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造完美—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培训
20835500000011

第11章 自我挖掘(1)

——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是一个员工实力的象征,公司评价一个员工更多的是从业务着眼的,业务如果不通,你在公司就可有可无,业务能力强,上司和同事都不敢小瞧你,因此,业务能力在公司里举足轻重。

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上班族如何与公司的人打交道是一门学问。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使你在工作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

有魅力、有人缘的人常可在别人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工作,在人生的旅途中,工作能够一帆风顺,使生活充实有意义,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

每一家公司里都包含了形形色色的人,某些人初见很有魅力,经过交往之后,可能会使人大失所望,给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

构成魅力的条件是什么?

仪容端庄,令人印象深刻。

个性开朗,有幽默感。

态度从容,情绪稳定。

语言、文字的表现能力佳。

无亲疏好恶之分,可与任何人融洽相处。

绝对遵守约定事项。

常怀感谢之心。

不出卖朋友,让他人有安全感。

思考缜密,但绝不钻牛角尖。

具有多方面造诣。

不道人短,不夸己长。

交往越深,感情越真。

宽宏大量,能容忍别人的错失。

以大公无私的态度从事工作。

能通权达变地处理事情。

在这些魅力条件当中,你具备多少?一个人的魅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外转移到内在。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要想博得周围人士的好感与支持,要飞黄腾达,个人的魅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为了工作愉快胜任,就应该注意开发自己的潜在魅力。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虚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所能知道的也很有限,总有比自己在某些方面强的人,总会有自己不懂的事,那就必须得问。请不要让虚荣心堵住了自己的嘴,堵了开启知识的大门。若你将别人说过的话当作是废话,那它就到此为止;你当它是道理,它便会因你的虚心,而开启生机。在生活中有虚怀若谷的精神,是会受益终生的。

同样道理,听人家谈话可能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说的真不错,有道理。”另一种是:“废话连篇,不知在讲什么?”当然,由于谈话的内容不一样,反应不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你若把别人的话当做“废话”就没话可说了,那就只能到此为止。可是你若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会将对方说的话,引用在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上;有时候会触动灵感而获得新念头。那一定会对自己有帮助的,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人生或事业成功的关键,却往往就在这里。

经营公司也是同样,参观参观人家的公司,你觉得“经营得不错”的,就马上吸收对方的经验用来发展自己的公司,还可以诚恳地去请教:“贵公司的经营很成功,可不可以将好的经验告诉我?”对这种虚心求教的人,除非特别机密,对方必然会坦白地回答你的。

不管做什么工作,虚心很重要。虚心就是谦虚的心,对任何人的意见都能接受。当然不能迷失自己,让人牵着鼻子跑。你要一方面坚持“自主性”,另一方面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才会更快地走向成功。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他在刚刚做生意时,几乎什么都不懂。例如,开发了一件新产品,往往不知道该定价多少?

松下幸之助常常跑到零售商那里去求教。他认为如何定恰当的价格,去询问常与消费者接触的零售商是最好的办法了。

松下幸之助出示了新产品,问他们:“像这样的产品可以卖多少钱?”他们会坦诚地告诉松下幸之助产品的价格,他照着零售商的话去做都没有出过错。那样做不必付学费,也不需伤脑筋,没有比它更划算的了。

当然不是什么事情都这样简单,但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求教他人,才能够集思广益,比你独自摸索要少出很多错。

如果你能培养这种“虚心”,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虚心地向前辈学习。有机会在前辈身边做事,是你一生中的机会。

松下幸之助和同事们虽然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可是每次打电话时年轻的同事便在旁边聆听。因为松下幸之助的声音和口气已经深深印在他们脑海里,所以当他们打电话时,口气很像松下幸之助。果然,外面有了良好的反映,他们对松下幸之助说:“你的员工和你一样精明。”

这是不用教就能学会的例子。刚参加工作的人,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每天都可以听到教师的讲解,可是公司里也有前辈们做自己的榜样,你可以听,也可以看他们的言行或帮前辈们做事,在不知不觉中予以体会,做适当的取舍选择,最后根据学习来的经验,产生一个新的“你”。

不过,这得要先有心理上的准备,否则心理上会产生不平,实力也不容易增强。“我要在前辈们身边,一面帮他们做事,一面领悟体会。”没有这种心理准备,你就很难成为一个好员工。最后加上你的创意、个性,把自己培育成一个有实力的员工。

我并不低人一等

你不喜欢别人把你看得很差劲是吗?你特别不喜欢一些假的或半真的评论是吗?但是,一句自我批评的话,其毁灭的力量十倍于一句别人批评的话。经常说自己不好的人,最后会相信自己说的话,一旦他们相信自己的话后,就会表现得自暴自弃。

