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徐州
21126500000005

第5章 聚焦徐州(5)

刘汝明第4绥区(辖第55、第68军)。由商丘移驻临淮关。合肥之第8绥区撤销,其辖区划归第4绥区;李弥第13兵团(辖第8、第9军),由碾庄圩、炮车段向灵璧、泗县地区转移,担任机动任务;黄百韬第7兵团(辖第25、第63、第64、第100军),由新安镇移至运河以西集结,以一部控制窑湾、滩上段运河;冯治安第3绥区(辖第59、第77军),放弃临城、枣庄,退守韩庄,台儿庄段运河及其以南地区;周碞第1绥区(辖第4、第21、第51军),驻守淮阴、扬州线;海州李延年第9绥区撤销,所属第44军由海上南撤上海(后因缺少海运工具,6日又临时决定该军沿陇海路西撤,改归黄百韬指挥,第7兵团待第44军到达后再开始由新安镇西撒);由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直接指挥的第72、第107、第66、第96军,分别防守徐州、睢宁、五河、盱眙与蚌埠。原属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指挥的黄维第12兵团(辖第10、第14、第18、第85军),由确山地区开阜阳、太和集结,改归国防部直接指挥,准备参加徐蚌作战。

国民党军统帅部还决定,驻在徐州、南京的空军第1、第3、第5、第8、第10、第20等大队的歼击机、轰炸饥共计126架,运输机32架,支援徐蚌会战。

为解决徐蚌会战兵力不足,******决定将东北战场剩下的3个军11个师(置留葫芦岛)全部转运华东,遭到华北“剿总”强烈反对。傅作义坚持就近用兵,将3个军11个师全部转运平、津地区,******只得一分为二,将原属华北“剿总”的第62军3个师、第92军111个师、独立第95师归还傅作义;将第39军3个师、第54军3个师海运浦口。11月中旬转至蚌埠地区。******孤注一掷,誓在徐蚌地区同人民解放军一决雌雄,“期在必胜”。

鉴于白崇禧执意不肯统一指挥“徐蚌会战”,******又要求陈诚出来指挥。陈则以身体有病为由力辞,于是紧急将杜聿明从葫芦岛派往徐州。杜聿明则是“以赴刑场之心情上战场”。

五、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总方针

(一)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济南战役以前,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根据中央军委7月14日关于8、9月攻克济南、冬春夺取徐州的指示,已在考虑济南战役后华东野战军下一步行动方案。

这时,徐州“剿总”为组织济南会战,已将邱清泉、李弥、黄百韬3个兵团集结在徐州周围。在苏北两淮地区仅有第1绥靖区的1个整编师(10月改称军),海州、连云港也只有第9绥区的1个整编师,陇海路的徐州至海州间部署的守备兵力也很薄弱。

粟裕分析以上态势认为,打下济南后,华东野战军有两个行动方向:一是寻战于徐州以西,二是兵出徐蚌路以东。如寻战于徐州以西,虽可以与中原野战军会合,但华东野战军势必处于国民党军华中和徐州两大重兵集团之间,形成决战的形势,兵力、火力均处于较大的劣势,于华东野战军不利。如兵出徐蚌线以东,攻占淮阴、淮安、高邮、宝应等地,则可以暴露津浦路,迫使徐州刘峙集团退守津浦路与长江边,至少要加强兵力防守。徐州“剿总”刘峙集团便减少了机动作战兵力。解放两淮及商宝地区,则可恢复长江边的工作,为渡江南进创造条件。权衡利弊,粟裕于8月23日向中央军委提出:“两个月以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路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及高邮、宝应,则苏北局势即可大大开展。”

济南战役过程中。华东野战军曾预定在阻援、打援中歼灭徐州北上增援的国民党军一部后,越过陇海路攻占淮阴、淮安地区,但在华野阻援、打援集团严阵以待的情况下,徐州增援兵团始终未敢冒险北援济南,预期目的未能达成。此时,华东野战军前委认为济南战役,攻城集团损失不算很大,阻援,打援集团无作战行动,部队毫无损失,时值秋凉季节,最宜我军作战。华野以南下苏北取淮阴、淮安,夺海州、连云港为宜。

9月24日,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和****中央华东、中原局,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电报说: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逼使国民党军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恢复长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南进创造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线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进行淮海战役。并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

