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靠人不如靠己心动不如行动
20921200000028

第28章 创新,辉煌的开始(3)

当然,服从并非都是消极的,相反,它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否则,社会就乱套了。但问题不在于对先进事物的服从,而在于不经独立思考,不与实际联系,盲目相信,盲目服从,凡事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当然是处处落后,事事被动。

6.敢于跳槽

“跳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名词。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抵是对工作不满意,想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适时的跳槽,对于个人发展是有好处的。

跳槽是属于富冒险精神的人,他们敢于在其他工作领域作出努力,这样的精神恰恰是创新所必需的。

那么,为什么跳槽呢?实际上有以下几点理由:

(1)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有些人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工作以后,发现在这个岗位上是无法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于是就想跳槽,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不满意,觉得低级,不够品位,也想另换工作,另谋高就。

(2)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前景不看好。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行业变化很大,有些行业现在看起来还可以,也许过不了几天,就会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了。有些人跳槽就是看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没有前途,比如,彩电行业在前几年还可以,这几年就不行了。在行业还没有显示出不景气的时候,就提前及时地离开,另寻出路,这是明智之举。

(3)自己的特长得不到发挥,自己没有发展前途。有些人盲目应聘找个工作,结果发现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就等于自己在这个单位里不会有发展的前途,除非改行另学新的专业。有一位学钢铁专业的博士生,应聘到一家公司,做营销工作,学非所用,他很苦恼。这家公司只是要他的博士之名,不要他干事,他成了公司的花瓶,所以,他就要离开这个单位,另寻能发展自己才能的单位。

(4)待遇太低,无法养活家庭。因为单位工资太低而跳槽的人大多是内地工作人员。现在的家庭消费是很大的,在一般城镇,每个人月消费在三百元左右,在大城市,每个人大约需要五百元左右,而有些单位的工资也就是一千元左右,还要养家,供儿女上学,所以,有一点才能的人就要去应聘高薪,不然就白白浪费自己的才能和精力了。

(5)领导看不上自己,觉得没有出路。人都有上进心,在一个单位里,如果领导对自己不感兴趣,那么也就等于没有了上进的机会。作为年轻人和领导处理不好关系,或者领导不赏识自己,这就会造成离开另谋出路的结果。人常说,人挪活,树挪死。挪个地方,或者就会遇到一个好领导赏识自己,一般人都会这样想。

(6)人际关系不好,感到压抑。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单位的小环境,人际关系很复杂,正是所谓:池浅王八多。面对这种环境,你还是早早离开为妙。因为,身处一个是非圈子,时间长了,你也就会无形中受到影响。

(7)外界的诱惑太大,无法抵挡。现在流行这么一句歌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安心本单位的工作,都想出去闯荡世界,特别是内地的年轻人更是无法忍受贫穷的日子,纷纷到开放城市去寻找自己的世界。

(8)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抱着到外试试看的态度跳槽。由此可见,不断跳槽的人是要求生活适应他,而不是自己去适应生活,这就违反了客观生活的规律。每个人只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去从事工作。

闯海南,下深圳的人,最初由于奔的是开放的城市,谋到的第一个职业只求先立住脚,稳定之后再图发展,所以跳槽的现象很普遍。但是有的人跳槽成了积习,一旦成了自由人,就栓不住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是一份工作干不了多少时日,就产生厌倦情绪,看到别人流动就心痒痒,于是像个小跳蚤,不停地蹦来蹦去,在不大的小圈子里,可能几年之内就让他转了个遍,总是居无定所,食无定位,甚至连女友都是换了一个又一个。有的人人到中年还没有为自己建立一个平台,还在东飘西荡地游弋。这样的人生是极不成功的,没有定位,就没有发展。

虽然下海的目的大部分是为挣钱,但是挣钱不是人生的主要目的,特别是男人,要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不一定都去发达,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应该稳定下来,一步一步地晋升,进入一项事业的决策层,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每个人跳槽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有些理由是没有道理的。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不能说谁谁跳槽,跳上了龙门,我们都跟着去跳,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面对跳槽,我们不能说是对还是错,不能一概而论。跳槽有跳槽的理由,不跳槽有不跳槽的理由,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也就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7.把木梳卖和尚

