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失败是一种积蓄全集
21121400000166

第166章 掌握现代化的生存技能

现代人崇尚的是一种全面的发展。

首先外语必须过硬,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外语越来越成为一项基本的技能和一种学习的工具。掌握了外语,一方面掌握了参与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一方面又掌握了一种基本的学习工具,所以即便将来情况不妙,也可退而结网,重新充电。而且学好外语又可以有条件出国,学习一种西方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理念,则又是参与竞争的重要一环,所以明智的青年们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洋文上。

无怪乎文化护卫们不无担忧地呐喊,这“寄托”的一代能否寄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全民族的文化精英们都在捧着一本外语词汇念得不亦乐乎,整个民族为了一门外语而浪费这么大的精力,这是否正常?

然而这一代毕竟是一个理想失去、人文失落的一代,竞争的压力让他们的眼光从未离开过实际,这就是现实。

再有就是学会现代化的生存,电脑比谁都玩得好,网络比谁都通,自然也就比谁都更接近一种现代化的生存状态。电脑随着信息时代的腾飞与取得主宰,已经不仅是一种工作用具,而成为一种生存的工具了。人们不仅要求得发展,即使寻求生存,也离不开电脑和网络世界,再拒绝现代文明的人也不能拒绝生活,因此也便不能拒绝用电脑。

青年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始终是得风气之先,自然是与机器有了不解之缘。然而有识之士毕竟又看到了它的负面,把鲜活的生命囚禁在了虚拟化的世界里边,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感受着现实的生活?有声有色近乎理想的世界是否只在钝化着人们的思维,对电脑的过度依赖是否正对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了某种挑战?

然而青年人,特别是新的一代青年人崇尚的是高效率,电脑可以带给他们高效率,所以他们无法保留地爱上了电脑。如今泡网吧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周围也是网吧林立,连见面的问候语也大都与网络相连。

再说学习,真正用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已是少之又少了,大部分人属于考前复印一族。

平时上课,课堂内只有稀拉拉几个人,即使在教室的也是东倒西歪,神思飞奔。到了期末,便赶紧找仅有的几位比较认真的学生复印一下笔记,而且老师又划范围,自然轻松得过。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到了象牙塔内,也仍是阴魂不散。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罪魁祸首显然是一种制度的缺陷,再加上书本知识陈旧而空洞,某些老师的水平不高,如何吸引学生?但是学生都到哪儿去了?

可以说是各有归途,有人忙着搞社会工作,在繁忙中提前体验一种成熟的感觉,有的人忙着上网,以获得最具前沿性的社会新闻,和最新的社会信息,他们始终与社会亲近着,以保证思想不会落伍。也有极少的人是泡图书馆,既然老师不能给我想要的,我会自己满足自己。

不管怎样,大部分人获取信息与知识都与社会前沿功利的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深刻但古板的理论,早已引不起大多数人的兴趣,他们更多地倾向一种技巧性的、可操作性的、实效性的知识,他们要的不是专,不是深,而是博,是通,应该说这可以反映出整个时代的浮躁的气息。市场经济将衡量一切的标准定做了利益与效率,有谁逆此而行,必将尝尽苦头,更多的人是随波逐流,扬风起浪,社会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最高指挥棒。

英语好,懂电脑,知识通,这样的个人软件的配置几乎达到了最佳,再加上学生工作中练就的熟练的社交能力,一个新鲜人便这样出炉了,于是最近几年的“个人简历”几乎达到了惊人的相似,很难再从这些简历中看到简历中所介绍的人的品德如何,文学素养怎样,学术水平如何,不知是不屑于提,还是没什么可提。

成功箴言

一代人的心理导向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因为只有这样,就业的范围才广,回旋的余地才大,所有的人都认为是抓住了根本,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接下来便是走进社会后的如鱼得水,纵横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