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21140000000141

第141章 混世魔王樊瑞

魔王的“魔”,原不见于古汉字。《说文解字》中无“魔”字。

魔王之称,也是从印度传至东土的。

相传古印度神话欲界第六天之主波旬为魔界之主,常带同麾下魔众作恶,破坏善事。佛经采用此说,以世间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称之为魔。《大智度论》卷五:“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按,魔,系梵文“魔罗”略称。《正字通·鬼部》引译经论:“古从‘石’作‘磨’,梁武帝改从‘鬼’。”

唐宋以降,就有“魔王”的流行词了。

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二:蒋颖叔任发运使,至泰州谒见徐神公,坐定了,徐神公却无话可说。蒋起身告辞,徐突然自言自语:“天上也不静,人世更不定叠。”蒋于是向徐求教,徐说:“天下已遣五百魔王来世间做官,不定叠。”蒋又向徐求教自身的凶吉,徐告诉他:“只发运使亦是一赤天魔王也。”

或即据此文字,嬗变、创造了“混世魔王”之号。

“混世魔王”,首见于《水浒》,但此绰号影响不小。《水浒》以后的明清小说,如《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初战的妖怪,《说唐》的程咬金、《说岳全传》的牛皋甚至《红楼梦》的贾宝玉,都有以“混世魔王”相称或自称的。由此,或可见时行色。

《水浒》混世魔王樊瑞却是一位全真先生。

这是小说家言。要是把他放在文化大背景里,此处的樊瑞不能称全真先生,仍只能归宗于张天师正一派门下。盖因全真派还未产生。

按,全真派,金世宗大定七年(即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始由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烟台牟平)全真庵讲道时所设立。因他的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后五十年,他的徒弟丘处机为元太祖尊称为国师,赐号长春真人,总领道教。由是有元一代,全真派最为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