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20924100000032

第32章 :说话耍个心眼,什么好听先说什么(2)

《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作官为宦,贾宝玉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林黛玉说:“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凑巧这时林黛玉正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贾宝玉说自己的好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两人互诉肺腑,感情大增。

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自己三人中只赞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好话就不但是难得的,还是无意的。倘若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使小性子的林黛玉可能就认为宝玉是在打趣她或想讨好她。

人往往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里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受到别人的赞美时,绝不会感到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赞美的奥妙和魅力是无穷的,然而,最有效的赞美还是在背后赞美他人。

罗斯福的一个副官,名叫布德,他对颂扬和恭维,曾有过出色而有益的见解:背后颂扬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更为有效。

这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在人背后颂扬人,在各种恭维的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兴的,也最有效果的了。

设想一下,若有人告诉你,谁谁谁在背后说了许多关于你的好话,你能不高兴吗?这种赞美,如果是在你的面前说给你听的,或许适得其反,让你感到极可能那是应酬话、恭维话,目的只在于安慰自己,很虚假,或者疑心对方是否出于真心。

但赞美的话要是通过第三者来传达,效果便会截然不同。此时,当事者必定认为那是认真的赞美,没有半点虚假,从而真诚接受,还对你感激不尽。

假如我们当着上司和同事的面说上司的好话,我们的同事们会说我们是在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从而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另外,这种正面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果是很小的,甚至还会有起到反效果的危险。同时,上司脸上可能也挂不住,会说我们不真诚。与其如此,还倒不如在公司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吹捧一番”。

而我们说的这些好话,是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耳中的。

有一位员工与同事们闲谈时,随意说了上司几句好话:“梁经理这人真不错,处事比较公正,对我的帮助很大,能够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了梁经理的耳朵里,梁经理心里不由得有些欣慰和感激。而那位员工的形象,也在梁经理心里上升了。就连那些“传播者”在传达时,也忍不住对那位员工夸赞一番:“这个人心胸开阔人格高尚,难得。”

在背后赞扬别人,能极大地表现说话者的“胸怀”和“诚实”,有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夸赞上司,说他办事公平,对你的帮助很大,还从来不抢功。那么,往后上司在想“抢功”时,便可能会手下留情。

当别人了解到你对任何人都一样真诚时,对你的信赖就会日益增加。

多在背后去赞美一个人,是你与那个人关系融洽的最有效的方法。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对你说:“某某朋友经常对我说,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动的心情会油然而生。那么,我们要想让对方感到愉悦,就更应该采取这种在背后说人好话、赞扬别人的策略。因为这种赞美比起一个魁梧的男人当面对你说:“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让人舒坦,更容易让人相信它的真实性。

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对方愉悦,更具有表现出真实感的优点。

[BT2]6.必要时,不防说说奉承话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奉承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千万别像一个暴发户花钱那样,大手大脚地把“高帽”扔得到处都是。

保利是一家卡车经销商的服务经理。在他公司里,有一位员工的工作每况愈下。然而,保利并没有对他大骂或者威胁,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进行了坦诚的交谈。

保利是这样说的:“阿卡德,你是一位很棒的技工,你在现在的这条生产线上工作也有好几年啦,你修出来的车子也都很让顾客满意。事实上,有很多人都赞扬你的工夫很好。只是最近,阿卡德,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时间好像加长了,而且你的质量也比不上你以前的水准。你以前真是一位杰出的技工,我想,你一定也知道,我对现在这种情况不太满意。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来想一个办法,改正这个问题。你认为呢?”