第1案,战役分2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以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加强1个纵队攻占淮阴、淮安,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华野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至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作战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2步,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而后华野全军转入休整。

第2案,只进行海州作战。仅以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为目的,并以主力控制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南北及峄枣线。以备战姿态进行休整。

粟裕认为,举行淮海战役以执行第1案最为有利。

9月25日下午,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陈毅,参谋长李达致电中央军委并告粟裕:“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

(二)中央军委关于华东,中原两军作战构想

中央军委、******在部署华东野战军济南战役时,曾于8月15日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子恢,指出:“九月华野攻济打援是一次严重作战,需要你们的有力配合,望你们直属各纵九月作战计划预先筹划,于月底以意见电告。”8月底,中原野战军向中央军委报告了4个配合华野攻济作战方案。

第1案,中原野战军以一部兵力出击襄樊,歼灭守敌,以调动信阳地区国民党第5绥靖区张轸部,以主力截歼其一部。

第2案,佯攻南阳,吸引张轸增援,于运动中歼其一部,或在孙元良第16兵团乘机侵犯禹县、襄城时,歼击孙军。

第3案,在济南吃紧孙元良奉命东援时,中原野战军以一部出武胜关,吸引张轸兵团派兵南援。

第4案,在华东野战军攻济甚急,王耀武吃紧,张轸兵团北援也成定局,不得已面必须牵制时,中原野战军则采取进攻的手段,在平汉路中段割歼其一部。

8月28日,中央军委、******决定中原野战军继续集结于豫西地区休整,暂时按兵不动,待济南吃紧,张淦第3兵团和孙元良第16兵团被迫增援时,发动攻击,歼其一部,使其不能东进参战。

中央军委、******接到粟裕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的报告后表示完全同意,并在粟裕建议的基础上作了重大补充,提出了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作战构想。

9月25日19时,******代中央军委起草致华东局和粟裕并告刘伯承、陈毅、李达的电报,指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

甚为必要”。目前华东野战军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这个战役准备进行几个作战。第1个作战以歼灭可能即将自徐州地区东返新安镇地区布防的黄百韬第7兵团为目标;

第2个作战是攻占淮阴、淮安、高邮、宝应地区;第3个作战是攻占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指出:进行这3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打得好,可以歼灭国民党军10几个旅。可以打通山东与苏北的联系,可以迫使徐州方面国民党军分散一部分兵力去保卫长江,而利于下一步进行徐州、浦口线上作战。并要求华东野战前委于10月10日前召开以“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为目的的会议,做好有关这一战役的充分的准备工作。

华东野战军9月24日攻占济南后,黄百韬第7兵团返回新安镇、运河火车站地区,李弥第13兵团退至徐州以东碾庄、曹八集地区,邱清泉第2兵团退回商丘、砀山地区。华东野战军欲举行淮海战役,攻占两淮地区。首先必须攻击位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的黄百韬第7兵团,打开南下的通路。而攻歼黄百韬兵团,又必须能够阻止徐州附近的邱清泉第2、李弥第13两兵团增援。根据这种情况,******9月28日亥时致电饶漱石(****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治委员)、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陈毅,指出:

黄百韬兵团调回新安镇地区业已证实,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两兵团歼灭黄兵团”。

10月1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明确规定了淮海战役各个阶段的作战重心、兵力部署原则、作战步骤及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下一步作战构想。电报指出:淮海战役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今山东枣庄市峄城)、枣庄、临城(今山东枣庄市薛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为达此目的。应以6至7个纵队分割歼灭黄百韬所属3个整编师;以8至10个纵队,阻击由徐州东援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这一部署大体如同9月间攻济打援的部署,否则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3个师的目的。第1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2星期至3星期内解决。第2阶段,以大约5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守军,并占领各城。而以主力担任牵制邱李两兵团,仍然是攻济打援部署的原则。此阶段,亦须争取2星期至3星期内完结。第3阶段,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那时守军将增加1个整编师左右的兵力,故亦须准备以5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主力担任打援和牵制。此阶段,亦须大约2至3个星期。

关于淮海战役的兵力部署,******指出:仍是坚持“攻济打援”的原则,即以一半以上兵力用于阻援与打援。阻援、打援部署不可放在正面,应在援敌的侧面。即徐州的北面、西北面、南面,以造成我军围攻徐州的态势。促成刘峙“不能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兵团”,致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以全力东援”黄百韬。

