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10)
21156500000027

第27章 抗日烽火熔铸士子灵魂(3)

民国时期,兰州的地方史志亦有发展,虽然辛亥革命后,社会动荡不宁,但有胆有识的知识分子仍然继承中华民族治史的优良传统,或筚路蓝缕从头写起,或搜罗剔抉补遗订伪,致力于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如张维总纂的《甘肃新通志稿》和著录的《甘肃人物志》与《陇右方志录》等、王编纂的《皋兰县新志初稿》、窦秉璋编纂的《金县新志稿》和《重修榆中县志稿》、周树清编纂的《永登县志》、张鸿汀编著的《兰州古今注》、杨巨川编纂的《青城记》等,均为研究兰州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

张维(1890—1950年),字维之,别号鸿汀,临洮人。民国时期方志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清宣统间拔贡,授学部书记官。辛亥革命间,潜归故里,联合同盟会员与开明人士倡组狄道州议会。在兰州任甘肃省临时议会文书,倡办《甘肃民报》、《大河日报》、《政闻报》,并为主笔。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甘肃省署秘书长、甘肃省政务厅厅长、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省政府委员、国史馆顾问及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特约教授。在省府任职期间,在文化教育方面,建议设立兰州大学、西北农专、西北医学院、兽医学院及各县专科学校并保送国内外留学生,设立西北图书馆、甘肃科学教育馆等,为发展兰州乃至甘肃全省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平生致力于西北史志研究,为国内史学界所重视,著有《甘肃新通志稿》、《陇右金石录》、《陇右方志录》、《甘肃人物志》、《仇池国志》、《陇右著作录》、《陇学略述》等数十种。总纂的《甘肃新通志稿》叙事上起远古,下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甘、宁、青分省以前,共450万言,取材丰富,内容翔实,为研究西北历史的重要参考书。书成时正值抗战爆发,无法刊印,遂将清稿交省图书馆保存。

民国时期,兰州士人也著有一些专著,但为数不多。主要有王树中的《细阳小草》、《梦梅轩诗词草》,刘尔炘的《果斋前集》及《续集》与《别集》、《劝学迩言》、《经日记》、《果斋一隙记》、《果斋日记》、《拙修子太平书》等,张林焱的《舣艇山房诗词稿》,郑元浚的《东游日记》,王炳麟的《拙庵诗词草》,刘绳武的《听云山房诗词草》、朱云龙的《中医先后天阴阳经集》,周应沣的《周易四卦解》、《金刚经了解》、《棣园诗文集》,杨巨川的《青城记》等和几部地方志书。

王树中(1868-1916)是皋兰长川村人,字建候,号百川,又号梦梅生。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进士,当时年仅27岁。以进士第指放安徽,为官十余载,勤政爱民,皖人呼之为“王青天”。他在政事之余,还潜心学术研究,与兰州乡贤、翰林刘尔炘过从甚密。

在学术问题上,王树中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不盲目苟合。刘尔炘曾说:“思与君以学术相增益,遇事辄规君,君或怒而去,怒已而喜,喜复来,来或复怒。二十余年中,相见辄相诤,相违辄相念。”他的诗作多收入《梦梅轩诗草》、《细阳小草》等诗集中,其内容除一些酬唱应和之作外,多属生活纪实,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具有较好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与他为官清廉,旨在爱民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如纪灾诗云:“携筐认说求桑妇,齐向郊原掘草根。一缕寒烟谁举火,斜阳黯淡照荒林。谁把婴孩弃道旁,声声犹自觅爷娘。几回恻念思留养,自顾残躯且不遑。灾祸流行盛疠疫,斯须人与鬼为期。荒原日暮群鸦噪,剩没残骸沟壑遗。”又如写天旱:“吁嗟我农人,连年忧穑事。四月雪花飞,五月骄阳肆,六月麦垂颖,雨雹见灾异。七八月间旱,良苗无嘉穗,垄亩怅徘徊,恻怆继以泪。”在《长途遣怀》一诗中写道:“十载牛刀聊复尔,归来裘敝逢揶揄”、“鲸鲲扬鬣海翻涛,当道豺狼竦发毛。”抒写了一小小县令,在腐朽的封建社会中面对百姓苦况,抑郁愤怒但又无可奈何之心情。

诗词楹联创作有新的发展。诗词方面,除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诗词外,主要仍是吟咏乡土风物、纪游怀古、名胜古迹、抒发情怀,展现兰州具有北国之雄、江南之秀的盛貌,抒写了热爱家乡,热爱兰州的激情。间有一些表现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词,但为数不多。

民国周应沣的《五泉记游》诗云:

细雨如烟滴翠台,幽花涧底向风开。

岩头瀑布垂垂下,林角溪云故故来。

半卷诗成动苍海,一壶兴尽寄蓬莱。

诸君到此须留醉,不醉湖山未是才。

诗歌描写了五泉山优美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五泉山林泉之美的热爱。

民国刘尔欣的《兰州怀古》诗云:

