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21158100000019

第19章 空虚效应

◇心灵空虚的人往往没有追求和远大的理想,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会感到生活像漫漫长夜,没有边际。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里不充实的表现。空虚其实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个人无所适从,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极易出现这种不良心理。

心理空虚的人不思进取,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自然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他们无所事事或不愿做事,常常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寂寞难忍。空虚者常常寻求刺激,比如抽烟、喝酒、赌博、闹事等等,以此来排遣时间、摆脱心里寂寞。严重情况下,空虚者会偷盗、抢劫等,走上犯罪道路。

空虚的人常常感觉自己是在混日子。所谓“混”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诿给别人,自己则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

空虚的心理,来自于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或是对自己能力过低的估计,终致整天忧虑,思想空虚;或是因自身能力和实际处境不同步,陷入“志大才疏”或“虎落平阳” 的窘境中,常常感到无奈、沮丧、空虚;或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知,以偏概全地评价某一社会现象和事物,当社会现象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分地追求个人的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心怀不满,导致失落困惑。

一个年轻的职员这样形容他自己的生活:“每天,我照常地工作、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点不对劲,似乎我不知道为什么工作、为什么生活,常常有一种很空虚的感觉。”他不无困惑地说:“看看其他同事,工作总是充满热情;玩也玩得潇洒。 而我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百无聊赖、心绪懒散、寂寞惆怅却又不知该怎样解脱。怎么别人就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自己就那么空虚呢?”

这位职员提出的问题恰似一片阴云笼罩在一些年轻人的心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虚”。在很多年轻人的印象里,它往往与“寂寞”、“孤独”等词是通用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寂寞、孤独对于人并不总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标志着一个人独具个性。而空虚却只能消磨人的斗志,侵蚀人的灵魂,使人的生命毫无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排除心理上的空虚呢?

首先,可以在你感到空虚的时候多读一些书。每一本书都在我们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一个色彩绚丽、令人陶醉的新世界。多读书,就会使我们空虚的心灵充实起来,使我们从狭小的天地驰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一旦有了读书的乐趣,善于从书本中猎取知识、汲取力量,即使身居斗室,甚至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不会感到寂寞和空虚。

其次,还要学会谨慎交友。好的朋友总是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在你遇到挫折时开导你,在你情绪低落时激励你,在你春风得意时提醒你,在你空虚寂寞时拜访你。难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有几个心地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再次,劳动也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相关小测试

测测你过得充实吗

你的精神生活充实吗?你是不是常常有空虚的感觉?下面是一个关于生活充实度的测试,符合自己情况的画√,反之画×。

1.不大和友人交往

2.没什么特殊的爱好

3.不大喜欢老师和同学

4.经常与其他家庭成员发生口角

5.吃饭时不感到愉悦

6.对学习感觉很痛苦

7.常常一有钱便购买想要的东西

8.对将来并不怎么乐观

9.无论干什么都不值得高兴

10.不大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

11.经常埋怨学校离家太远

12.虽然生活不错,却不大快活

13.常常因零钱少而感到不满

14.常常想改变目前的目标

15.认为生活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答案:“√计0分”,“×”计1分。积分0-2、3-5、6-9、10-13、14-15,则充实度为低、较低、一般、较高、高。

6-9分以下:生活充实度不够,对生活和学习多有不满,难以感觉到生活的乐趣。但因态度坦诚,从而表明这种人具有改变生活的愿望。有这种愿望还应认真分析不满的原因,并应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

6-9分以上:对生活工作现状满意,精神上较充实,往往生活态度乐观,充满热情。但如果答题时不够诚实,则说明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满被隐瞒了起来,也许这种人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愿望,因此很难自我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