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20838900000002

第2章 人生品质篇(2)

许多优越的美德,一般人对它并不了解。他们对低级的德行,会衷心赞美;对中级的德行,会惊奇崇拜;对高级的德行,便不能领悟了。

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逃避了。

评析

每天我们来到一个优雅的环境不禁脱口而出“好美呀”,每当我们看到一个美丽少女情不自禁而赞美,这种由心而发是人本能的表现,是潜在的意识。然而在现实中有很多狡猾的人会言不由衷的谄媚,适合那些与自己有切身利益或妄自尊大的人的欢心,将其捧得十分高兴,大力颂美对方,是对美的侮辱和贱踏。

我们叙美,是想感到美的享受,我们爱美是要感到美的乐趣,油膏的香气比鲜花持久,因为它不会腐烂,一个人死后能得到人的赞美,是因为他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和伟大的功绩。

我们相信谎言不是美,谄媚不是美的真谛,美在人心。

一时的失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人生之路犹如走棋一样每一步都要有理智,才能拥有胜利和成功。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尊敬与人格

骄傲比凶暴更坏。

对于骄傲成性的人,世界有如一支破钟,只有不合调的噪声,不能产生悠扬的音乐。

孩子们因年纪轻,性情不定,兴趣容易改变,所以做父母的应当及早替他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职业和方向。

在一个孩子很多的大家庭里,通常是年长的受人尊敬,年幼的则被惯坏了,中间的最易被人忽略,然而他们却常是最有出息的人。

孩子们能变苦恼为乐趣,也能使不幸更辛酸;他们给人们增添了生活上的忧虑和负担,却也使人们减少对死亡的记忆和恐惧。

没有孩子的人们,多半对人类作了最有意义的建树,完成了最伟大的工作;因为他们的肉体既然不能延续,便把精力移去努力创造事业。

不要把生命看得太严肃,反正不会活着离开它。

人心如有错误,生活也不会正确。

有些人是先行而后思,于是永远悔恨不及。

安于自己的生活,不要和别人的生活相比较。

不要向他人诉说生活上的苦经。多数的人根本不会把你的苦难放在心上,而其余的人却又是幸灾乐祸的。

生活艰苦是人生遭遇上所常有的事,有志气的人,把他当作恩师良友,当作锻炼精钢纯金的冶炼,只有没出息的人,才愁眉不展到处哭穷呢!

人类如果跟着生活的发达,而“需要”增加,则痛苦亦随而增加。

旅行对年青人来说,是一种教育;对年长的人来说是一种经验。

吵架和冲突,是在旅途中应该避免的事。多半吵架的原因是为了女人或酗酒。好胜和说话不礼貌,也都会引起吵架的,因此这些地方要特别小心。

暴躁易怒,性情嚣张的人,常爱向人寻衅,所以要留神提防这种人。

瓜是长在纯粹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诚挚就是胸怀坦荡,很少人能有这种德行;而我们日常所见者,只是一种用来赢取他人信心的膺品。

骄傲是粉粹人类个性最可怕的敌人。

评析

“恬淡适己,身心自在”这是告诉人不能目中无人,自鸣清高宽人严己。恬静淡泊乃顺从自己的本性。但并不因此夸耀自己的清高把自己的能力作为骄傲的资本,这就是佛家人所说不被事物和道理所束缚,不被虚无所束缚。

人不可离开外物而生活,自己能不为外物所迷,坚持不骄不躁,否则,就是表示定力不够。在现实生活中保住本性,并没有可以夸耀之处,何况恬淡与否是要别人自动承认才是实至名归,决不是自己固步自封,老子天下第一。而兼善天下乃是处世的份内事,只要是人,都不能免于外物的诱惑。自己不能影响别人不要太过竞逐了,凭什么盛气凌人呢。当然并不是要人完全除去一切物欲,忘掉一切事情,每天只栽花种竹,焚香煮茶,而是教人无论如何,每天必须自检自己,使身心获得相当的调治或调节。因此,人每天要与别人打交道,把“我的一切”看得太重,淹灭了灵明的本性,所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一个真理。因此一个尽量压低自我,发挥谦虚的本性,才能做任何事情,知道适而可止,心力能够保存,使自己本性得以保持。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就说人的渺小。人的一生如何能穷尽万象事事务取呢?只要稍微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

