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北方旱地由于降雨较少,分布不均,经常有干旱威胁,这是旱地农业低产不稳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旱耕作在发展北方旱地农业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先民在长期的抗旱耕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创造了适合北方保墒防旱的耕作技术,如深耕、碎土、耙平及浅、深、浅的耕作法等。
神农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人物,是民间公认的农业之神。传说神农氏培育了“五谷”,并且教会了人们如何耕种,从而开启了我国农业的先河。
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
神农氏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地尝,一样一样地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生于北方的姜水,姜水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境内。他教民耕作的方法,是适应北方农业自然条件的方法。
北方地区年降雨量偏少,而且分布也不匀,其主要特点是春季多风旱,雨量主要集中于夏秋之交。春季是播种长苗的重要季节,雨水的需要量特多。这样,防旱便成了北方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最突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战国时,已为人们认识到并在土壤耕作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当时使用的“深耕疾耰”、“深耕耰粳”耕作技术便是我国最初的防旱措施。
耰有两方面的意义,作为农具讲,它是一种碎土的木榔头;作为耕作技术讲,它是耕后的一种耱田碎土作业。“疾耰”是耕后很快将土打碎,并且将土块打得细细的,其目的就是保墒防旱。
耱田碎土的耕作法,到汉代便发展为耕耱结合的耕作法。耱就是用无齿耙将土块耙碎,地面耙平。说明耕后耱地收墒的技术,在西汉时已经产生。
到了魏晋时期,又形成了耕、耙、耱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在嘉峪关的魏晋墓壁画中,已有耕、耙、耱的整个操作图像。
到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又在理论上对它作了系统的说明。至此,我国北方旱地耕作技术体系便完全定型了。
这一体系的特点之一是,耕地的适期应以土壤的墒情为准。《齐民要术》说道,土壤中所含的水分适中。在水旱不调的情况下,要坚持“宁燥勿湿”的原则,否则即形成僵块,破坏耕作,造成跑墒,好几年都会受影响。
特点之二是,耕地深度应以不同时期而定。《齐民要术》记载:“初耕欲深,转地欲浅”,因为“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浇,动生土也”。
这是因为黄河流域秋季作物已经收获,深耕有利于接纳雨水和冬雪,也有利于冻融风化土壤,而春夏之季,正值黄河流域的旱季,气温渐高,水分蒸发量也大,深耕动土,就会跑墒,影响播种。
特点之三是,强调耕后耙耱在抗旱保墒中的作用。《齐民要术》指出,耕后不劳,还不如不耕,让它白地晒着好。
可见到北魏时期,北方旱地耕作的技术体系,即通过耕、耙、耱以达到抗旱保墒的整套土壤耕作技术,已经完全形成。北魏以后,北方的耕作技术仍有发展,主要提倡多耙和细耙。
对于多耙和细耙,在金元时期的农书《韩氏直说》一书中,认识到多耙细耙具有保墒耐旱的作用,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出苗,苗后能良好生长的作用,同时还有减少虫害和病害的作用。这是北方旱地土壤耕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之一。
浅、深、浅耕作法形成于清代。清代杨屾的《知本提纲》记载:“初耕宜浅,破皮掩草,次耕渐深,见泥除根翻出湿土,犁净根茬”,“转耕勿动生土,频耖毋留纤草”。
清代学者郑世铎对此注解说:
转耕,返耕也。或地耕三次:初次浅,次耕深,三耕返而同于初耕;或地耕五次,初次浅,次耕渐深,三耕更深,四耕返而同于二耕,五耕返而同于初耕。故曰转耕。
这种耕作方式,在北魏时的《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不过那时只是作为牛力不足,难以作为秋耕时的补救措施。到清代则正式列为耕作体系的基本环节之一。浅、深、浅耕作法在北方抗旱保墒中具有明显的防止雨水流失、蓄水保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