阿卡德说:“先生,我并不知道我没有尽好自己的职责,非常感谢您,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胜任我接下来的所有工作的,我以后一定要改进它。”

结果阿卡德非常用心、非常出色地做到了。大家想想,哈克先生赞扬他曾经是一位快速优秀的技工,他心里也这么认为,于是,他肯定不会做些不及从前的事情的。

如果一名好员工变成了粗制滥造的员工,作为管理者,你可以解雇他,你也可以给他降薪,你更可以对他大发雷霆,但这些都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可能你们的关系会搞得更僵,造成两败俱伤。可以说,保利给自己员工戴“高帽”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

如果你尊重一个人,他是很乐意让你指引方向的。特别是当你显示出你尊敬他是因为他具备某种能力时。

对于任何人,只要你想要在某一方面去改变对方,就应该把他看成他已经拥有了这种杰出的特质,这对于管理者来说特别重要。更为有效的是,公开的假设或宣称他已经有了你希望他拥有的那种德行。给他们一个好的名声,让这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他们就会痛改前非,努力向上,而且拼命也不愿意让你看到你对他的期望破灭。

派克是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的业务员,他对公司新的系列产品感到非常兴奋,然而,令派克感到很沮丧的是,一家大型食品市场经理取消了产品陈列的机会。在把这件事情想了一整天后,派克决定下午回家前再去试试。

他找到经理加尔说:“加尔先生,我今天早上走时,还没有真正让你了解到我们最新系列的产品,如果你能给我些时间,我很想为你介绍我漏掉的几点。我非常敬重你有听人谈话的雅量,而且非常宽大,当事实需要你改变时,你会坚决改变你的决定。”

试想,如果你是加尔,能拒绝派克再跟他谈吗?在这个必须维持的美誉下,他是很难按他原来想法做的。

露丝是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她班上调来了全校最顽皮的“坏孩子”汤姆。他时常搞恶作剧,跟男生打架,逗女生,对老师无礼,扰乱班上正常秩序,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当然,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很快就学会学校的功课,还很熟练。

当露丝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讲了这些话:“罗丝,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爱丽西,我听说你画的画很不错哦……”当她念到汤姆时,她直视着汤姆,对他说:“汤姆,我知道你是一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帮助我把这个班变成年级最好的一个班。你一定很有信心做到这一点的,对吧?”

每一天开始上课时,她都会强调这一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并评论他的行为正代表着他是一位很好的学生。有了值得奋斗的美名,即便汤姆只是一位十岁大的孩子,但也不会希望令老师失望。而且学期末,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做什么,你就赞扬他什么。恭维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谓的“阿谀”、“谄媚”,都是技艺拙劣的高帽工厂加工的伪劣产品,因为它们不符合赞美和恭维的标准。

高帽尽管好,可尺寸也得合格才行。滥做过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赞扬招致荣誉心,荣誉心产生满足感,但人们发现你言过其实时,常常因此感到他们受到了愚弄。所以宁肯不去恭维,也不宜夸大无边。

在现实的交往中,大凡向别人敬献谄媚之词的人,总是抱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他们自信不足而自卑有余,无法通过名正言顺的方式搏取对方的赏识,表现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好采取一种不花力气又有效益的途径——谄媚。

对于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谈。要等你找出他喜欢的是哪一种赞扬,才可进一步交谈。对于夸奖别人,既要善于适度地利用戴“高帽子”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喜爱,也要避免陷入阿谀奉承;既要善于给别人戴“高帽子”,也要善于鉴别人家给自己送的“高帽子”。在相当情况下,所谓的奉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帽就是美丽的谎言,首先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所以就不能把傻孩子说成是天才,那样会让人感到离谱;其次是美丽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塌自己也让别人倒胃口;再者便是不可过白过滥,毫无特点。

[BT2]7.正面说话听起来最舒服

说话要多耍个心眼,先说好听的话。同样是一句话,但有正面和反面之分,正面的引导别人善于接受,反面的指责会遭到反抗,为什么不采取说话的上策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恶语”当然是指那些侮辱贬损、攻击谩骂的话。其实,伤人的话不只是恶语。你没有骂人,但却经常从反面说话,那也照样会伤害别人,至少会使对方抵触反感,从而阻碍交流,影响人际关系。所以,我们不妨树立这样一种新的意识:正面说话三冬暖,反面说话六月寒。那么究竟什么是正面说话?什么是反面说话?为什么一定要正面说话,而不要反面说话呢?