尊敬他人是人的品质之一,虽然很少的人做到诚挚坦荡,应该要养成这种德行,尊敬他人,同样尊重了自己的人格。

树上的果实,来源于地下的根;人的才华,来源于持之以恒的勤奋;伟大的人格,来源于日复一日的自制。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博发。

志气与人格

人在愤怒时不可用上帝的名义来做武器。

如果你想的是顶坏的,所得的也准是顶坏的。

懒惰的心灵是魔鬼的工厂。

艰难是由懒惰生,苦楚是由偷安来。

懒惰乃百罪之巢穴。

在荣誉方面要让一个人去努力战胜他的对手,如有可能,便利用对手的弓箭去赢过他们。

对前任的人要尊重,否则,将来你自己去职后,后来的人也要如此对待你。

对同事要尊敬,常请教他们,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不要凭一己之见断行一切的事。

嫉妒为光荣的蠢虫,要消灭它。

小心谨慎的优处,会助长一个人的声望。

一个人的获得光荣,是充分表现他的德行和价值。

有些在自己的行动中过分强求光荣和声望者,即是为国家利益而不惜蹈汤赴火的人。

一个人如能完成以前未曾有人尝试的事,或虽有人尝试而中途放弃,或已完成而效果不好的,那他所获得的光荣,比跟在人家后面做些更困难的事还要大得多。

最好是表明自己的目的不在声望,而在完成事业,并不可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道德与才能,而应归功于上帝的恩典。

有些事情做成功时,所得的光荣还比不过失败时所受的耻辱。做这项事情的人,对自己的荣誉一定是不善于保持的。别人失败,而自己成功,所得的光荣便像一块钻石切成许多面一般,常有最鲜明的光反射出来。’ 一个人如因职位而变好,这证明他的性格一定是高贵的。

调治受贿这恶习,是除了克制自己仆人拒受这种不义之财外,还要令行贿的人要知趣,勿以此卑劣手段诱惑人。

宇宙的一切事物,在未纳人正轨之前,运行是激烈的,到了纳入正轨后,行动就安静了。

前任的人处理失当之处,不可忽略,不过这不是要你来批评他们,指责他们,而是要你留心,不可重蹈覆辙。

有些年纪已经老大,体力已经衰退,应该退休让位了,可是他们偏还不甘寂寞,仍然郁栈不去,恰如市镇的老居民,明知自己已老朽无用,应躲到屋里,但却偏爱坐在大门口,任路人去谈笑和轻蔑。

人们常是在应退时而不退,等到要退时,却又无法退出来了。

升迁并非易事。人们费了许多的力量,一级一级地上升,结果是地位愈高,痛苦愈甚;有时且是很卑下的。

不管是谈话或处理私事时,都不可记着自己有多么高的地位,摆出官僚架子,而应该做到这地步:“做官要有个官样,做人要有个人样”。

评析

懒惰乃百罪之巢穴,人的一生的总结莫过于如此,中国有不少这样的俗语和警句,什么“勤快”地生宝,懒惰地生草”,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一个人获得荣誉获得光荣,并非一日之寒,是长期耕耘不断的勤奋努力的结果。

大自然有各种变化,但变化一过,大自然仍然是大自然,人生有种种难料的变化,但变化归变化,如果在变化中迷失了自己,那就会一事无成,就没有自然的本心,没有立长志的志气。我国古代有“人法天”的说法,还有“人定忧天”的实例,人法天,就是人法自然,自然可以一任雷震暴雨,和风甘露,烈日秋霜,但过后即不着痕迹,这种精神,秉受天地精气的人类,也必须具有,这样才能有天地一般的胸襟,有天地一样的坚毅。

