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古浪卷
20817000000025

第25章 党派(2)

1991年下半年,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部署在全国开展一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县上成立了相应机构,积极开展活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全县党员干部学习、宣传、辅导活动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1997年,全县党员干部全面投入了******理论的学习之中。1999年8月根据中央、省、市统一部署,由县委宣传部和组织部具体负责,对全县各级干部进行了******理论正规化(闭卷)考试。4600多名干部参加了考试,及格率达100%。1999年,中央部署在全国县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古浪在上半年搞完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后,下半年进一步将学习教育活动推向了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于年底结束。2000年2月,全县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又转向了******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同时还增加了中国加入WTO有关知识和知识经济的学习内容。2001年7月1日和2002年5月31日,全县党员干部再次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2003年3月,根据市委安排,县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组织进行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精神理论考试,全县5536人参加考试,及格率达99.6%。从2005年1月起至2006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全党7000多万党员中分3批(每批约半年),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县党员干部包括外出务工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共12939名全部参加了学习教育活动。2005年9月,县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市委的安排,组织了全县党员干部正规化理论考试。参加考试的共4684人,优良率(80分以上)达89.4%,及格率达99.7%,取得了满意效果。

党员教育以《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为主要内容,每年有90%左右的党员参加冬训。各支部普遍建立“三会一课”和党员联系户等制度。县党校每年农闲轮训党小组长以上的党员骨干。1986年开始,各乡镇办起业余乡镇党校,不定期地轮训党员。

2001年,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活动。县级文明单位实行动态化管理。这一年我县县城被省上列为治理县城脏乱差重点县之一,开展了有力有效的治理脏乱差环境面貌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2年在城区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做文明人”活动,在新建的街东、街西、上城、西苑4个社区居委会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试点工作。开展了公民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推进“个十百千”诚信建设,确定道德教育实践示范点以带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开展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三讲一树”活动,针对“非典”疫情,在全县城乡广泛开展了治理脏乱差,改变环境面貌和生活习惯的活动。开展县道十条路文明样板路创建工作。2004年,重点抓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定了实施意见,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财力投入上加大力度,对文化市场和网吧进行了整治,并针对当时小学生毕业待客陋习抬头进行了整治。开展县级“绿色单位”创建评选活动。2005年开展了“热爱家乡、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倡议、“县城连着你我他,环境整治靠大家”主题活动和加强卫生管理、深化环境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

3、统战工作全县统战在各个时期,根据党的统战政策,广泛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广交朋友,努力调整党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安定、团结的政治气氛,使之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民主党派成员1人,无党派人士4人,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29人,私方过渡人员99人,少数民族168户1155人,道教职业人员5人,******教57户382人,天主教徒264户2100人,佛教徒约2300人左右,宗教上层人士1人,台属17户86人,归侨1户7人,非党高级知识分子3人,中级知识分子200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落实统战政策,到1985年底,彻底平反纠正了“**********”

期间的冤假错案和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误处理、错误批判的6048人的问题。1986年又进行了查验和回访,年底经省地工作组检查验收合格,宣布全县落实统战政策结束。

至2005年,全县有非党干部3918人,党外知识分子2562人,有8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687人,有******教徒136户、533人。县道协成立于1998年11月,有信教群众750人。县佛协成立于1997年7月,有信教徒3900人。县天主教爱国会成立于2004年12月,有信教群众464户,2460人,有古浪籍台胞12人。

4、纪检工作50年代初,在“****”运动中查处重大贪污案13起,牵涉84人,查出贪污现金(旧币)22775.85万元。土地改革运动中,查处偷盗果实案1起,干部搞不正当男女关系案3起,还处理了邮电局遗失信件、汇款69件的严重失职案。1952年冬至1953年春,结合土改复查工作、新婚姻法宣传工作,查处违纪案件53起。

1955年“肃反”运动中查处反革命分子39人,违纪案件31起32人,14人受党纪处分,通报典型案例2件。1957年整风运动中,进行民主革命补课,共查处****和****错误者256人。“******”当中,反坏人坏事,查处741人,拔白旗278人。1962年,开始对自1957年至1960年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处分的干部、工人、农民、学生3324人进行甄别工作,其中党员692名,脱产干部252名,受党纪处分的295名。到1963年,经过全面复查,对错误处理的予以平反。同时查处新案件52起,给予党纪处分的30人,其中开除党籍的15人,留党察看的3人,撤销党内职务的1人,严重警告的5人,警告6人。1963至1965年,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查处了违纪党员和“四不清”干部。

