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靠人不如靠己心动不如行动
20921200000016

第16章 成功,来自务实的行动(2)

我们时常想:“平时可以放松一点,到了关键的时刻再发挥好一点不就行了?”我们对自己说:“等到真正比赛的时候,我一定会怎样怎样,我一定会如何如何!”

你见过以往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训练吗?曾经有外籍教练这样评价当时的中国队:“这是一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队伍。”因为中国国家队的队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非常懒散,往往是练一会儿就休息半天。不认真听教练的指导,一个人摆些花架子,尽练些不实用的技术。这种平时懒散的作风已经在队伍里蔚然成风。即使是打一些教学比赛,也总是看到国家队的队员无精打采地在场上“走动”,一旦有一个球稍微传得大了一点,就懒得去追。当教练责怪他们的时候,他们常说一句话:“这又不是真正的比赛,干嘛那么正式呢?”

不错,这确实不是正式的比赛,但是平时的训练就不重要了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没有平时兢兢业业的千锤百炼,上了战场怎么能够对抗实力强大的敌人。反观其他足球发达国家的训练,都是高强度,高对抗,尽量能够使每场训练和比赛都符合真实比赛中的状况。

我们私底下的每一次训练和准备都是为我们的成功作准备,成功并非垂手可得,需要我们在成功的过程中抛头颅,撒热血,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那些轻视平时比赛,轻视平时训练的人,在比赛真正来临的时候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那些在平时训练和准备过程中认真对待的人则相反,由于一直接受了高强度的模拟训练,他们更容易在关键的比赛中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镇定的姿态,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无异于平时的一场简单的比赛和训练。

平时懒散惯了的人,重要场合让他紧张十分钟他就会难以忍受。相反,如果平时就已经很严格地要求了自己,那么在一些紧要关头,他会比平时更认真。

4.及时迈出第一步

一天,6岁的孩子外出玩耍,发现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决定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他忽然想起未经妈妈允许,便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进屋请求妈妈。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答应了。但是,当他兴奋地跑到门后,这时小麻雀已不见了,看到的是一只意犹未尽的黑猫。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当你确定了要做什么事情后,你必须抓住工作的实质,当机立断,立即行动。凡事必须先行动起来,因为一旦进入行动状态后,人们就来不及多想,就等于逼上梁山,背水一战,只有一条路走到黑,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有一位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在探寻成功人士的精神世界,他发现了两种本质的力量:一种是在严格而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艰苦工作;另一种是在突发、热烈的灵感激励下立即行动。

当可能改变命运的灵感在世俗生活中喷发时,绝大多数人习惯于将它窒息,而后又回到原来的生活常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照常做什么。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内在的冲动是人类潜意识通向客观世界的直达快车。

威廉?詹姆斯说:灵感的每一次闪烁和启示,都让它像气体一样溜掉而毫无踪迹,这比丧失机遇还要糟糕,因为它在无形中阻断了激情喷发的正常渠道。如此一来,人类将无法聚起一股坚定而快速应变的力量以对付生活的突变。

有一次,沃尔特?B?皮特金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们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所费不菲,但它转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出乎意料的是,一千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行动了。在他一生中,他培养了灵感,信赖它,将它当成他最可靠的心理顾问。

很多人羡慕他办事如此简明,但其实他只是没有太多顾虑及时迈出了行动的一步。看似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却忽视了。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使灵感失去应有的乐趣。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还要谬误。

企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开始”。人们往往在事情到来之时,总是先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头脑中就会冒出“我应该先……”这样一来,你的一只腿就陷入了“万事俱备”的泥潭。一旦陷入,你将顾虑重重,不知所措,无法定夺何时开始,时间一分一秒地浪费了,你陷入失望的情绪里,最终只有以懊悔面对仍悬而未决的工作。

很多时候,你若立即进入工作的主题,将会惊讶地发现,用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潜力来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绰绰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若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快乐、有趣,加大成功几率。

马上去做(Just Do It!),亲自去做(Do It Yourself!)是现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任何规划和蓝图都不能保证你成功,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一步一步经过不断调整和实践出来的。因为任何规划都有缺陷,规划的东西是纸上的,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规划可以在执行中修改,但关键还是要马上去做!根据你的目标马上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是白日梦。