如果人们给自己一些肯定的想法和评估,他们会相信这些想法,给自己一些恭维,是增长自尊的方法。

不要养成妄自菲薄的习惯,要习惯于说自己好话,你会发现你比较喜欢你自己。

对自己要有信心和勇气,这是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尤其是体育竞赛中。有位体育明星在谈到美国杯赛与职业网球赛的区别和特点时说:“学校比赛不同于职业赛。在学校,只要使用技巧,抓住对方弱点,击中要害就能获胜。但职业球赛则不同,你必须具有很强的实力,才能打败对手。”这话十分正确。

网球高手贝克尔正是通过他那强有力的发球,使对手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使他弥补了比赛中的不足而赢得了比赛。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成功者为什么能节节胜利,并取得辉煌成果,很重要一条是知己知彼,并能巧妙加以利用,加上超水平的发挥,从而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他们总是不去为克服自己的不足而更多地想出防范的方法,他们深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西方报业巨子麦克斯·韦尔曾一度由“齐天大圣”沦为“弼马温”。当时他不仅得不到工党政府首脑的青睐,反而被下议院推举为国会膳堂事务小组组长,实际上成为英国政客眼中的笑料。

麦克斯·韦尔意识到,如果自己继续在政坛混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1979年,麦克斯·韦尔看准时机,毅然退出政坛,并果断地收购了英国印刷公司,配合当时雷厉风行的撒切尔夫人,以奸雄的本色与强悍的印刷工会对抗,在短短数年间转亏为盈。1984年,他又以一亿英镑的巨资收购了《镜报》集团。继而他横渡大西洋,到纽约抢夺《每日新闻报》,终于成立了麦克斯·韦尔通讯公司,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事业有成者的特质之一,就是对自己十分有信心。

能够抓住最佳时机的人,下决心时十分果断,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决不轻易更改决定,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恶劣,他都能用勇气去坚守。这样的人不仅能够抢占先机,而且还能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机会。

当一个机会出现时,或许你还没有做好准备,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两种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尽可能地补足准备不足的地方,但前提是尽可能快地占有时机;而另外一种人则认为时机在等着自己。然而,正如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所说一样:有的事情,你错过了一回,就错过了一辈子。或许这样的时机在你的一生之中只有一次,而你错过了这一次,即便以后你作好了种种准备,也变得毫无价值。如果你总认为自己弱小、无能、会失败、低人一等,那么你就注定要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但是,换一种思维方式,觉得自己很重要、能力很强、属于第一流、工作必定成绩显著,如果你这样想,你将会获得成功。

得心应手处理好杂难文件

刚刚工作的人,终日埋在文件堆里,却发觉根本没有完成任何大文件。

那么请坐下来检讨一下,并不是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只因为能力根本没有发挥。有可能是你的组织能力欠佳,所以被琐事围困,那么请你参考以下方法:

买一本小型的记事簿,最好小到可以放到口袋里去,在开会、午饭甚至坐车时,只要想起一些工作上的细节、意念或行动,都要立即记下来,每天晚上睡觉前,重新温习一下,按事情的重要性编排成第二天的工作顺序表。第二天,你就可以按本子办事了。

其次,使你烦扰的比如日常的报告、备忘、信件和刊物等,它们一般会堆积在你的周围,使你感到烦闷,何不尝试以下的办法:

每一张经过你办公桌的纸张,只能有四种命运——丢掉它、送给另一位同事、存入档案或立即行动。

那么你的办公桌才得以好好的清理,你才能专心做应该做的工作。将计划变成事实是有法可依的。首先你要清楚你要得到怎样的成果,并反问:这目标是否切合实际?对公司有没有好处?

对你的前途有没有影响?答案不是负面的,就是说你选对了。接着找到适合人选,或许你有许多同事,可是每个人都有其长处,且一个任务并不需要所有人都去做,择人而委任才是有效的方法。

目标鲜明,又有恰当人选,下一步就是清楚地让执行者知道你的要求,让他正确地朝目标迈进,并让他多提出建议,尤其是工作时遇到困难时,好灵活地有所改动,迎合需要。

制订行动进度表,能使你有系统地了解整个计划,那是累积经验的好办法,请别忘了考虑一下其他的成果,做到一举数得,才是真正好的计划。

根据进度表,虽然小节不需你操心,但了解全盘情况则是你的责任。还有,请考虑各个方面的反映,对执行者的表现表示一下欣赏。一件任务的成功,是不可能只归功于你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