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21158900000025

第25章 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公公心理误区(2)

当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让公婆来为自己看孩子和做家务这个想法上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提出来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因为两代人的生活习惯是很不相同的。比如,年轻人喜欢回到家就穿着睡衣裤叉在家里走来走去,上厕所也不关门,每晚睡前才洗澡,第二天洗衣服……。而老人则喜欢七八点就洗澡,然后洗完衣服才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衡量。比如,自己的家和婆婆家距离四个站路程,至少两周回去看他们一次,有时间带他们出去游玩、照相、吃饭,大家相处得非常好。因为生活互不干涉,逢年过节及四个老人的生日大家一起过,给点钱和礼物,他们逗逗孙子玩,这样的家庭生活是大多数人都喜欢和接受的。

但是一旦老人老了,真的就要送进敬老院吗?

对此,阿华和丈夫商量,尽管公公婆婆是这么对待自己的公公婆婆的,但他们也不会那样对待他们。真的等到他们老到不能照顾自己了,阿华打算把公公婆婆接到自己家来照顾他们,要是他们不能走了,也绝对不像他们过去一样,让老人窝在家里半步不出门,而是一人推一个轮椅和他们到处走走,让他们安度晚年。虽然在西方,老人一老就送进了养老院,但毕竟在国内还没有那么好的服务,所以送进养老院毕竟不是好的办法。

相互宽容,没有过不去的坎

最近婆婆老抱怨儿媳妇对自己不好,儿媳妇心里明白,但是一直以来因为忙于工作而没有跟老太太有过太多的解释。后来,发现婆婆对自己突然好了起来。儿媳妇不知道原因,其实婆婆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公公从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公公告诉婆婆说,一家人应懂得互相宽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当公公都这么做,做晚辈的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有很多家庭就是因为心态相对浮躁,对家中某人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忍让,以至于造成家庭离散。多一点点宽容和耐心,或许家庭成员的感情就会稳步向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宽容总会给人以最大的宽慰,而给人以宽容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允许对方迟一点回复

有一位公公有事想找儿媳妇帮忙,但是打了座机又打手机,却不见儿媳妇接听。当公公的火了:摆什么架子,我不就找你这一回吗?

而事实上,这个时候儿媳妇正在忙着开会,一开就是一个下午,等儿媳妇发现的时候已经下班了,再打电话给公公,公公早就气得不像个样子了。

想一想,这样的事情谁家没有过几次呢?我们能因为这一点点疏忽就不要这个家了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能的话,那么就要懂得给对方一点点宽容,不要因为对方没有及时回你的电话、短信或者邮件就开始不高兴,可能她正在忙,或者是她正好没开手机、没看电脑。而且你要相信,处于工作中的年轻人往往对时间很敏感,但只要他们有空,他们肯定会及时回复你的。

二、准许年轻人偶尔撒点小谎

有位公公请儿子、儿媳妇来家里吃饭,他打听过这一天他们都是休息的。但没有想到小两口竟然对公公说,他们得加班,没有时间过去。为什么会这样?公公的勃然大怒。

其实,请公公自己想想,儿子、儿媳妇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没有隐瞒过什么?有时候小夫妻需要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对父母有一点隐瞒,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因为这一点小谎而不开心呢?

如果当公公的能把心态调整好,准许子女们偶尔撒谎,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太较真了反而使大家都不愉快。

三、学着大度一点点

有时候儿媳妇会有一点小性子,你可能觉得她脾气有问题,或家教不严。但是年轻人谁没有自己的性子呢?儿子就没有吗?

