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21156900000010

第10章 社交中的心理学——学习社交,打造个人魅力(4)

1.男上司与女下属的相处之道

⑴保持一定的空间感

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中有心理距离,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男上司与女下属相处时,如果走得太近,超越了一般朋友的界线,就会给男上司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男上司在管理女下属的时候,最开始你就应该清楚地告诉她们,在工作上你是她们的上司,因为这是公司赋予你的行政权力,而不能一开始就让上司和下属这个关系的界限变得模糊。

如果一个男上司在管理的时候仍然当自己是一个普通员工,和大家打成一片,那么,一方面会让女下属在工作上过分地依赖你,她们就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当真正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时,你与她们的沟通也会很困难。因此,男上司与女下属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空间感,不能跟她们走得太近。另外,男上司对每个女下属的态度,特别在公事的处理上,不应该带有个人的感情偏好。

⑵谈工作最好有第三人在场

工作中,男上司最好不要让女下属单独进自己的办公室。一方面,每次的出入不可能没人撞见: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只会给自己增添麻烦。所以,除了很机密的工作外,谈工作时尽量使双方的关系处在众人目光的监督和保护下。

⑶言谈举止要注意分寸

有些男上司在谈话中,或大笑不止,或与女下属眉来眼去,甚至触及某些私人问题,这些都会让人反感或引起误会,破坏正常的人际交往距离。

⑷不单独与女下属去娱乐场所或餐馆

娱乐场所的气氛不适于正当的异性上下级的交往,不利于男上司约束自己,也不利于下属保护自己,从而使彼此的交往处于一种非常的、暧昧含糊的状态。

2.女上司与男下属的相处之道

⑴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作为女上司,如果说在私下交往中你还可以得到男人的关心、爱护,那么在工作中则根本不可能得到男同事的礼遇。要是你能干,男同事反而会有受威胁的心理,否则他又会嗤之以鼻。因此,女人在工作场所里,尽管能得到男人口头上的诸多关照,但一到实际情形,则没有谁会真的帮助你,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⑵对男性下属不得优礼有加

作为女上司,除了会遭遇别人的性别歧视,还面临着男性下属不愿服从的麻烦,你对男下属用软功,苦口婆心,他会看扁你。因此,对待这类男下属,你应拿出上级的权威,让他感到你的威严。

⑶征求男下属的意见

征求男下属的意见也是一种赞赏,因为这表示你重视他的见解和经验,令他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你征求男下属的意见时要注意:在公司,不要和男下属商量纯私人性的问题。例如你想买汽车、投资股票或购买房子,又知道他在这方面有研究,就可以在轻松的情况下(如午饭、下班后)向他讨教,他会觉得你有眼光而对你友善,以后也会主动向你提建议。

⑷不要伤害男下属的自尊心

很多男人总是有这样一种心理:相信自己天下第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人的自尊心实际非常脆弱,一遇到女人威胁到他的地位,便会产生抗衡心理。所以,你必须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维护一下他们的自尊,并夸奖他们一两句。

⑸在相处中寻求共同点

男下属面对女上司时,常常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设法寻求一个共同点,产生共鸣,使相处变得容易。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先要知道这个人的喜好,方可对症下药。

⑹不要在别人面前流泪

在工作环境里,女上司的情绪化是不能容忍的。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但有损你的威严,而且对你的事业形象也不利。男人能接受某些女人的眼泪,但对女上司却绝对不能。

掌握与异性下属的相处之道,你在工作中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从而使工作的氛围和谐融洽。

运用“冷热水效应”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

“冷热水效应”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都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情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若你将手先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你就会感到温水热;当你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就会觉得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冷热水效应”。

“冷热水效应”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都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情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

1.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

某大学教授在课堂上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凿个洞,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这个洞肯定凿不成。可是如果有人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在墙壁上凿个洞。”这位教授谈的就是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当提议“把房顶扒掉”时,对方心中的“秤砣”就变大了,对于“墙壁上开个窗口”这个劝说目标就会顺利答应了。冷热水效应可以用来劝说他人,人们在判断事物时,无意中要进行相互比较。有时为了让某人接受某事(温水),你不妨用另一件更困难的事(冷水)作反衬,出于趋利避害、两难当中取其易的本能,他会痛快地接受你想让他接受的事(温水)。

2.运用冷热水效应使对方高兴

当你的朋友为某事而心情抑郁时,你可以应用冷热水效应使他的心情豁然开朗。一位哲人看见一位生活贫困的朋友整天愁肠百转,一脸苦相,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朋友快乐起来。他对朋友说:“你愿不愿意离开你的妻子?愿不愿意丢弃你的孩子?愿不愿意拆掉你的破房?”朋友说道:“不!”哲人说:“对啊!你应该庆幸你有一位默契的伴侣,一个可爱的后代,一间温暖的旧屋,你应该为此高兴啊!”朋友听后,心情顿时就好了起来。

