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
21154100000023

第23章 商海之外的松下幸之助(2)

战后,左翼思潮盛行,资产者的名声很不好,被指责为贫穷与灾难的罪魁祸首。而松下幸之助却偏偏“不识时务”,在大庭广众之下高谈阔论企业主的神圣使命,鼓吹劳资一家,和睦共处,同舟共济,而且还直言不讳地宣扬他的经营哲学。

在一家企业工会的演讲中,一名工会干部站起来质问:“松下幸之助先生,你口口声声说没有利润是企业经营者的罪恶。根据我们接受的理论,赚取利润是企业主的罪恶,是社会贫穷的根源。我不知你的演讲是想把国家引向何处?”松下幸之助心平气和地说:“我敬佩这位先生的坦诚,但也请允许我保留我的坦诚。我始终认为,企业主赚取合理利润是对社会做出贡献。这是因为企业经营得好,为消费大众提供了必需商品,利润是社会对企业主的奖励。反之,企业主如果经营不善,制造的产品粗劣,在市场上不受消费大众欢迎,那么这家企业就毫无利润可言。要知道,企业主经营企业的资金,是通过社会一点一点积累的。社会把一大笔资金给企业主,企业主却不能制造合格的商品回报社会,既亏了社会,又亏了自己,难道不是一种罪恶吗?也许我讲的道理还无法说服你,就拿你们企业打比方吧。你们的业主盈利之时,你们的日子一定很好过,薪水涨上去了,福利大有改善;若业主亏损,大家的生活就很难得到保障,不但薪水加不了,还要面临裁员。那么,你们是为业主亏损而高兴呢?还是为业主盈利而垂头丧气呢?我暂且还不想恭请你们立即回答。在座的有几位年长的工友,一定对二三十年代记忆犹新。经济大恐慌时期,企业主普遍亏损,那正是日本失业率最高、国民生活最贫困的时期。30年代经济慢慢景气,到鼎盛期,几乎家家企业都盈利,这又是国民日子最好过的时期。如果硬要说,企业主赚取利润,是社会贫穷的根源,是对社会的犯罪,那我就实在搞不懂了。”松下幸之助的话,博得一阵接一阵掌声。

《PHP》杂志首次发行惨败,可松下幸之助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质量上乘,宣传得法,终究会有人认可的。为了提高《PHP》的档次,同时更是松下幸之助的探究心理使然,他经常邀请僧侣、医师、律师、作家、商人、教授等知名人士座谈。松下幸之助说:“我只受过4年小学教育,并且长期从事企业经营,所以,对哲学非常陌生,不了解社会。然而,凭我的人生经验,我认为追求和平幸福是人类共同的问题。我想用对话的方式,请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对话内容全部刊登在《PHP》上。杂志最初在知识界产生影响,慢慢流传开来。

1948年2月13日,松下幸之助在大阪中之岛图书馆举办第一次研究讲座,其后每月这个日子举办一次。最初是松下幸之助主讲,以后穿插对话、讨论等多种形式,主题仍围绕“研究人类”,松下幸之助参与这一讲座1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1950年,有关松下电器“限制公司”的禁令解除,松下幸之助正式回公司上班,执意把PHP精神贯彻到企业经营中去。松下幸之助提出“产业国际化”的发展方针,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开拓海外市场。对话及演讲被迫中断,因内容贫乏,《PHP》的页码减少一半。但不久,《PHP》开始刊登松下幸之助就企业经营的系列讲话,《PHP》的声誉又开始慢慢回升。

1961年8月,松下幸之助实现5年计划后功成身退,辞去总裁职位,从日常事务中脱身出来,致力PHP研究。PHP迁至京都的私家寓所真真庵,研究员增至十几位,专务为锦茂男。

1967年,PHP研究所迁往京都火车站南侧的《PHP》总部大楼。此时,松下电器已是国际化大型企业,松下幸之助本身则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以这种身份亲任PHP研究所所长,PHP声誉日隆。松下幸之助从1965年起,开始在《PHP》杂志开辟“日本繁荣谱”专栏,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发表颇有见地的系列文章。以后,松下幸之助才思泉涌、笔不辍耕。其中,以松下幸之助与盛田昭夫的对话录《忧论》、松下幸之助与美国著名企业家路易斯·兰勃共答日本经济学家石山四郎的访谈录影响最大。这些论述结集出版,广泛流传海外,轰动一时。

