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21158900000006

第6章 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丈夫心理误区(6)

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些男人结婚以后,大部分精力都忙于事业上,便无暇照顾妻子和家庭了。在公司里,无论是领导,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要顶着很大的压力,劳累了一天,回到家自然只想着休息。作为一名好妻子,就要学会理解丈夫,不单单是关心他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丈夫的情绪和压力,要试着帮他分担一些精神上的压力,让丈夫感到轻松,感到你对他的关心,他自然会主动和你交流。

也有许多男人会把压力埋藏在心里,甚至也不对妻子提起,这时妻子就不能先想着让他接受自己的思想了,而是要先做一名倾听者,让丈夫把苦水倒出来,等丈夫心情舒畅了以后,再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当他有了好心情,理解你了,自然也会主动来陪你了。

他为什么会有依赖心理

刘辉结婚后,妻子对他非常好,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谁知这竟让他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了,先是每天愁眉苦脸地跟妻子诉说工作上的难题,让妻子帮他出主意,后来连开会穿什么衣服都要妻子帮他挑选。妻子在感到疑惑的同时,也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他。直到有一次,妻子因生意的需要去了外地,每天刘辉的电话短信不断地打来,不是找不着东西就是催妻子赶快回家,语气中甚至还有一丝害怕。妻子感到丈夫有些反常,回家后便带丈夫一起去看了心理医生。

就医后,刘辉对医生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结婚前,他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所有的事都是父母来操办,刘辉对父母依赖到了极点。结婚后,妻子就代替了父母的位置,刘辉同样认为父母帮他做的一切轮到了妻子帮他做,久而久之就将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了妻子身上,妻子不在身边,他就会感到十分无助,没有心情去做任何事情了。

心理学家认为,依赖心理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许多家庭在没有孩子以前,女人往往会把自己潜藏的一份母爱转移到丈夫身上,把他当成孩子一般呵护着。女人以为温柔就是包容一切,把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当男人体验不到自己被需要的那种成就感时,就不会有心思再去做任何事情了。他会认为妻子是全能的,家里用不上他做什么,就会因此产生对妻子的依赖心理。形成这种心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男人产生依赖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有的男人,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所有的事情都要由父母帮他完成,从来不会独立的思考或接触生活,养成了凡事都靠父母的依赖心理,严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结婚以后就会过分地依赖妻子。

其次,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使不少男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工作上技不如人,生活上也感到能力不强。因此,在家庭里就容易把自己放在配角位置,只愿意听从妻子的支配,而没有主见。

具有依赖心理的男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纠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当他们结婚以后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时,如果不能改变这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有可能无法自理。过分地依赖别人,就意味着放弃了主宰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当他们必须要独立面对生活、工作时,就有可能会感到非常吃力,心里会感到恐惧、焦虑,没有安全感,容易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依赖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是一种消极的状态,影响个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想要摆脱这种心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识自我

首先应当充分、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能被缺点或缺陷蒙蔽了视野,就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只有从心理肯定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依赖性,“对症下药”。

二、不必过度要求自己

有些人在对抗依赖心理的过程中希望自己坚强,因此对任何事都非常敏感,不论是否能力所及都强迫自己去完成,但这种过度的自我控制和强迫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摆脱不了依赖心理,还会把事情搞砸。

三、不能拿“帮助”做借口

男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惰性,这种心理会促使他们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寻求别人的帮助,这也是一种依赖心理的表现。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坚决要自己完成,也能有效的对抗依赖。

四、培养独立和忍受孤独的能力

患有依赖心理的人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独处的时间,这样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生活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他人意见仅供参考,凡事要尽量自己做主。