天开地辟几多时,山自凌峋水自奇。

秦汉以还辛庆忌,羲轩而后段容思。

累朝文献原非足,继去人才未可知。

灵秀郁盘应发泄,家家诞有好男儿。

表现了诗人对先贤名哲的仰慕,表达了希望有更多后起之秀的心情。

民国王树中的《辛亥春日谯陵纪灾》诗组之一云:

携筐认说求桑妇,齐向郊原掘草根。

一缕寒烟谁举火,斜阳黯淡照荒村。

其二云:

家无长物剩锄犁,举室群如冻雀栖。

儿女频频啼索食,自加呵责自酸凄。

描写了灾区人民心酸生活,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作为母亲的心灵痛苦。

续范亭的《兰州黄河楼远眺》诗:

浩浩荡荡全是正气,蔚蔚苍苍皆有生机。

绿树兮荫浓,黄河兮长流。

此地也有黄鹤楼,雁滩胜似鹦鹉洲。

皋兰山水真如画,欣逢崔颢与同游。

作者以浓烈的情感,描写了登上兰州黄河楼远眺时所见的美丽壮观的景色,热情地抒发了对兰州山河大地的热爱之情。

无名氏的《虹桥春涨》诗二首,

其一云:

不凭支柱架虹腰,独卧河干历几朝。

桥上行人桥下影,年年来去送寒潮。

其二云:

春桥春渡观春华,春水春山春景佳。

河涨春桥桥春涨,流沙过客客流沙。

紧扣“虹桥春涨”四字作文章,记述了该桥的作用,描写了它的景色。

民国张思温的《享堂峡》诗:

享堂峡里且寻幽,峭壁行经动客愁。

险道输煤仗驴背,高崖辟地种竽头。

两山突兀摩天起,一水奔腾破石流。

东望中原烽火满,太平何日写心忧。

描写了享堂峡的险要,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渴望太平的心情。

楹联方面在近现代甘肃楹联家中,最有成就,堪称楹联大家者,当数刘尔炘。他所做的联语,立意清奇、构思精妙、语言清丽、飘逸洒脱、情趣横生、通俗活泼、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是中华楹联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刘尔炘平生所做楹联颇多,仅题五泉山的楹联就多达一百三十多副,是其楹联中的代表作品。

如题孰乐台联:

最好四月天,尝听此七级台前,泉声乎?鸟声乎?钟磬声乎?高下悠扬,引我去游仙境里;偶登三教洞,试看那万家城外,车来者,马来者,杖履来者,贫富贵贱,无人不在戏场中。

新中国成立前的兰州,每年农历四月八日都有过庙会的习俗,那一天的五泉山十分热闹,置身五泉山中,侧耳倾听,泉声、鸟声、钟磬声、唱戏声溶为一体,使人如置身仙境里。登上山巅的三教洞,俯神茫茫红尘,芸芸众生,熙熙攘攘,坐车的、骑马的、扶杖的……无论“贫富贵贱”,就好像全都在天地这个大戏场中。“无人不在戏场中”,通俗形象地写出了一个深奥的哲学道理:唱戏的戏台所表现的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而整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大大的戏台,帝王将相、庶民百姓,无一不在这个大戏台上游戏,从而通过写唱戏来表达作者对时势及百姓的忧思之情。

题睿源寺中门联:

我来敲不二法门,催座上菩提,快拔众生登彼岸;佛既辟大千世界,种人间烦恼,莫耽独乐守名山。

此联看似问佛,实则质问时局之当道者,为何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管民生之疾苦呢?借联抒发悲世悯人之意愿,真是嫉恶如仇。

题睿源寺左“明月前身”门联:

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信禅意去;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这一联全用禅语,借佛喻世。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具有禅意,人间男女老幼,人人都可成佛。关键在人是否心地纯正,有佛心即是真佛。

题睿源寺拈花坞门联:

白鸟忘机,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这一联语巧妙运用联语表达了作者旷达无羁但又消极出世的怅惘情绪。

题大雄宝殿联:

运法眼看得分分明明,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无可如何,绝世慈悲都入梦;把性灵养的活活泼泼,动机亦在此,静机亦在此,立脚处全然在此,自家智慧便通神。

此联是借禅语来表达自我心境。上联抒写了愤世嫉俗而又“有心报国,无力回天”的悲怆心情。下联提出只有脚踏实地,尽可能做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业,才算不负此生。

另一联云:

山即是空,水即是空,花花草草亦即是空,到此恍然空诸所有;天不可说,地不可说,人人物物都不可说,既然如此说个甚么?这一联也是借用佛语来讽刺当世,表面上看,联语似乎轻松诙谐,但实际上心情十分沉重,无可奈何,只好自我调侃了。