因此,学着大度一点点吧!告诉自己:我是男人,大方一点,不要和她计较。

四、给家人弹性空间

有句话叫“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重视”。有时候夹在中间的除了自己的儿子,还有自己。那就是当儿媳妇和婆婆发生矛盾的时候,总是公公和儿子产生共同矛盾的时候。其实,女性也是如此。给大家一些弹性空间没有什么不好的,当家庭关系处于稳定之中的时候,有时人会莫名地觉得厌倦。因此找一些机会来一点家庭活动,让大家都放松一下,或者和家人一起出去转转,让彼此都有喘息的空间。

五、适量吃醋与嫉妒

当然公公的气量再大也有按耐不住的时候,这个时候应懂得用宽容来提醒自己。有时候明明看着儿子对儿媳妇好,而忽略了自己和老伴。此时可以以玩笑的语言向小夫妻提出来,当他们意识到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转变自己做法的。一定要对他们有信心才好,不要只在心里暗自难受。

六、处理好金钱问题

有时候当公公的眼看着儿媳妇和儿子花钱大手大脚,对比着自己的节俭,会产生一种激怒的心理,此时家庭矛盾就会随时爆发。对于公公来讲,应处理好金钱问题,对儿子、儿媳妇不要要求过于严格,要懂得松弛有度,如果他们的收入偏高,进行一些高消费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要懂得提醒他们有所储备,懂得适可而止。

有时候一些矛盾确实是因为认识的问题,比如女人花钱买了一大束鲜花,作为男人的公公可能觉得太过浪费,觉得花钱买这种很快就要凋谢的植物似乎不划算。但是女人就未必这么认为,鲜花总能给女人以精神上的享受。这是认识的问题,公公和儿媳妇都应彼此理解。

我急,是因为想要孙子

公公最近对儿子和儿媳妇发火了。儿子和儿媳都36岁了,还不要孩子,等到想要的时候估计就没法要了。难道真的不要孩子了吗?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其实这位公公一直都是崇尚不为小事而生气的,但这次他想不明白了:这些年轻人都在想什么呢?公婆那么想要孙子,他们也答应了,但就是不给结果。

事实上,这位公公不知道,儿子和儿媳妇真的努力在做了,只是没有结果。这能怪谁呢?医生说两人身体都没有问题,可能是太紧张了吧?紧张?为何紧张,难道就为公公的性子急吗?

对此,心理学家指出,怀孕生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长辈们心急,往往会给夫妻双方带来心理压力,造成不能怀孕。

然而公公也有话说:我急,是因为想要孙子,我能不急吗?

心理学家指出,公公的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夫妻双方来讲,如果不打算要孩子,就要和公公讲清楚理由,省得老人着急。如果打算要孩子,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毕竟要孩子的事,是和时间有重要关系的。

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做出的调查,我国妇女怀孕的高峰期在24~25岁左右。优生学家认为,最佳的受孕年龄在24~30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全身发育已经成熟,卵子质量高,妊娠并发症少,胎儿发育好,早产、畸胎、痴呆儿的发生率最低,且分娩顺利。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夫妻双方精力比较充沛,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有利于抚养好婴儿。如果年龄过小就怀孕了,则会使胎儿同仍在发育中的母亲争夺营养,对母亲健康和胎儿的发育都不利。女性过晚婚育,特别是35岁以后才怀孕,难产、剖宫产的几率都会增加,新生儿发生窒息、损伤和死亡的机会也会加大,而且由于孕妇年龄偏大,卵子质量降低,发生胎儿畸形、痴呆的可能性都大。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孕育一个新生命,不仅生理方面,连心理方面也要成熟。成熟的心理会使夫妻双方不在于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从女性心理角度分析,最适合怀孕的时机因人而异,应该依每个女性心理成熟度来分析处理。有些女性即使在最适当的年龄怀孕,如果其心理状态尚未准备妥当的话,也不见得是怀孕的最佳时机。对于丈夫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

特别是一旦怀孕了,随着孕妇体型的改变,她的精神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比如,当想到做母亲的职责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复杂的心境,想要一个孩子的愿望实现了,对此感到幸福,同时又对面临的责任感而担忧:担心自己能否承受分娩时的痛苦;担心宝宝能否健康出世……做爸爸肯定是一件快乐的事,但也应意识到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实际问题。看着自己并不宽敞的住房和并不算丰厚的收入,准爸爸也许会有某些方面的压力。

同时,夫妻双方都要懂得彼此的心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一句充满爱意的话语、一次深情的拥抱和一瞥深情的目光,都会给对方以莫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