在这个寓言故事里,哲人运用冷热水效应,缩小了朋友心中的“秤砣”,从而使他对自己的拮据生活感到快乐。一个人快乐不快乐,通常不是由客观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等决定的。

在人际交往中,冷热水效应通过使他人心中的“秤砣”变小,发挥着三大作用,但如果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大,就会出现三大“负”作用了。因此,你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避免这些“负”作用的出现。另外,你还要记住,你只有保持心中的“秤砣”合情合理,前后一致,才能正确地评价自身和外在的事物。

3.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获得对方的好评

人生在世,难免有事业上滑坡的时候,难免有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难免有需要对他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时候。这种时候,假若你处理不当,就会降低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你能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不但不会降低你的形象,反而会使你获得他人的好评。

事业开始滑坡的时候,你不妨预先把最糟糕的事态委婉地告诉别人,以后即使你失败了也可立于不败之地;当你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道歉不妨超过应有的限度,这样不但可以显示出你的诚意,而且会收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当你要说令人不快的话时,你不妨事先做个声明,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使对方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

这些运用冷热水效应的举动,实质上就是先通过一两处伏笔,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小,如此一来,它称出的物体重量也就大了。

扩大交际圈,与不同性格的人友好相处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能否与别人,特别是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友好相处,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家庭,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和谐、美好,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望并非易事。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这个人喜欢的东西,可能恰恰是另一个人厌恶的。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如果不能做到性格互补,彼此就会很难相处。那么,什么是性格呢?

心理学一般把性格定义为:性格是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能否与别人,特别是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友好相处,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家庭,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首先,性格不同的人结为朋友可以进行互补,各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性格中既有人们共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们之间相互区别的心理特点。人们的心理千差万别,世上不可能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一味地寻求性格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是不太现实的。同时,人们应当看到别人的性格中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比如有的人细致,有的人粗心;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则稳重沉着。所以,性格不同的人相互来往,可以互相补益,共同进步,使双方都有所得。

其次,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上的人也是千姿百态的,同自己情趣相投的毕竟只占少数。如果人们只和情趣相投的人交往,那么反而会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就等于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束缚了自己的社交活动,许多有才能、有修养的高雅之士,也都会被你拒之千里之外。

再次,在一个公司,或一个团体里,会包含各种性格的成员,你要想和其中大多数人都保持良好的友谊关系,使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非常融洽的环境里,就必须要欢迎任何性格的人,同他们平等地、友善地相处,并真心真意地理解他们。

在和那些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相处时,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心理,从而达到求同存异、和睦共处的目的。

1.多了解别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会受到环境、教育、实践等条件的影响。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和所经历的实践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性格都是有差别的。

当你和一个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打交道时,或者与一个性格很特殊的人相处时,你就应该了解一下他性格形成的原因。假如你是一个性格活泼、乐观开朗的人,遇到的是一位沉默、呆板、孤僻的人,你应该多和他交谈,或者侧面调查一下。你可能会了解到他在生活中经受了许多坎坷和磨难,甚至曾经受过严重的精神打击,或许你就会更多地理解他、体谅他、同情他,从而乐意帮助他,而他可能会十分感激你,愿意与你交往,成为朋友。

2.承认差别

人与人之间,不仅有体貌上的生理差别,而且还有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上的差异,性格是心理差异的核心特征。人与人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性格的不同,世界上找不到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每个人都必须得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有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的心理,就可能消除由于性格差别而产生的“坏习惯”、“合不来”,会缓解矛盾,你也会减少对不同性格的人的一些反感和厌烦情绪。

3.要求大同存小异

性格不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往往不同,因此,要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你就要善于在不同之中发现共同之处。比如你是个性格平和、处事慎重的人,你给某人提意见,可能语气委婉圆滑,丝毫没有强烈、尖刻味儿。而你身旁有一个性格刚直而暴躁的人,他给人提意见可能语气尖锐、单刀直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只看到那个直率的人提出批评的态度和方式跟自己不一样,觉得他太粗暴,不讲情面,你就会有“我与他格格不入,合不来”的心理。反之,如果你除了看到你们两个人提意见的方式不同以外,还看到他和你一样,也是出于一片好心,目的都是真心帮助别人,你就不会认为他粗鲁无情,而是觉得他有难得的直率和热心肠。

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你要善于发现他人性格中积极的一面,多看看别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这样,你就很容易走进别人的生活中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以更好地交流思想、感情以及经验。你的知识和情感也会因此丰富起来,你对社会与人生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宽广,从而吸引许多性格不同的人与你交往,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保持最佳距离是社交中的一个潜规则

你在与别人交往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尽管你有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你还必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们就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与某人的关系越亲密,越容易经常与其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与初次见面者交往容易。家庭成员、情侣之间常常相互埋怨,正是这种情况的表现。一般来说,应该是双方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原因何在?这其实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