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肥土壤提高地力,这一点在我国人们懂得施肥的初期已经认识到。施肥可以改土,可以提高地力,这是自战国至清代2000多年来的一贯认识。
古代先民不但积制了100多种肥料,而且在施肥方法上有许多创建,并且出现了河泥积制、饼肥发酵、烧土粪和沤肥等新的方法。
此外,施肥技术的精细化,不仅增强了地力,而且使农作物的养料更充足,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积肥和施肥,并认为这是变废为宝,化无用为有用一个重要方法。
古代的肥料,主要来自家庭生活中的废弃物,农产品中人畜不能利用的部分,以及江河、阴沟中的污泥等,这些本都是无用之物,但积之为肥,即成了庄稼之宝。
古代的肥料的种类特别多。战国时,已使用人粪尿、畜粪、杂草、草木灰等作肥料。
到秦汉时期,厩肥、蚕的排泄物、骨汁、豆萁、河泥等亦被利用为肥料,其中厩肥在这时特别发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使用上述的肥料之外,又将旧墙土和栽培绿肥作为肥料。其中栽培绿肥作肥料,在肥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国开辟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肥料来源。
明代是多熟种植飞速发展,复种指数空前提高的时期,对肥料的需要也大大增加,千方百计扩大肥源,增加肥料,成为这一时期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肥料种类因此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明清时期,农作物施用的肥料有粪肥、饼肥、渣肥、骨肥、土肥、灰肥、绿肥、无机肥料、稿秸肥和杂肥11大类,总计约有130余种。
可见明清时期肥料种类的丰富。其中有机肥料占绝大多数,反映了我国古代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的肥料结构特点。
古代不但重视扩大肥源,同时也重视肥料的积制加工,以提高肥效。积制的肥料有杂肥、厩肥、饼肥、火粪,以及配制粪丹和重视对肥效的保存。
杂肥的沤制可以说是我国使用沤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利用夏季高温把田里的杂草沤烂作肥料。
宋代陈旉在《农书》中介绍了一种沤制肥料的办法,即将砻簸下来的谷壳以及腐稿败叶,积在池中,再收聚洗碗肥水和淘米泔水等进行沤渍,日子一久便腐烂成肥。
明代《沈氏农书》中介绍了另一种做沤肥的办法,就是将紫云英或蚕豆姆等用河泥拌匀进行堆积沤制,这种办法叫“窖花草”和“窖蚕豆姆”,现在南方称之为窖草塘泥。
厩肥堆制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有肥料堆制法,是一种将垫圈同积肥相结合的堆制法。当时称为踏粪法,而这实是我国最早的堆肥。
到清代,《教稼书》也提出了一种“造粪法”,详细介绍了牛、羊、马、骡、驴、猪粪的积制方法。原理和踏粪法相似,也是垫圈同积肥相结合的,但措施要比《齐民要术》记载的更加具体和细致。
饼肥发酵法出现于宋代,据陈旉《农书》记载:将渣饼用杵臼舂碎,与熏土拌和,堆起来任其发酵等其发霉长出“鼠毛”即一种小单孢菌样的东西后,便摊开翻堆,内外调换。
这样堆翻三四次以后,饼渣不再发热,然后才可使用。这是一种预防饼肥直接施用造成烧苗的措施。
烧制火粪是宋元时代创造出来的一种积制肥方法。做法有两种:
一是将“扫除之土,烧燃之灰,簸扬之糠秕,断稿落叶积而焚之”,和现在烧制焦泥灰的办法有点相似。
二是烧土粪,具体措施是“积土同草木推叠烧之,土热冷定,用碌碡碾细用之”,这和今日的熏土已完全相同了。
粪丹是一种高浓度的混合肥料,出现于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录有当时粪丹的配制方法。
主要原料有人粪、畜粪、禽粪、麻饼、豆饼、黑豆、动物尸体及内脏、毛血等,外加无机肥料,如黑矾、砒信和硫磺,混合后放在土坑中封存起来,或是放在缸里密封后埋于地下,待腐熟以后,晾干敲碎待用。
据《徐光启手迹》记载,这种肥料“每一斗,可当大粪十石”,肥效极高。粪丹一般都作种肥用,它不但肥效高,而且还有防虫作用。这是我国炼制浓缩混合肥料的开端。
我国古代所使用的肥料,大多都是有机肥,这种肥料需要腐熟之后才可使用。这样既不会因有机肥发酵而烧坏庄稼,又可因有机物分解而提高肥效,所以历史上都十分重视对肥料的积制和加工。
清代《知本提纲》将古代肥料的积制方法总结成“酿造十法”,从这“酿造十法”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对肥料积制的重视,同时也可看到我国古代肥料和积制方法的繁多,如人粪、牲畜粪、草粪等的积制。
“酿造十法”既反映了我国古代千方百计开辟肥源,又千方百计提高肥效的情况。可以说,“酿造十法”是对我国古代的肥源及其积制方法的全面总结。
在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肥料。最早记载我国施肥技术的是西汉的《氾胜之书》,从书中的记载来看,当时的施肥技术已有基肥、追肥、种肥之分,只是当时未有这种专有名称而已。
古代先民重视施用基肥和讲究看苗施肥。基肥在古代称为“垫底”,追肥称为“接力”,在基肥和追肥的关系上,一直重视基肥。
古代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农家杂肥,这种肥料分解的时间长,而且肥效慢,用作基肥,可以随着它的逐步分解而徐徐讨力,发挥肥效稳而长的作用,而追肥一般要求速效,农家肥则很难发挥这个作用。
明清时期,特别重视基肥的施用和施肥上的“三宜”,即时宜、地宜和物宜,从而形成了我国一套传统的施肥技术。
气候比较寒冷的北方,有机肥分解更慢,这大概是我国古代特别重视施用基肥的原因。
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施肥技术水平的是,明清时期出现的稻田看苗施肥技术。这一技术首先出现于太湖地区的杭嘉湖平原。
据明末清初的《沈氏农书》记载:施肥要根据作物生长的发育阶段和营养状况来决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看苗施肥。书中除提出单季晚稻施追肥,所要注意的两个原则外,并介绍了稻田施用追肥的具体方法。
合理施肥也是古代施肥技术中的一个基本措施。早在宋元时代,在施肥问题上我国已一再强调要“用粪得理”,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指肥料种类的选择是否适合土壤的性质,以及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是否适当等。
南宋陈旉在《农书》中指出施肥要因土而异,要看土施肥;元代王祯也强调合理施肥,强调施肥的量要适中,施用的肥料要腐熟。
古人总结的施肥时宜、土宜、物宜“三宜”原则和肥料积制的“酿造十法”一起,集中反映了清代在肥料积制和施用肥料的技术上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