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21149400000042

第42章 充分发挥德育受体的主体作用——浙江工业大学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创新(2)

2.学生道德意识增强,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经过多年道德教育实践,我校学生的道德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校园内形成了尊重和发扬高尚品格的良好道德舆论氛围。生环学院“红色基金”爱心捐助站,资助多位身患白血病等重症的学生,共计13000元;职教学院志愿者在朝晖工疗站建立的“爱心驿站”,坚持开展细致温暖的服务活动十年如一日,爱心的火种在一届又一届学子中传递;建工学院志愿者在每年的10月向每一位领取奖学金的同学发出倡议,向西部失学儿童捐款,得到了全院学生的积极响应,每年都有高达6000多元的款项通过一定的途径捐给西部的失学儿童。此外,我校学生还大量参加各类献血和捐献骨髓等活动,为患病者奉献爱心。

3.社会反响热烈,德育工作成绩显著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校道德实践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成绩显著。我校被评为“1993-1998年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并连续十三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还获得“全国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浙江省校园文明建设优秀组织单位”、“浙江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单位”、“浙江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十大杰出集体”、“浙江省海塘护绿青年突击队”、“杭州西博会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七艺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基本经验

1.坚持三个“统一”

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统一。坚持道德准则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统一,是道德建设中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校面对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新形势,分层次分群体开展道德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等先进分子提出的更多是共产主义的高层次道德要求,而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则积极探索和构建科学的利益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基础性的功利性道德建设,并以此逐步促进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

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校一贯坚持把道德教育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相联系,与社区、城市、社会发展相适应,倡导学生在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道德人格,期望通过建构多种渠道使学生的道德发展在满足个人道德需要的同时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坚持主导性与多元性的有机统一。我校的道德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多元道德并存的现实,不片面地排斥现实道德生活中的其他价值形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型集体主义观念,不断探索和创新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在多元道德观念的互动整合中努力实现学校德育“唱响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2.强调三个“重视”

重视发现和挖掘学生道德实践中的闪光点。我校在教育实践中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建立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育机制。学生主动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保护。近年来,我校学生提出的道德观念或道德实践方案,都得到了德育工作者很好的重视和深化,并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付诸实施。

重视对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者重视对学生道德实践的理论指导,利用启发式、探讨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保证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正确方向上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道德实践的经验指导,对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予包办,重视其主体性的发挥,同时积极创造各种物质条件和配套措施,满足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需要。

重视对学生道德实践行为的激励。我校在道德教育中通过建立利益激励机制,使学生德行代价得到补偿而增强其执著于高尚德行的信念和现实实践;通过对道德楷模行为的认可和补偿形成高尚德行选择的导向作用,激励学生积极践行道德,学校对于道德实践活动中的先进分子予以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种由利益激励而引起的心理认知结构的变化,是道德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机制,是道德境界提升的真实依据。

3.实现三个“转化”

在道德教育观念上,实现了由重道德认知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我校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放在给予学生作出道德决策的技能和能力上,在坚持育(接受教育影响,主要指在课堂)、养(吸收营养成分,主要指在课外)、成(内化形成素质,主要指通过实践)的有序结合基础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实现了由封闭性教育向开放性教育的转化。近年来,我校道德教育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重视与社会、家庭相互协同教育,将“德育社会化”与“社会德育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德育走向社会,让社会参与德育,走出了一条道德教育的新路子。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实现了由单纯的灌输向多方位的疏导转化。我校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与教育者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的有机结合,注重教育实效,强调启发式和疏导式教育,激发学生动机,在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四、德育和谐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致力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经过多年的德育实践,在塑造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工作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还有不少的距离。我们必须进行德育维新,为促进个体的知情意和谐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谐校园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最适宜的环境。

首先,“两课”教学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进一步抓好教材建设,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教材创新;要重视“两课”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先为“两课”配备必需的教学资源。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的课程教学体系,深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层次性。第二课堂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它能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完善第二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生、教师、各部门共同努力、共同配合,要从学时学分上改革原有的评定标准,给予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充分的保障,要从评价体系上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在激励和约束的同时激发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自觉性、自律性和自为性。

第三,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工科学生加强工程伦理的教育,对文科学生加强专业主义精神的教育,使职业道德教育更符合学生今后就业与发展的需要,更适应社会对职业发展的要求。

第四,要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进网络工作,积极占领网络的道德高地,增强教师认识网络环境的能力,提高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学生加强进行有关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的教育,同时通过网络充分发挥道德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做一个“网络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大力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和谐校园构建好了,就能在无形当中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辐射力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也终将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典型和中心”。因此,高校德育的和谐性必然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人才的培养来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和谐个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道德教育不纯粹是个人、家庭的事务,也不能囿于个人发展的狭小空间,而应把着眼点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中,放在“未来的道德可能不是今天的道德”中来理解大学生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应提升和倡导高校德育的和谐性,不仅是德育本身的和谐性(知情意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坚持和谐校园建设与和谐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努力构筑“和谐人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平台。

(三)努力创建和谐社会,为人的和谐发展和校园的和谐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人的和谐发展有赖于社会和谐环境的创设。优化外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和谐人才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

首先,要净化社会道德风气,良好的道德风气能对个体的道德修养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当前,要突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坚持宣传引导的向上性。要大力宣传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和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道德境界,倡导人们去追求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要使这样的宣传和引导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二是要坚持教育的全面性。既要将道德教育的对象覆盖社会全体成员,使道德教育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伴随人生的始终,又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对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注重教育的彼此衔接。三是要坚持社会舆论的监督性。要充分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有形媒介的“道德法庭”功能,加大道德建设宣传力度,适时将一些丑恶的人和事加以“曝光”,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第二,要建立和形成道德赏罚机制,通过强化社会激励机制,充分形成“道德有用”的社会氛围,使得道德修养不仅成为个体的内在需要,也成为社会的客观需要,赏善为行为主体实施道德行为或保持高尚道德品性提供了内在吸引力,罚恶又为其施加了外部压力,这样倡禁结合、内吸外压,才能使整个社会形成个体趋善避恶的巨大动力。第三,要在制定各种制度时,进一步有效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的秩序,体现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把法制建设贯穿到道德建设的各个层面,强化公民基本行为准则法律化的建设。第四,道德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的,要加强学生成长诸环节的衔接工作,尤其要做好中学与大学的德育衔接、大学与社会的德育衔接,提高其递进性和完整性。第五,政府执法部门要加大力度整治和改善高校周边的环境,坚决取缔不良经营场所,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胡****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5-01-19(1).

[2]****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3]高哲,温元著,贾建梅.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郭广银,陈延斌.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张世欣.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7]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建胜,杨燕.“道德银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之探讨.江苏高教,2005(1).

[11]刘芳.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道德教育新理念.中国高教研究,2003(6).

[12]梅萍.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社科版),2002(3).

[13]林更茂,梅萍.九十年代大学生道德特点和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思想教育研究,1998(5).

[14]周围,肖建华.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15]******.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16][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7][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陆有铨,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8]江南.浙江工业大学“道德银行”在争议中开张(热点解读).人民日报,2003-11-13(5).

[19]浙江工业大学年鉴,1990-2003.

[20]浙江工业大学校志(1993-2003年).

(本文获2005年学校中层干部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