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20923900000050

第50章 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标准(4)

(2)建立完善员工相互沟通的网络,打破企业内部沟通的限制,扩大员工相互沟通的范围,使任何一个愿意沟通和需要沟通的人都有机会进行沟通,以增加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理解。

(3)以为企业发展价值增值和为客户提供价值满足为线索,来勾画设计资源信息传递的链条,直接用企业发展价值增值和客户价值满足的需要来代替等级指令,使员工在创造企业发展价值,为客户提供价值满足的时序上,构成平等协商基础上的指挥链。

八、商务伙伴的零抱怨的标准要求

所谓商务伙伴的零抱怨,也就是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的企业组织和法人单位,对企业的合作行为和合作方式高度认同。这也就是意味着企业的经营中不仅没有欺骗行为,而且行事方式规范,不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当有所求时,企业不存在对伙伴单位相关决策人进行拉拢,甚至行贿,谋求损害伙伴组织利益的合作利益。当为他人所求时,也不存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索贿、敲诈的事。这也就意味着与商务伙伴之间真正结成了一种利益共享、互利互惠、平等合作的关系,从而使伙伴组织能放心地与之合作,并愿意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容。

扩大外部合作,与商务伙伴结成战略同盟,是新经济时代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商务伙伴的零抱怨,企业在合作行为上获得了商务伙伴的认同,愿意与之结成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有了广泛的战略同盟。而要达成商务伙伴的零抱怨境界,很显然,没有规范化的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必须由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来推动贯彻落实的互利共赢合作观念,是不可能实现的。

商务伙伴是企业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价值服务的外部支持力量,结成商务伙伴关系是企业间接使用和支配不归自己所拥有的其他社会组织的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突破自己资源限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维持和巩固商务伙伴关系,使企业能够相对稳定的间接支配和使用他人的资源,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价值满足服务,实现自己企业的发展,也就必须关注商务伙伴的利益,自觉地承认商务伙伴利益的合理性,并为实现商务伙伴的利益,自觉、自愿、自动地作出安排,以与商务伙伴结成利益共享、互利互惠、平等合作的关系,让商务伙伴没有任何形式上的抱怨和不满。

任何一个商务伙伴,都有自己的独立利益,无论自己企业规模多么大,实力多么强,也都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结成商务伙伴关系,才能使商务伙伴让度出自己的资源支配权和使用权,以服务于共同利益的实现。对商务伙伴的任何形式的欺骗和巧取豪夺,都只会恶化这种关系,使这种合作变得不稳定、不确定,进而限制自己企业间接地支配和使用外部资源的范围和数量,使企业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价值满足服务的过程中陷于不利地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孤立无援而败北。这是任何一个希望持续快速发展和健康长寿的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必须把商务伙伴的零抱怨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效果标准努力达成。

商务伙伴的零抱怨的具体要求,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不允许有对商务伙伴的欺诈行为,必须在诚实友爱的基础上,组织和维持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

(2)不允许以强凌弱,通过一种不平等的合作侵占和掠夺商务伙伴的应有利益,以避免在与商务伙伴的关系上,仅仅由一种迫不得已的依附关系来连接相互之间的合作。

(3)对商务伙伴必须避免以发号施令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而要求建成多种形式的能实现相互之间充分沟通的渠道,使彼此之间能够通过沟通达成相互之间的理解,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上的融合。

(4)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商务伙伴的意见,并及时对商务伙伴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反馈,以协调和统一在为共同的客户提供价值满足上的行为活动。

(5)站在商务伙伴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实际,主动为商务伙伴排忧解难,只要不涉及到根本利益和重大利益问题,要尽可能多让步、多承担义务,让利于人。

九、竞争对手的零指责的标准要求

也许有人会认为竞争对手的零指责,相对于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关系,并且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所以,既不可能让竞争对手没有指责,也没有必要在乎竞争对手是否有指责。这实际上是一种肤浅的市场竞争观。

竞争对手的零指责,是否可能,可由事实说明。伊莱克斯与海尔,海尔与通用电器都是所谓的同行冤家,它们之间不仅能达成零指责的境界,而且还能做到彼此间相互学习。竞争对手的零指责,即意味着企业在行业内形成了行业领袖的地位,其行为得到了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认同,从而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使产品客户具有更高的认同度和忠诚度。相反,如果存在竞争对手的正当指责,则说明企业经营有违规行为,并且这种违规行为一旦被竞争对手捅出来,就会损害企业的形象,降低客户的认同度,失去一些客户。从这个意义上讲,寻求竞争对手的零指责,也就是对企业形象的自我维持,对企业的行业领袖地位的稳定,对市场份额的稳定。

也很显然,要达成这一境界,没有规范化的企业内部管理和由这种规范化的企业内部管理贯彻落实的公平合法竞争的理念,是不可能的。

“同行是冤家”,这是企业经营者普遍持有的一种观点。尽管在同一个市场中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种在利益上具有对立性质的竞争关系,但并不是这种竞争一会造成敌对关系。是否会形成同行是冤家的敌对关系,关键在于竞争手段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如果选择了直接侵害竞争对手利益的不恰当的、非法的竞争手段,导致竞争对手的指责和敌对也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竞争手段正当而合法,竞争对手因为自己实力或方法措施上的原因而在竞争中败北,竞争对手也会输得服气,也就不会有抱怨,更不会形成敌对关系。就像运动场上的比赛一样,都严格遵守了公正、公平的比赛规则,名落孙山的选手,并不会对冠军、亚军产生仇恨,相反还会形成崇敬之心,甚至结成相互切磋技艺以提升技能的朋友关系。相反,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了胜利,不能让输者认输,导致敌对关系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甚至被竞争对手诉诸法庭,不仅使自己输理,而且还会使企业的形象蒙羞,被社会公众所唾弃,在输理的同时,又输去利,这是任何一个希望长寿和稳定发展的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事。也正是这一原因,使竞争对手的零指责,成了企业规范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效果标准。

竞争对手的零指责,也就意味着企业竞争的手段和行为方式无懈可击,不仅使竞争对手输得服气,而且使竞争对手视之为行为的楷模,即企业的行为标准能被竞争对手心悦诚服地选择为他的行为标准。这也就是企业发展成为行业共有的行为典范和标准的制定人。做到了这一点,企业不仅会赢得广泛的客户和社会美誉,而且还可获得充分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企业发展上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图3-16竞争对手挑不出毛病,客户也就挑不出毛病竞争对手的零指责的具体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严格地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违规行为的发生。任何违规违法行为,相对于企业的发展,最终都是得不偿失的。

(2)市场行为的选择,都只是针对整个市场,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竞争对手,以避免刺激任何一个具体的竞争对手,使之以己为敌而组织反攻,让自己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3)在竞争对手陷于困难之时,要从整个市场的角度出发,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共同开掘市场,把市场做大之后,各自获得应该有的利益。避免乘人之危,利用别人的困难,掠夺侵害对方的合法利益。

(4)在市场策略上,强调通过开拓市场、创造市场来获得应有的利益,避免在既定市场上通过不必要的价格战,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否则,在给竞争对手带来危机和损失的同时,也会使自己的企业蒙受一定的损失,甚至直接是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