“**********”期间,纪检工作处于瘫痪。1979年恢复县纪委,开始复查历史老案,对历次政治运动中错误处理的1338名干部全部进行了平反落实。到1984年共查处70起违纪案件,对58名党员干部和职工给予党政纪律处分,其中开除党籍18名,留党察看12名,撤销党内职务2名,严重警告和警告处分26名。

1987年3月至1990年3月,纪检工作以支持保护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出发点,认真贯彻“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八字方针,在县、乡(镇)党校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县直单位和乡村党员1570人。查处违纪案件103起,直接查办35起,涉及犯错误党员110人,受党纪处分的93人,其中开除党籍的24人,留党察看的9人,严重警告的22人,警告38人。

1991年至1996年,查办各类违纪案件34件,涉及党员干部23人(其中科级干部5人),一般干部7人,工人党员4人,农民党员3人。给予党纪处分25人,给予行政处分20人。1997年至2001年,共查处各类违纪案件56件,涉及党员干部18人(其中科级干部8人),一般干部24人,工人党员10人,农民党员4人。给予党纪处分31人,给予行政处分18人。

2002年至2005年,共查处各类违纪案件71件,涉及党员干部71人(其中科级干部48人),一般干部12人,工人党员9人,农民党员15人。给予党纪处分65人,给予行政处分43人。

5、****工作从1949年9月17日县人民政府成立至1956年,县委和政府每年平均受理人民来信78件,接待来访群众28人次。1957至1966年5月,****工作为群众解决了大量问题,为党政领导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反馈,为保持党政机关密切联系群众渠道的畅通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工作也出现了失误,1957年反****运动和1959年“反****”运动中,把写信、上访向党和政府提批评意见的群众1121人,作为向党进攻的“****”分子给予批判斗争。1966年至1976年的“**********”运动中,****工作陷入瘫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忍辱含冤多年的干部群众掀起了上访高潮,仅1978年12月,****部门收到来信5214件,接待来访群众706人次,最多一天达100多人,在县城每天上访群众平均达48人。1978年到1982年中,经县委、县革委、县政府领导批阅的来信987件。全县共查证落实政策3880件,内有国家干部1559人,工人、营业员356人,农村基层干部438人,居民、社员1534人。

1986年5月,县委、政府两个****办公室合署办公,解决了工作交叉、重复,避免了群众多头****、重复****等问题,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合并前每年处理多头来信来访800多件,合并后减少到480件左右。

1991年到2000年,****总量趋于平稳,重点侧重于后期的企业改制方面。共受理来信来访987件,其中80%的集体访集中在企业改制方面。2003年以来,因兰武二线、西气东输等一些国家重点工程在古浪境内开工,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集体上访比较突出。同年,县上将原古浪县****办公室重新更名为古浪县****局。2001年至2005年,受理群从来信来访1938件,其中联名信件301件,个人来信274件,集体访615批7294人次,个人访748件,调处1924件,调处率达99.2%,领导阅批来信475件,接待来访782批2774人次,县长专线受理78件,处理77件,重信重访率有效控制在2%之内。

二、国民党三青团

(一)、国民党组织概况民国15年(1926)国民党甘肃省临时党部筹委会,派李子久(山丹县人)来古浪开展党务工作。民国22年(1933)6月在大靖中心国民学校成立国民党古浪县党务指导委员会。民国27年(1938)改党务指导委员会为县党部。民国36年(1947)11月,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民国31年(1942)2月,全县有国民党党员72人,其后有所发展。民国33年(1944)全县有国民党党员573人。民国35年(1946)8月,新发展国民党党员66人,共为639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龙山镇党员最多,有139名,泗水乡次之,有124名。

(二)、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民国27年(1938),申履侯从重庆中央干校回武威发展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筹备成立武威分团。民国28年(1939),古浪成立三青团古浪直属区队。30年(1941)改为三青团古浪分团部。35年(1946)三青团员发展到500人。36年(1947)11月党团合并。次年春,三青团机构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