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网络传播实务
21172900000021

第21章 网络新闻传播(2)

这些延伸性内容的增加能够丰富和发展与报道相关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会用“相关文章”等文字明确标示出来。如关于世博会的报道,搜狐网就将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新闻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在页面下方:

五、网络新闻反馈环节的设置

从新闻传播模式上看,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便捷的反馈渠道允许用户针对新闻进行直接的反馈。如果用户在浏览了一则新闻后愿意发表观点、作出评价,互联网能为用户提供便利的窗口和渠道。为增强互动性、延长用户的新闻浏览时间,网站往往以“跟帖”、“发表评论”以及“转发”等形式让用户在浏览新闻后贡献内容或扩展新闻的传播范围,这些用户贡献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网络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这些内容构成了对新闻的评价,是新闻传播效果的一种衡量指标。网络新闻反馈的设置,已经成为吸引用户参与新闻互动的一个入口。

以搜狐网为例,在每一篇新闻的底部,都会有“我来说两句”这一吸引用户参与新闻评论的互动窗口,相关评论也可以同步发布到用户的微博上,这也是扩大网站新闻传播范围的一种形式。

许多网站还鼓励用户复制网页地址转发给好友,这也是提高新闻浏览量的重要方式。像新浪、搜狐等开通微博服务的网站鼓励用户将新闻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关注该用户的追随者也能够看到这一新闻,从而大大扩展了新闻传播的范围。

第二节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

网络新闻专题是围绕核心主题或事件,运用多样化的媒体手段将相关内容以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新闻内容组织形式。它以资源的整合为基础,通过规模化的操作满足用户对某一主题或事件多层面、全方位了解的需求,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网络媒体特性、强化与其他媒体新闻竞争优势的信息组织手段。对于那些不具备新闻采访权但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的网站(如大型门户网站)而言,这是体现其差异化竞争能力、突显其新闻报道实力的重要方式。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网络新闻专题是互联网上组织程度最高的信息组织形式,主要体现在多种属性的结合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网络新闻专题是以某一主题或事件为中心聚合相关内容的主题化操作形式,不同层面的内容都以该主题或事件为核心向外延展,因此,从新闻专题的整体结构上看,是一个同心圆的结构。

在这个信息组织的层次结构中,与事件或话题最为相关的信息构成了核心信息,是整个信息层次结构的圆心,其他信息都是以此为中心来发散的,相当于果核;与核心信息相关的、用来解释核心信息的内容构成了外围信息,相当于果肉;那些与核心事件或话题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进一步丰富、拓展核心信息的内容为辐射信息,相当于果皮。由于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和不受存贮空间限制的特点,使得在核心信息之外的外围信息和辐射信息的边界极为宽泛,这些信息能够发散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核心话题或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外围和辐射信息的丰富程度。不同类型的信息集成在一起,构成整体性、统一性的信息传播单位。这种信息组织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层面的需求,便于用户从中作出选择。新闻专题集中性与发散性统一的特性,要求网络编辑在进行内容组织时,既要善于捕捉到信息传播的焦点,又要善于围绕这一焦点进行恰到好处的信息延展,使网络新闻专题具备丰富的信息层次,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以2010年搜狐新闻频道做的《西南地区持续干旱》这一新闻专题为例,搜狐的网络编辑首先以导读和头条新闻等方式持续更新西南旱灾的最新消息,这些紧扣西南旱灾近况的消息就是读者最需要的核心信息。在专题中,编辑还分设了好几个小专题,例如“各地旱情形式”、“旱区人们的生活”、“旱区天气预报”等,这些内容与新闻事件主题相关,属于外围信息的范畴。另外,搜狐新闻频道还提供了一些不同视角的新闻内容,这些内容便构成了辐射信息。

