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20838900000003

第3章 成功处世篇(1)

交际杂谈

所用的人,工作要适合他的兴趣,他才会努力以赴;同时也要量才调用,比如大胆的人,可用以代你向人提出抗议;长于辞令的人,用他担任劝说工作;蛮不讲理的人,可以用他证明你那不足凭信的事为真实的事。

选择的代言人如果是机智而多谋的,他会千方百计地想乘机从中捞取少许小利,交涉完毕,向你报告经过情形是如何如何的顺利,实际上都是些过甚其辞的话。

我们想对某人游说,就先要知道他的性情习惯,才便于诱导他,知道他的目的,才便于说服他;知道他的弱点和不利之处,才便于说服他;知道谁能影响他,才便于支配其行动。

与人交涉事务,用书面不如用口头:而亲自谈判又未如托由第三者婉转致意的好,倘若希望对方用书面答复,或要拿他亲笔信留于将来作证据,或是怕受到干扰,或为防范被人窃听,那当然又以书面交涉较为妥善。倘欲以表情示以眷顾之意,自以亲谈为佳。通常跟身份低于自己的人谈话,便是为此之故。

选择代言人,你还是找个老实的人好些,这种人受人付托之后,一定会认真办理,交涉完毕,必将结果情形从实向你报告。

圆滑的应付,是每一个人应有的认识,当心吧!

小姐们!尽力把你的谈吐训练成文雅而风趣;也不妨在周围筑起高墙,但要让这道高墙有些小窗子,透进阳光。

一个懂得社交艺术的人,对于自己总会有若干保守之点。

评析

21世纪将是最令人眼花缭乱的一个世纪,从信息角度来讲,当今世界的每台戏都需要交际的手腕,主要交际手腕有防祸保身之道,表示亲切,德威兼备,巧用第三者力量,赞美的艺术,借题发挥,不让别人说不等等交际技巧。

表示亲切的技巧很多,记住对方的生日,称赞对方不为人知的部分,常用“讨教”或请你帮忙的办法,送礼常送对方以前送过的东西等等,这样才使别人感觉到你是一位随和可亲、容易接近的人。

巧用第三者力量的技巧,借人成事,坐山观虎斗,两面开弓,以类制类等等利用外在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之,一个善于社交的人必须要掌握全面的知识,要懂得对方的心理,善于了解现实社会的状况,更重要一条是本着一颗善良和乐于助人之心,抬起头来,注意四周,向人们微笑,你就已经面向成功了。

天才就是勤奋,人的天赋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使它成为熊熊烈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再勤奋。

人生犹如一艘船,人人都应该有掌舵的本领。早和它分手的好;否则,你的结局一定只有使你伤心和失望。

感情没有发展到某种程度,人的能力就不会表现出来。

做大官只为自己谋幸福,不如做大事为众人谋利益。

无论什么事情,都经过一再的计议才能妥善。否则便要颠倒反复、矛盾重重,结果只好听凭命运摆布。

一个正在循着生活的正轨挺进的青年,第一应该注意的就是必须使自己才能和愿望与事业相联。

评析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法则存在,那就是人人都可以成功,这个“人人都可以成功”指的每一种类型的人都有天生的成功法宝,那自力的个性、原动力、情趣、兴趣,总之一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充满智慧的语言,其智慧之处就是看到了“我是才”并且“必须有用”,如果没有用就不是才,只有那些没有目标的人,或半途放弃或失去目标的人,永远不会成功。成功的基础是每个人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经常对自己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找出自己缺点、弱点和错误,并逐渐克服它,减少它,同时也在分析自我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样取得更大的发展,获取人生的最大成功。

主动、积极并且慎重选择是人生成功的一大秘决。

成功需要很多因素,如个人的特性,明辩是非能力,创造力,机遇独立自主等等,只有具备了这各种能力你已成功了一半。

地球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因此,一旦勤奋与知识和科学结合起来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不去探索更新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想赶过别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

谈话技巧

与人谈话,最好少说一些自己的遭遇好恶;你应该常露出诚恳爱听的面色,注意听着对方所说的话,这样对你固然丝毫无损,而你所表现的同情,却是对方认为你给他的最心爱的礼物了。

在恭敬之中,和气是必要的条件。

同是一件事,同是一句话,我们的态度和说法,如果和气谦逊,会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反之,费了很大气力,不但不能达到目的,甚至还要引起人家误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我们的语言,不妨直爽,但是不能粗暴,骄傲;有时也应当说几句婉转的话,但是切忌虚伪,轻浮,油滑。

要想使双方的感情获得有程序的合理的发展,要想试探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怎样?要想避免口头上万一的唐突而弄成不可挽救的僵局,维持通信的关系是必要的方法。

在对方有成见的时候,说话太直截就好了;因为成见的消除,需用委婉曲转的话,否则便不能谈得拢,就像上膏药之前,先须作润肤的准备一样,不然药力就不能透进皮层里去。

飞快的迅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时间与做事的关系,恰似金钱与货物的关系一样;所以一件事做得太慢,费时太多,便等于买了一件昂贵的东西。

