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要改变命运先完善性格
20880800000027

第27章 完善坚韧性格——懦弱无能半途而废,坚忍不拔终成大器(3)

综观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经过,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体现了他的坚韧性格。他在做了充分准备后,以相当彻底的进攻措施给匈奴以重重的打击,使匈奴再无还手之力,维护了中原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完善性格小帖士

性格懦弱的人永远也不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只有改变懦弱性格、完善坚韧性格以后,才敢于为事业而坚持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6.伸固然荣耀,屈忍更可嘉

实力决定一个人做事的底气,当实力还不足以与对手放开一搏的时候,性格坚韧的人常常会忍耐。他们的这种忍不是消极懈怠的忍,而是积极有为的忍,是在忍中蓄势,在忍中等待进攻的时机。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对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后成事的高度概括。勾践之忍,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历史证明,他最终也没有白忍,终于报得大仇。

其实,勾践报仇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因为,诸侯国之间相互蚕食攻伐在春秋战国时是很正常的事,这里所要探究的是勾践性格中的“忍”,而最终凭此成就了复国大业。

吴越两国本为邻邦,吴国趁越王常刚死之际发兵攻越,结果大败而归,国王阖闾受伤而亡。这样两国就结下了仇怨,这种仇怨的实质并非什么国恨家仇,而是双方都想吞并对方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加国势而已。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为了替父报仇,他丝毫没有懈怠,经过两年的准备,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倾国内全部精兵,经太湖杀向越国而来,越国一战即败,勾践走投无路,后来走伯嚭的门路达成了议和。

议和的条件是: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来做奴仆,随行的还有大夫范蠡。吴王夫差让勾践夫妇到自己的父亲吴王阖闾的坟旁,为自己养马。那是一座破烂的石屋,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勾践夫妇和大夫范蠡一直在这里生活3年。除了每天一身土、两手粪以外,夫差出门坐车时,勾践还得在前面为他拉马。每当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就会有人嘁嘁喳喳地讥笑:“看,那个牵马的就是越国国王!”

性格坚韧的勾践面对一切屈辱,从容自若,因为他自己非常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有忍辱负重,才有可能日后东山再起,如果不屈,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这似乎与中国传统的大英雄、大丈夫有些相背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这些都是那些宁死不屈、誓死不降的英雄们的赞语,这些固然让人赞叹。但中国还有一句教人处世的俗语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勾践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留得青山在”。

他在几度忍屈后,得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当时吴王病了,勾践为表忠心,在伯嚭的引导下,去探视吴王,正赶上吴王大便,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后,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不久将会痊愈。这件事在吴王放留勾践的态度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或许是勾践真的懂得医道,察言观色能看出吴王的病快好了;或许是勾践有意恭维吴王;或许是上天垂青勾践,总之,吴王的病真的好了,勾践此时已彻底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见勾践真的顺从自己就把他放了。

勾践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忍辱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不排除勾践是想尽一切办法回国,但这种坚韧的性格的确让人慨叹。

纵观这一时期勾践的屈,是极其恭顺的屈。因为勾践很明白,这种为人奴仆的生活可能是茫茫无期,也可能近在咫尺。可喜的是,他的坚韧善屈性格得到了上天的垂青,他最终战胜了重重挫折,夺得了春秋末代霸主地位。

完善性格小帖士

性格坚韧的人,绝对不会做出“以卵击石、螳臂当车”的无为之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够保身,就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大丈夫能屈能伸,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7.挺住压力,迎难而上

性格坚韧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想到的不是如何及时撤退,以保证使损失减到最低,而是先以出色的心理素质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然后积极地想办法来消灭困难,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眼光和决定都是正确的。

在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举国欢庆,这成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的一大盛事,这不仅是因为举办奥运会是国家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一个“香饽饽”,一块“肥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20世纪后半期,举办奥运会却是让人害怕的事。