也许,在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做到“立即行动”很不容易,因为这样难免发生失误。

但你最终会发现,“立即行动”的工作态度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当你养成“立即行动”的工作习惯时,你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秘诀。当你下定决心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做事时,你就朝自己的成功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如果你犯了一项错误,这个世界将会原谅你,但如果你未做任何决定,这个世界将不会原谅你,如果你已作了一个真正的决定,就要马上行动。方法是写下开头的几个步骤:哪三件事是你现在马上可以进行,并且对你的新决定有帮助?你可以打电话给谁?你可以做什么承诺?你可以写一封什么样的信?你可以做多大程度上的创新?将你可以立即做的事列成一张表,并马上去实行它们,现在就去做!

如果我们认准了一项工作,那么我们就要立即行动,因为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事无成,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废品,一百次的胡思乱想抵不上一次的行动。

聪明人雷厉风行,糊涂蛋拖拖拉拉,一个人应该尽早去做,否则你就会迫于形势而去做某事。聪明人当即就会断定什么该早点干,什么该晚些做,并且干得很开心。立即行动,这种态度还会削减准备工作中一些看似可怕的困难与阻碍,引领你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5.适度做个懒人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忙忙碌碌,终日奔波的人。高压力,快节奏的工作,让很多人感到疲倦。其实,我们应适度停一下,看看过过的路,想想未来的路。不要让自己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一直努力而浑然不觉。

在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看来,灵感是一位很娇嫩的尤物,她需要你心情放松、从容不迫,焦虑和过于功利的人与灵感是没有缘分的。常常是当你进入一种宁静的境界时,会有一种甚至多种想法突然出现,这被称为“找到了感觉”。这种灵感的出现会突然照亮人们的思维。

看《少年包青天》印象最深的是包青天说,“我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找到感觉的包青天是令奸人胆寒的,他的那种感觉常常可以牵引着包青天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产生奇妙的预感,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包青天也像凡人一样,只能按常理出牌,并没有什么更多的特别。这种感觉就是灵感。正如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一瞬间找到了他们发明创作的灵感一样,“我发现了它”的意思是说他的灵感在宁静的氛围里被激活了起来。

其实不仅是包青天,任何人都有感觉极好的时候,也都有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当感觉好的时候,说什么什么是,做什么什么成,而如果没有感觉的时候,就会终日混混沌沌,碌碌无为,有时这种状态会持续几年甚至很多年,当多年后回首时,才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一路失魂落魄地游荡了过来。有时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人与人的命运会有那样大的区别?一两句话显然是说不清楚的,但能否拥抱安静的时间,像“懒人”一样思考一下比忙碌的现实更为重要的事情,也许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吧。

有时,宁静只需要三分钟。美国的一位著名企业家有一个持续了多年的习惯,那就是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他都要先把眼睛闭上两三分钟。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回答道:“把眼睛闭上之后,我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智慧来源。”他是在等灵感出现。

酒店业大王康拉德?希尔顿也是一个善用灵感的人。很多年前,他曾决定买下斯蒂文森豪宅,也就是现在的芝加哥希尔顿,为此他的投标额选定在16.5万美元。第二天他一觉醒来,脑海里却深刻着18万美元的数字。一向相信直觉的他果断决定把投标改为18万美元,结果他赢了。在这次秘密投标中,第二高的投标额是17.98万美元,与希尔顿仅差200美元。

沉思是一种好习惯。很多成功者都有沉思的习惯,他们有时候是通过散步,有时候是通过饮茶、读书,有时候则是通过睡觉来进行沉思。丘吉尔的习惯是每天早上起来在床上躺着,喝着咖啡、看着报纸,盘算着一天乃至一年的事情,即便是女王也很难让他此时从床上下来。******的习惯是以看古籍、散步和睡觉的方式放松自己、寻找灵感,在这些时候,是不可以打搅他的。而我的一个主编朋友则更有意思,他有车不开,每天上班坐地铁,他最喜欢的就是坐在地铁里,闭上眼睛,一个人想事情。为此,我们常常和他开玩笑,说他这叫“大隐隐于市”。

