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造完美—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培训
20835500000010

第10章 自我发挥(2)

把你已经完成的步骤写下来,再看看你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每一个独立步骤定下最后完成的期限,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让自己拖延工作的进度。

不要只顾工作,忘了常反省一下,要知道自己一味埋头苦干,会连走失方向也不知道。

热忱服务协助工作

为什么你付出辛勤的努力,却迟迟得不到回报?

为什么你忠心耿耿,却总得不到老板的垂青?

在现代职场中,老板对于员工能力的评判,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优劣。一些新的成功必备条件已然形成,并正主宰着你的职场命运。如果你屡屡遭受失败的打击,赶快静心自省:我是否具备这些新的成功条件呢?

客户至上,服务为本,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员工而言,都应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自己工作价值的提升标准,充分利用自己的五官去感知,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使自己成为客户需求的对象。

比如,你在与客户交流如何使用产品时,你需要以极大的兴趣、传道士般的热情和执着打动客户,了解他们欣赏什么,喜欢什么。当你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后,你即可思考如何让产品更贴近并帮助客户。

以客户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努力理解客户的需要和动机,服务顾客,是不分部门及职位的,每位员工皆应做到的。在微软,任何热衷参与微软管理的员工,都将被鼓励在不同客户服务部门工作。即使有时这对微软意味着增加分支机构,或调去别国工作,微软也在所不惜。

一个员工若想获得老板的赏识,就必须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绝不会是自大、自负的结果,应是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外,懂得为其他同事着想,必要时,帮助同事处理某项工作。

尝试多花些时间协助同事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你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将因此受益匪浅。它不仅显示你勤奋的美德,也是展现你的才华和促进同事关系的大好机会。如果你能够任劳任怨地尽心协助同事。你的举动会使你赢得良好声誉,增加同事对你的需要,并得到上司的好感。

你若只知自扫门前雪,一味只抱着自己的工作去做,而不知帮助别人,将无法发挥多方面的潜在才能,这无异于固步自封。

作为公司“旧臣”,你还应学会善待新人。所谓善待,其实很简单,你只要主动地帮助他们适应环境,鼓励他们努力工作,仅此就足以使新人的心情稳定下来,并且会由衷感激你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千万不要产生极端的想法,认为公司是在以新换旧,因而采取敌视新人的态度。

记住,人生最有意义的是工作,与同事相处是一种缘分。下一次当同事要求你提供帮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而不是让他人来处理时,不要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推诿逃避,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吧!

随机应变能使你摆脱危机

在职业生涯中,都盼望能够不断地加薪、升职。然而,职业生涯道路并不平坦,竞争的困惑、坎坷和挫折几乎不可避免。一旦发生危机,就会导致你整个生涯失衡,影响你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你必须学习和掌握应付危机的方法,这样你在职场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要想解决危机首先应该知道: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是什么;目前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将能达到什么程度;严重时将对个人产生怎样的后果;与危机有联系的外部环境有什么反映;有无推动或抑制的外部力量等。要了解这些,就要先冷静地观察现状,设法把问题的主要矛盾找出来,经过一番综合分析之后,任何复杂的情况都可以理出个头绪来。

同时还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找出自己陷入危机的个人原因是什么;给自己目前处境造成的影响有多大;最终将导致什么结果;自己有无克服危机的能力和条件等。

知道了危机产生的原因,就很容易订出一套应付危机的策略了。应变的策略是在分析危机形势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完整的行动纲领和方式步骤。形势不同,策略也不同。

进是一种最常用的策略,知难而进,不回避矛盾,在竞争中扭转局势。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以攻为守的策略。虽然从眼前看,自己处于劣势地位,但能寻到对方的弱点,果断地迎头反击,很快就能变劣势为优势,掌握主动权。

还有一种是退的策略,如果你的对手过于强大,你就要以退为守,保存实力,等待时机。陷入危机,轻易出击,不但不能取胜,反而会遭到更大的打击,丧失东山再起的资本和机会。这种情况下,就要有受胯下之辱的韧性,避免与对手直接交锋,采取明哲保身的办法。跌倒了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积蓄力量,重新爬起来。在危机已不可挽回时,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失利,让自己躺在那里稍微休整,恢复一下元气,应该说是较佳的选择。

最后是使用斡旋的策略。如果危机并不严重,就要果断地消除危机。如老板不信任自己,但也不想辞退自己时,可以采用不即不离、不冷不热的态度,与之周旋以保持现状,打持久战,等待和寻找机会改变局面。斡旋的余地,就是生存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既不进攻,又不退却,实质是又进攻又退却,进攻中有退却,退却中有进攻。进是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退是为了防止更多的伤害。在斡旋中求生存,积蓄力量,寻找机会,是走出危机的最佳策略。

