讲的是学习要注意方法,防止思想僵化,只有不断地汲取营养,获取新的知识,就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这首诗形象新颖,情趣盎然,因为富于启发而历久弥新。

智慧小语:

一塘死水,日久即污。只有处于运动中,不断地注入活水,泄出污水,才能永远保持清澈新鲜,即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作者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怀着创新精神去学习

——元好《问论诗》读解

原文: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意可怜。

注释:

《论诗》:元好问写了《论诗》绝句总共三十首,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窘步:促迫的行步。

仍:因,依照,此处是“追随”意。

唱酬:作诗互相唱和。

前贤:指前代的优秀作者。

纵横:指诗作的风格豪放不羁。

凌云:直上云霄,形容气势大。

导读:

该诗的意思大致是:在诗歌创作上亦步亦趋地追随别人那是永远也不会进步的,作诗互相唱和也不可能再同前代的优秀作者相见了。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遒健的笔触纵横挥洒。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的模仿是太可怜了。这也是一首论述诗歌创作的诗。作者说对于前代优秀的作家及作品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那是很可怜的,应当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在创作中反对因袭守旧和主张创新的可贵见解。“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应当作为作家的座右铭。

智慧小语:

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写作文就有一种不好的趋向。他们盲目地模仿别人优秀作文的篇章结构、语言风格技巧甚至是思想感情,形成一种公式化的作文程式。这种文章,在高考中也许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合为文之道的。艺术的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字,失去了“真”便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敢说真话,敢抒真情,勇于表现个性,才是值得提倡的。

不仅写文章,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因循守旧,把陋习当作典范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存在。先贤圣哲怎么说过、怎么做过,我们便可以说、可以做,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予以诛伐。这种弊端陋习而今可以休矣!古代的文化遗产,先贤圣哲的谆谆教诲不是不能学,关键是态度问题。我们要“扬弃”,我们要“拿来”,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自己需要的营养而加以利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别人的观点、言论也不要鹦鹉学舌,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动辄“这是老师说的”,“XX就是这样讲的”,只能说明思想的贫乏。

总之,我们反对盲目模仿,反对沿袭陈规陋习,我们提倡表现个性和创新精神。“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意可怜。”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实践出真知

——揭傒斯《女儿浦歌》读解

原文:

大孤山前女儿湾,大孤山下浪如山。

山前日日多风雨,山下舟船自往还。

注释:

女儿浦: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南庐山东北流入鄱阳湖,此浦也称女儿港。

大孤山:也叫大姑山,又名鞋山,在今江西鄱阳湖中。

自往还:来来往往,自由轻快。

导读:

这首诗又称《竹枝词》,属于民歌体,写得清新明快,活泼自然,读起来琅琅上口,寓哲理于景物描写之中。

首句开门见山,直扣题面,明确点出女儿浦所处的地理位置。诗的后两句点出浪如山的原因,由景及人,富于理趣:“山前日日多风雨,山下舟船自往还。”上句写山前,狂风暴雨,日日不断,这就给平时比较平静的女儿港带来了凶险,令游人顿生畏惧。下句写山下,舟来船往,络绎不绝,自由自在,风雨无阻,不受任何惊涛骇浪的影响,这是一种多么勇于搏斗的精神!这里的“自往还”三字,看似信手拈来,其实颇见功力,它把船家在风浪中自由自在的精神全部都表现了出来。

智慧小语:

此诗的后两句值得称道之处,还在于它以通过暴风骤雨、滔天大浪阻挡不住“舟船自往还”的事实,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长期和艰险打交道,就会摸索出一套战胜它们的办法;一旦人们掌握了这方面的规律,就会勇往直前,变不利为有利,自由“往还”。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赵翼《论诗》读解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诗篇:指李白、杜甫的诗。

江山:指世间、天地间。

才人:有才华的人。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合称,《诗经》有《国风》,《楚辞》有《离骚》。二者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这里指诗坛。

导读: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作者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智慧小语:

本诗作者赵翼既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他诗风清新畅达,见解独到。论诗主张“独创”,反对摹拟,他认为“大凡才人必创前所未有而后可以传也”。各个时代都有新人新事创造,都有科学创造的日新月异,人的认识不断发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能发现赵翼文学观点的局限性,但是他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推陈出新,不破不立。是先破,先推陈;还是先立,先出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要求,不能盲目创新,不能肆意抹杀前人,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要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不能凡事一概而论,机械地处理问题。

百炼功纯始自然

——张问陶《论诗》读解

原文:

跃跃诗情在眼前,聚如风雨散如烟。

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功纯始自然。

注释:

纯:即“炉火纯青”之纯的意思。

自然:李白诗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句,元好问也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此即用其意。

导读:

诗写出了灵感降临“忽来”的突发性、“骤得”的短暂性,以及思维的活跃性,“诗情跃跃”指感情激动,而且想象丰富,所谓“提笔便存天外想,神龙鳞爪破空来”(《题屠琴隖论诗图》)。此外灵感乃自然而生,不可强求,所谓“诗为无心如拾得”(《成都夏日与田桥饮酒杂诗》)。可见张问陶对灵感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深入的。

智慧小语:

要写出好诗,首先需要作家有饱满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即诗中说的“诗情”),但仅仅有激情和灵感还不够,还须在创作实践中反复锤炼、修改,赋予内容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使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才能“百炼功纯始自然”,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做任何事,我们都应如此。在做之前要有所准备,做得时候要考虑全面,这样才能将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