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纪之初少先队工作新探索
21149800000037

第37章 别让我们的孩子再遭遇“心理虐待”(2)

(二)策略二:对每位队员尊重且严格要求,引导他们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用后进队员自身的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后进队员是最容易受心理虐待的群体。中队辅导员要特别注意了解他们的特点,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后进队员的思想转化工作。辅导员做后进队员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要避免对后进队员人群产生心理虐待,我们要求自己做到:一是用循循善诱的良药去医治队员受创的心灵。二是用后进生的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

2.严爱相济,做好优秀队员的培养工作。中队中那些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基础比较好的队员或在某一方面发展比较突出的队员,教师往往特别“重视”。其实辅导员对优秀队员要求、期望太高,会使优秀队员对自己估计太高,当他们达不到这些目标时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状态。这就造成了有些优秀队员从小背负着过重的心理压力。正确的做法是对这类队员我们既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予以充分肯定,又严格要求,恰如其分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更快地进步,将其中特别优秀的队员在中队内树立为典型。在培养优秀队员典型的过程中,要严爱相济,特别注意避免给优秀队员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在对优秀队员教育中,贯彻尊重和“严爱相济”原则,要尽量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爱护、尊重、信赖每一个队员;第二,严格要求队员,对优秀队员的严格要求要适度、有方。

3.采用“期待效应”,努力挖掘“中间型”队员潜藏着的智慧与创造力。

中等队员虽大多是优点、缺点都不大明显,但他们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如要求进步,羡慕品学兼优的好队员,希望得到中队辅导员的重视和信赖,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欲望。只要中队辅导员能主动地去了解、关心他们,并根据他们普遍存在着要求进步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契机,这些队员也会有令人惊叹的表现。

(三)策略三: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让无私的爱成为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

“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就能学会理解孩子。社会主义学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关系,双方都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互尊互爱。要建立这样一种令人愉快的关系,辅导员必须走近队员,和队员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蹲下来,用他们的眼光去审视很多东西。

1.心理互换,用孩子的眼光去审视事物。辅导员和队员年龄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担任的角色不同,立场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为了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可以在心理上换个位置,设想假设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会怎么样。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求自己能做到心理互换,多为孩子想想。

2.笑脸相待,用发自内心的师爱去感化队员。笑脸相待并非装腔作势,虚情假意,而是发自内心的类似于母爱的师爱。师爱,即对队员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队员每一个人(不分相貌、性别、个性、不分好生、差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辅导员要充满师爱,这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前提。师爱是激励辅导员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辅导员只有对队员怀有深挚的情感,才会呕心沥血地为队员操劳。辅导员对队员的情感越深,责任心就越强,办法也就越多。辅导员与队员之间的爱具有双向性。师爱能激起队员对辅导员的仰慕和爱戴,反过来,辅导员又从队员对自己的爱戴中,得到深刻的职业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意义,更加热爱教育工作,热爱队员。我们要充满师爱,用这把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通往队员的内心世界。当辅导员对队员怀有赤诚之心,队员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看出了辅导员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爱护,就会产生对辅导员的亲近感,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与辅导员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因此,我们在少先队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师爱的积极作用:使师爱成为激励辅导员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使师爱成为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成为通往队员内心世界的桥梁;使师爱促进培养队员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

3.欣赏队员,生命因欣赏而变得更美丽。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欣赏和爱护儿童。辅导员能蹲下来看队员,懂得欣赏队员,找出队员所做的事情中任何一点值得肯定的东西,无论如何要比全盘否定强得多。

四、课题研究思考

1.学校心理辅导应该努力做好三个转变。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应该从治疗性向发展性和预防性转变;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应该从偏重于“问题儿童”转向面向全体队员;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应该从专业辅导员参与转变到全体辅导员共同参与。

2.应重视优化校园的心境氛围。校园心境氛围是辅导员和队员心境形成的催化剂。如何处理好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改革和教师个体承受力之间,教育总体效益和教师个体利益之间的协调、统一,是我们当前必须谨慎考虑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开展一系列队员、老师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既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协调力,又改善师生关系,释放辅导员长期压抑的心情,提高辅导员的身心健康水平,真正避免心理虐待的产生。

3.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我们对“如何避免产生心理虐待”的研究目前还只是从辅导员方面着手,其实,要想队员不再受到心理伤害,不能只是着眼于辅导员方面,还应该更多地从队员角度考虑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要加强队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真正提高队员的“抵抗能力”。因此,我们学校课题小组还会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只有从辅导员与队员这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使“不再让我们的孩子遭遇心理虐待”成为美好的事实。

【参考文献】

[1]赵尚松.学校教育心理虐待探析.教学评论,2002,(1).

[2]方方.托起明天.辽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丁桂凤.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四川心理科学,1996,(1).

[4]于永正.蹲下来看学生.教师博览,2000,(9).

注:此文获2003年度浙江省少先队工作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责任编辑:徐峻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