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生礼俗
21158500000030

第30章 告别的关怀与演出——丧葬礼(3)

南方广大地区古时曾经盛行悬棺葬,也叫崖葬,这种葬式不用掩埋的方式,而是把棺木放置到悬崖绝壁之上,或者利用天然洞穴,或者楔桩承载。行此葬俗的民族族属多有争论,但都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的后裔。至于为何悬棺于绝壁,有认为是为了死者的亡灵得以早升天界,而在四川珙县麻塘坝,蔚为大观的僰人悬棺所在地,流传的故事说,僰人之所以悬棺而葬,是受到始祖点化,用保护好祖先遗体的办法来获取庇护,还有民歌唱道:“对门坡上哟树青青,凿空整木哟寄我身。高挂岩上哟避兽害,儿孙万代呦享太平。”

辽代舍利塔天葬,也叫风葬、鸟葬,现在人们多知道藏族地区盛行天葬,将死者尸体切碎喂鹰,据说尸体是被吃得越干净越好,可以顺利升天。其实,天葬不仅仅是宗教(主要是佛教)影响的结果,它有古老的渊源。

原始人处理死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弃尸于野外,天葬就有这种弃尸的性质。汉族地区也有这种葬法,不过主要用来处理夭折的婴幼儿,用草席简单一裹,往野地一扔,让野兽吃掉,说是这样小儿亡魂可以不作祟人间,还可以早些再次投胎。

火葬据说也与佛教有关,佛祖释迦牟尼就是火葬,没有烧尽的骨头被教徒奉为至宝,称为舍利,实际上,火葬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先秦典籍就对西部氐羌民族的火葬习俗有过记载,佛教的传入对火葬有一定的推广作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武大郎就是被火化的,但明、清以后,火葬被认为有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的礼教观念,遭到明令禁止。近世以来,又由于其简便、卫生、不占用自然资源(土地)而得到提倡。

而作为农业传统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历来盛行土葬,入土为安是他们的最大心愿。

镜头三十九:入土为安

棺木已经抬到了墓地。

墓穴早就挖好了,长方形的土坑,像旷野上仰天张着的一张嘴,正等着她的又一个孩子回家。

打着引魂幡的孝子把幡插到地上,领头跪下,身后一片悲声。

孝子捡起地上的一根枯树枝,在地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圈子,面向墓穴的那个口特意留着,这是天门,是祖宗接受供祭的通道。一沓黄裱纸被放在里面,孝妇用手顺时针地在纸上拨拉着。很快,厚厚的一沓纸被转得圆圆、散散,然后又一沓放上去。

棺材已经稳稳地平放进了墓穴里。

随着一铲铲黄土被撒进墓穴,纸也被点着了,越烧越旺。

带来的各种水果、点心、社火也被投进火中,最后是那只引魂幡。

坟墓已经堆成了馒头形,有人高喊着:“撤孝!”

安葬孝子、孝妇们身上的孝服、头上的孝帽一一被解去、摘掉,他们在放声大哭、磕头之后,此刻要回转头去,重新面对阳间的生活。身后那个土馒头里的老娘,也从此开始她在阴间的生活。

土葬,是传统中国社会最普遍的葬法。古时“墓而不坟”,后来才有地面上的坟堆。一般认为,土葬与农耕生产关系密切,如果没有农业定居的生活,土葬的产生就失去了基础。农业文明造就的亲土、恋土、入土为安的意识是土葬的最根本支撑。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民间信仰中的始祖神女娲抟土造人,人既然由泥土赋形,死后当然也会归于泥土。关于土葬的由来,民间传说有不少说法,而这种人来自泥土、又复归泥土的认识是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种,有一则传说是这样说的: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地间还不存在人。有一天,两个菩萨在闲得无聊时捏泥巴人耍,他们捏成大小各种泥巴人。不知捏了多久,捏成的泥巴人也不少了,地上被抠起许多坑坑凼凼。

有一天土地菩萨从那里经过,看见地上站着许多大小不等的泥巴人,又看见地上坑坑凼凼。土地菩萨问道:“你们天天这样捏,泥巴人倒是捏得不少,地上的坑坑不断增多,将来走路都不好走。”两个菩萨一听,心想是呀!那该怎么办呢?请土地菩萨帮忙出个主意。土地菩萨想了一会儿说:“事已如此,只好等泥人成了真正的活人以后,让他们活到一定的岁数,死了再来填这些坑坑凼凼。”从此以后,人死了就要埋进泥土里。

另一种传说可能与古代的弃老杀老风俗有关,相传很早以前,老人死后,儿女们都要把老人身上的肉割下来吃了。后来,或因为这种原因或因为那种原因没有吃成老人的肉,老人的尸体腐烂发臭,子女没有办法,就只好挖坑把尸体埋了。为了方便以后寻找,就用土在上面垒成一个堆堆作记号。从此以后,世间也不再吃人肉了。人死了就埋进土坑里,上面垒成堆堆,就叫“坟”。从吃老人的肉到不吃,并妥善处理尸体,应有文明发展的轨迹隐于其中,这一点已在祝寿礼敬老一节中有过较详细的分析,兹不重复。

