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10)
21156500000028

第28章 抗日烽火熔铸士子灵魂(4)

把站在荡喧楼上眺望白塔山高耸入云,雄奇秀美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教育方面,民国时期,兰州一些有识之士面对国家积贫积弱,受西方列强欺凌而无能为力的现况,深感人才的不足是国家难以富强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教育上,试图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培养人才,以达到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目的。于是,近代意义上的教育事业便在兰州发展起来。到抗日战争时期,兰州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据《兰州市志·教育志》载:“民国时期,新学发展,近现代教育初具规模。”民国二年,邓宗、王之佐等筹办第一所女子师范和女子小学。蔡大愚改办原政法学堂为公立政法专门学校,近代高等教育开始建立。民国六年,改原停办的农林学堂为甲种农业学校。新办甘肃测量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内迁,人才西流,兰州国立高等学校相继成立。民国二十八年,兰州先后设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私立学校蓬勃兴起。民国二十七年,兰州首先设立北平私立西北中学分校。此后又先后设立兰林中学、志果中学、知行中学和兰山中学。

随着一些外来回族穆斯林知识分子,如湖南的马邻翼、四川的蔡大愚等在兰州的宣传倡导,兰州回族的中国传统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马邻翼等创办了兰州****劝学所和所属清真第一高等学校,即后来的清华小学,有力地推动了兰州回族的中国传统教育。抗战时期,东北、华北大批知识分子来到兰州从事文化教育活动,较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兰州地区回族的思想观念。兰州地区出现了更多的回族中小学校。如兰州市的清华、明德、进德、尚德、崇德小学和知行中学,以及西北中学等,回族学生人数最高达到1200多人。

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完善,兰州士人开始采用创办公共图书馆等形式,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推动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明清时期,随着书院的建立,大量儒家经典、史志著作的印行,藏书楼应运而生,但藏书楼只为少数人服务,一般社会士人很难看到,更不面向社会开放。书院作为古代教育机构,也有藏书,但藏书很有限,五泉书院是兰州府官立书院,藏书仅80多种。兰山书院是甘肃最大的一所省立书院,号称藏书丰富,乾隆时藏书200多种,咸丰四年(1854年)失火被焚,此后陆续购置,至光绪时也仅101种,因此书院藏书也不向社会开放。清末建立的向西方学习的近代中国教育制度,使书院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据《兰州市志·文化事业志》记载:民国五年(1916年),甘肃省教育厅厅长阎士璘会同士绅刘尔炘、张继祖等将原学务公所及兰山、求古、五泉三家书院的书籍搜罗到一起,创办了甘肃公立图书馆,诞生了兰州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计有各类图书9913种、78686册;杂志9931册;报刊4种。20世纪30年代,甘肃学院院长邓春膏广筹资金,派员到上海购书。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有中、西文书籍16355册,订杂志近百种。抗日战争后期,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主任刘国钧教授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创办了国立兰州图书馆,计有图书1万多册,杂志30多种,报刊18种。民国三十五年,兰州大学校长辛树帜为满足学校需要,不遗余力花重金到京、沪等地购书,两年间,积书15万册,为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总的情况来看,民国时期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除国民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外,广大知识分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西北名流水梓、兰州大学的创建者辛树帜、西北师范大学的创建人李蒸、倡导回族新式教育的马邻翼、致力于回汉教育的蔡大愚、创办私立志果中学的赵元贞、致力于地方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刘尔炘等。

水梓,字楚琴,兰州人,西北名流之一。清光绪十年(1884)生,二十八年(1902年)中秀才。三十年(190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甘肃文高等学堂,曾为学堂总提调杨增新编译俄文外交条约等资料。

