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顾全大局
21126900000021

第21章 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3)

唯有将它们“剪掉”,你才能拥有真正的团队精神,才能完成从自然人到单位人的转换,才能迎来在职场的发展空间。所以,为了能让你的职业生涯和前程更加辉煌,请剪掉你珍爱的“长辫子”吧!

“举手之劳”彰显真品性

一个人对待看似“举手之劳”的细微小事的态度,往往折射出一个人对待整体利益的态度。

身处职场,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公司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可就是没有人去理会,问之,则曰:“还没到上班时间,不处理业务。”或回答:“肯定是找某某的,他又不在,接了还要费事儿!”若是赶上下班的时间,就更没人理会电话铃了!生怕接了会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这些都是一些看似举手之劳的细微小事,却能反映员工的素质和大局意识。

举手之劳的小事体现了员工是否对公司和企业有责任心。员工的责任心是企业的防火墙。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崩塌,与员工的这点儿举手之劳、敬业精神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假如一个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没有这种举手之劳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那么这个企业肯定会举步维艰,还会时不时地因为一些员工的疏忽出现一些“经济危机”。员工的这种态度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很大的。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观察一个员工有没有举手之劳的精神,可以看出他对待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应有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及他是不是一名为公司全局着想的员工。

一家很知名的企业招聘管理人员,来了不少应聘者。这些应聘者看起来都比较优秀。可是不论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在职场上打拼了多年的“老油条”,都是满怀信心地进入面试室,垂头丧气和面带失望地离开。

几十位学历和经验都符合要求的应聘者,公司都没有录用。难道这个知名公司故弄玄虚,想要制造声势吗?

当所有的应聘者都面试完了以后,公司接待大厅里还有好多面试完的应聘者聚集着不愿离去,他们都想弄明白没有被聘上的原因。

主考官看着这么多双渴望的眼睛,给大家做了细致的解释:“今天我们确实是想招聘一些合格的员工,事实上,你们每个人面试时回答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谈谈你对举手之劳与全局利益的看法,所有的应聘者说得都很不错,也有不少人提出很多实实在在的建议,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刚进公司接待室的时候,门口躺着的一个拖把?你们看看它是不是还安然地躺在地上,只是位置稍微动了一下!可能是某位嫌它碍事踢了一下吧。到现在依然没有哪位应聘者能自觉地把它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注定了你们每位应聘者刚刚踏入接待室的时候,就已经被公司拒之门外了。就算你把考你的这个话题说得天花乱坠,不动手实施永远都不能说明你们拥有‘举手之劳’的精神!一个连举手之劳的事都不愿做的人,又怎能指望他时时想着公司的整体利益呢?”

这个招聘事例说明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始注意这点了:员工对细微小事的态度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们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才会设计这么一个“局”让被招聘者自己往里钻。

员工对举手之劳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感,到底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就会明白了。

小林是千千万万个城市打工仔中的一员,他没有太高的学历,仅仅是初中毕业,但农村出身的小林却有着一身的好品质。

现在小林已经是部门经理了,回忆起当年被老板提升的原因时,他还是感慨万千:“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没想到就被老板提升了,当时真是有点偶然。那还是刚来城市第二年的一个夏天,由于自己学历低,只能在工地上做些卖力气的活儿。当时我在现在这个老板手下的建筑队干活,住在建筑队的集体宿舍里。集体宿舍离建筑工地也就有100多米的距离。突然有一天下起了大暴雨,我想到工地上有一大批新近才运来的沙子还摆着呢!如果被雨水冲走,就会影响下面的施工,甚至因此而贻误工期,影响公司的大局。况且保管员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儿,他现在肯定是很忙,我二话没说,就朝工地奔去,果不其然那个老头儿很吃力地拽着一块大塑料布缓慢地移动着。毕竟他上了年纪而且那天的雨太大了,老头儿一个人看来有些吃不消。我赶紧抢上去和他一起忙活,老头儿也顾不上谢我。正当我们把沙子全盖上,一切易损的建筑原料也都收起来的时候,老板开着车赶到了。他看着我和老头浑身都湿淋淋的,那些建筑材料却没有什么损失时很高兴。当时老板还以为我是老头的亲人呢!问了老头才知道我就是这个建筑工地的工人,而且还是主动来帮忙的。老板对我夸奖了一番,还问了我的姓名,然后就离去了。没想到第二天工地负责人就找到了我,让我换件衣服跟着他去见老板。后来老板就不再让我做卖力气的活了,将我升任为公司的质量监督,负责监督质量。老板还说我这样心中装着公司利益的工人他用着放心。然后我就一步步升到了现在这个职位。”

小林的升迁是偶然也是必然,假如员工在对待公司看似“举手之劳”的细微事情上都有小林这样的认识,公司就会因此减少很多的麻烦和隐患。任何一个老板也会像任用小林一样,放心大胆地用这些员工的!