还有,传统中国人在接受了佛教传入带来的地狱、冥界说之后,又多了一条实行土葬的理由,将死者埋入地下,不仅在距离上更靠近地府,而且其幽暗的环境也正可视为阴间的特点。这样,在心理上,人们便会更加相信,土葬是便于死者前往阴间的上佳选择。

说到土葬,免不了要提到烧纸。纸从人死后设灵时就开始烧,此后凡是跟死者发生关系,都少不了这一活动的存在。烧纸的习俗起源在何时,已经难以稽考。不过人们大多知道东汉蔡伦造纸,不少传说就把烧纸与蔡伦联系起来,大意是因为跟蔡伦学造纸不精,造出的纸质量很差,卖不出去,急中生智,就叫家人诈死,然后在棺木前大烧劣纸,而“死人”复活,说因为阳世中的亲人给阴间送了钱,才把自己的命又给买回来。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烧了纸,孰不知阳间拿铜当钱,而阴间拿纸当钱。

再往后来,人们虽然不再相信烧纸让死去的亲人复生,但仍然坚持烧纸的习俗,说是可以给在阴间生活的亲人送些钱,让他(她)能够衣食无忧、缺啥买啥。之所以在棺木入土时大烧其纸,也是基于这个原因,给死者准备好足够的钱,他(她)刚刚进入那个并不熟悉的世界,有了钱,少做好多难。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以贿络阴司官吏,可以结朋交友,当然也可以自己买吃买穿。不论人们怎么替死者计划使用这笔不菲的巨款,都可以看到人世间对金钱的崇拜。

3.事死如生祭拜行

都说人死不能复生,但由于灵魂观念的普遍存在,活着的人并不认为死去的亲人已经无知无觉,与自己永远诀别了。他们的心里,仍然认为死去亲人的亡魂还没有离开,还会和他生前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他的喜怒哀乐。所以,尽管他的肉体已经缺席,但活着的人仍然会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地点当他与他们同在。比如上坟送钱送穿送吃喝,比如年节、祭日的添筷,等等。这种事死如生的心理在丧葬礼的各个阶段都表现得相当突出。

镜头四十:暖坟守墓

天擦黑的时候,身穿孝服的男人收拾好包袱,走出房门。门外,已经扎好一捆长长短短的树枝,男人把它扛到肩上。

同样穿着孝服的女人,出现在屋门口,“让娃儿跟你做个伴儿?”

“不用了吧?在家陪你吧。”

“天凉,这点柴禾怕不够用,再拿一捆,让娃儿跟你去,送到再回来,中不?”

男子没再说话。

女人转回身,招呼儿子赶快收拾,冲儿子低头交待了几句,放他出了门。

爷俩儿一前一后出了村子。

男人一直没有说话,到了地头,他才开了口:“先把柴禾放下,到地头那垛上扯两把麦秸,待会儿好引火。”

儿子答应着跑去了。

再起步的时候,身后村庄的炊烟已经看不清楚,光亮也模糊起来。

脚下是弯弯的小路,周围是空旷的田野。

男人感觉到儿子的脚步在紧追着他,于是缓了缓劲儿,爷儿俩并排走着。

“娃儿,怕不怕?”

“不怕,就是这没啥动静,心里怪憋闷的。”

“那咱爷俩唠唠嗑。”

“中啊。”儿子应着,顿了一顿,问:“爹,你干啥非得到坟上过夜?”

“唉,给你爷暖坟呗!”

“暖坟?”

“嗯。就是到坟前生堆火,陪着你爷,人刚走,这阴间又冷又黑,一下子适应不了,暖暖坟,一来驱驱这寒气,二来也让老人宽心,子孙记挂着他哩。”

“那天天都得来吗?得几天?”

“下葬头三天来,以后就不用了。”

说着话,已经到了白天才堆好的新坟跟前。

男人把柴禾放到地上,儿子也把柴禾和麦秸从肩上卸下来。

两个人一边整理着柴禾,一边把包袱打开,取出准备好的洋火儿。

儿子把包袱里的粗布单子拿出来,四下瞅瞅,捡一块看上去还算干燥的地面,把单子铺上去,四角找个几块小石头压住。

“爹,搁这边吧。这儿地干点儿。”

说着,帮男人把柴禾往单子这边挪了挪。

男人已经引燃了麦秸,火很快点起来了,男人捡了根长短顺手的树枝,用来拨火,然后坐下来。

“娃儿,你回吧,别担搁得天太黑了,路上害怕,你娘也操心。”

“爹,娘交待我了,叫我在这儿陪您哩。”

男人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你娘啊,真是,唉!不回就不回吧,你爷没少疼你,多陪陪他也应该。”

“爹,这暖坟咋兴起来的?”

“这话就长了,我也是年轻的时候跟你爷一块儿来给你太爷暖坟那会儿听你爷说的。”

男人回忆起当年,不禁有些神伤。那时候,他比儿子现在大不了多少,也是二十多岁,血气方刚,根本想不到死是咋回事,如今,爹走了,自己老了,儿子又长成了当年的自己。

儿子没再开口,静静地等着男人说话。

“这暖坟,据说是从三国那时候传下来的。听书看戏,徐元直走马荐诸葛,知道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