人是一种很容易自寻烦恼的动物。我们经常以对将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抱憾给自己的思想增加负担,经常用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问题来骚扰自己,又总是用一些连鬼都不相信的话来骗自己,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种意义上,沉思正是医治这种病症的良药。沉思就像一条大河,把此岸与彼岸拦腰截断,通过集中精力于此时此刻,解除我们的思想负担。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沉思集中注意力、增强精神的力量,帮助自己找到灵感,找回自信。

6.不可太孤傲

如果要想在行动中减少阻力,你必须同身边的人处理好关系,不可恃才傲物,把同事放在低人一等的层面上。一个人太过孤傲,是要失败的。

潘尚这个人很精明,在工作上独当一面,在上司面前也能适时地说些奉承的话,因此,在上司的眼中看来,他是相当可靠的一名部属,所以很照顾他,而他也了解上司的期望,因而工作也就更卖力气,逐渐确立了在公司里的地位。

可是,那位上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他在同事之间并不受欢迎。起初这位上司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但是,同事们都纷纷议论:

“潘尚眼皮总往上看,不愿与同事来往。”

“邀请他下班后去喝一杯,也经常吃闭门羹。”

“他的工作能力未必比别人高出多少,我看很多时候不过是擅于应付而已。”

“他这个人好像没有多少同情心。我们同事之间有人遇到困难,大家商量要帮助,只有他淡然处之。”

“他只顾虑自己的升迁问题,把与同事们的感情勾通和协作根本不当回事。”

很多同事都这样异口同声地批评潘尚。

既然好几个同事都有相同的意见,又没有一个人愿意替他辩驳,逐渐地,上司不得不相信,同时也开始怀疑,潘尚是不是有着双重性格的人。

以上所举的例子,或许有一些极端,而且也可能是潘尚的同事们看到潘尚特别受到上司赏识,在嫉妒心驱使下,才联合起来攻击他。可是,既然被同事如此批评,表明他情商太低或者确实存在缺点!而他遭到同事如此漠视,说明他的缺点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对潘尚来说,他的确拥有一位好上司;同时,对上司而言,他也是一名优秀的部属,然而,他却不是别人心目中的好同事。这对潘尚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不幸。

但如果潘尚完全没有察觉到这种不幸,或者纵然已察觉,却认为那与升迁无关而不以为然,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样做,迟早会遇到很大的挫折。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会遭遇失败,甚至有时因失败而掉进痛苦的深渊。这时候,有的人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再站起来,有的人即使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多半得依赖同事适时的伸出援助之手。

虽然在薪水阶层的环境里,同事也就是竞争的对手,可是,一旦遇到困难;则往往必须靠那些原是竞争对手的同事来鼎力相助。然而,像潘尚那种性格的人,可能就很少有人愿意帮助他。

而且他在仕途上只能被人提拔,却不能获得足够的选票,就是说,不但要有较高的智商,还要有较高的情商。因为,要想在仕途上获得选票,必须首先在人生、人性和人情上获得选票。

7.学会应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部题为《让这个世界停下来吧——我要离它而去》的音乐喜剧片轰动了伦敦和纽约,反映了一部分西方社会的人对节奏加快的生活的反感。托夫勒说:“那些人是情愿和这个世界脱离,也要按自己惯有的速度闲混下去”。在变化面前无法适应的人,自己也难以享受新生活带来的乐趣。在美国一个银行里,一个老太太愁眉不展,她忧伤地对银行职员说:“并不是因为我个人的生活使我不安。整个世界都在变化,甚至像打电话这样的事情也由电子计算机或别的什么机器来代替了。”发生在周围的数不清的变化,简直使老人不知所措,在变化中陷入困境。老年人害怕变化,希望按照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安度晚年,这没有什么奇怪。害怕变化,这是心理衰老的一种标志。但是,青年人却应当欢迎变化,不应当对变化采取漠视甚至固执的态度,因为那将会有使自己的心理发生衰老的危险。

怎样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呢?

首先,在思想上对变化要有充分的准备。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各种新的东西犹如市场上的各种货物,琳琅满目,相互竞争,供你选择。新的生活潮流如同长江之水,一浪推一浪,滔滔不绝。如果以迟钝的、保守的眼光看待和对待今天的生活,就势必会被不断向前的生活新潮流远远抛在后面,从而成为一个“不识时务”或“不合时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