题大悲殿千手千眼佛联:

眼不宜多,眼多则遍观那人世间困苦颠连,徒增难过;手尤要少,手少则专抱我自家的精神念虑,免得乱抓。

这一联将千手千眼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题卧佛殿联:

还不起来么?此等功夫,怕是懒人都藉口;

何妨睡着了,这般时代,倘成好梦亦欢心。

这是一副惊世骇俗的楹联,上联借笑骂睡佛来讥讽那些不自食其力,专要百姓养活的懒人,下联是说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如果能真是像睡佛一样睡着了,或许能做个好梦,即使是梦,只要是好梦也会令人高兴的。

题太昊宫二门内东廊“步履寻幽”门联:

人都要挤着进去,便闹得纷纷扰扰,乱乱哄哄,我劝你缓些儿好;你既然游了出来,回想那弯弯曲曲,高高下下,他教人看个什么?

此联以生动风趣的笔触,写出了人世的曲折、官场纷扰。

题择步山房联:

进门来有贤有圣有佛有仙,他曾将宗旨说明,分为三教;这路是可东可西可南可北,你须要主意拿定,走哪一条?

此联仍以佛理喻哲理,警告世人,要选对道路,不要误入歧途。

刘尔炘所撰五泉山清虚府左文襄公祠联:

提江南江北数千里扫荡之师,靖陇上烽烟,修明礼乐;愿关内关外亿万户弦歌之士,学湘中豪杰,旋转乾坤。

在赞颂左宗棠的同时,呼吁国人要像左宗棠一样,“旋转乾坤”。

五泉山三教洞联:

看眼中滚滚尘寰,曾讲求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以唐虞传授为经世大猷,天地无私,随在容佛国袈裟,真人炉鼎;叹脚底茫茫孽海,全蔑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被欧美文明夺圣门要道,乾坤将毁,何处著梵王宫殿,仙子楼台。

表达了作者对西方文化严重冲击华夏文化所产生的后果的极大关注和忧虑。

五泉山清虚府岳忠武王殿联:

若要教天下太平,须体贴王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这才是人间豪杰,能扶持世道,入则为孝子,出则为忠臣。

针对当时官场上文官爱钱又怕死,武官怕死又爱钱的吏治状况,借岳武穆之言予以劝诫,表达了作者对澄清吏治,振兴中华的渴求。

除刘尔炘外,还有不少士人写出了很多名联。

薛笃弼所撰庄严寺国民戏院联:

因时制宜,开通民知;

旁术博采,发挥国光。

提出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碰撞,但要“因地制宜”,既要“旁术博采”,吸收一切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文化,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代表了兰州士人文化和士人思想的一种趋向。

牛剑秋的旧省民政厅进思堂联:

宦游经四载,壮志未酬,看农林工商矿甫具萌芽,恐辜负玉塞葡萄,金城杨柳;胜地重三边,环奇待辟,愿汉满蒙回藏共殚心力,齐造成文明世界,锦绣河山。

此联紧扣“进思”这一主旨,指出兰州的近代工业已“甫具萌芽”,希望各民族团结一致“共殚心力”,创造一个“文明世界,锦绣河山”。

万众同心,兰州将宰丧家犬;

匹夫有责,甘肃不乏救国人。

这是上世纪30年代初,兰州一位学子针对被北伐革命军赶下台的吴佩孚在兰州妄图东山再起而写的一幅对联,充分表达了兰州人民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立志革命救国的决心。吴佩孚于1927年被北伐军赶下大帅的宝座后,先跑到四川投靠军阀杨森,不遇。1931年,西北军失败,甘肃空虚,便又窜到兰州,与盘踞陇南的马廷贤和洮岷一带的鲁大昌,以及乡绅李俊潭等勾结,妄图恢复北洋旧制。第一次吴李共餐,吴出一上联“才同南海,金城喜相逢,何以著筹匡一统”。李遂对一下联“德并东山,玉帅庆再起,不能席卷收八方”。

吴佩孚等人在兰州的反动活动激起了兰州人民的极大愤慨,一位中学生用白纸写了这副对联,晚间贴在吴公馆的大门上。次日,吴佩孚一看形势不妙,连夜溜之大吉了。

不过,这一时期的大量楹联仍然是山水名胜、酬和应答、借景论理、即景抒情之作。如刘尔炘的五泉山“若登天然”坊联:

高处何如低处好;

下来还比上来难。

五泉山太昊宫南“凉处坐”亭联:

谁教人只管好高,上,上,上,上;

我替你从容定喘,来,来,来,来。

这些楹联语言浅显易懂,所含哲理十分深刻,耐人寻味。慕寿祺的荡喧楼联:

望白塔盘空,楼阁直连霄汉上;

展青天作纸,河山都在画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