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教育史导论
21149900000023

第23章 科举制度的确立、演变及影响(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举研究已不再仅局限于对科举起源的考察及对其功过得失的笼统评说,而是从更新的视角、更广泛的意义进行研究。如有的学者将研究的视野转到科举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关系上,探讨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的意义;有的学者将研究的触角伸到国外,探讨中国科举制度对国外的影响;有的学者则把科举研究锁定在一个省或一个地区,使史料的挖掘更为深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10多年来关于科举研究有两个热点问题:一是为科举制平反;二是创建“科举学”。

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在《为科举制平反》一文中指出:从清末以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科举”是一个贬义词,长期以来科举制多是作为批判对象而被加以介绍的,之所以为科举制平反,并不是否认科举制的弊端和局限,而是要还其本来的面目。他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如下:“为科举制平反,就是为考试选才机制平反。有科举制度造成很多问题,但没有科举制度则会出现更多的问题。科举是有不好的方面,而没有科举将会出现更坏的情况。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当然,考试选才往往无法考察德行,千百年来,人们对以德取士的追求此起彼伏,赓续不断,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科举时代多次废科举却行不通的史实说明了这一点,‘****’中推荐上大学导致走后门盛行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前些年保送高中生上大学异化为‘送官不送民’的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科举历史与高考现实一再雄辩地说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的科举制,从考试内容上说深含古代精神,具有某些过时的糟粕,然而从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形式上说,则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这种平等择优的竞争方式具有超越帝制时代的生命力。”

创建“科举学”一说也是刘海峰于1992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具体制度中,科举制度实行之早、历时之久和影响之大是独一无二的。“对科举这么一个重要的制度和考试历史,古往今来都有许多人加以研究,从清末‘科举之学’衰亡后不久,现代‘科举学’便逐步兴起。现今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界等不同学科的学者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只是这些研究多是各自为政、互不往来的。而‘科举学’力图将古、今、中、外、文、史、政、教等各方面的科举研究熔于一冶,是一门融会古今、贯通中外的学问。同时,‘科举学’不单单研究静止不动的科举历史,而且还关注动态发展的考试现实,注重总结科举考试史上的经验教训,为当代考试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自创建“科举学”的思想提出后,众多学者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纷纷就其概念体系、研究领域、理论方法等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学者还主张为促进“科举学”的发展,应重视和加强科举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要开展观念形态科举文化的研究,中国古代所形成的“尚贤”思想、“大一统”政治理念、“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价值观以及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是科举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是科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深入探究科举考试与各学术文化分支的关系,如科举与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科举与古典文学、音韵学、经学、史学、文献学、书法艺术等也结下不解之缘;再次要积极开展科举文物、科举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科举文物指与科举选士相关的建筑遗存、各类碑刻和其他实物,如贡院、考栅、会馆、科甲名人宅第、试卷、科场用品等,科举文献指以文字记载的有关科举的历史资料,如登科记、题名录、各种典籍等,这些均属物质形态的科举文化。2003年4月,国家文物局、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和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中国科举文化展”,向世人展示科举文化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内涵和历史价值,还具有可贵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学习重点:

春秋末期,孔子针对奴隶社会世卿世禄的弊端,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理想,寄望于通过选拔让贤能之士登上政治舞台。孔子的这一理想在封建社会逐步得以实现,从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确立的科举制,最终完成了由推荐向考试的转变,并一直延续至清末。然而,随着朝廷越来越倚重于科举选拔人才,一方面固然起到推动士人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但同时也致使学校教育受到科举考试的制约而处于难以解决的矛盾之中。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在了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一是分析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教育产生的影响,考察科举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有识之士试图解决养士与选士矛盾所提出的主张;二是客观地分析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所起的作用,以及延续1300年之久的原因,并对科举制度对当今社会和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关文献:

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三联书店1958年版。

2.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

3.许树安:《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研究概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考论》,沈阳出版社2005年版。

10.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辨》,沈阳出版社2005年版。

11.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12.左益寰:《唐代科举制度述略》,《复旦学报》1983年第6期。

13.何忠礼:《状元、榜眼、探花名称探源》,《杭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14.赵钦一:《清代的科举制度》,《史学月刊》1984年第4期。

15.许树安:《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及其他》,《文献》1986年第3期。

16.盛奇秀:《唐代明算科》,《齐鲁学刊》1987年第2期。

17.盛奇秀:《唐代明书科考述》,《文史哲》1987年第2期。

18.杨学为:《漫评科举考试》,《教育研究》1989年第11期。

19.刘虹:《对科举制的反思》,《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4期。

20.刘海峰:《“科举学”刍议》,《厦门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21.凌阳:《明代科举考试再探》,《教育评论》1992年第2期。

22.何忠礼:《略论宋代的明经科》,《杭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23.张希清:《宋代殿试制度述论》,《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4.余保中:《宋代科举制对社会分层和垂直流动的作用探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6期。

25.吴建华:《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6.郭学信:《科举制度与宋代士大夫阶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

27.****:《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8.杨西云:《唐代门荫制与科举制的消长关系》,《南开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29.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30.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31.杜成宪:《唐代进士考试三场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32.刘海峰:《“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33.刘海峰:《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34.屈超立:《论明代科举制的政治功能——唐代与明清的比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35.廖健琦:《论唐代科举制的改革及其对当时教育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36.黄明光:《明代科举鼎甲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37.金滢坤:《试论唐五代科举考试的锁院制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38.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废除科举百年反思》,《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39.郑若玲:《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40.吴莉:《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思考题:

1.简述明清科举制度的基本模式。

2.分析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教育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3.分析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延续1300年之久的原因。

4.分析科举制度及因科举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经典选读

上仁宗皇帝万言书(节选)

王安石

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岂非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而然乎?臣以谓方今在位之人才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今以一路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臣故曰:在位之人才不足,而草野闾巷之间,亦未见其多也。夫人才不足,则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以合先王之意,大臣虽有能当陛下之意而欲领此者,九州之大,四海之远,孰能称陛下之指,以一二推行此,而人人蒙其施者乎?臣故曰:其势必未能也。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非此之谓乎?然则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诚能使天下人才众多,然后在位之才可以择其人而取足焉。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今之天下,亦先王之天下,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

……

所谓陶冶而成之者何也?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

所谓教之之道何也?古者天子诸侯,自国至于乡党皆有学,博置教道之官而严其选。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学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其材亦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