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恭维的艺术
2099800000020

第20章 钻研他的“心事”(3)

弄清楚并避开对方的“死穴”

古代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嘴的牙都掉了。于是,他就找了两位解梦的人。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全掉了呢?”第一个解梦的人就说:“皇上,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以后,你才能死,一个都不剩。”皇上一听,龙颜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第二个解梦人说:“至高无上的皇上,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皇上听了很高兴,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币,赏给了第二位解梦的人。

“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关键就看你能不能说出最善体人意或最贴切的话,故事中第一个解梦人就是“说得人跳”的典型,他毫不避讳地说出了人人都最为忌讳的“死”字,同样一个意思,第二个解梦人用“长寿”二字把皇上哄得高高兴兴的。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两种评价对人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种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自我评价;另一种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指外在评价。当自我评价与外在评价不一致时,人的内心就会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导致自我评价发生改变。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恭维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刺痛别人的短处。事实上,无论人格多么高尚伟大的人,无论多么宽宏大量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忌讳”。所以恭维人的底线即不要碰触对方的“逆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忌讳,如果你触犯了他的这些忌讳,肯定会招来他的怨恨,哪怕是好心的恭维。

小B长得很像一位著名演员,一次朋友聚会时,一个哥们的女朋友说:“嘿!你长得真像电影明星!”结果,直到聚会结束,小B都阴沉着脸。的确,无论是容貌还是气质,小B都与那位演员非常相似。并且,一般而言说某人很像名演员,是一种恭维之词,被称赞的人通常不会不高兴,小B为什么会是这种反应呢?原来那位电影明星在屏幕上所扮演的是冷酷无情的角色,所以,如果说他酷似那位电影明星,这哪里是在赞美,分明是指出了他的缺点,说他给人冷漠的印象。

如果要借助某位明星来赞美对方,应该先试探着说:

“哎,你对某明星的感觉如何?”

如果对方回答:“嗯……我觉得他很不错,尤其是演技真精湛!”

“嗯,我也觉得,对了,过去有没有人向你提过这点,你长得很像他,都非常英俊!”

试探清对方的态度,再加以赞美,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你看,这样去恭维,最后就是皆大欢喜了。

在恭维一个人时,一定要收集一个人的反馈信息,当发现了对方的忌讳后,我们要及时调整赞美的方向和选用更恰当的词语,不妨把他的忌讳巧妙地掩饰起来,这样他会对你生出“深知我心”之感来。

一天,一位少妇来到一家婚纱摄影店的,一连花了几小时,试了近10套婚纱,结果批评的意见提了不少,可是婚纱却一件也没有看上。店员实在是无奈透顶,于是把在楼上的金牌婚纱销售员小丽请了下来。

小丽站在旁边仔细地观察后,发现这位少妇的年纪不大,估计也就二十八九的样子,穿着也很时尚,很有品位,但是虽然鞋子很有质感,却不是很时尚的高跟鞋,再加上她的小腹微微有些隆起,小丽估计,这位少妇可能是奉子成婚……

小丽在少妇旁边站了一会儿,直到少妇对刚穿到自己身上的一套婚纱批评完,小丽才缓缓地开口道:“这位女士,您的气质很与众不同,所以一般的婚纱是无法全面地衬托出您的气质的。您稍等一下。”说完,她从里间拿出了一套价格不菲的婚纱来,说:“您可以试试这件。它的设计感很强,可以很好地修饰您的身材曲线,让您看起来更加修长,庄重而不失性感。”少妇试了一下,感觉还不错。最终订了这件。其实,这件婚纱,在一开始少妇就已经试过了。

案例中,小丽推测少妇是奉子成婚,但并不愿意表露出来。所以小丽在推荐婚纱的时候,没有主动提出来,而只是在效果上给了少妇很好的建议,让少妇保全了面子,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婚纱。倘若小丽把话挑明,少妇如果很避讳的话,势必要引起一场冲突,那么不仅少妇得不到想要的婚纱,店里的生意肯定也会受影响。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恭维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对对方的言语进行总结,察言观色,及时回避对方忌讳的话题,这样保住了对方的面子,给予了他充分尊重,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

有这样一个笑话:某渡轮缓缓离开码头,船上的乘客来自多个国家。行至河中,船长发现由于超载船就要倾覆了,既回不去又到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甩掉几名乘客。船长先找到一个日本人,告诉他船要沉了,唯一可以逃生的办法就是游过去,赖在船上就是死路一条,日本人逃生技术高超,立刻跳入水中。船长又找到一个德国人,告诉他这是服从纪律的需要,德国人也跳下去了。船长又告诉法国人,你别怕,你跳水的姿势一定很漂亮,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法国人也跳了下去。轮到俄国人,船长告诉他这是革命的需要,俄国人二话不说就跳了下去。船长又找了美国人,一开始美国人不干,船长说:“放心,你的船票中我们已经给你投了100万美元的保险。”美国人也跳了下去。