五、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与其整日等待别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不如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处事方法,多结交一些朋友,学习一些新的技能,都能够帮助自己排解烦恼,增强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依赖心理的产生,同婚前的家庭生活也有重要关系。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男孩子,父母都比较溺爱,一切都为其代劳,都依赖着父母,使得他们从小开始头脑中就没有困难和问题,总是一帆风顺。一旦这种心理成为了一种习惯,结婚后依赖妻子就是正常的事情了。另外,还有些父母喜欢对孩子严格控制,一味否认他们的想法,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总是错的,不敢相信自己,只能依赖别人。这些想法都会妨碍孩子养成独立的性格,甚至结婚后,也只能过分地依赖妻子。

总之,男人的依赖心理多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他们缺乏自信,过分地依赖他人,遇事犹豫不决,很难单独完成自己的事情。因此,只有主动地接触社会,多和朋友、同事、妻子交流,做事积极,才是解决依赖问题的最好途径。

他为什么会有偏执心理

王伟因为公司倒闭陷入了失业的困境中,他的妻子刘雪在一家国有企业出任人事部的副部长。看到丈夫整日愁眉不展,妻子就将他安排到了自己公司的基层做一名普通工人,有了工作,王伟总算松了一口气。为了怕影响妻子的前途,王伟没有公开和刘雪的关系,一次公司员工聚会,王伟因值班没能参加,事后听到同事们小声议论着刘雪和一名叫吴海的男人在聚会上表现亲昵……王伟不禁大惊:吴海是妻子的顶头上司,人事部部长,两家都住在一个家属院里,难道妻子真的背叛了自己?回家后,王伟就质问起了刘雪,刘雪听后感到很生气,她对丈夫说:“吴海是我上司,你别乱想了,真有问题我还能把你往我身边调?”王伟觉得也有道理,就没说话。但是他总认为妻子隐瞒了什么。

由于猜疑,王伟私下里查了妻子的电话单,发现刘雪竟然和吴海的通话次数最多,拿着电话单,王伟又一次质问了妻子。刘雪得知丈夫私查自己的电话单后十分愤怒,与王伟大吵了一架,并一再申明和吴海是单纯的同事关系,王伟这才没有追究。但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害怕妻子出轨。这一天,刘雪的手机忘在了家里,王伟又一次翻看,看到了几条吴海发的暧昧短信,王伟终于忍不住了,在一次家庭大战之后,王伟和刘雪两人签下了离婚协议书。

偏执是指长久并且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因别人不听从自己的想法而对其充满敌意的心理状态。比如说,有人坚信配偶与他人有不正当的关系;有人坚信自己的才能已经超出了工作所需,只是没有被人发现;甚至还有些人从来都不会相信别人说的话……这些都是偏执心理在作怪。

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也被叫做妄想心理,其特点经常表现为:极度敏感,对于别人给自己的挫折和伤害耿耿于怀;嫉妒比自己优秀的人,不是寻衅滋事就是背后说风凉话;思想固执,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别人劝告;自命不凡,过高地评价自己,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做事主观,不能正确的分析问题;成家后经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这种心理使他们对任何人都没有安全感,使家庭不能和睦,使别人对他们都敬而远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只有具有健康心理,经常保持乐观和自信,同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清晰地认识社会,才能够被他人所接受,更好地生活。而这些因素往往是患有偏执心理的人所缺乏的。因此,要改变这种心理,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

偏执心理的主要表现是敏感多疑、不信任他人,甚至是家人。所以,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向他们介绍偏执心理的特点及危害性,使其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改变自己的愿望。

二、多与人接触

偏执心理导致了这部分人很少与他人接触,经常使自己处于一个孤立的环境中,所以要进一步地治疗偏执,就要多结交朋友,融入社会中。

结交朋友也是一门学问,尤其对患有偏执心理的人。首先必须要注意经常的自我警告,结交朋友就不能怀有敌对心理,要以诚相交。必须有诚心诚意的态度,相信多数人都是友好的,可信赖的。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心理障碍,寻求帮助,消除偏执心理,其次,要懂得相互尊重,寻求别人的帮助,就要先学会帮助他人,将心换心,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巩固友谊。

