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21176600000047

第47章 新闻特写的写作(1)

第一节 理解特写

新闻工作者除了写好消息以外,它同时必须学会写作富于魅力的特写,虽然写特写比写消息更加困难。

朱尔斯·洛在他的工作经验报告中为我们区别过消息与特写的差异:

消息性报道是让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特写则告诉读者那里的情况可能会怎样。消息性报道讲的是一个人说了些什么;特写讲的是什么样的人说了这些话。消息性报道告诉人们的是形势的状况;特写告诉人们的是这种形势的由来。

林赛·雷维尔、科林·罗德里克则形象地以“表层淘金”和“挖掘金矿”分别来比喻新闻和特写。在他们看来,虽然都是在进行着信息传递工作,但是“他们从不同的距离对事件进行报道。新闻记者追风逐电,一挥而就;特稿记者则琢磨再三,面面俱到。他有更多的版面和时间,不足之处是文章缺乏时效性,必须以深人探讨,细节描写,剖解辨析,措辞巧妙,文笔优美来加以弥补。”

它们帮助我们认清道路。因为在创造的过程上,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了解清楚,猛力推进,做个主人翁,便是茫无了解,即或了解而不彻底,结果乃徘徊、分歧、失意,而流为盲目之牺牲品。

这些人想要证明,特写是个性的表现和显示,写作的出发点仍然是受众的人性渴念及其复杂性。并且,特写应该向读者提供与新闻消息相比较更为艺术的服务,它应该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美妙、动人。

“变幻莫测”的人性要求这一切,这也是1975年由丹尼尔.威廉森出版的《特写写作技巧》一书所要说明的问题。在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献中,特写被认为来自于人性,来自于想象、意象、感觉、意见、论争、超越,来自于反压抑。它的灵魂可以被描绘成:说一切民主的琐事,它们也是人类迷失方向或修正自己立场的机会。这位专家写道:

特写是一种带有创作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

特写在努力用语言表达着消息现在还无法表达的东西。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特写追寻着它自己的长期效果,它包含着决心从事社会改造工作的毅力,拥有一种艺术批判的特性,并以自身为人类找到了“诗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调和的公式:特写在一切的现象采撷中倾诉人类心声,面对当前既定的事实,特写提醒人们注意那些理所当然但没有实现的事。特写是自由的,这不是说它可以随意编造、臆想,而是说它不受时间的严格限制,并且,表现将来也有可能。它以生活来批判“过多的乌托邦”,它使萎缩得徒有其表的批评的潜力获得复苏。它不是干巴巴地、生硬地明确表态,而是犹如孔雀开屏展现新闻各种吸引读者的力量。特写仿如小品,它用此来总结与表示诊断,使读者对它的随笔情调在情绪上做好准备。它从告示牌、动物园、街头巷尾借用标题,把一切语言口语化、形象化。讲大话虽然能暂时吸引读者,但从长期来说一定会使读者感到失望;讲空话能唬人,但不得人心;讲硬性消息因素能让读者欢呼,但不能通透体验……特写就这样地进入“生活文本”“经验描述”的思维状态,并区别于其他一切。

1.创作性

特写允许它的创造者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除凭空虚构之外。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描述的角度,由它引我们与读者共舞一事。我们也可在标题、开端、正文、结尾的任何一部分进行富于诗性的描述;也可以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中的任何一种来写作,例如在《南京的劫难》一特写中,《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的记者以“‘地狱般的四无’一一只有这句话,才能确切地形容南京遭到围攻和占领时的惨状”开始引导人们进入一部历史惨剧中,而以“我”“我看见”作为进行叙述的人称,使文章更富实感;可以在事实中加强氛围的力量,由气氛来把握自然社会的秘密;也可以由故事来表达一种向往,希望脱离冷酷的、人已经僵化的世界,脱逃寂寞的威胁,例如我在前面章节中引述的有关守桥人约翰·多尔顿的故事。

新闻特写更巧妙地拥有意象之力量。在每一个佳作中,画面的组接都惹人注目。例如,纽伦堡国际法庭处死战犯,合众社记者金斯波里·史密斯由“死刑在纽伦堡城监狱里的小健身房执行,其内部颇像一个谷仓。执行死刑时有电灯照明”、“今天一共动用了两台绞架。走上绞架,要通过十三个台阶”、“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十名战犯都摆出无所畏惧的样子。他们中有的态度激烈,有的听天由命,有的祈求上苍宽恕”等来汇聚场景的色彩力。所有这些都非单独存在着,而是把它们的图像纳入作为隐喻表象的人类空间中。通过这样的结合就形成了构成这篇文章的结构原则的深层含义。

另一段例子更为明显:“脾气暴躁的土拨鼠先生用充满敌意的目光瞪着一只只伸进它那蓬松皮毛里的小手,而对身旁一群孩子发出的快活笑声充耳不闻。”组接自然、风趣,每一语均含有“拯救”之意,都在发挥着超出它们本身的能量。它充分地实现了文字经济学的原则。

特写的创作性表现当然不止这些。它可以由任何一方面表现出来。

理解这一点并不十分困难。特写不仅顾及创造性地发现细节、放大细节;还要念及直觉的体味,有允许模糊性的一面。它要求想象力不被腐蚀,而后自由地创造。

2.趣味性

特写在有些地方被称之为趣味性报道。它应能由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某种呼应。它寻求包含着各种紧张的、有戏剧性的情景。成功的特写新闻能让人心思活跃,津津有味,究其因不外:包含着为人们关注的细节或现场情景;对其中涉及的抽象而复杂的事物予以形象比喻;写作上穿插灵活,少用臃肿冗长语句。