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转换一下思维角度拥有巧妙的创意,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一个善于灵活思考的脑袋才能在竞争中有优势。

竞争就是战场,战场上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战斗就是其生存逻辑。凡是在人生实践上取得成功的人,他们有着一套独特的生存哲学,透视出的生存智慧有着强烈的魅力色彩,但却少为普通人所知。而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财富的快速积累时期,我们也需要简洁适用的思维方法。只有通过智慧的思考,才能实现致富的梦想。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财富是新的设想,真正富有的人是那些愿意按新想法去工作的人。富有并不在于拥有多少奢侈之物,例如轿车、住宅等私人财产,这些东西只是富有的一种标志,而导致富有的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新设想。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国家,谁能激发产生出源源不断的新的创意,谁就会兴旺,繁荣,富强。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蜂拥而至。

众多应聘者接到的并不是什么繁复的面试,而是一道实践性的试题:把木梳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困惑不解,甚至愤而慨之:出家人剃度为僧,需木梳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吗?没多一会儿,应聘者三、五成群接连拂袖而去。

偌大个场地上,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小王、小孙和小钱。

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结果向我汇报。”

10日的期限转眼就到了,三位应聘者如期回到公司作汇报。

小王讲述了自己销售期间的辛苦以及受到众和尚的责骂和追打的委屈。但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下山途中小王遇上一个正在太阳下使劲挠头皮的小和尚,他顿时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就买下了一把。

负责人问小孙:“那么你卖出多少?”小孙答:“10把。”

小孙去的是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主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主持采纳了他的建议,买下了10把梳子。

最后是小钱,他的答案是1000把,负责人大为惊奇,连忙问他整个过程。

原来小钱去了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那里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他给主持提了个建议:凡来进香朝拜的人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

小钱还给主持出主意:不妨搞一个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隆重其事,让香客感受到一种尊重和善意。主持听了大喜,即时拍板买了小钱所有的梳子,并邀请他留下来帮忙组织赠送梳子的仪式。

至于谁是最后的胜出者,这个自然不言而喻。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也不甚重要。重要的是小钱的开放思维和迂回策略是不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启迪呢。

人们总是这样,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遇顽的“难治之症”。

世界上常常有这种情况,一般人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认为办不到的事情,只要稍微动一下思想,改变一下思路,就会发现成功原来隐藏在不可能的背后。

8.另类思考

我们在决定去做某件事情时,可能会有很多人有同样的想法,这样就会形成激烈的竞争,我们不要因此将思想停留在本来想做的事情上,而应想想别人遗忘了什么。

自从传言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后,萨文河畔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那样幸运的富翁。于是,他们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的大坑,希望能借助它们找到更多的金子。最终,有一些人的确找到了金子,但另一些人因为一无所获最终只好扫兴而归。

也有一些不甘心落空的人,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佛雷特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埋头苦干了几个月。他把钱全部压在了这块土地上,但是他翻遍了整块土地,连一丁点儿金子也没有看到,他失望极了。

六个月后,佛雷特连买面包的钱也没有了。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停了以后,佛雷特走出小木屋,他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从前不一样了:大坑小坑已经被大雨冲刷得平平整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佛雷特忽然心有所悟地说:“我在这里没有找到金子,但这块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它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鲜花去装扮他们华丽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会赚许多的钱,有朝一日我也一定成为一个富人……”

于是,佛雷特留了下来。他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出了各种鲜艳美丽的花朵。

五年以后,佛雷特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成为了一个富翁。“我是惟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他时常不无骄傲地告诉别人。

佛雷特就是从雨后的土地上看到了未来,他没有看自己过去的失败,而是向前看,看见了自己的前途,于是,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佛雷特在寻找金子的过程中,意外地想到了土地的可贵,找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金子”。这告诉我们,要有一种善于思考的心态,如果他的目标还是继续停留在金子上,他不仅在浪费时间,也会葬送了自己的命运。