倘不懂得将工作分段来做,做起来就不会彻底;但如分得过于琐碎,自己反而会弄得糊涂了。

最要紧的是做事要有层次顺序,和懂得怎样的分门别类提纲挈领。但分门别类也勿太琐碎。

有些人急着将事情结束,或把未完成的事装作已做好,这无非为的是想使人相信他真会做事。

一个人说话倘被人打断,他便会翻来复去,叽咕不休,那便使人比听他说原来的话更觉得不耐烦。

我们有时也可看到打断别人讲话的人,有的比原来讲话的人还要罗嗦。

通常做一项工作可分三个步骤:一准备,二讨论,三执行。

说话重复是浪费时间的,但若反复讲述一件事情的重点,避免许多的废话,对时间却是很经济的。

在处理急务时,不宜絮聒不停,否则便像披着长袍在赛跑一样,不胜累着拖缠。

是否迅速,要看能否继续不断的努力,而非一时之奋发。

一个人说话无须先作介绍,道歉或绕圈子等,因这都是浪费时间之举;看来像是谨恭,其实只是在作态罢了。

简化工作的手续,和偷工减料是不同的;而且断断续续的于匆忙之中所做的事,做了以后常常又要重做。

一个聪明人在看到许多人匆匆忙忙,急欲了结他们所做的事时,我认为便要以这句话当作他们的座右铭:“慢点儿,我们也能早些结束”。

评析

有一则笑话,说古代卖锅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锅好,必定将锅掷到地上,使其发出声音,以证明产品完好无损。一天,有一个卖锅的人运气糟透了,他将锅往地上掷时,锅一触地就破碎了。这个卖锅人一点也没有惊慌,他马上对买锅的人说:“像这样的锅,我是绝对不会卖给你的”如此一来,这个卖锅的人不但顺当地应付了“砸锅”的突发事件,摆脱尴尬的局面,而且表明了他的诚实。同样说明了说话的技巧对这件事的重要性。

与人谈话最好是诚恳,其次不揭别人的痛处,要想使双方的感情朝着自己预定的方向发展,要想试探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和蔼的气氛,恭敬的态度,委婉的措词都是非常重要的。

谈话的技巧,要会智言巧语,首先寻找共同的话题,力求超越自我,第二忌扯闲话,对人评头论足,第三控制语气,恩威并用,第四找准机会说,见缝插针,有话直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说服别人实际上不用费尽心思,想去想各种谋略或手段,直述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当然有些话不能明说,但也应该讲究技巧,不能在人多的地方说的话千万不要在人多的地方说。

总之谈话有很多的技巧,因人而议,因事而议。

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以你最好的一面去应接挑战才是真正地活着。

养生之道

身体若是有什么新的变化,须马上请教医师,千万忽视不得。

生病之时,最要紧的便是健康;健康之时,最要紧的事便是运动。

饮食依时令而定,更会促进健康,且又比较没有疾病。

某种习惯如你认为是有害于身体的,就要想法逐渐改掉;但这习惯革除之后如顿感不适,还是把它恢复过来好些。因为被认为于健康有益的,却未必对你的身体也适合。而要辨出什么才是最能适合你的特殊情形,却也不是容易有事。

年纪不可以赌气的,在你上了年纪时,不可再去勉强做你年轻时候所做的事情,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我们在年轻时,常因为身体强壮,容易在许多事情上面过度;但这像是负一笔债;到了年老时,你是不得不偿还的。

在生活方面,我们确实会做出些性质相反的事,经常轮流变换;但要多偏重于有益身体这方面。我们有时禁食,有时饱食,但以饱食较好。有时目不交睫;有时沉睡,而以沉睡为佳;有时坐卧,有时运动,然而运动更为有益。因此保持健康,疾病自然不易侵入。

最理想的长寿方法,是在饮食、睡眠或运动的时候,都要心情愉快,拼除思虑。妒忌、焦虑、恼怒、焦思、烦闷等都要避免。心里如充满希望,当然心里高兴,不如放声大笑;娱乐不可过度,并且要有变化;要多欣赏美好的景物,追求新奇的事物;多看可以增长见识的书籍,如历史,小说和自然科学等。

有的医师过于顺从病人的脾气,不急于施行真正的治疗;有的医师又只呆板的照程序进行治疗,不注意病人的情形;邀请医师最好是这两者之间的折衷派。

在饮食方面,因身体关系,某种食物须忽然改为另一种,那其余的各项,也得加以配合的改变。

无论是日常生活,或这家大事的兴革,都有一种这样的秘诀:多种兴革与一种兴革总是来得稳妥。

在没有病的时候,如查你和医药没有接触,那么,到了生病时候就会感到不习惯。我向各位建议,食谱要按照时令制定,勿时常用某一种药品。但是如果已经成了习惯,则又另当别论了。