2.实时性与延时性的结合

互联网实时传播的特性便于在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突发事件发生时,编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专题,尽管因时间仓促不会很完善,但只要具备核心信息和一定的外围信息,专题的架构就能搭建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随着事件的推进和更多外围信息和辐射信息的增加,专题便逐渐完善起来。编辑在网站进行新闻传播时,通常会在一个突发事件得到确认后立刻在网络上推出,当感觉这样的事件具有话题性和足够的延展性后,会以新闻为基础发展成为专题。可见,实时性是专题报道的基本属性。同时,所有的新闻信息及相关信息都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随时添加,而此前的信息都变成了“旧闻”,就是说,这些信息是延时呈现的内容。正是实时性信息和延时性信息的结合,使得专题可以在一个空间内承载完整的事件报道过程。这样的信息呈现方式让用户对事件的了解逐渐深入,并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获得更多真理性的认识。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曾经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的观点:“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最初这个完整的事实只是以同时发展着的观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观点有时有意地、有时无意地揭示出现象的某一方面,但是归根到底,报纸的这种工作只是……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的。”网络新闻专题这种形式很好地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有机运动状态,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的专题,都不具备网络新闻专题这样的能量,这显示出互联网在专题报道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3.主动性与互动性的结合

网络专题主要体现的是Web1.0时代的编辑思维,即由媒体来制作内容,通过媒体的策划和实施为用户提供高度组织化、结构化的信息,这是一种典型的大众传播形式,是以媒体为中心的内容制作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现媒体的价值观,对用户的观念和行动进行引导。也就是说,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负责专题制作的编辑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他们往往主导着信息发布和呈现的方式,在信息传受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保证媒体的权威性和信息传播的有序性无疑是合理的。

但从网络新闻报道及新闻专题的制作流程上看,为保证信息的及时性,网站往往会降低把关标准,因为互联网信息的海量特征让网络媒体的把关变得非常困难,这种把关通常以事后调整的形式体现出来,即出现不合适的内容时会及时删除,并作为此后类似操作的前车之鉴。也就是说,把关环节的淡化使得网站在制作新闻专题时往往依赖于操作专题编辑的个体或有限的几个编辑的能力,专题质量的好坏也取决于他们能力的高低。如果有网民对某个事件或话题有足够发言权,他们提供的信息或发表的观点会成为专题内容的有益补充,这部分由网民提供的信息就是有价值的,就应该成为专题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将这些有价值的内容纳入专题,让网民生成的内容(UGC)贡献给媒体,是Web2.0时代的典型特征,这种信息组织形式吸纳的是互动性的内容,已经成为许多网站制作专题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说,专题在整体结构搭建上为网民上传内容提供了接口,如上传图片、视频或文字,或为网民之间的互动提供窗口。这是一种开放制作专题的思路,事实证明,如果网站能够很好地设置议程,并能在信息的组织上做到有序化和可控性,会让专题更为出彩,并获得用户的认可,因为专题的最终形态有用户贡献的内容,这些内容代表的是用户的视角和观点。很好地发挥互动性的优势,会成为吸引用户更大程度关注和参与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2005年中国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期间,围绕网站制作的“连战访问大陆”的专题,网友在网络上掀起了赋诗热,不仅增强了网络专题报道的声势、丰富了专题的内容,还会让这一事件得到长时间的延续,取得了预料之外的良好效果。

二、网络新闻专题对新闻报道的扩展作用

从网络新闻专题信息传播的效果上看,新闻专题是具有网络特色的深度报道形式,能够对网络新闻在时空维度上进行扩展,包括对新闻的发生背景、波及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呈现与分析,从而全面、深刻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新闻专题能使报道内容更为立体化地呈现。利用互联网容量无限、资源丰富以及报道手段多样的优势,网络新闻专题可以多层面、大视野地展开立体化的报道,以此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某一事件或主题的深度需求。

其次,网络新闻专题有助于用户对新闻事件的更好把握。网络新闻海量传播特点让用户往往无所适从,尤其是遇到不一致的报道,更会让用户感到迷惘。制作优良、逻辑性强的新闻专题可以通过若干稿件的有机结合来增强不同稿件之间的联系,提高稿件相互间的匹配度,有利于用户对新闻事件更为全面、整体的把握,让用户对新闻事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第三,网络新闻专题有助于强化网站的竞争优势。网络媒体上向来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有质量的、整合程度高的新闻。那些选题与角度独特、制作出色、多媒体手段运用得好的新闻专题,能够让本来平淡无奇的新闻变得立体、生动起来,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和更为良好的体验。因此,在网站采访权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高质量的网络新闻专题制作是网站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于网站赢得用户认可、提高被选择的几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搜狐新闻频道所做的“重庆打黑”专题为例,可以明显看出网络新闻专题在立体化报道、整合新闻资源方面的作用。重庆打黑案情严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仅仅依靠单篇独立的报道无法帮助用户了解案情全貌。搜狐新闻频道围绕案件核心人物文强,以专题的形式,对整个案件进行全面梳理,从各种视角解读该事件。专题配以消息、通讯、评论、图片、视频,并附上“重庆打黑关系图谱”,完成了对案件的立体化报道,这让用户对新闻事件有了全面的了解。

