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造完美—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培训
20835500000042

第42章 升迁的要求(3)

办法是,不时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今年年底,你希望可以晋升为初级主任。三年后又如何呢?除了职位,你本身的工作能力又要达到哪一个阶段呢?

记着,有了远大的目标,才能燃起动力。这种动力正好推动你不断前进。

其次是储蓄实力。

这个实力除了你本身的工作技巧、能力,还得加上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内要上睦下服,对外则要平易近人,有了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工作上就能事半功倍。向目标迈进就不困难了。影响你升迁的因素

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好长时间了,工作努力,领导也还满意,但眼看着同一批的同事一个个都升迁了,你却还在原地踏步,愤愤不平的同时,或许该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想想自己是不是有哪些过失。

以下是职场中人常犯的错误,妨碍了他们的晋升。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不妨对照一下,作一番自我诊断,也许可作为前车之鉴。

第一,个性太强锋芒太盛。小王在编辑部里里外外都是个公认的能人,几套丛书为出版社带来了双重效益,书商们也很信任他,常请他帮着做些选题策划,并付给丰厚的报酬。按常理,他的资历和能力早该得到提升了,可至今还是个一般的编辑。同事们都说他不好共事,因为他常对别人说三道四,觉得别人的能力太差、太平庸。渐渐地,在办公室里他成了“孤家寡人”,而老板们一谈论到他,也是无可奈何地说句:“可惜个性太强了!”因为个性,他在众人眼里成了一个处处与人过不去的“反对派”,被人认为有工作能力,却不可共事的“异己”,那么谁还敢对他委以重任?

对个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个性的问题,可在职场上,却是阻断你升职的“杀手”。对同事多点宽容和尊重,工作上多点合作精神,谈论工作或是提意见时多考虑些必要的“技巧”,那么升职便是自然之事了。

第二,工作任劳任怨,但缺乏开拓精神。

在单位小张是人们公认的好同事,年年工作量都名列前茅,可两次的晋升机会都与他失之交臂,先后提升为正副所长的人都比他迟来,工作量也比他差了一截,不用说他心里暗暗不服,连同事们也为他鸣不平。主管上司则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小张的工作态度是没得说,可他却不能提出新的创见,这在面对市场经济、把公司推上市场找课题以解决自身生存的态势下不能不说是个缺憾。他只能被动地等待组织分配工作,无法主动出击,而其他的同事则有开创性,积极主动地向市场找需求,这对整个公司走出困境,自谋生路是很重要的,我们只好委屈他了。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像小张这样仅仅任劳任怨,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接受并完成繁重工作的,在上司眼里可能仅仅是个埋头苦干的“老黄牛”,而升职则与你无缘。所以在努力做好上司交付的工作之时,还当拓展自己的视野,激发自己的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使上司觉得你是个不可不用的人才。

第三,跟不上时代步伐。在某研究所做了十多年财会工作的王大姐工作认真负责,曾连年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称号,理应是部门经理的最佳人选,可最后公司高层没有任命她,而是从外头招聘了一个熟悉计算机操作、说得一口流利外语的年轻人。其实并不是上司对王大姐有什么不满,上司早就想栽培她,多年来几次提出送她去进修,可她却以工作忙,并有家庭拖累为由婉拒了上司的美意,从来不给自己“充电”,原有的知识已趋老化,难以应对新的挑战。

这个教训对大家来说都有可借鉴之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出现新知识、新技能,需要我们不断“充电”,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创造出效益,增加自己在职场上的砝码,让自己有更多的升职机会。

没能升级错在哪

也许你们年龄不大,可在单位同一层次的员工中已算得上“老资格”了。眼看着后来者扶摇直上,你们明显感到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的位置不如他们,一种沮丧之情油然而生。这是什么原因?看来,人生如棋局,开局不妙,后患无穷,回顾昨日,你们或许会发现自己错就错在——两面三刀。

你最大的本事是在别人录用你时,充分调动其语言口才讨好对方,当被录用后,在老板不在场时,你则用可恶的语言来攻击、嘲笑老板。当老板察觉时为时已晚。

由于性格的形成受后天的影响比较大,可变性大于气质,因此在职业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选择职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在职业实践中改善自己的性格特征,使性格与职业的匹配达到完美的统一。

悲观失望。对于任何一种方案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无论是反对还是同意。作为主持会议的人来说,总希望有人能出来,讲出自己的意见,哪怕是反对的意见。可以说,每个公司的会议上都会有这样的人,他们的悲观言论能使激进分子的狂热头脑降温。

这是他们的作用所在,但是任何公司都不希望有这种人在公司。常常这类人总是被派去干些事务性的杂事,从不会委以重任。往往被派到那种无声无息的工作岗位上,只见其影不闻其声的地方。

如果你有这种情绪的话,一定要设法加以改变,即使有时需要保持沉默,也不要贸然讲出你悲观的言论,否则只会败坏大家情绪,使你在公司的形象更加糟糕。

口是心非。专门说些人家爱听的话,曲意承诺,但事实上却不能兑现。他告诉你可以介绍一个很有希望的客户,而当你费时费力准备好去展示说明时,他却找借口推三阻四,你难免会碰上这种人,吃一次亏,但你却不应该上第二次当。

样样都懂的人。他们像活动的百科全书,天下事尽都看遍,对他们来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有成为公司历史学家的价值。他们拥有计算机般的脑子、必胜的信心、超凡的直觉。但在他们头脑里恰恰缺少“我不懂”“我弄错了”“你能帮我一下吗”的话语,他们的意见总是一大堆,但往往是说出的看法让人不知所云,让人产生错觉。

多管闲事的人。这类人物总爱四处打听来自各方的小道消息,听来就四处传播。他们常常说:“请相信我,我绝对保守秘密。”但不到半天,可能全公司都已知道。这种人是天生的情报交换点,而且还是双重间谍,他们总是两边去搬是非,但是他们能向你诉说他人的隐私,也能向别人公布你的秘密。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少说多听。

过分宣扬自己。与暴露自己缺点的人相反,有的人则以自吹自擂为乐事,仿佛见到人不讲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不了解自己一样。时间一久,总让人觉得讨厌,更让人认为此人没有什么本事可言,就只有那么一点自我吹嘘的本领。

以暴露自己缺点为荣者。生怕别人不知道,以此来表白自己是多么严于律己,多么敢于自我剖析。

这种“你看我有多糟”的态度总有一天会影响他的前途,最后总会有人不想“看”这些缺点,而更糟的是,很可能因此而把他整个人都否定的。

呆板固执的人。这类人总是能得到经理的赏识。因为他们工作认真,常常加班加点,对于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考虑得十分地仔细和认真,他们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毫无松懈之意。不论是认真清理办公桌上的回形针与大头针,还是计算日程安排,他们都是那样一丝不苟。这种人有时对细节斤斤计较,官腔十足,此时此刻他犹如已成为了你的主管一样,此时此刻也正是使你总想发生混乱的时候,别被他的虚张声势所迷惑。

假装不知的人。这种人每每遇到不方便的时候,就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了。如不会开复印机,不会用电烤炉,不会开启计算机,甚至连小小的业务问题都无法解决,需要请你代他去做。这类人,当无事时,他们则在那里高谈阔论,遇到有事时,往往不见他们的身影,是典型的“溜肩膀”。

要成功卓越,就要审时度势,运用性格要素,不断进行有目的人生行为方式调整。只要是识时务的调整,就一定会使自己找到通向成功的职业道路,就一定会使自己踏上通往幸运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