对于患有偏执心理的丈夫,能够帮助自己改善这种心理最好的人选就是自己的妻子。因此,在家中不能盲目的以自我为中心,要有耐心、学会忍让。尤其在妻子帮助了自己的时候,最好不要以一句不疼不痒的“谢谢”为答复,而是要用心地对妻子表达你的谢意,这样才能使她更乐于帮助你。对于夫妻间的摩擦和矛盾,更是要注意克制,学会客观的看待问题,不能抱有“自己的做法就是对的”这种思想,而将责任都推到妻子身上,这样只会加深自己的偏执心理。

很多时候,患有偏执心理的人,大多是来自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不符合现实的欲望总是不能得到满足,这种偏执心理一旦形成,就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这种心理障碍,任何形式的疗法都是收效甚微的。因此,对于患有偏执心理的人,最好能够及时发现,并能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使患者的病情有所减轻,社交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并能够缓解家庭及生活中的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他为什么会产生妒忌的心理

小王以前做过维修工人,这次应聘到了一家新的公司,看到这里的工作氛围相当浓郁,领导更是对几个表现优秀的同事青睐有加,反倒冷落了初来乍到的自己,小王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为了引起领导和同事的注意,小王开始在办公室里到处吹嘘自己,对所有的事情开始大包大揽。久而久之,同事们都注意到了小王,有事也会请他帮忙了,小王对此也洋洋自得起来。

由于住在公司的家属院,小王在家里也闲不住了,不是这家电表坏了,就是那家水管不通了,都来找小王修理,后来连几位领导家中出现了问题也来找小王解决了。

达成心愿的同时,小王也不禁有了烦恼,常常正在家中吃着饭,领导可能就会过来敲门了:“小王啊,我家电视突然坏了,你帮我去看看吧?”没办法,小王只能搁下饭碗,去领导家里帮忙检查。对此妻子也常常埋怨他没事找事,给自己添了那么多麻烦不说,如果帮不了邻居,还会出力不讨好。两人也经常为此吵架,但是和妻子呕气的同时,小王也感到越来越招架不住了,最后只得搬出了家属院,另觅他处。

心理学家指出,这样的男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追根究底,是因为“妒忌”的心理在作怪。他们不愿意自己被冷落,不能接受他人比自己优秀,看到别人超过自己时就会从心底产生妒忌。妒忌会影响人的判断力、自控力,容易形成虚伪、浮夸、心胸狭窄等不良性格,使人将精力用于贬低或诽谤他人上。这种嫉妒的心理很容易使他们把朋友当成敌人,长期感到压抑、郁闷,影响身心健康,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疾病。这种不良的心理会促使人们做出一些不利于他人的举动,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会触犯法律。

男人的妒忌有时会来的莫名其妙,有时又会来势凶猛,因为与社会的接触,男人几乎时刻都注意着身边的信息,各种压力也是造成他们存在妒忌心理的原因。

首先,几千年以来的封建残存思想使男人都有盲目自大的心理,面对困难的时候,男人往往会硬着头皮挡在女人前面,这是一种虚荣心。当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男人就会妒忌那些比自己有能力的人。现代社会,面对着越来越不堪重负的压力,男人在无力解决的同时,只有通过妒忌别人来缓解自己的压抑情绪。

其次,男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希望自己成为焦点,受人关注。因此,就会出现许多男人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掩盖自己的情绪。比如在众目睽睽下训斥自己的妻子,回家后却要跪地求饶;明明胸无点墨,却爱卖弄自己;给别人以方便,却给自己带来麻烦等。这些男人的通病,说到底都是因为面子问题,当这种“面子”被别人打破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妒忌心理。

最后,男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这使他们会将家庭及其他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会下意识的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超过自己的时候,就会出现妒忌心理了。

不可否认的是,男人或多或少的都有着妒忌心理,只不过有的人懂得掩饰而已。这种心理也并非都是坏事,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可以催人积极向上,懂得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处理得不好,则会妒火中烧,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惹出事非。

所以,想要改掉这种妒忌心理,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