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20835400000003

第3章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特征(2)

90年代,全国的主要农作物结构调整力度较大,品种质量不断改善。1999年和2000年,全国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积极主动地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了优质专用粮种植面积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0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9000万亩,减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在大面积调减粮食生产的同时,利用出口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陕西、甘肃、四川和贵州等西部地区根据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并启动了七大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得到了发展,目前正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约800万亩。2000年,在全国的春小麦、早灿稻、玉米等种植面积大幅下调的同时,优质、专用粮食产品种植面积却大幅度增加,在许多地区出现了粮食畅销、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其中,2000年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比1999年扩大了近3000万亩,优质稻播种面积比1999年增加了3700万亩。在优化粮食品质结构的同时,各地还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最突出的是,油料面积比1999年增加了2100万亩,蔬菜比1999年增加了2700多万亩。

从表1—11和表1—12的数据资料对比情况可知,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西部地区农作物内部结构与全国农作物结构一样,也发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在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份额日益下降,从1985年的78.4%下降至2000年的70.0%。由于粮食亩产的增长率超过了播种面积的下降率,西部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反而不断增长,1985年西部地粮食总产量为9356万吨,而1999年为12896.3万吨, 增长了38%。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所占的份额逐渐上升。其中,棉花播种面积所占份额由1985年的1.2%上升为1999年的2.3%,增长了92%;糖料播种面积所占份额由1985年的1.3%上升为1999年的1.9%,增长了46%;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所占份额由1985年的3.2%上升为1999年的8.0%,增长了150%。

(三)西部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

农村产业结构是由农业内部结构、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及农村经济总体结构组成,这三个结构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对这三个结构的综合调整,同时影响到农村就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农村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令人遗憾的是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并不明显,非农经济发展缓慢,乡镇企业步履艰难。从表1—12和表1—13的数据统计资料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集贸市场在数量上明显小于东部沿海地区;二是西部地区平均每个乡镇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集贸市场在数量上也少于东部沿海地区;三是由此看出,西部地区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经济大大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落后,与乡镇企业起步太晚,非农经营活动太少有直接关系。贵州省1997年农村住户的规模及其结构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在当时仍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从事非农经营的农民非常少。据当时普查,1997年贵州全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为666.41万户。其中,农业户占96.89%,非农业户占3.11%。在农业户中,以纯农业户所占比重最大。

近两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差异日益加大。从全国农业增加值的构成来看,2000年西部和东部实现的农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19%和46.2%,与1999年相比,西部地区下降了1.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所占份额上升了2.1个百分点。2000年西部和东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29亿元和16741亿元,分别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8.6%和62.4%。与1999年相比,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所占的比重却上升了1.8个百分点。2000年西部与东部的乡镇企业增加值之比为1:7.19,与1999年相比,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2001年,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基本目标,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面向市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在农村产业结构内部,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差异继续存在,并且呈现出扩大的态势。

2001年,按增加值计算的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2.8%,比2000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1.9%,上升了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15.3%,上升了1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在全国农村的非农产业领域,工业比重有所下降,建筑业和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较快。总的来看,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正进入一个调整的新阶段。各产业比重的变化幅度都比2000年有所增大,这充分显示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正进入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

2001年农村经济结构在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结构差异继续存在,并且呈扩大的态势。尽管中央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和市场贸易的发展,但是由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起步较晚,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差,市场环境不理想,产品技术含量低,导致西部的关停企业较多。而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因此仍然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2001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9.5%,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8%。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60.6%上升到61.4%,西部地区由7.5%下降到6.9%。

估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经营运行质量和总体发展情况仍然难以与东部地区抗衡。因此,农业仍然将是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主体,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难迅速上升。而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已经基本上渡过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难关,企业间竞争已经从平面化竞争转变为立体式的分工协作,并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市场占有率高的特色经济带,提高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西部大开发更为其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

(四)西部地区农业机械结构的现状及变化

从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后,农业经济的机械化进程缓慢。

西部地区的山区县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5.5%。由于地理地势条件的制约,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比较慢,生产条件的改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末西部地区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0107万千瓦,占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的比重自199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20.6%左右的低水平上。人均拥有的农机总动力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4%,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57.8%。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来看,西部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825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2.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机电排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重为35.3%,而全国机电排灌的比重为67%,东部地区更是高达86.6%。从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情况看,西部12省区市农业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中间消耗率)仅为36%,东部地区则高达45%。