民国三年(1914年)毕业于京师法政学堂,回甘从事教育工作,历任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甘肃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并代表甘肃省教育界出席全国教育会成立大会,奉派考察直、鲁、江、浙等省教育。民国八年(1919年),代表甘肃省参加教育部考察团,赴欧、美各国考察。回国后仍任一中校长,提倡女学,创立省教育会,当选首任会长。自1922年起,先后任甘肃省政府代理秘书长、狄道(今临洮)县知事、甘肃省自治筹备处处长、兰州市政筹备处总办、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处参事兼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府秘书长、甘肃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甘肃省银行董事长、省中苏文化协会会长。1940—1949年间,先后任考试院甘宁青铨叙处处长、陇右公学董事长、甘宁青考试铨叙处处长、兰州大学特约法学教授等职,被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兰州解放后,曾致函新疆、河西国民党驻军将领陶峙岳、刘任等,敦促和平起义。

水梓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主张“教育救国”,一直关心文教事业,并积极支持、促进。欧美的考察,使其更深刻地感到,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故在甘肃省工业会成立纪念特刊题词说:“神禹往矣,考工失传。货弃于地,国计维艰。科学技术,借石他山。群起建设,力能回天。”同时提倡学好外国语,为吸收外国的文化科学技术创造基本条件。因此任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时,特别重视英语教学,还曾引起读经派的反对。在任教育厅长时,极力提倡“尊师重教”,曾为全省教育界有成就的人士绘制画像,张贴于省教育会楼廊墙上,以示表彰。水梓创立省教育会,主张教育救国,提倡学好外语并身体力行,对兰州乃至甘肃全省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辛树帜,字先济,湖南人,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教育家和农史学家。1946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合并国立甘肃学院与国立西北医科专科学校,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辛树帜任校长。他在上教育部的签呈中说:“西北诸省,为我国古代文化发祥之地,亦今后新国运发扬之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国防价值,于今尤重,复兴文物,开发资源,实目前最按原计划要之工作。”他来到兰州后,对兰州大学机构进行调整建设,使其更加科学,他按综合大学的规程,增设文学院、理学院、新设兽医学院。为适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在文学院内增设边疆语文系。为提高教学质量,聘请国内著名学者顾颉刚、石声汉等数十名专家来兰大任教。重视图书馆和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使兰州大学很快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辛树帜创建兰州大学,为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教育、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蒸,字云亭,河北省滦县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任校长、院长,为西北师范学院首任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相继西迁,组成西安临时大学。次年,改西安临时大学为师范学院,李蒸任院长。1939年,又改称西北师范学院,校址设于陕西城固。1940年4月,迁来兰州。李蒸院长亲自来兰州勘定校址,选定在十里店。建院之初,院长李蒸和广大师生员工一起备受颠沛流离之苦,不怕苦,不怕累,就地取材,一边建设,一边搬迁,一边教学。经过四年的艰苦创业,到1944年底,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全部迁来兰州,李蒸、黎锦熙先后任院长。全国著名学者数十人来学院任教,使西北师范学院真正成了西北教育的摇篮。

马邻翼,字振吾、振五,回族,湖南邵阳人。他为了在回族中倡导新式教育,殚竭毕生精力。1912年任甘肃提学使时,即与甘肃提督马安良、甘州提督马麟、甘肃省印花局局长喇世俊、政法专门学堂校长蔡大愚等筹办甘肃回族新式教育。次年5月,在兰州孝友街清真寺创办了“兰州回民劝教所”,使甘肃回民新式教育有了良好开端。随后,又在今酒泉路、新华巷、临夏路、金城关等处创办回民学校5所。并在甘、宁、青三省创办回族新式小学100多所。1928年,马邻翼在北京与孙绳武、白崇禧、马松亭、马福祥等回族著名人士联合创办清真中学。1930年改名西北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迁兰州,仍称西北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兰州回民中学。

刘尔炘(1864—1931年),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晚年自号五泉山人,兰州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受聘任五泉书院讲席。二十年(1894年)进京述职,授翰林院编修。三年后辞官归里,次年复任五泉书院讲席,继任主讲。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期间,联合同仁整顿健全了皋兰兴文社,创办了两等小学堂、兰州修学社、皋兰修学社、陇右公社义赈处及陇右乐善书局等文化教育和慈善社团。1931年卒于家。刘尔炘一生对兰州文化教育、社会公共事业以及园林景观等作出了巨大贡献。1935年,地方官为他在五泉山竖立铜像,并改五泉山层碧山庄为“果斋祠”,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