还有一位去淘金者,在去往目的地的途中,一条大河阻断了他的去路,而此时河岸已聚集了大量的淘金者,都在望河兴叹。他眼前一亮,高兴地宣布他找到金子了。于是,他买来一条小船,搭载过河淘金的人,因为对岸可能有金子,所以要价再高,人们还是愿意掏。他也因此大赚了一笔。

河对岸有无金子尚是未知,这位淘金者很明智地选择了另类赚钱机会,我们也应多学习这些聪明人,不要将两眼盯在金子上,而应把头脑放在金子上,思考别人所没想到的商机。

9.多用联想

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一位百万富翁说:勤于思考是财富的源泉。因为他们将思考变成了一种习惯。高智商的人都有很强的思考能力,成功的结果并不是盲目得到的,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发现成功的机遇。

善于思考是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而善于创新又是财富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说:“财富是想来的。”从古到今,有无数的人看到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但只有牛顿据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为只有他对这一大家熟视无睹的现象给予了认真、深刻的思考。

同样的道理,要想成功地拥有自己的事业和财富,就必须多用脑,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只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头脑才能闯入别人意想不到的领域,从而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大卫和约翰一同外出游玩。到了目的地后,大卫在酒店里看书,约翰便来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闲逛,忽然他看到路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一只玩具猫。

他好奇地走上去,那老妇人告诉他,这只玩具猫是她们家的祖传宝物。因为家里儿子病重,无钱医治,才不得已要将此猫卖掉。

大卫随意的用手拿起猫,猫身很重,似乎是用黑铁铸就的,然而,聪明的大卫一眼便发现,那一对猫眼是用珍珠做成的。他为自己的发现狂喜不已,他问老妇人:“这只猫要卖多少钱?”

老妇人说:“因为要为儿子医病,所以3美元便卖。”

大卫说:“那么,我出1美元买你的两只猫眼吧。”

老妇人在心里合计了一下,认为也比较合适,就答应了,大卫欣喜若狂地跑回旅店,笑着对正在埋头看书的约翰说:“我只花了1美元竟然买下了两颗大珍珠,真是不可思议。”约翰发现这两个猫眼的的确确是罕见的大珍珠,便问大卫是怎么回事。大卫把自己买猫眼的事情讲给他听。听了大卫的话,约翰眼睛亮了一下,急切地问:“那位老妇人,现在在何处?”

约翰立即放下手中的书,跑到街上,按照大卫所讲的地址,找到了那位卖猫的老妇人。他对老妇人说:“我要买那只猫。”老妇人说:“猫眼已经被别人先行买去了,如果你要买,出两美元便可以了。”

约翰付了钱,把猫买了回来。大卫见后,嘲笑他道:“兄弟呀,你怎么花两美元去买这个没眼珠的猫呢?”

约翰却沉着地坐下来把这只猫翻过来翻过去地看,最后,他向服务员借了一把小刀,用小刀去刮铁猫的一个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的是金灿灿的黄金,他高兴地大叫道:“大卫你看,果然不出我所料,这猫是纯金的啊!”

我们可以设想,当年铸这只猫的主人,一定怕金身暴露,便将猫身用黑漆漆了一遍,就如同一只铁猫一般了。见此情景,大卫后悔不迭。

约翰笑道:“你虽然能发现猫眼是珍珠,但你却缺乏一种思维的联想,分析和判断事情还不全面,你应该好好想一想,猫眼既然是珍珠做成的,那么猫的全身会是不值钱的黑铁所铸吗?”

由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思维联想的重要性,它将会对个人的发展、事业的发展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啊!创造性思维是大脑思维活动的高级层次,是智慧的升华,是大脑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态。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运用这样的思维联想方式,那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美国有一家公司专门经销煤油及煤油炉。创立伊始,大量刊登广告,极力宣扬煤油炉的诸多好处,但收获甚微,其产品几乎无人问津,资金大量积压,公司濒临绝境。有一天,老板突然灵机一动,招来手下职员,让他们登门向住户无偿赠送煤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