微利时代,节俭先行

“节约一分钱等于挖掘一分利。”能够把工作中的节约看成大事的员工,才能算得上“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好员工。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此,除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之外,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道理很简单,在利润空间日趋下降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就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另外一个迫使企业寻求低成本的原因是能源与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尤其在中国,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经济前景的瓶颈。因此,作为公司的一员,着眼全局,树立成本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对于维护企业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在一些公司员工眼里,公司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不用白不用,不浪费白不浪费。所以,就出现了很常见的一些现象:昼夜不灭的“长明灯”、永不“下班”的饮水机、全天“待命”的电脑……殊不知“羊毛永远是出在羊身上的”!

现代企业一般都为员工配备消夏解暑的设备。其中空调的使用最为普遍,稍微有点实力的公司都会在员工的办公室配上一台。空调是相当费电的,如果不注意节约使用,会造成很多额外的损耗。

除了空调之外,办公室里的其他费电现象也很触目惊心:一台昼夜“上班”的饮水机每昼夜会白白“吃掉”2度电;如果办公室里的电扇、电脑、电视等同时处于待机状态,就像在办公室里安装了一个30~50瓦的“长明灯”。

这些浪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仅仅做到正确使用空调,按每户一台空调计算,一个夏季每户就可省160多元的电费。假设某公司有5台空调,如果员工能做到正确使用的话,一个夏天就可为公司省去上千元的电费,规模再大点的公司省得就更多了。

造成这些浪费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员工没有正确的使用态度,有些员工无论在不在办公室,都让空调或者饮水机运转着,丝毫没有节约意识。二是员工没有按正确的方法使用,例如把空调的温度定得很低,或者在开空调时还把室内的窗户大敞着,这些都造成了严重的额外损耗。

有着“事不关己”观念的员工是不受老板欢迎的。他们往往会违背节俭办公的好习惯,加大公司的办公费用,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损害到自身的利益。

小黄和小刘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两个人无论从知识的扎实程度,还是头脑的灵活运用能力来说都同样出色。他俩同时被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招了进去。

上班的第一天,主管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很郑重地对他俩说:“其实公司内部只缺一个人,至于为什么招了你们两个,主要一点是你们两个都很优秀,我们很难取舍。公司将在3个月的试用期结束后,宣布谁将留下。但如果你们都能令公司满意的话,也不排除把你们两个都留下的可能。希望你们在这3个月里,发挥各自的优势,好好表现!”

这无疑给小黄和小刘拧紧了发条,他们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得比对方出色。

3个月来,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暗中较上了劲。同样是意气风发,学有所长,他俩用各自的方式表现着自己,谁也没有输给谁半分。

主管也十分欣赏他们,似乎一切都表明公司会破例把两人都留下。

但是试用期的最后一天,小黄的厄运还是来到了。主管很遗憾地向他宣布他被解雇了。主管告诉他,其实他的工作一直很出色,只是他对待公司资源的态度表明,他不太适合在公司发展。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上个礼拜天的晚上,小黄去了同学那儿,为同学庆祝生日,由于晚了就没有回公司宿舍。第二天回来后,小黄直奔公司的办公楼,路上碰到了小刘。小刘问他昨晚去哪了,还提醒他宿舍的灯亮了一个晚上,让他回去关。小黄满不在乎地说:“麻烦死了,反正不用我交电费,让它亮着吧。”此话刚刚出口,主管便从他们旁边走了过去。小黄对公司资源没有节约意识造成了他被解雇的下场。

对于这件事,公司看似处理得严重了些,但细想一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公司往往更心仪于着眼全局利益一心为公司着想、能够自觉地为公司节约开支的员工。员工的节约意识和行为,将会很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使公司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稳脚跟。

“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并非一句空话,必须要落到实处。因此,公司每一位员工都应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主人,时刻秉持厉行节约的原则。要成为一个好员工,必须具有这种责任感,时时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才能赢得上司的赏识,获得晋升的机会,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

“**********”初期,红卫兵围攻和批斗当时的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在这种情况下,******总理反复劝说,动员陈毅向红卫兵检讨,以求早日过关,能够使外交部的工作不受干扰地进行下去。当时,陈毅想不通,但是在******总理的反复劝说之下,陈毅终于向红卫兵作了检讨。这样外交部的正常工作才没有受到干扰。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时******总理愿意这样做吗?显而易见,他和陈毅一样,也是不愿意这样做的。但是考虑到当时的现实局势,考虑到共和国的整体局势,******必须让陈毅检讨过关,这样外交部的工作才不至陷于瘫痪。

在整个“****”期间,实际上******做了很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他惟一的目的,就是保存自己的实力,以支撑当时非常危急的共和国大厦。当时,******总理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和“******”做着复杂的周旋,不断地调节着许多派别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总理这样做,是他在考虑了当时的利害关系和实际效果之后,所能做出的惟一正确的选择。如果当时******从意气出发、从正义感出发、从情绪出发,不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去和当时的恶势力盲目斗争的话,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共和国的历史将会怎样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