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古浪卷
20817000000026

第26章 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古浪县委员会于1983年10月组成筹委会,1984年2月25日至3月2日召开一届一次会议,宣告成立。它是****古浪县委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地方组织,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一、常务委员会

第一届常委会由11人组成,共召开常委会议16次,听取各项工作报告及汇报11次,任免机关工作人员33人(次),办理委员提案76件。

第二届常委会由13人组成,共召开常委会议18次,听取各项工作报告及汇报18次,任免机关工作人员21人(次),办理委员提案113件。

第三届常委会由15人组成,共召开常委会议14次,听取各项工作报告及汇报26次,任免机关工作人员21人(次),办理委员提案118件。

第四届常委会由15人组成,共召开常委会议11次,任免机关工作人员7人(次),办理委员提案175件。

第五届常委会由17人组成,共召开常委会议18次,任免机关工作人员17人(次),办理委员提案233件。

第六届常委会由21人组成,共召开常委会议17次,任免机关工作人员17人(次),办理委员提案113件。

二、政协的主要工作

(一)、组织学习县政协坚持和发扬人民政协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定期给委员们赠报刊、印发学习资料,加强自学。同时还采取专题学习会、讨论会、座谈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学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认识,增强其参政议政的自觉性。

(二)、民主协商县政协通过全委会、常委会、主席办公会、各方面人士的联系会以及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列席县人民人表大会、政府常务会等形式,积极参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

(三)、宣传联络县政协每年都利用传统节日,召开各种座谈会、茶话会或走访、慰问委员和各族各界知名人士,畅谈形式,交流情况,联络感情,并征求和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上下通融。

(四)、视察调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委员视察活动,积极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1984年政协委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后,向县委和政府提出了“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和“保护山区,发展川区”的建议,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采纳。1986年秋,政协组织委员写出了《古浪县果树栽培情况的调查报告》,1987年写出了《当前农村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四届四次会议以来,先后形成了《对景电工程建设及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情况的视察报告》、《关于对古浪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对全县教育工作的视察报告》等20多份调研视察报告和情况反映,报告送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参考,对县委、县政府有关重大工作部署的全面彻落实和顺利实施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五)、提案办理提案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基本形式,县政协认真贯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四届四次会议至六届期间,共审查立案委员提案437件,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承办单位的积极努力下,所有提案全部办理完毕。

(六)、整理文史资料县政协建立以来,撰写油印《古浪文史资料》44篇,20多万字,出版《古浪文史》第一、二辑。四届四次会议以后,先后出版了《咏景电工程诗词集》、《古浪名胜古迹选编》、《古浪文史(第三辑)》,搜集整理反映全县各方面情况的资料共141篇,31万余字,为促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历届政协会议

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2月25日至3月2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47名。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7年3月5日至1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54名。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2月19日至2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74名。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92年12月25日至3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69人,列席3人,特邀1人。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97年11月19日至22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86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02年12月13日至18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99人,列席3人,特邀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