当危机发生时,自身因素是主要的。别人能把自己打倒,那只是暂时的;长期打倒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在陷于危机时,不要仅仅分析导致危机的外在原因,更要好好反省主观方面的原因。只有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够走出困境。

纠正缺点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对过去作一次反思。坐下来对自己的思想言行作一次清理,像清查账目一样,虚实盈亏、来龙去脉、优点缺点都能逐条列出一份清单,写在纸上,一目了然,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解决危机的方案,顺利地渡过难关。并且要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重蹈覆辙。经过自我反思,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能够找出发生危机的具体原因。发现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也就是要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

所以,面对危机,我们要首先具备一种积极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米卢的这句话在职场上很通用。工作要能独挡一面

下属工作有独立性才能让上司省心,上司才敢于委以重任。合适地提出独立的见解,做事能够独挡一面、善于把同事和上司忽略的事情承担下来是一个好下属必备的素质。

每个企业的工作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和系统,这个整体和系统总体上由上司来把握,其中每一部分都要有具体的人分工负责,上司一般只是在宏观上控制和把握。这种分工的特点就要求下属要有独立性,能够独挡一面,替上司处理一摊子问题。

事实上,上司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他的精力不允许每件事情都操心过多,更何况有些尴尬的事情上司不便于出面,需要有那么一些下属做“马前卒”挡驾。

工作有独立性,独挡一面也是下属“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某个下属把一摊子事独立做得很好,比如在公关或理财方面干得出色,上司就会觉得在这方面离了你就不行,觉得你的存在并非可有可无,那样你的价值和地位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在单位立足扎根。另一方面,一个人做下属可能只是一种“过渡,”在“过渡”时期积累工作经验和锻炼各种能力是很重要的,要想在未来顺利走上领导岗位,也需要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然而,很多人在独立性方面表现相当差,一味地依靠上司,离开上司一事无成。在上司面前不敢发表自己的主张,唯唯诺诺,做事无主见,没有独创性,惟上司的命令是从。这样的下属上司并不喜欢,至少觉得靠不住,甚至认为有之不多、无之也不少。有些人在工作中连需要干什么、怎么干、干得怎样,一点也不清楚,凡事都向上司请示、向上司汇报,不仅不让上司省心,还给上司增添了不少麻烦,把上司搞得焦头烂额,结果让上司很心烦。

因此,我们说工作有了独立性才能“吃得开”,才能在同事和上司心目中稳住脚跟。

独立的见解是一个人胆识、经验、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反映,上司决策时很希望下属出谋划策,想出一些“点子”供他参考。当然,这些见解并不一定被采纳,但它至少可以启发上司的思路,帮助上司修正决策。只有这样,上司才能重视你。

阿尔巴顿·康是福特很赏识的建筑工程师,37岁时被福特委以重任,去设计建造海兰德公园工厂。阿尔巴顿·康对此早形成了大胆且独特的方案,他问福特:“把工厂设计成长865英尺,宽75英尺,四方形的4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可以吗?”

“好!”福特基于信任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建议。

“玻璃占建筑物外观总面积的75%?”阿尔巴顿·康接着问道。

这个大胆的设想对一般人而言简直不可思议,福特却深懂其中的奥妙:“玻璃面积在厂房内采光效果好,对大规模作业非常有利。”像受到启发似的,福特兴冲冲地接着说:“机械厂房设在另外一边,是一栋玻璃屋顶的一楼建筑总厂和机械厂房在天井中并有钢梁联通,上有吊车,制造完的引擎或变速器就可以利用天井中的吊车搬到总厂了。总厂4楼顶楼面的天井也加装吊车,建造倾斜方式的生产流水作业台。”

阿尔巴顿·康心领神会,“对极啦,成品可以由高向低自然滑下,人可以不动,只要成品移动就行了。”

“太好了!就照这样设计吧!”福特最后拍板,充满信任地把这个任务交给阿尔巴顿·康去办。

独立地见解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发展,阿尔巴顿·康正是掌握好交谈的节奏,通过启发诱导并给福特以充分考虑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的见解融入福特的意见,最终给福特的感觉是:这家伙设想真大胆,受其启发我也竟想出这些好办法。

独挡一面更多地体现在能干大事上,能够替上司承担一些棘手的问题是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尼古拉是林肯身边能够替林肯处理很多麻烦事的亲信。林肯当选总统后,经常派尼古拉到华盛顿以外的地方去执行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如调解一场有使纽约共和党发生内讧危险的关于授权问题的激烈争吵,或派到明尼苏达州去协助消弭一场印第安人的战争。在1864年重新确定总统候选人的共和党代表大会上,他是林肯的个人观察员。林肯当选总统后工作忙,不可能亲自翻阅报纸,为了关注报纸对总统的评论,只好依靠尼古拉严密注视报界动向,尼古拉便对重要消息作简短提要,这项工作直至今天仍是美国各届政府的一项固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