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时候需要简单些,简单的生活容易让人快乐。
方小冬很快发现劳动有时候就是这么的简单,简单的不需要思考。运来的石头不停的围着窑厂空地的中央卸下来,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状如体育场形状的石头堆,中央是低洼的,四周是逐渐高起来的,这些石头在开采运输的时候都被碎成了西瓜大小的石块,他俩只是需要把石头往中央的低洼处扔过去就是了。
开始的时候方小冬还觉得好玩,甚至用扔铅球的动作来逗乐。可以想象的是,这种轻松的劳动方式没过了多久,就被简单机械的运动方式代替了,要做的只是弯腰,搬起石头,向低洼处用力扔过去。
没有人监督,随时可以休息,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责任感。窑厂的场地并不是太大,你必须保障运来的石头及时被堆积起来,你一天的工作量基本等于当天的石头运输量。
几天以后,挺过身体的极度劳累期后,方小冬和董军已经在阳光下晒得黑黝黝的,远远地看去已经不像学生的样子。中间他们有几次下班后也曾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但一到窑厂里干起活来就不再去胡思乱想。两个人俨然已经是熟练工了,平时都是光着脊梁干活,什么时候劳动,什么时候休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经常是运来了一车石头,他们很快就搬完了,在等着下一车运来之前,坐在石堆上休息。手上慢慢的磨出了茧子,这儿或那儿有一点伤口都是小事情,有时候根本不去管它。方小冬饭量也大了许多,晚上回到家一躺倒床上就会睡着,睡前看会儿书的习惯这几天似乎一下就改变了,连书都懒得拿了。
从事体力劳动的时候,人不会太深入的思索什么东西。长时间的从事这种劳动,人的思想就会变得简单,这大概是意志坚定地基础。
生活的基本需求也变得简单极了。窑厂的旁边有一条干渠,齐东市最大的水库在夏季丰水期的时候就会通过这条干渠排水,两个人在休息的时候或者太热的时候,就会跑到干渠边洗一下,有时候干脆就跳到里面去。渴了就更简单了,窑厂在修建的时候通了自来水,连杯子都省了,打开水龙头趴上就喝个饱。有一次两人在窑厂边的大路上拦住了过路的车买了一个西瓜,就在石头上摔成了两瓣,一人一块就啃完了。中午时,两个人就近买一点火烧或者蒸包,胡乱填饱肚子。窑厂有几间房屋,一间作办公室,其他的都是工人休息用的,里面的床上铺满了稻草,中午就躺在里面睡一会儿,有时候觉得太热,干脆就抱一些稻草到外面的树下去睡。
劳动加速了两个人的成熟,原来经常谈论一些奇闻轶事,现在一般是沉默的坐着,话也懒得说。劳动同时让人心胸开阔,而且给两个学生带来突然改变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畅快。方小冬经常是想唱就唱,董军也会跟着唱起来,有时候简直就像是在吼。有一次一个女学生独自骑车经过窑厂旁的大路,他俩使劲吹起了口哨,吓得那个女学生飞快的骑远了,他俩就站在石堆上哈哈大笑起来。
就在与好朋友一起日复一日的劳动中,方小冬体会着生活的艰辛。有时候他也感到很欣慰,因为自己能适应这样艰苦的劳动,对未来的担忧一下减轻了。
将来最坏也就是干这个或者类似的工作,想到这儿他就感觉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这是来自于经历过艰苦劳动带来的自信。
偶尔他会想起韩燕,那是多么美丽优雅的一个女生啊,却必定会离他很遥远。她好像是在他梦中出现的一道光影,绚烂无比,而梦终究是会醒来的,不会留下一丝痕迹,多想一会儿他心底就会淡淡的忧伤起来。
☆☆☆
劳动中时光过得飞快,转眼一个多月就过去了。
方小冬这一段时间的活动范围除了回家基本就在这个窑上,父母对他的事情没有多管,只是提醒他不要太看重劳动,家里目前还不需要他挣钱,还是应以学业为重。在农村讲究儿子大了像客人一样对待,他已经开始得到家庭足够的尊重,对于他的选择没有人提出异议。
当窑厂的石头多的再也无法堆放的时候,董经理亲自来视察了一次,然后就宣布两个学生的工作结束了,他们可以直接去找会计领取工资了。
