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自吟自悟话古诗
20804200000014

第14章 学习之论(1)

他人经验是你成功的捷径

——沈炯《咏老马》读解

原文:

昔日从戎阵,流汗几东西。

一日驰千里,三丈拔深泥。

渡水频伤骨,翻霜屡损蹄。

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

注释:

戎阵:戎行,指军队。

导读:

诗的前六句,极写老马在壮年时的神骏和辛劳,为下文写老马作好衬垫:它曾久历戎行,东西驰骋,流汗疆场。它于一日之内,能奔驰千里;虽是三丈泥坑,也能腾空而上。天寒水冷,渡水时频伤马骨;霜晨腾踏,驰野时常见损蹄。

但是,现在马老了,又怎么样了呢?诗的后两句就用老马识途的故事,表明马虽年老,报国之志犹存;不要以为老马已届退役之年,已无当年的猛气,但从识途这一点来说,它的智慧和经验,还是值得宝贵和重视的。

智慧小语:

此诗以老马比作富有工作经验的老辈,他们年事虽老,阅历极深;久经考验,不致迷途。启示人们应当从他们身上学习有效的经验,使工作少走弯路。

要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孟郊《劝学》读解

原文: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注释:

乃:才,这才。

元:原来,本来。

始,才,方才。

道:指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借指各种知识。

非:不是。

自然:天然,不是人为的。

万事:世间所有的事物。

己运:自己掌握,自己创造。

他:他人,别个。

非我贤:不是我的才能。贤:才能。

青春:指人的青少年时期。下文“少年”义同。

为:做。此指学习和实践。

导读:

此诗的大意是: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智慧小语:

此诗强调了实践和学习的重要性。石要击“乃有火”,人要学“始知道”;而且,“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知。所以,作者最后勉励青少年要惜时如金,及时勤奋攻读,从学习和实践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早日成才,以免“老大徒伤悲”。

学习要讲究方法

——杜牧《留诲师曹等诗》读解

原文: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注释:

丑好:好坏,优劣。

姿状:外貌和形态。

即不尔:却不是这样。

花:借喻表面的或华而不实的东西。

拨其根:排开表面的东西,而学其根本。

孝友:孝顺父母和敬爱兄弟。

而:通尔,你,你们。

尔:这些。

深实:深厚扎实。

柯叶:枝干和叶子,谓整棵树。借喻人体。

滋繁:生长茂盛。借喻人的茁壮成才。

念:爱怜,可爱的。

尔:你们,谓其子。

无忽此:不要忽视了为父的训诫。

庆:福,幸福。此有光耀的意思。庆吾门,使我家门庭光耀。

导读: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说:世上的其他事物的好坏,可以从它们的外在形态上看出来,而人却和其他事物不同,要从他学不学来评判。学习要注意方法,抓住根本、学深学浅;学习要把握好所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取得成就的人。

智慧小语: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是不能以外表来评论的,而要看他的内在品质,看他有没有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看他学不学。而学习,是讲究方法的。所以作者说:“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所谓“拨其根”,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抓关键,抓重点。主要矛盾抓住了,解决了,就可以促进、带动其他诸矛盾的解决。因此作者结论道:“要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许多学习成功者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只有抓住关键,讲究方法,善于学习,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学到渊博的知识,成为一个德才兼备、识见高远的人。

知识的积累在于学习

——王安石《登飞来峰》读解

原文: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前。

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望眼:远望的视线。

只缘:一作“自缘”。缘:因为。

导读:

这首登山即兴赋景的小诗,借登高眺远,抒发了作者受到进行重用,能够有力地推行新法,蔑视保守派阻挠的壮阔情怀。本诗的重点在后两句,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浮云遮望眼”,结合当时的现实,可以理解为暗指那些阻挠变法革新的顽固分子。作者登高抒怀,含蓄而又坚定的表现了自己高瞻远瞩,不畏艰险,锐意革新的远大抱负。本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智慧小语:

荀子《劝学》中也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来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还真有优势。在学习中,如果你比别人站得高,当然也就会比别人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绝不像爬上山顶,登上楼顶那样容易。你的知识积淀要比别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别人好,你的头脑要比别人灵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别人锐利,你看问题的角度才能比别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别人深刻。登高望远,实际上是在利用客观条件为我服务。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学业上,你要想站得高,就必须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积成知识之山,蛟龙自能生焉。否则,所谓“登高”不过空谈一句而已。

考虑问题要全面

——苏轼《题西林壁》读解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庐山寺名,宋时改名乾明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导读:

此诗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作者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智慧小语: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种事物来说,也是复杂变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看庐山,从远、近、高、低等几个角度去观察,结论就“各不同”;那么,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是因为身在“此山中”。跳不出“此山”的圈子,就不能高瞻远瞩,总揽全貌,也就必然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了。

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其实我们学习也是一样。首先,思考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其角度、方法往往不是惟一的。当我们从某一个角度,用某一种方法而难以为继时,千万不可钻牛角尖儿,换个角度或方法,往往会受到奇效。所谓“穷则思变”,就是这个道理。

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读解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浅:肤浅,浅薄。

绝:极,最。

躬:亲自。

导读: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作者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智慧小语:

这是一首专门谈论学习的哲理诗。前两句诗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遗余力,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可中途懈怠;后两句旨在说明要了解一事物,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