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21158100000020

第20章 嫉妒效应

◇嫉妒是建立在他人幸福之上的一种痛苦。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身边人的飞黄腾达。

许多心理学家分析,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差距、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心理防御反应;是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使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企图排除乃至破坏别人优越状态的激烈的情感活动。

说嫉妒是一种非理性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把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归结于他人

即把嫉妒表现为“借题发挥”、将失败归结于他人,而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产生埋怨他人的心理。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消除焦虑。

2.合理化作用

即通过歪曲现实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合理化不是欺骗,而是他本人相信这是真的,运用这一机制能使自己得到心理平衡。当面对他人比自己优秀时,采用合理化防御机制,就表现为嫉妒,认为别人的成功或比自己优秀是非正常的,是运用不合理手段得来的。

下面的这个小故事就是对嫉妒心理的诠释。

雨伞和雨衣是与对好朋友。一到下雨天,雨伞就得到主人的重用,因此,它过得很快活。可好景不长,雨衣得到了重用,雨伞感到非常失落,对雨衣的态度很快由羡慕变成了妒忌。一天,雨衣刚工作完,就舒舒服服地躺在一边睡起觉来。雨伞觉得这是个大好的机会,于是就来到雨衣旁,用伞头把雨衣扎了个大洞。干完了这一切,它满意地回到了角落。

又是一个雨天,主人把雨衣拿出来,发现有个破洞很心疼。他于是就用剪刀,从雨伞上剪下来一块布,缝在雨衣上。因为主人的手巧,补丁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雨衣比以前更漂亮了。而雨伞却被丢在了垃圾箱中哭泣。

妒忌者的痛苦比任何痛苦都大,因为他们既要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又要为别人的幸福而痛苦。因此,嫉妒者要及早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

首先,要开阔自己的心胸,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过分计较得失,不要把荣誉看得太重,要学会警告自己,千万不要掉进嫉妒的陷阱,使自己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挣脱嫉妒羁绊,潇洒地面对生活。

其次,克服嫉妒心理也要从消除虚荣心做起。虚荣心是嫉妒产生的重要根源,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太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正是一种虚荣,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嫉妒心一经产生,就要立即把它打消,以免其作祟。要靠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靠提高自己来消灭嫉妒。

再次,当嫉妒心理萌发,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要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自己和他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认识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

相关小测试

测试你的嫉妒心

一天,你和情人约会时,突然下起大雨来,雷电交加之际,附近有一棵树给雷击中。你认为被击中的会是哪一棵?

A.森林中的树

B.耸立在山丘上的老枯木

C.池塘边上的一棵树

选A. 妒火一触即发

击中森林,火苗很可能会很快地窜向其他树木,所以选择这个答案的人,往往会在嫉妒心生起时做出一些滋扰性举动,如不停打电话给对方又不做声。而且这类人很容易钻牛角尖,所以很易成为嫉妒的奴隶。所以,凡事最好在调查清楚事实的真相后再做打算,而不是遇到不顺就发火。

选B.报复心理极强

枯木令人想起死亡,选择这个答案的人,很容易将嫉妒转为憎恨,甚至对对方产生敌意。在不知不觉中,憎恨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只想向对方报复。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最好尽快改变自己,如提升自我,令对方刮目相看,将怒气化为正面的力量才是最佳解决方式。

选C.懂得理智反省

选择池塘边上那棵树的人,其嫉妒心不易膨胀。每当感到妒火上升时,他往往会先承认自己的失败,思量是不是自己的力量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后,他会进一步学习,将嫉妒转化为提升自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