《PHP》杂志发行量一直处上升趋势,1968年突破50万份。《PHP》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作为一份纯学术性的杂志,这么受欢迎,在日本文化史上堪称奇迹。

1970年10月,英文版《PHP》创刊,杂志内容并非日文版的翻版,而是针对英文读者的口味另外构想编辑的。到20世纪80年代,《PHP》又增加了西班牙文版。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逐渐掀起向日本学习的潮流,《PHP》杂志,则成了沟通日本与世界的桥梁。

除了办刊,松下幸之助更通过著书立说宣扬PHP思想。他一生出版著作60余本,发行总量高达1000万册。除了上述的两本。影响大的还有:《我的梦、日本的梦、21世纪的日本》、《探讨人类——提倡新人生观》。《我的梦、日本的梦、21世纪的日本》出版于1976年,是松下幸之助为庆贺PHP研究所成立30周年而写的,被学术界认为是剖析并展望日本现实与未来的权威著作。《探讨人类——提倡新人生观》一书,站在宇宙与人类的高度来看待人性,受到日本各界的重视。

松下幸之助的著述,让众多作家汗颜。一个只上4年学水平的人,能够把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否与当前商业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向世人演讲,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何等的气魄!呼吁和平,抗议美国为本国人民制造的毁灭性的灾难,足以让国人敬仰。对下一个世纪国家经济的兴衰未来大胆预测,这又足以体现松下幸之助的目光远大,高瞻远瞩。

不惜巨资创办松下政经塾

松下幸之助想:政治、企业、宗教虽然彼此不同,但目的却相同,这就是以仁慈之心造福众生。因此,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积极培育高级政治经济人才,把他们造就成具有仁慈心的领导人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为富不仁”与“为富颇仁”,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必将遭人唾骂,后者必受人敬仰。松下幸之助则属于后者,为了培养21世纪高级政治经济人才,他于1980年办了“松下政经塾”。

创办政经塾的构想缘起于与大德寺立花大龟师父的一席谈话,大师说:“政治就好比玉珠子,串联珠子的丝带就是宗教心,就是仁慈心。玉珠如果没有丝带,将散落一地,很难收拾,政治如果没有仁慈心,就不会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

松下幸之助想:政治、企业、宗教虽然彼此不同,但目的却相同,这就是以仁慈之心造福众生。因此,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积极培育高级政治经济人才,把他们造就成具有仁慈心的领导人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松下电器出资70亿元设立松下政经塾。松下政经塾的全称为“松下幸之助政治经济研究所”,是以育人为主,相当于研究生院的高级研究机构。1979年经日本文部省批准,1980年正式对外招生。松下幸之助任塾长。政经塾的招生对像为国内外大学毕业生,或大学毕业工作未满3年者。入学考试极为严格,录取率大约1%。松下幸之助坚持宁缺勿滥,即使录取了一名,也要为他开课培育。

第一期至第四期的学生总数才63人。政经塾学制为5年,基本课程为2年,专业课程为3年,其中1年赴国外研修。

基本课程:除普通政治与经济科目外,还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文化、英语会话等,另外还有茶道、剑道、佛道、政经塾精神、中国古代伦理、中国古典文学等。可见该校对学生世界观及道德修养的重视。专业课程以学生自我研修为主,范围无所不包,但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例如:21世纪日本在世界的地位;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能保持多久;水稻与国计民生;儒教对企业的影响;社会发展与家庭的变革;日美贸易磨擦之我见;如何看待中国的巨大市场。

松下幸之助为政经塾设立100亿元教育基金,其中的一半由公司的盈余中拨出,另一半由松下幸之助本人捐赠。松下幸之助一生求贤若渴,惜才如命。可该校的毕业生,并不留在松下电器服务,而是鼓励他们参加民意竞争,从事社会活动,服务其他企业,或自己创办公司。

由此可见,松下幸之助办学,毫无利己之心。他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向着人类的21世纪。松下幸之助认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心将会是以日本为首的亚洲。

19世纪,日本现代教育先驱吉田松荫创办“吉田村塾”,培养了大批仁人志士,始有明治维新成功。20世纪,松下幸之助创办“松下政经塾”,必将对21世纪亚洲的繁荣与世界的和平幸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