三、网络新闻专题的主要类型

新闻专题因制作目的、制作方式、资料来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大致可以用二分法对各种专题进行分类,如采访型专题和编辑型专题、事件性专题和非事件性专题、动态型专题和静态型专题等,划分角度不同,专题类型自然也不相同。在实际操作中将专题分为采访型专题和编辑型专题,这是最有意义的分类,因为它是根据新闻信息和相关资料来源的不同所做的划分,属于网络媒体最核心的新闻采编环节。因此,对这两类专题的内涵及操作要点进行了解,有利于指导实践操作。

1.采访型专题

由网站针对某一主题组织力量对与主题相关的人员进行采访,在此基础上进行编辑所形成的专题叫做采访型专题。这类专题中会有较大比重的首发和独家的内容,直接体现网站的采访能力和资源运作能力,因而是网站重要的原创内容。

由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独立采访权的新闻媒体网站,由于其所依托的传统媒体拥有强大的资源,以及网站拥有其他网站所没有的采访权,在制作采访型专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类专题通常以某个新闻事件为基础,将事件的当事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话题尽可能进行延展,以使用户能获得更多与该核心事件相关的内容。由新闻网站制作的采访型专题因在政治类、时事类新闻方面具有其他类型网站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政治和时事类专题是这类网站制作较多也是更容易产生影响力的专题。比如,2005年围绕连战访问大陆这一政治事件,新闻网站就制作了相关的专题,如人民网就推出了专题“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由于网络专题具有可供用户随时查询、网络空间没有限制的优点,这类用户普遍关注的新闻专题往往能够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

对于那些不具备独立采访权的一般网站、商业门户网站而言,政治类、时事类的专题在操作上的难度非常大,因此,这些网站往往会避开此类专题,而是转向那些更容易操作的、敏感度小的领域,专注于体育、娱乐、民生、商务等领域就成为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其他类型网站在制作采访类专题的重要选择。

比如,搜狐网在娱乐新闻报道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在采访型专题的制作上就很有优势。为方便用户更好地了解娱乐界发生的重要事件,搜狐于2009年推出了“搜狐电视月刊”栏目,每月以专题的形式选择重要的娱乐现象或事件进行报道。如第三期专题《崛起背后:湖南卫视八大金牌团队全解密》,就是在采访湖南卫视八个具有广泛影响力节目的制作团队主创人员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相对于新闻网站而言,像搜狐这类商业门户网站在这类资源的积累和围绕这些资源制作专题的经验上要比那些媒体网站更有优势,它们能很好地把握差异化竞争的侧重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积极布局并精耕细作,已经成为关心娱乐类资讯用户获取此类内容的首选渠道。

搜狐2008年制作的大型专题报道“中国制造·中国速度全国行”也是一个采访型专题的典型案例。整个报道以搜狐为主导联合全国权威媒体组成强大报道阵容,走访能代表“中国制造”的典型城市和企业。这一大型采访专题充分发挥平面媒体深入报道与网络媒体快捷、详尽呈现的优势,以新闻报道与网络互动相结合为特点。具体形式是将新闻报道与博客征文相结合,让企业界领导与权威研究人士、媒体和草根人士都能充分关注、参与“中国制造”的话题报道和讨论,在体现形式上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展示”的方式来呈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变化。整个专题发挥了采访报道的优势,将与“中国制造”有关的原创内容以及联合采访、沙龙、论坛、新闻报道、博客征文、网上调查、排行榜等内容与合作媒体策划的内容一并整合到专题中,内容丰富,报道权威,贴近百姓生活。一系列报道如“走进汇源”、“走进燕京啤酒”、“走进皇明”、“走进奇瑞”等充分展示这些代表性企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发挥了采访型专题原创、深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