由于新安镇地区距徐州甚近,战役发起后,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势必迅速增援黄兵团。加上东进的孙元良兵团,徐州方面国民党军仅正规军就有4个兵团12个半军的兵力。因此,战收的规模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甚至超过豫东战役的规模。要取得如此更大规模战役胜利。除使用华东野战军全部及华东军区地方部队外,还必须有中原野战军和中原军区地方部队的协同配合,主要是抑留华中“剿总”的机动兵团于中原地区不使其东进参战。因此,中央军委、******在部署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的同时。电示中原野战军采取有力的行动牵制华中“剿总”白崇禧集团,在战略上配合华东野战军。电报中指出:郑州孙元良第16兵团3个师现将东进,望刘伯承、陈毅、******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汝明第4绥靖区全部、孙元良一部西顾,以减轻华东野战军的压力。

关于淮海战役后的形势及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指出: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一线及其周围,使我军难于歼灭。

此时,华东野战军应分为东、西兵团。以大约5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以其余主力为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攻取荷泽、开封、郑州、确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城。******设想:华东野战军以11、12两个月完成淮海战役,次年1月休整,3至7月同中原野战军协力作战,将敌打到长江边各点固守。秋季,华东野战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三)中原野战军实施郑州战役

1.郑州战役前中原解放军的作战形势

1948年春,人民解放军中原战场的刘邓、陈粟、陈谢3路大军共50个师(旅)、约35万余人,在完成战略展开中解放了拥有2500万人口的广地区,建立了鄂豫、皖西、豫皖苏、豫陕鄂、桐柏、江汉等6个解放区及军区,组建了能够坚持独立作战的12万地方部队。

这时,******重新划分中原战区,调整兵力部署,组成了新的中原防御体系。即以10余个旅的兵力继续分区“清剿”大别山区和加强阜阳、南阳、襄(阳)樊(城)等地守备;以张轸兵团(辖整编第10、第20、第58、第85师)和张淦兵团(辖整编第7、第84师)控制淮河南北,企图截断刘邓野战军主力的南北联系;

以邱清泉兵团(辖整编第5、第70、第75师)位于菏泽地区,监视华东野战军粟裕兵团的行动;以胡琏兵团(辖整编第11、第3师)主力位于漯河地区,监视华东野战军陈唐兵团和中原野战军陈谢兵团;以孙元良兵团(辖整编第41、第47、第38师)主力集结于郑州、一部扼守陇海线郑(州)洛(阳)段;以裴昌会兵团(辖整编第1、第30、第65、第36、青年军第206师)控制陇海路潼(关)洛(阳)段。将中原划分为第4(菏泽)、第5(信阳)、第6(商丘)、第8(合肥)、第13(南阳)、第14(阜阳后移新乡)、第15(襄阳)、第21(宜昌)等8个绥靖区。每个绥靖区指挥3到5个旅兵力,担任各战略要点防守。其作战要旨是:保持津浦路,并以平汉、陇海两路作为分割中原解放军的“十字架”和进攻中原解放军的依托。其作战重点仍在大别山区,坚决阻止解放军建立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以巩固长江防线,确保江南的安全。

为了继续大量地消灭中原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粉碎其防御体系,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主力依据中央军委所赋予的春、夏两季作战任务和******的“十大军事原则”,并根据战场具体情况,采取了适时分遣与集结,长途奔袭、宽大机动,运动战配合以阵地战等战法,寻机打中等和较大的歼灭战,并迅速作必要的休整补充。先后取得了洛阳、宛西、宛东、开封、睢杞,襄(阳)樊(城)等战役的胜利,共歼灭中原国民党军16.73万人(其中俘虏10.2万人、毙伤6.4万人);摧毁国民党10几个行政专署,100余个县政府和大量的区、乡政权机构,击败了中原国民党军的“攻势防御”,基本瓦解了其防御体系,进而发展了中原战局。

到1948年6月,中原解放区面积已发展到23.74万平方公里,拥有县以上城市72座,人口3000万,占中原人口的2/3。大别山区军民基本上渡过了极端艰难困苦的阶段,保存了有生力量,豫皖苏区军民已将国民党地方团队大部肃清,巩固和发展了解放区。桐柏、江汉、豫西、陕南各区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和剿灭“土蒋”武装的斗争,保卫和扩大了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