表1—18的数据资料中可以看出,在1999年农业机械技术装备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在农业机械数量上相差悬殊,西部12省(区、市)只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9.1万台,小型拖拉机233.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9.0万,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38.2万台;而东部沿海10省(市)却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0.4万台,小型拖拉机431.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55.7万,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546.1万台。在这四种农业机械拥有的数量规模上,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比例分别是:1.59:1、1.85:1、1.92:1、2.29:1。二是西部地区拥有的主要农业机械数量在全国占有的比重比较低小,总体上为8%至25%之间。

三、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征

目前,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与全国、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结构层次水平较低,种植业所占的比重太大,农业劳动效率低下,严重地影响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也有众多因素在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其农业结构逐渐优化。具体来讲,西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特色农业在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比较突出

西部地区的水土、气候、光热等自然资源多样化,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90年代初期以来,尤其是近两年,西部地区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各种各样的地方农业支柱产业,从而推动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甘肃省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仅粮食作物就有30多种,但长期以来在种植上基本上是遍地开花,真正形成规模和产业的很少。近两年,甘肃重点发展马铃薯、制种、药材、蔬菜等几大特色产业,2001年全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146万亩,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农作物结构开始趋于合理;各类优质专用农产品播种面积近1000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优质品种占到20%。

新疆具有许多发展特色经济的资源优势。极为丰富的土地、光、热资源,为棉花、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高品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新疆的棉花生产已初具规模,棉花生产已连续数年稳居全国棉花单产、总产量、品质、调出量四项第一。2000年新疆的棉花播种面积1012.3千公顷,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85%;当年的棉花产量145.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3%;棉花总产值183.4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9.3%。由此可以看出,棉花已成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另外,新疆拥有5133.3万公顷的草原面积,发展草原畜牧业得天独厚;有耕地面积331.1万公顷,人均2.8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秸杆等副产品及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农区畜牧业潜力巨大。新疆的哈密地区积极发展哈密瓜、大枣、葡萄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开发品牌、组建专业协会、培育市场、建立大型加工企业和农产品销售窗口,当地种植业内部结构得到调整优化,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格局。2001年哈密地区的哈密瓜、大枣、葡萄、蔬菜四大特色农产品的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上升到40%。

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对陕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9年,陕西省农业总产值453亿元,粮食、油料、烤烟、茶叶、蚕茧、水果、瓜类、生漆、核桃、香菇、猪牛羊肉、禽蛋、奶、水产品等20多种产品产量比改革之初有较大幅度增长,部分品种成倍增长。农业经济结构由原先的以种植业为主,正在趋向于农林牧渔业和粮、油、棉、麻、烟、药材、蔬菜、瓜类等其他农作物全面合理的发展,农产品生产日益商品化。目前已形成粮食基地38个,棉花基地7个,烤烟基地34个,苹果基地22个,奶山羊基地12个,并成为全国优质苹果和猕猴桃的主要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已成为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1999年畜牧业总产值99亿元,占陕西农业总产值的22%。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苹果生产出名的陕西省礼泉县,不仅做大了苹果这一主业,还带动了贮藏、运输、包装、劳务、餐住、农药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县城区域面积由7年前的5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2.5平方公里。在苹果采收季节,县城客流量每天超过6万人次,形成了一业旺、百业兴的局面。

贵州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非耕地资源及劳动力资源,有发展绿色产业的良好自然环境,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相关加工业提供了条件。1996年10月,贵州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作出《关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决定》,其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实行区域化布局、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发展各具特色的“龙型”经济实体,形成有规模、上档次、效益高的绿色产业;实行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对国外、境外、省外参与兴办的独资、合资、合作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在抓好粮、油、烟、猪生产的同时,开发贵州生物资源,生产天然、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建设草食牲畜、中药材、保健食品饮料、轻化工原料、干鲜果品、木本油料等六大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山羊、肉牛、银杏、猕猴桃、魔芋、刺梨、杜仲、油桐等八个优势龙头产业,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绿色产业。

形成特色农业经济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当今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目前,在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中已出现特色农业产业带,如新疆棉花产业带、甘肃马铃薯产业带、陕西苹果产业带、广西和云南甘蔗产业带、云南花卉产业带,以及宁夏、甘肃、四川、云南的中药材产业带等,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区正在形成规模,日益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对特色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使得蔬菜、水果、蚕桑、茶叶、花卉、中药材等农产品,成为近两年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退耕还林还草推动了西部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