人分三六九,物分纲科目,说话是要根据你的对象因人而异的。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对待任何问题都用一种眼光、一种态度、一种办法来解决。譬如,知道对方喜欢什么,就去多说一点这方面的话题;而对方厌恶什么、忌讳什么,就要避开他所忌讳的话题。这样,才更容易拉近你和对方的距离。

每个人其实都有高尚的冲动

当约翰·洛克菲勒要阻止摄影记者拍他孩子的相片时,他不说:“我不希望孩子的相片刊登出来。”他知道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不愿意伤害孩子的潜在欲念。他换了种口气说:“诸位,我相信你们之中有很多都是孩子们的爸爸,如果让孩子们成了新闻人物,那并不是适宜的。”

两种说话方式哪种效果最好?那是显而易见的。后一种说法的说服力体现在激起了摄影记者的高尚动机:为了孩子的未来,关掉手中的相机。

银行家摩根说:“人会做一件事,都有两种理由存在,一是真实的原因,一是听起来好听的原因。”这也就为我们的恭维之道留下了可乘之机,给对方一个好听的理由,他就会按照我们的意图改变,由此,我们也会有幸成为改变他人生的角色。

新的学期开始了,布老师的班上分到了“全校最顽皮的坏孩子”——汤姆。他之前的班主任老师不断地向同事或是校长抱怨,他不只是恶作剧而已,还跟男生打架,欺负女生,对老师没礼貌,在班上扰乱秩序,而且是愈来愈糟。他唯一的长处是很快就能学会学校的功课,而且非常熟练。

布老师在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决定以恭维为武器,改变他的坏学生:“罗丝,你穿的衣服很漂亮。爱丽西亚,我听说你画画很不错。”当她念到汤姆时,她直视汤姆,对他说:“汤姆,我知道你是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帮我把这班变成全年级最好的一班。”在开学的头几天她一直强调这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并评论他的行为正代表着他是一个领导人才。结果,很快汤姆就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班长,他不仅成功地约束了自己的行为,还站出来约束其他捣乱的同学。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斯金诺,通过一项实验研究表明,连动物的大脑在收到鼓励的刺激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也会开始调动子系统,从而影响行为的改变。同样的道理,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期望和享受欣赏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在恭维时,如果我们能以欣赏和赞美的口吻激起对方的高尚动机,你就会发现,沟通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

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上火车,车上位子已经坐满,而这位妇女旁边,一个小伙子却躺着睡觉,占了两个人的位子。孩子哭闹着要座位,并指着要那个男青年让座,而小青年却假装没听见。这时,小孩的妈妈说话了:“这位叔叔太累了,等他睡一会儿,就会让给你的!”几分钟后,青年人起来客气地让了座。

这位妇女之所以能成功,妙就妙在她对那位青年人采取了尊重礼让的方法,给他设计了一个“高尚”的角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施善行。趋善心理使小伙子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

卡耐基说,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把自己理想化,都喜欢把自己行为的动机赋予一种良好的解释。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改变他人,就应该使之产生一种高尚的动机。不妨找机会给对方一个好名声,激发他的高尚动机,使之心甘情愿地和你合作。

人都有自我感觉良好的一面

虚荣心强的人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特别看重自我形象,与这样的人交往,你不妨投其所好,对他的学识、才能、业绩等给以实事求是的恭维,使其荣誉心、自尊心得到满足。这样就可以从心理上缩短距离,从而能起到左右对方态度的作用。

有位生性高傲的主任,即使是很熟的人都很难接近他,更不要说一般的陌生人了。他的生硬冷漠面孔常使人望而却步。有位外地来的办事员了解了他的脾气。他们一见面办事员就微笑着递了一支烟说:“主任,我一进门就有人告诉我,主任是个爽快人,办事认真,富有同情心,尤其是对外地人格外关照。我一听,高兴极了。我就爱和这样的领导共事!”主任听后,脸上马上露出笑容,接着谈了正事,果然达到了非常好的成效。

这位办事员之所以能够把事办成功,就是得益于开始的那几句恭维话。给对方一些恭维的话后,对方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便很难给一个恭维自己、尊敬自己的人以冷遇,自然会在维护自我形象的心理支配下变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当然,赞美在这里不过是使对方改变态度的手段,是交际的铺垫,倘若只是一味地恭维,而不及时转入正题,便会失去本来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