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21149100000003

第3章 非现场经济的兴起(1)

第一节 世界越来越像了

曾经的摸着石头过河之路,让我游遍了大半个地球,一幕一幕世界各地的影画不时地交替着浮现在眼前。

时空的穿梭,感受到的却是“这个世界越来越像了”。

城市化的进程,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地将我们不同的种族文化融入了一个“地球村”的概念。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劳动产品及劳动服务也实现了全球性的输出。

当我们走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或生活区里,有时会使得我们分不清你自己身处何处。

到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CAFFE、辛巴克、沃尔玛、家乐福、波音、空中客车、奔驰、宝马、希尔登、万豪、微软、苹果、互联网和中国制造等的“衣食住行”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全球化。

甚至谈论的话题不是世界杯、奥运会、世界大片,就是数码产品、数字技术,再就是全球股市、失业与金融危机。

一样的生活形态,一样的生活内容,使你不论新到世界上哪个地方的哪个大街小巷,都不会产生陌生感。

同样,在中国的诸多城市间,由于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的趋同,特别是生活小区更是相互间越来越像,有时甚至会连自己的家都搞错。

也许,当你在杭州住的是假日公寓,到家乐福超市去采购生活必需品,带着孩子到麦当劳用餐或与朋友到真功夫用中餐,到……

当你到沈阳很有可能你还是住的是假日公寓,到家乐福超市去采购生活必需品,带着孩子到麦当劳用餐或与朋友到真功夫用中餐,到……

当你到南宁、到西安也一样,你还是住的是假日公寓,到家乐福超市去采购生活必需品,带着孩子到麦当劳用餐或与朋友到真功夫用中餐,到……

既使你到美国、到欧洲、到中东、到非洲大洋洲都一样,你还是住的是假日公寓,到家乐福超市去采购生活必需品,带着孩子到麦当劳用餐或与朋友到真功夫用中餐,到……五大洲或大江南北,一样的生活设施、一样的服务标准、一样的休闲,甚至是一样的服装店、药店、文具店、茶楼、咖啡屋、网吧、娱乐场所、银行、保险、交通和谈论基本相同关心的话题,等等。

这些外观一致、内容一致的有形连锁网络经营和生活模式,加之国际资本跨地区的频繁窜动,以及互联网和传感网的应用普及,让我们真正切身体会到了地球村的真实含义。

当然,这里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内容,不包括差异的自然地理现象和差异的人文特征。

也许,这种流行某种程度上有悖于人文,但由于它的便捷与自由,以及巨额经济利益的驱使,终将成为全球的主流社会现象。

这一切反映在市场经济层面,就展示出了“网络规模经济”这个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高、大、全”的发展模式,最初出现的是劳动产品及劳动服务的网络化大区域性输出,是全球(或全国)规模上的跨区域紧密结合,诞生的是有形网络经济的模型,孕育着的是地球村的商机,也是后工业时代有形网络经济新贵们产生霸气的基础。

1998年的夏季,某大型购物广场项目底楼餐厅的招商活动,使我感受到了这种有形网络经济模式的魅力,也进一步了解了类似麦当劳之类有形网络大品牌的“霸气”。

当时我以兼任某购物广场首任总经理的身份参与了谈判。

麦当劳方面,开出了一系列关于位置、面积、价格、后勤设施等条件,总之是最好的,否则不干,特别是营业时间的冲突和场地的产权等事宜谈得非常艰苦。

麦当劳除了要满足面积和最好的位置等外,还必须是营业时间不受整个购物广场的限制,场地是购买的,而非租赁的。

作为购物广场的一个整体,我们则希望统一的营业时间,统一的物业管理,以便合理安排水、电、汽供给和保安服务,同时还要低价格地分割一小部分的建筑物的产权也非易事。

可是,无论我们怎样解说,麦当劳的代表就是“雷打不动”,“Only yes or no”(只能是接受或放弃)。

由此可见一斑,麦当劳之类的有形网络形品牌在当时的商业主动权底气之足。然而,多数新有形网络型模式的参与者,要获得类似麦当劳那样的底气和成功,单依据传统的方法也是相当困难的。

特别是随着跨区域的有形网络经济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想再发展或日益扩充阵地,管理手段和管理成本往往成为网络型商业模式新贵们的瓶颈。

伴随着这种瓶颈的出现,一批新贵不是得到再发展,而是连续地倒下,只有个别的继续前进者。

跨区域的有形网络型经济模式、连锁经营是优势竞争的一个方向,可是又能有几家能可持续地发展?又有几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或接近类似麦当劳这样的底气?

理论上讲:管理手段可以通过学习获取,管理成本控制也可以通过财务工具实现,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的有形网络经济模式里,除了产品质量、作业流程、管理机制这些差异性外,主要还是属于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一个表现形态。是属于资本主导下的差异性商业竞争,资本这个主导者无时无刻地以各种身份和各种形态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不会放过有形网络型经济。

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它是以经济的市场化、贸易自由化、生产和投资跨国化为基础的,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的、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资金、技术、劳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和配置。

可是,由于当今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建立在资本主导下经济基础之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特别是国际资本)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先行者,也就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并大力推行其自身的经济和文化殖民、政治霸权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及价值观。

这种单由资本主导下的经济基础,加上游戏规则掌控者的实际也是资本化,这就造成了经济全球一体化实际上是个别发达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不可能实现每个民族或每个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也就代表不了全人类的利益。

面对这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恰正逢中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型。

我们该如何顺应这样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并能快速地占领跨区域网络型经济模式的一席之地,且能稳固地拥有一定的底气?

