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百喻经故事全集
21091400000020

第20章 .乘船失盂喻

原文: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盂,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

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盂。诸人问言:“欲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盂,今欲觅取。”

问言:“于何处失?”答言:“初入海失。”

又复问言:“失经几时?”言:“失来二月。”

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

答言:“我失盂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

又复问言:“水虽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

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横计苦因,以求解脱。犹如愚人,失盂于彼,而于此觅。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乘船渡海,把一个银体盂掉进海里。他当时就想:“我现在对着水面在船边画一个记号,姑且不去管它,43以后有时间再回来捞取。”

他走了两个月,到了师子国这样的地方,看到一条河,便跳进水去寻找他原来失去的银钵盂。

许多人问他:“你想做什么呢?”

他回答说:“我当初掉落了一个钵盂,现在想把它找回来。”

众人叉问:“你是在什么地方丢失的?”

他回答说:“船刚入海时掉的。”

众人又问:“丢失多长时间了?”回答说:“已经快两个月了。”

众人说:“丢了两个月,为什么要在这里找呢?”

他回答说:“我丢钵盂时,曾对着水面在船边上画了一个记号。这里的水面和我原来画记号的水面完全一样,所以在这里找它。”

众人又问:“这里的水面和你丢失钵盂那地方的水面虽然没有区别,但你丢失东西是在大海那个地方,现在找东西却在师子国这个地方,哪能找到呢?”

当时在场的众人都对此大笑不止。

这就像其他教派的修行者,不去参悟佛理,却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活动中故意找苦吃,更把一些苦行看成是正常的修行方法,以此寻求解脱。这正和蠢人把钵盂失落在大海处,却在师子国寻找,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智慧锦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以喻引事:

三国时期的孟达就是司马懿驻守西凉等处,诸葛亮认为他是伐魏的最大障碍,于是用马谡的反间计,使魏主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计得后立即兴师北伐,连取三城,魏国上下震惊,曹睿不得已仍起用司马懿。此时,降魏之将孟达镇守上庸,与诸葛亮暗通,准备谋取两京:孟达取洛阳,诸葛亮取长安。

但是当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复职后,急忙致书孟达说:“近闻曹睿复诏司马懿起宛、洛之兵,若闻公举事,必先至了,须万全提备,勿视为等闲。”

孟达览书,不以为然,却笑诸葛亮多心。回信说:“我以为司马懿的事,不用耽心,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知道我举事,必须表奏魏主,往复至少一月间事,到那个时候,我城地已固,请将与三军都在深险之地。即使司马懿来,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丞相宽心,推听捷报!”诸葛亮看了来书,掷书于地,顿足说:“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了!”

马谡问原因,诸葛亮说:“兵法上说:‘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岂容他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然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若知孟达反,不须十日,兵必到了。安能措手耶?”

诸葛亮即回书告诫孟达说:“若未举事,切莫教别人知道;否则必败。”

司马懿接复职诏后,忽得密报孟达谋反之事,司马锦说:“反贼必通诸葛亮,我先擒之,诸葛亮定然心寒,目追兵。”司马师说:“父亲可写表奏天子。”司马懿说:“要等圣旨,往45复一月之间,到时恐怕一事无成了。”

即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又令参军梁畿下檄文,星夜去新城,教孟达等准各进征,稳住孟达,使其不怀疑。

梁畿到新城传达司马戴的将令说:“司马都督今奉天子诏,起诸路军以退蜀兵。太守可调集本部军马听候调遣。”孟达问道:“都督何时起程?”架银说:“此时大约离开宛城往长安去了。”孟达暗喜说:“我大事成了!”

对同一事件的看法,智者和愚者的判断其差别如此之大;孟达不懂得事物总是在变化这一道理,只是按照常规的看法,认为司马懿要起兵下新城,必须奏魏主许之而后行,因此得出“往复一月”的判断。司马懿的看法和做法却恰恰与之相反。智愚可说是一目了然。大凡采取突然袭击战术的,必须伪装得好,以麻痹敌人;攻其不备,即我要袭击你,而你完全没意料到我要袭击,袭击才能得逞。司马懿正是这样做,他声东击西,使孟达上当。

孟达听说司马懿已离宛城赴长安,以为司马懿不知其举事,因此认为“我大事成了”而沾沾自崔錾。怎料司马懿46这时正向新城进军。司马懿在途中缴获诸葛亮给孟达回书,看后大惊说:“世间能者所见略同,我机被诸葛亮识破了。”遂星夜催军急行。未及十曰,即抵新城,孟达措手不及,终被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