正面说话就是从肯定的、积极的、鼓励的、满意的、希望的和爱护的等方面说话,给人以良好的刺激;反面说话则是从否定的、消极的、贬斥的、不满的、嫌弃的和责怪的等方面去说话。

比如,一个人打保龄球,一下子打掉了7个瓶子,还有3个没打倒。你作为此人的指导者该怎么说话呢?如果你着眼于还有3个瓶子没打倒,就会以不满意的口气和措词说话。这就是反面说话,会使此人泄气、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你从肯定和鼓励的方面去说:“好!打得不错,已经打掉了7个瓶子,继续努力会打掉更多的瓶子!”这就是正面说话,能促使对方受到鼓舞,振作精神,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为什么正面说话才会有好的效果呢?因为人际交流不仅是彼此交换信息,而且是在感情上的相互刺激影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和喜欢良好的刺激,不需要也不喜欢不良的刺激。反面说话或轻或重、或多或少总是给人以不良的刺激,这就必然会激起对方或大或小的自我防卫心理,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或明或暗地和你唱对台戏。所以,惟有正面说话才能进行正常而有效的人际交流,反面说话只会阻碍交流,有害无益。

我们再以谈生意为例来加以对照比较。甲乙双方在交货的时间存在矛盾,怎么谈呢?

反面说话:如果贵方不在时间上按我方要求办,那就甭想达成协议!

即使乙方很想达成协议,甲方如此从反面说话,也会使对方抵触反感,从而一口咬定在时间上不可能按甲方的要求办,结果不欢而散。甲方如果能从正面说话,那就会争取成功,至少还有商量的余地,有可能获得成功。

正面说话:如果贵方能在时间上尽力提前20来天,我们达成协议就没多大问题了,请您多加关照好吗?

这样说话会促使对方通过逻辑推理,权衡利弊得失,进一步考虑你的要求,也就很可能改变局面,达成协议了。

假如双方在开价问题上还有差距,你可以比较选择哪一种说法有利。

反面说话:不行,你的开价过高了,你至少低一个百分点,我们才能打交道。要不然,我就去找别的公司了,你可别后悔!

正面说话:在开价问题上,咱们是不是再商量一下。你知道,我很愿意和你打交道。我们之间具有长久而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双方都愿意把这种关系发展下去。现在这个价钱,我本人觉得还可以,但我们领导不太同意,因为他刚刚得到一个情报,说有家公司的开价,比你们的开价低一个百分点。我希望咱们还是合作下去,请你照顾一下我的难处,好吗?

显然,你从反面说话,对方即使担心后悔,由于情绪上的抵触反感,也会嘴硬气冲起来,一口拒绝。而正面和婉转地说话,能够争取感情上的沟通,让对方理智地思考,就容易把事情谈成。

某大学管理系邀请一位学者举办现代管理科学的系列讲座,因为内容新颖,表达生动,踊跃来听讲的学生不仅有管理系的,而且还有其他系的同学。由于人数众多、座位有限,管理系的学生晚来一步的就没有座位了。为此,负责举办这次进座的老师向大家发出一个通告:

“同学们,我们这次举办的讲座来听的人很多,为了保证我们管理系的同学都有座位,请其他系来的同学一律坐在第10排以后的座位上!谢谢大家的合作。”

这番话的意图无可非议,但这样说会使其他系的同学有一种“外人”的感觉,似乎不受欢迎。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把话说得顺耳中听一些呢?比如这样说效果就比较好:

“同学们,这次讲座来听的人很多,不论是哪个系的同学,我们都很欢迎!但由于座位有限,为了让别的系的同学也都尽可能坐下,请管理系的同学一律坐在前10排以内!谢谢大家合作!”

你看,同样的事情和意图,可以从这个角度说,也可以从那个角度讲。我们为什么不选取最佳的角度,力求最佳的效果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正面说话,而不要从反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