看来传统简单的方法已无法解决,我们的企业即使是拥有麦当劳的经验和整套经营文本,也无法在短期内将一个新行业、新内容获得麦当劳式的底气。

因为这其中还有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导和游戏规则在妨碍着弱势民族和弱势国家。

现在我们该思考的是:有无可能突破这一经济全球化推进的瓶颈,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利益共享和受益平等?

答案是有的,这就是第二种网络化大区域性渗透开始了。

随着信息经济的深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由智慧劳动推动的一种跨区域的新网络经济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崛起。

这个由智慧技术支撑的跨区域的无形网络模式,以及无形网络模式与有形网络模式的交融模式正在崛起。

它标志着信息经济高级阶段的智慧经济新时代的正式来临,标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者正在发生变化,预示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游戏规则即将改写。

正是由于无形网络或无形与有形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网络经济模式,借助于智慧技术和共享型智慧体系的贡献,使得我们的“智慧劳动”正开始逐步地、部分地或大部分地替代原有的市场经济唯一的主导者——“资本”,而成为社会经济新的第二个主导者。

这个第二主导者的出现,实际的经济主导因素的变动,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中枢神经,将引起整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系列的连锁反应。

智慧型经济成为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活动的主角,“智慧劳动”主导地位的崛起和资本主导地位的削弱,突破了传统市场经济和有形网络经济模型各民族和平民参与性的瓶颈,使得我们的弱势民族和普通人士在不一定拥有“资本”的条件下,通过智慧劳动和共享智慧的途径,同样具有“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或接近类似麦当劳这样的底气”的可能性。

智慧型经济使得自由的市场经济,开始逐步摆脱被“资本的绑架”,使得自由的市场经济再次得到自由的解放,全球的市场经济不再是资本家的俱乐部,而是成为了各民族以及普通大众淘金的乐园!

同时,智慧经济通过智慧劳动真正实现了劳动者的固定劳动时间和固定场所的再解放,实现的是劳动者更大的自由生活,展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非现场经济的兴起。

第二节 进入智慧经济时代

当年哥伦布航海的历史壮举,使得当时的人们突然发觉世界变得很大。

可是,当今的人们在高科技和智能化的支撑下,又突然感觉世界变得很小了,小到就像一个村庄、部落或者一个社区。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的社会化应用,改变着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从而将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

如今,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数字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我们品质生活的代名词。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的计算机联网以及传感件的智能联网,将使越来越多的领域,以数据流通取代产品流通。特别是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智慧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拉近了我们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距离,也更快速地将单纯的生产演变成了综合服务,将工业劳动演变成了智慧劳动。

这种智慧劳动在3G、4G、物联网、云计算等ICT及其他系列数字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动下,将承托起的一个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的高品质生活模式。

这个高品质的生活模式就是智慧生活。

这是科技的进步,智慧的进步,更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

这时,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越来越与人们投入的工作时间无关,而取决于他的智慧性、原创性、创造性。

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但不再是单一的稳定“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人将在非固定工作岗位上,把劳动和知识产品转化成数据、转化为智能服务产品。

智慧的数据产品能够通过智慧共享体系被大量复制和分配,而不需要额外增加费用。它们不需要离开它的原始占有者就能够被买卖和交换,其价值的增加是通过知识或知识应用来实现,而不是直接的劳动时间长短来实现。

这种不直接挂钩劳动时间的价值体现,依靠的是敏锐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借助于共享智慧体系灵活应用等的综合能力,这个新能力就是新时代人们的智慧劳动。

此时,工业社会劳动文化的两大基本支柱:固定劳动时间和固定工作岗位,将退居次要地位。也就是说:智慧劳动的智慧经济效益与劳动的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的直接关联度越来越松散。

这种直接关联度向间接关联度的转变结果是:各种非现场劳动的基础面成熟了。即智能生活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人们非现场的活动时空,人们的非现场办公、非现场交流、非现场交易等行为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成为可能。智能生活的到来,是在已有的信息经济成就基础上,营造和滋养了一个更自由、更便捷的非现场活动社会环境。“智能生活”环境加剧了人们的非现场活动,而非现场活动也带来与之对应的非现场经济现象。这种新生活情形和新经济现象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习惯。

它不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品质,也激发起民众对社会经济、民主政治、公共政策及精神文化的更高期望。

此时,常规的信息经济学理论和部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随着新时代的新现象的出现,而得到新内容的补充。对传统的城市化经济概念也将起到变革性的影响,诸如都市圈理论、市场营销理论、管理学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资本理论、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理论等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无情冲击。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脚步,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形态。这种以智慧技术应用为表象的经济结构变化,从根本上加快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再发展的步伐,也为经济学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不久前,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新闻:“某科学家用电脑编写DNA程序,依照这个程序而在试验室里人工合成了新DNA,并把它移植到一个无核细胞里,该细胞尽然成活,自我复制DNA且细胞自动分裂成长了。”

这则新闻提示着人们: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人工可以随意编写DNA了,不单靠上一代的遗传或复制也可以产生出新生命体了。

这样,单靠人工编写与合成不同的DNA,不就能不断产生出不同的新物种了?!真不知道我们的科学家们以后会给我们捣鼓出个什么样的新生物体出来呢,是祸是福,只有我们的后代去检验了。

我们现在无法实际地去畅想那些新生物物种的到来,会给我们的地球和未来人类生活的带来什么。

但我们可以意识到,人们在解读人类遗传基因时证实了一个真理,那就是:生命是一部用生物信息语言编写的信息系统,人类进化的实质是基因的进化,是信息的进化。

今天,我们暂时不去畅想子孙后代可能面临的事态,可是我们却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新科技的发展,也感受到了信息的更深层次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