方小冬这才仔细观赏了一下工作成绩,窑厂的空地上整齐的垛着一人多高的石头堆,很难想象这是他俩的功劳,刹那间一种成功的喜悦充满了心胸。
两个人开心的去领工资,会计依然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这位细心的会计一丝不苟的拿出了写好数字的工资表交给他们签字,一共干了三十三天,工资是一百六十五块钱。一下子可以拿到这么多的钱,方小冬心情变得相当的愉快,在工资表上龙飞凤舞的签上了他的名字,签完的刹那,他在工资表上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吴倩。
☆☆☆
他们没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了吴倩。
吴倩就在董家村瓦厂上班,柳叶镇没有这种企业。她从事的工作同样很简单,一般人都会做——捆瓦。
屋面上用的瓦烧制成熟后,为了防止在运输中破损,要先用草绳捆起来。每十个一捆,既方便搬运,同时草绳还能起到保护作用。这种劳动的管理更加松散。不管你是谁,只要你肯干,就自己去搬一条齐腰的小铁凳,在一排排的瓦垛中找一个位置,再去拖一捆草绳来,直接捆就可以。捆好的瓦自己再码成排,等拉瓦的车过来后,厂里有个专门的人看着装车点数,最后在你的名字后面写上拉走的捆数。
捆瓦的一般都是一些农村妇女,一般他们的男人都在瓦厂里干装窑、烧窑、推车运瓦等重体力活,有时候工作间歇还会来帮自己的老婆捆瓦。计件的劳动会让人感到劳动力的廉价,每捆可以挣一分钱!
瓦厂的场地大都是用碎瓦片压起来的,既坚实又等渗水,整个看起来是暗红色的。在红色的场地上有着一排排红色的瓦,看起来十分有气势。方小冬和董军骑着自行车在一排排的瓦中间穿梭,留意着每个捆瓦的人,吴倩尽管熟悉,但找到时两个人还是仔细辨认了一下。
吴倩根本就不是平时的模样。
她正在一排瓦的前面低着头打捆,一边将捆好的瓦垛在身后,衣服上满是红色的尘灰,头上扎了一条毛巾,尽量免得弄脏了头发。脸上甚至眼眉上也都不可避免的落上了一层红色的粉尘,也无法看出年龄大小,感觉有点怪异,与别的正在捆瓦农村妇女没有任何区别。当方小冬和董军突然出现在面前时,她一愣之下立刻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瞬间有点手足无措,但接着就发现,两个同学和她没多大区别,随即露出了一丝惊奇的微笑。
两个男生和她一样,都穿着厚粗布衣服,到处脏乎乎的,好多地方都已经磨破了,上衣兜里胡乱塞着一副破旧的手套。头发也乱蓬蓬的,除了脸上洋溢着青春气息表示着这是两个年轻人外,看起来跟这个瓦厂所有的工人没有什么分别。
她对两个好朋友目前的情况马上就猜出个大概,看起来正在和自己一样从事着某项劳动,似乎还要繁重些。
☆☆☆
已经临近中午,吴倩就停止了手边的工作,三人一起骑了自行车来在了董家村口的一家小饭店里,找了个靠窗的小桌坐下来。
对于刚领了工资的劳动者来说,是有资格稍微的奢侈一下。只是来的路上在谁请客的问题上略有分歧,最后董军用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争取了这一资格——这是在董家村,他的地盘。
三个民工一样打扮的人得到了饭店老板的热情接待,甚至明显超出了顾客是上帝的热情,重要的原因是顾客里有一位是董军——董公子。在生活中很容易理解和经常遇到的事情,一个人受到的礼遇程度一般是与你的身份关联的。这个胖胖的厨师出身的老板就是董家村本村的,他在服务员拿菜单过来点菜的时候,一直在一旁殷勤的给董军推荐着饭店的特色菜。
吴倩几次否定了董军过于奢侈的征询,最后简单的点了三菜一汤,要了几瓶啤酒,三个人边吃边聊起来。方小冬和董军像常年喝酒的民工一样,根本没用杯子,每人一瓶,直接拿瓶子喝。
他们谈论着打工的辛苦,说着发生的有趣事,开心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董军希望当一名军人,吴倩渴望能当一名教师,而方小冬听到将来感到略微有些不知说什么好,最后说希望将来不要生活在梦中吧。
各自回家的时候,方小冬故意绕了远路,从流水村穿过,到了韩燕姑姑家的胡同口时,还张望了一番,当然遗憾的是,没能“恰好”碰到韩燕。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