曾经,有几届奥运会的经济严重亏损让主办方心灰意冷。1972年第20届奥运会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最后主办方欠下了36亿美元的债务,很久都没有还清;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最后亏损了10多亿美元,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个大包袱。1980年第22届奥运会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举行,当年的苏联比上两届举办城市耗费的资金更多,一共花掉了90多亿美元,造成了空前的亏损。

面对这种前车之鉴,举办1984年的奥运会几乎到了无人敢涉足的地步,最后美国的洛杉矶看到没有人敢拿这个烫手的“山芋”,就以惟一的申办城市“获此殊荣”。美国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其泱泱大国的实力,但是,等“夺取”了举办奥运会的权利之后,美国政府却公开宣布对本届奥运会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而且洛杉矶市政府也说,不反对举办奥运会,但是市政府不提供资金支持……

情况有些令人尴尬,那么谁能够出来挽救这场危机呢?洛杉矶奥运会筹备小组不得不向一家企业咨询公司求救,希望这家公司寻找一位高手帮助解决当前的问题,使政府不必补贴一分钱就能举办好这届奥运会。

这家公司没有懈怠,根据奥运会筹备小组提出的要求,他们动用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用计算机进行广泛地搜索,这个时候,计算机不时地反复出现一个名字:彼得·尤伯罗斯。

彼得·尤伯罗斯,1937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文斯顿的一个房地产主家庭。大学毕业后在奥克兰机场工作,后来又到夏威夷联合航空公司任职,半年后担任洛杉矶航空服务公司副总经理。1972年,他收购了福梅斯特旅游服务公司,改行经营旅游服务行业。1974年,他创办了第一旅游服务公司,经过短短四年的努力,他的公司就在全世界拥有了二百多个办事处,手下员工一千五百多人,一跃成为北美的第三大旅游公司,每年的收入达2亿美元。

从他所取得的业绩来看,不能不说是惊天动地,他非凡的管理才能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情况下,彼得·尤伯罗斯被选中承担这个重任,担任了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间。

他虽然接手了重任,但举办奥运会的难处是他始料不及的。一个堂堂的奥运会组委会,居然连一个银行账户都没有,于是他只好自己拿出100美元,设立了一个银行账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他拿着别人给他的钥匙去开组委会办公室的门,可是手里的钥匙居然打不开门上的锁。原来房地产商在最后签约的时候,受到了一些反对举办奥运会人的影响把房子卖给了其他人。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了退路,尤伯罗斯果断决定临时租用房子——在一个由厂房改建的建筑物里开始办公。

从此,尤伯罗斯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决策,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他经过充分的思考,不失时机地、果断地砍出了三斧头。

第一,拍卖电视转播权。彼得·尤伯罗斯是这样分析的: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对体育感兴趣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不惜花掉多年积蓄,不远万里去异国他乡观看体育比赛,但更多的人是通过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的。而事实的发展证明,在奥运会期间,电视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很显然,电视收视率的大大提高,使广告公司也因此大发横财。

彼得·尤伯罗斯看准了这举办奥运会的第一桶金子,他决定拍卖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要拍卖就要有一个价格,于是有人就向他提出最高拍卖价格1.52亿美元。尤伯罗斯听后,笑着说:“这个数字太保守了,还不止这些。”他手下的人都用一双惊奇的眼睛望着他。这些人一致认为,1.52亿美元都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而且在历史上也绝无仅有。那些嗜钱如命的生意人能够拿出这样一大笔钱就已经不错了。大家都觉得他的胃口太大了。

精明的尤伯罗斯早就看出了助手们的心思,不过只是笑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知道,这一仗关系重大,对以后的计划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马,来到了美国最大的两家广播公司进行游说,一家是美国广播公司(ABC),一家是全国广播公司(NBC)。同时,他又策划安排了几家公司也参与竞争。一时间报价不断上升,出乎人们的意料,仅电视转播权的拍卖一项就获得资金2.8亿美元,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第二,拉赞助单位。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也是各个大企业之间的广告竞争,因为很多大企业都企图通过奥运会宣传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