我们常发现某种食物吃了对身体有益,某种食物吃了对身体有害;这倒是在一般医疗原则之外一种颇有道理的办法,所以我们自己的观察便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学者不论其识的深浅,先定品格的高低。

发生对某种事疑问,则已得知识之半。

评析

古人的养生修性讲的是“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观人”所占的空间到底多大?生命到底有多长?竞一再想与天地作非分之争,这在告诉人们固不可迷于物相,也不能没有****。摒除一外物的诱惑,保持灵智的本性,是我们在提升精神生活过程中所必须极力做到的,但七情六欲也必须同时获得调和,否则没有色彩的人生一定不见丝毫生趣。

当然最理想的养生道在当今难以达到古人那种“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式生活,我们只能从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来解决,随时保持着心情愉快,保持健康的体格疾病不宣入。

立身之本

狡猾的人,却常要暗中乘人不备施行报复,这真是懦夫的卑鄙行为了。

一个人如果采取报复的手段,无疑是和他的敌人一样坏.宽恕是君子的风度,如果他宽恕别人的过失,自己就显得高人一等。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聪明的人对现在和未来的事,还怕不暇应付,对既往的事岂能再去计较呢?

一个人的作恶,如果纯系出于天性的顽劣,跟荆棘一样的乱刺人,那是因为他除了这以外,再也不能做别的事。

人们采取报复行为,如果是因某种罪恶为法律无法补救,那是可以原谅的。不过这有一个限度,就是报复的行为,不得抵触法律。

有的人要在事关让仇人知道人采取报复的行动,这倒是比较光明的一种态度;因为他的动机实际未必是要加害仇人,而是要使仇人悔悟自新罢了。

死亡还替人消除妒忌,打开美誉之门,活时受人妒恨,死后也会使人尊敬的。

复仇可使人击退死亡;爱情可使人无视死亡;荣誉可使人企求死亡;忧伤可使人奔向死亡;恐惧预示人们以死亡。

人的怕死,好像小孩子怕在黑暗中行走一般。

生命的结束,跟生命的开始同样的自然。

死亡威胁不了性格高贵、意志坚强的人,这样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表现得始终如一。

一个人并不勇敢,也不悲哀,但因为厌倦于单调的生活,也会去求死。

热心追求某事而死的人,就像一个人在热血沸腾的时候受伤一样,一时不会觉察病痛来。

一个人在一心一意从事一种善事时,便也不会觉得死亡的可怕了。

以死为罪的代价,作为进入另一世界的通路,当然是一种神圣而富有宗教意味的想法。不过如果认识对死亡的恐惧,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却也不是无法破除的一种心理象征。

为生活而谋取个人的利益时,应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原则。

一个人对待陌生人如果亲切而有礼貌,定然这是一位识时务的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们的心和别人的心联络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同情”在一切内在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

一个最可恶的人是一切行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就像地球之以自己为中心而转动,让其他的星体在周围环绕运行一样。

评析

立身的本质,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任何人都具有理性,再顽固暴戾的人都有理性抬头的时候,这是人一线生机所在,只要待以至诚,顽石也可以点头的。人,不可有独来独往,诚永远是人生在世的不二法宝,也是立身之本。另一方面人都有身善之心,谁也没有为恶损人的本心,偶有误入歧途的人,待之以诚之外,再勉之以名节,而不幡然醒悟者,是很少有的。

做好份内的事,就可以立身、立人,向他们讨好取悦不是君子之所为。

为生活谋取个人利益时,应该以不损他们利益,这是立身的第一准则,只有在这种原则下我们才能追求自己的利益,否则是不道德的。

一片绿叶,便是一片春光,要留住春光,使生命像绿叶般健康,人生惟一有理性的目的,是在大地建筑人间天空。

辩证逆顺

顺境为《旧约》中的福佑,逆境乃《新约》里的神恩。神恩比之福佑,含有更大的仁慈,益为明白的显示了上帝的恩宠。

从任何一方面来看,自私的聪明都是十分卑鄙的。

顺境的美德该是节制,而逆境的美德则为坚忍。

倘奇迹能支配人的天性的话,无疑地,它多半是出现于逆境中的。

“坚忍”,从道德观点上说,乃是勇敢的德行。

自私的人至终也常是很不幸的。他们为了自己而牺牲别人,而自己也免不了要为命运之神的祭品,虽然他们自以为已凭着智慧,将那狡猾的命运的女神战胜了。

错误最多者,莫过于不承认错误的人。

你的错误说出了,就好像抹掉了心头一层灰尘,重新露出赤裸裸的心来。

人家批评证明你的错误,那是对你的友爱和帮助,你应当自我检讨一番,有错误就要切实改正,若无错误,可以解释清楚,但不要硬和人家争辩。

人永远不应用承认错误而羞耻,因为承认错误也可以解作他今天更聪明。

一个人想在许多能干的人中出人头地,实在不是易事,然而那却是有益于大众的。

一个人如想高居众人之上,睥睨一切,那他对别人就会有所损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