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恭维的艺术
2099800000019

第19章 钻研他的“心事” (2)

一次,小王到一位很高傲的老师家去拜访,他看到老师正在练书法,自然话题就放在书法上。小王谦虚地说:“王老师,这些年我虽然努力练字,书法水平却提高很小,恐怕主要是不得要领,请您指导指导练字的‘秘诀’如何?”王老师听了后,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书法“经”来:“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练字‘无剑胜有剑’,就跟令狐冲练剑一样,平时心中多揣测,多看多记,关键在于心得,不一定非整天坐在那里练字不可……”王老师边说,小王边附和,一副铭记于心的样子,最后,小王很高兴地说:“现在得您‘真传’,以后用心练字,定会大有长进。”王老师很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你练字再遇到什么瓶颈,千万别憋着,以我过来人的经验看,总是憋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你可以随时过来找我,咱们一起探讨探讨。”从老师家走出来,小王心里感叹:这位老师一点都不高傲,反而很热情啊。

很多人认为,大人物是高不可攀的,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对于没有利益关系的小人物必定会不屑一顾的,一般人的恭维也很难入他们的法眼,打动他们的心。可事实上,他们的心同样是肉做的,只要你找到恰当的进入方式,一切高不可攀都会变得礼贤下士。

一个刚刚从乡下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孩子法夸尔想方设法进入了鼎鼎有名的雅各布·阿斯特的办公室,他冒昧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想请教您一下,如何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百万富翁呢?”

阿斯特听了这话,并不恼怒法夸尔的唐突,他耐心地和法夸尔聊了起来,还把他介绍给当时许多的著名人物,如菲什、斯图尔特、贝内特等。法夸尔靠着成功人士的指点,在事业中一帆风顺,比别人少走了许多弯路,最终成了百万富翁俱乐部中的一员。

阿斯特为什么会这么积极地帮助法夸尔呢?因为他从法夸尔的脸上看到了一位忠实“粉丝”的满脸敬重与诚恳,他想起了自己初创业的窘迫,法夸尔触发了他内心的责任感:用自己的经历教导别人,让他们少走自己的弯路。

事实上,每个成功人士都会很乐意帮助别人、教导别人,越成功的人越喜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在教导别人的过程中,他能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和关注,能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感。换个角度看,当你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别人指导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承认他独一无二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向对方虚心请教是对他的最高的恭维,也是他最认可的恭维。

因此,我们恭维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的人,无须费心组织赞美的词语,只需低眉顺眼虚心请教一下他的成功经验即可。

一位橡胶厂的总工程师,听说本市的一家同行企业上了两条生产畅销美国的乳胶手套的流水线。他很想就这两套设备的机械、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一番了解,因为他们厂也想上几条这样的流水线。第一次拜访兄弟企业的厂长时,他遭到了婉言谢绝:“对不起,这套设备的制作图纸是花钱买来的,至于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还属暂时保密。”

第二次,他又去了。那位厂长见他只隔两天又来了,不禁微皱了一下眉头,但还是请他坐在沙发上。“听说你在TQC(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d)管理上是个专家,我早就想在这方面向你请教。”工程师说。厂长显然很惊讶,说:“是的,我搞TQC已有几年了,在省内算得上搞得较早,但只是笨鸟先飞罢了,哪里谈得上什么专家。”他微露出宽慰的笑容。显然,之前他持有的戒备心理消失了。

“你能不能向我推荐一些这方面的专著和文章,使我也对TQC有所了解呢?”工程师恭敬地掏出了本子和笔,真心诚意地请他指教。那位厂长愉快地接过去,给他写了几个书名,并向他详尽介绍了这几本书的特色和有关章节。接下来,厂长又向工程师具体介绍了许多他们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甚至讲到了他对决策和用人方面的一些做法和设想,他们越谈越投机。中途,他曾告诉秘书,请她将工程师所需要的东西准备一下。不知不觉已临近下班时分了。“我很高兴能认识你,希望你在有空的时候,到我家中小叙。”分手的时候厂长这样对工程师说。

无论对方有着多高的成就,脾气是多么的古怪,很多时候,只要你虚心地讨教一番,做毕恭毕敬状,他定会耐心地向你传授其中之一二奥秘。之后,你们两人的关系也就立刻升级为了“得意门生”跟“授业恩师”的关系,立刻亲近起来了。

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

过去农村毛驴的特点是比较倔,不易听人使唤,在农村做农活时,稍不合心意就停工,主人越打反而越倔。后来人们发现,在顺着毛驴性子的时候,它干得特别欢,于是总结出使唤毛驴要顺着它性子的说法。同样道理,说话顺着对方的性子、思路、想法,也是一个征服别人的好办法。

还有一个类似的参考物。养宠物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爱抚宠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顺毛轻轻地抚摸它们,每当主人有这个动作时,猫就会眯起眼睛,并发出满足的叫声;狗就快乐地摇起尾巴,甚至回过身来舔你的手、你的脸,作为对你的回应。如果逆着毛摸呢?猫狗因为感觉不舒服。就算不咬你抓你,也会不高兴地跑开!