无事寂寂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这是说平常无事的时候,心最容易昏日而迷乱,应该在平静之中有所警觉。遇到事忙的时候,心最容易浮躁不定,应该在警觉之中保持平静。

人无事的时候容易懒散,一生的懒散之心使人意志变得消沉,不会想到要求上进,人在有事的时候,心情非常急躁,性情急躁时不会沉着处理事务,即使有志气,有意志,然而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有可能发生错误。

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品质,一切顺应于自然法则,不管是任何事情的处理,不要丧失志气,不要凭一己之见.断行一切的事。

要航海,就不能怕大海,要登山,就不能怕山高,要进步,就不能怕吃苦。

事情是人干出来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道路是人走出来的,即使在逆风之中,也决不能退缩,要在时代的骇浪中博击,要向万丈峻岭攀登。

举止与人格

过分恭维别人等于是贱卖自己的人格。

太过于重视行为规则与拘泥形式,以致在事务上坐失良机,那损失是很重大的。

一个人在恭维别人时,如果能想出巧妙的辞令,加以适当的运用,必能收到成效。

一个人倘若对别人不讲半点礼节,别人也会对他不注意礼节,如此他的尊敬也就可能因此而减少。

特别是在陌生人或拘泥形式人的面前,更不可忽略礼节。

道德与礼节兼备,就像宝石之于金镯,两者互为衬托,而益加显出光彩。

聪明人要自己去创造时机,而不可去等待时机。

注意礼节,能使人的声誉提高。

人们的行为,要像所穿的衣服一样不可太狭小,这样动作才能自如。

倘若人们对礼节的作用深切地加以观察,便能发现一个人要博取大家对他的赞扬,跟经商发财的情形颇为相象。

太过讲究礼节的人不但令人讨厌,且会使人怀疑那是虚伪的。

一个人顺从别人是好的,但必须表明这是出于对他的尊敬,而非唯命是从的。

礼节要表现得自然,才显得可贵,假如过于做作,就失去它的价值。

人们要小心的是不可太过于恭维别人,因为无论你是怎样的完美,嫉妒你的人便会以此来诽谤你在其他方面的美德。

一个人在小地方所表现的,常能获得人们极大的赞扬;因为这种表现的机会多,并且又能经常受到人们的注意;而大的德行便不常如此的了。

赞同别人的行动也是好的,不过要加入自己的见解,像在接受别人的意见时,可加入一些不同的见解;在随和别人的行动时,要附加一点条件;在赞同别人的建议时,也无妨陈述自己对同一问题的看法。

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待一个人不但从才能上看,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举止言谈中去判断。一言一行时时受到众人的关注,我们常说“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在告诉人立身保本性才有可贵之处,人生有三不朽,建功立业,成一家之言固然都属其中之一,但坚守人的本性,注重言谈,维护天地间的理性的“立德”更居三不朽之首,可见远在数千年前,人类就认为不失本真才是天地间第一可贵的事,所以,人不一定要求外物来衬托本身,平凡就是伟大,只要心体昂然,保持稳重,就可以抬头挺胸的做人。无论做人和做事都是一个道理,不蒙蔽自己的良心,不做绝人情的事,不浪费物力,有这三者,可以说为天地树立的榜样。

三千年来我国的圣贤就揭示了“内圣外王”“先成己而后才能成物”的哲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做人必须从根本做起,根本一切,高谈任何大作为都是_派胡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这三者做不到,抛开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子孙造福等事就根本谈不上了。即使是谈其人品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举止言谈大度、符合人情,不但自己做到,也可以用此来衡量他人。

做人重在做好份内事,己份己尽,进而“立人”“达人”以本无愧无非的条件影响他人,轻度风气,令君子们刮目相看。否则舍本逐末,以意气和不顺眼的人计较结怨,只能影响自己的声誉,同时注重自己的礼节。

人生像一本书,无知的人漫不经心地翻开它,聪明的人全神贯注捧读它,因为他知道这书只能读一次。冬天过后是春天,风雪停息出艳阳,人就是要在这样的生活境遇中度过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