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纪之初少先队工作新探索
21149800000044

第44章 浅谈“雏鹰争章”活动与品德新课程的整合

乐清市教育教研室 黄静影

【内容提要】本论文着重探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与品德新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体系。把少先队“雏鹰争章”的机制引入课堂,可以优化品德评价体系,使评价日常化、多元化,为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提供了一条路子,从而使争章活动更具有激励的作用,更有实效性。

【关键词】争章 品德新课程 整合

“雏鹰争章”活动开展至今已有十多年了,作为少先队的主体活动,它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达标授章的成功做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德育要求的更新等,争章活动在发展态势喜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一是,学校德育工作多头领导,多线贯彻。大队辅导员要忙于应付市少工委、市教育局、校领导等各条线上组织的活动,自己心中的阶段性目标不明确,争章活动缺乏整体性考虑,没有分层要求,也没有递进性。二是,中队辅导员成了“维吾尔族姑娘”,头上有七八条辫子,由各条线领导拉着,既要抓班级和学习,又要按队计划设计、安排活动,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没有时间、精力来开展争章活动,而绝大多数任课老师却又无从插手,爱莫能助,因而使争章活动备受“冷遇”,只能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难以扎扎实实地开展。

可见,如果在时间、阵地、人员上得不到更好的落实,在学校真正实现争章活动的目标,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新课改实施以来,课程化成了“雏鹰争章”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课程化”就是指“雏鹰争章”活动与学校课程改革优化整合,让课程成为争章的依据和保障,为“雏鹰争章”提供活动的时间、空间和辅导的条件。这也是少先队工作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自2004年以来,笔者一直在参加浙江省级课题——品德新课程与“雏鹰争章”活动整合的研究。下面,本文就这方面谈谈自己在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中的一些思索与做法。

一、整合的前提

“雏鹰争章”活动与品德新课程整合是以他们在目标、理念、内容、评价等方面的融会贯通为前提的。

(一)目标的一致

两者都以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促进少年儿童和谐地、有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基本导向。

(二)理念的融合

两者都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注重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倡导以儿童能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开展活动。两者都具有开放性特点,放眼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由校内向校外延伸。

(三)内容的叠加

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内容与“雏鹰奖章”的达标要求进行比照研究,可以发现,两者的许多内容是吻合的。特别是在自理、自护、自救、家务、友谊、礼仪、环保、爱国等方面,两者的交集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只要整体把握品德教材,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适当调整雏鹰争章活动的结构,或采用“雏鹰争章”活动中原有的章目,或增设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自设章,便可以构成“雏鹰争章”活动与品德新课程整合的新奖章蓝图。

(四)评价的认同

以奖章为主要激励措施的评价机制,与新课改的评价要求一致,重视评价内容的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反对通过单一的量化手段,尤其是品德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品德的方式。这些共同的特质为“雏鹰争章”活动与品德新课程的整合,提供了较高的可行性。

二、整合的方式

我们可以以品德新课程的教材为依据,结合每个单元的主题设一枚奖章,将本单元每课的教学目标转化为一颗星。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达成本课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要求,即可摘得对应的星,搜集到本单元的每颗星后,就能换取本单元设的奖章。下面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四单元为例展开具体的阐述。这个单元的主题为“安全伴我行”,因此可以设“安全章”一枚。本单元共设置四篇课文:《我是小小安全员》(关键词——居家安全);《小心“******”》(关键词——用电安全);《红绿灯》(关键词——交通安全);《遇见危险我不慌》(关键词——自救自护),于是我们可以对应地设“居家安全星”、“用电安全星”、“交通安全星”、“自救自护星”。当学生摘到这四颗星后,就可以换取“安全章”。

这样的活动周期大约为一周一星,一月一章,一学期可以争四五枚奖章,活动目标明确,时间充足,阵地固定,指导到位,使争章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产生了实效。当然随着教材的“螺旋上升”,相同主题的内容在不同年级出现时,还可以分设银质章和金质章,这样使“雏鹰争章”活动更有步骤,更有层次。

三、整合的模式

当“雏鹰争章”活动与品德新课程整合时,一种新的“课章结合”的复合型课堂模式就产生了。它的最明显特点是“课”中有“章”,“章”中有“课”。

根据“雏鹰争章”活动“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的环节,我们大致可以将这种“课章结合”的复合型课堂模式分成三类:奖章启动课、争章指导课、考章颁章课。

每个单元的第一堂课大都为奖章启动课。在这堂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媒体手段,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向学生展示本单元的教材结构,使学生整体了解奖章的基本要求,把具体可感、形象诱人的奖章呈现于学生的面前,激发他们的争章兴趣。

以“安全伴我行”这个单元为例,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上,我用课件制作了“安安”和“全全”两个讨人喜欢的小朋友形象。他们都是入学不久的新生,由于安全知识贫乏、安全意识淡薄,经常险象环生——在家闯祸,路上遇险,在校又惹事。孩子们耳闻目睹这一切,不禁都为这两个小家伙的安全捏了一把汗。这时,我说:谁是小小安全员,谁来给他们一点安全指导呢?孩子们各个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于是一次“争戴安全章、争做安全员”的争章活动就在孩子们急切的要求中拉开了序幕。此时,在愉悦的音乐声中,课件屏幕上依次出现了一只摇摇摆摆的雏鸡,一颗破土而出的嫩芽,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最后定格在一枚以雏鹰为背景的奖章上,奖章的中央是一把红、黄、蓝、绿四色小伞(这四色分别代表了居家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自救自护四个方面),伞下是一只圆圆的鸡蛋。我说:“孩子们,生命是如此美丽,生命又是如此娇嫩,让我们在接下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努力去学习居家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自救自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撑开安全之伞去遮挡生命中的风风雨雨,保护自己,关照他人,注意安全,远离危险吧!”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就围绕“居家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自救自护”四个方面开展教学,重点进行一些行为上的指导,这就是我们的争章指导课。在课上,我们还具体引导课后实践。如分别让学生去查查家里的安全隐患,认真制作“家庭安全隐患检查表”张贴于家中,请学生搜集家里的电器说明书,设计一份“家用电器使用须知”进行交流,由教师组织一次“交通安全知多少”考核等,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实践、观察、测评,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我们在结合家长的反馈材料,举行“安全伴我行”考章颁章课,通过颁章活动评价孩子们在本单元中的表现,激励那些没得到奖章的孩子继续努力。

四、整合的优势

“雏鹰争章”活动与品德新课程的整合,“课章结合”的课堂模式的产生为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注入了新的旺盛的活力。这样的整合以品德课堂为阵地,确保每周有三节“课章结合”课,大大拓展了争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壮大了争章活动的辅导力量。中队辅导员不再觉得“孤掌难鸣”,任课老师不再“袖手旁观”,从而保证争章活动不再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而且操作起来更方便,更高效。

这样的整合方式在深化奖章内涵,拓展奖章外延,畅通奖章各个环节,提升奖章效能等方面,为“雏鹰争章”活动更深入持续地发展创设了条件。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奖章活动具有一种非常活泼的结合力,即善于同所有的教育与活动结合的能力,我们称之为“O”型效应。因此如能再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获得所有任课老师的支持,彻底改变“任课老师不做,中队辅导不休”的局面,具有中国特色的“雏鹰争章”活动将会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更具有时代性与科学性,真正成为少先队工作的一个品牌工程。

【参考文献】

[1]黄黎明.一体化德育实验探新.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黄静影.引入争章机制 优化品德评价体系.小学德育,2005,(5).

注:此论文获2005-2006年度浙江省少先队工作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责任编辑:杨坚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