人其实也是如此,喜欢别人顺着“毛”摸!“毛”就是说话的弦外之音,对方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顺着对方的弦外之音,把对方想说还没说出来,或者想说却不好说出来的话说出来,一定会让对方觉得“舒服”。

当一个女人抱怨她的孩子贪玩,不学习,只要你细细推敲,不难发现,其实她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儿子只是好玩,如果这一点改过来,无论成绩,还是别的什么,都会有长足的进步。”甚至可能是在炫耀:“我儿子聪明、乖巧,只是好玩而已。”如果你随即附和了她的牢骚,那么,她必定不悦。正确的做法就是去恭维:“爱玩好啊!贪玩的孩子都很聪明,长大都会很有出息的!”

有一次,曾国藩召集诸将议论军务,他先发言道:“诸位都知道,洪秀全是从长江上游东下而占据江宁的,现湖北、江西均为我收复,江宁之上,仅存皖省,若皖省克复,江宁则早晚必成孤城。”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李续宾从曾国藩的话中意识到了下一步的用兵重点,就试探着插话问道:“大帅的意思是要进兵安徽?”“对!”曾国藩见李续宾听出了自己话中的真意,便以赏识的口气说,“续宾说得不错,看来你平日对此已有思考。为将者,踏营攻寨算路程等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胸有全局,规划宏远,这才是大将之才。续宾在这点上,比诸位要略胜一筹。”其他将领也连连点头,认为曾国藩说得不错。

在这个故事中,表面上看,曾国藩是很善于赞扬别人的,他听完李续宾的发问后,立即抓住时机,准确及时地给予大力赞扬。这在李续宾听来无疑能增强自信心;在其他人听来,也仿佛接受了一次教导。仔细分析,李续宾更是恭维高手中的高手,曾国藩一句简单的时事分析之后,他就准确地抓住了曾国藩的弦外之音,提出了“进兵安徽”的建议,让曾国藩很是欢喜,“胸有全局,规划宏远,这才是大将之才”,曾国藩的这句赞扬话,与其说是在赞扬李续宾,不如说是在称赞自己。李续宾简单地接了个“话茬”,就让曾国藩心情兴奋起来。

听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并不简单。你不仅要观察对方说话的声调的变化,还要观察音量的变化。常常你会发现,对方的意思正好与他说的话相反,你要注意他的面部表情、仪态、姿势以及双手的动作,乃至全身的动作。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恭维者,不仅需要你张开嘴巴,还需要你张开耳朵,睁开眼睛。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目光放远,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对他所处的局势有一个全盘的判断,从而猜中他的心思。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陈胜、吴广等人在楚地揭竿而起,开始反秦暴政的义举。二世皇帝接获消息后,便召集宫中大臣说:“关于这件事,你们有何意见?”

群臣对于皇帝的问话莫不异口同声说:“身为宫中大臣,连做梦都不该有背叛天子的念头,他们的行为,实是罪该万死,必须立刻派兵镇压。”

这话虽是真话,可是,秦二世一听有人想背叛他,便露出不悦的表情。叔孙通看到这种情形之后,说:“臣不认为陈胜、吴广有背叛的行为。今天下归秦,四海为一家,郡县间的城墙被拆除,兵器也被熔掉,举国之内,再也没有战争的迹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天主在上,威令遍布全国,人民恪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天下的人无不悦服皇上。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中,哪会有叛乱的事发生,那只不过是件单纯的盗贼案罢了,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臣等惶恐。”

秦二世听了这番话,频频点头,深表赞许,赏赐他二十匹绸缎和一套衣服并升他为博士。而那些认为是一场叛乱的大臣,却均以口出不逊的罪名交给司寇处理。

虽然叔孙通这样的做法不为人们所服,但在那个时代下,生存才是王道,我们不得不佩服叔孙通听懂弦外之音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