写奇人奇事者如新华社1993年所发《小矮人舞星杨冬秋》,其开头即云:“常道,不怪不成才。身材特矮、其貌不扬的迪斯科超级舞星杨冬秋,就是一个‘怪中奇才’。”“这位25岁的小矮人出生于湖南长沙,父母、哥哥和姐姐都是正常人,只有他和他的孪生兄弟杨冬梅,是一对身高不足一米的侏儒。”因其“超常性”而普遍惹人注目,颇有人情味。

写某种有趣发明的如德国《星期日图片报》1993年1月24日刊登的关于“会说话的轮椅”的特写。

特写的趣味性特色可以由多种角度来实行,例如行文的张弛、节奏的变化、幽默语言的使用等。这一特性使特写成为一种对单调的、模式化报道的突破。

记住,世界上有许多相近的硬新闻,因为新闻性质所限使它们在快捷的要求中面目近于相似:结构、格式、行文。但没有特写是一样的,每一篇成功的特写都有其特有的风貌。

3.耐压性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新闻界面临的困境的话,那可能就是:报人的生命只有24小时或者更短些,这曾令三十年代在中国报坛上风云一时的张季鸾心生悲凉。在24小时中,新闻的所有因素都要变成历史。特写文章没有这些困扰,在传播业中,它往往是应急的秘密武器,因为它有较为长久的生命力,它的价值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减色之虑。在讨论这一点时,丹尼尔·威廉森索性用了“无时间性”来说明。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明的是,耐压性同时主要包含着由人类的日常生存角度来寻找并进入其中的特色,比如普通守桥人的孤独,普通莫斯科市民在政治改革中的复杂心绪……这符合历史的实际构成,也深测到了最基本的一层,不论何处,人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人类本身这一原理是不会变的,光阴的逝去只会使那些肤浅的表象消失,却可使人性的平凡、伟大显出不灭的光华。记住,把握人性,是特写的一份荣耀。

4,素材的普遍性

特写指向人性一点使它具备素材普泛存在的特色,俯拾即是一词所形容的事实同样适合于它。丹尼尔·威廉森指出:“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好的特写素材。”实践能证明他是对的。

特写已经成为一种颇具风姿的新闻表现形式,它要求人们能充分理解它如何在新闻王国里以自由身份组接世界与心灵。

第二节 开掘特写题材

丹尼尔·威廉森这样叙说这一问题:记者有别人不具备的优越性,他有采写自由,有社会在法律、舆论、人道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因此:

只要你稍稍具有一点想象力,你就会发现:寻找特写题材是易如反掌的事。睁大眼睛,观察你周围的生活,你会发现有无限多的题目可以去写,你一辈子也写不完。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好的特写素材。②

朱利安·哈瑞斯等人则指出,特写题材就蕴藏在当日新闻中,新领导人的任命、大楼被炸、批准建设新图书馆、一次谋杀、飞机失事、航天项目,都可以写成特写。他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特写题材:

1.不平常的情况。奇怪的事、反常现象、巧合、特殊人物,等等。

2.平常的事情。众人熟悉的人物、场所、事情;里程碑性的历史事件、纪念日。例如可以写市政厅外面街角那个卖报的残疾青年……

3.带有戏剧性的情景。突然变富的暴发户、大笔奖金的获得者、被遗弃的婴儿、英勇抢险行为或震撼人心的险情、倒霉的事情、与野兽搏斗的英雄、受迫害的人,等等。

4.指导性的文章。关于麻烦事、食谱、健康、礼节、集邮、花卉栽培、木工技术以及对其他各种各样事情的建议——以及对公民投票的建议。

5.信息。统计数字、各种分析、各类纪录、历史综述、同类事物在不同时期的情况的类比和对照、人物传记等等。

看来事实的确很清楚,特写在时间上无限制,在篇幅上亦无限制,在题材上更无任何的约束,生活有多丰富,特写的题材领域就有多宽广。这里无禁区,可以大有作为。

但是,自己的好运得自己造,发现才是一切。

你可以在过桥的时候发现桥边的小棚子里孤零零住着一个人,经过辨析,你已经有了一个上好的题材,于是有了一篇有关本市最孤独的工作的特写:

约翰·多尔顿干的工作是本市最孤独的。

每天,成百上千的人从多尔顿的身边走过,但是谁也不和他打招呼,甚至也不同他招手致意。

六十四岁的多尔顿住在第九街八零一号,孑然一身地看管吊桥已有四十多年了。

“要不是桥被吊起来,谁也不会注意到我的存在。”多尔顿忧郁地笑了笑说,“当人们在桥头等着水上的笨家伙通过时,他们有时会不耐烦地按喇叭,甚至还会骂起来。”

“工作倒不坏,只不过感到孤独罢了。”

你可以在新年之际访问仍然在忙碌的汽车司机,或者了解他们的妻子、父母,描述他们的心境、工作感受,及其所能说出的典型意味的趣事:

你也可以去写一个名叫张三的年轻巡警最忙碌的一天:他忙着骑自行车去送饭给一位老人;他忙着接送他的女儿;他去制止一场斗殴被打得鼻青脸肿;他第二次去医院,因为他又在制止一次超车事件中被自行车弄破了手臂;他又去处理一桩案子:他自己的车子被盗……

你也可以去写“今天,北京的龙穿上了冰鞋”,写1980年1月13日的北京北海公园冰封的湖面上,有各种身份的溜冰爱好者在做精彩的表演。

你可去写《中国向******告别的仪式非常感人》,写人们自发地停止工作、行走,默哀三分钟,“一点声息都听不到,一切活动完全停止,全市一动不动”。写“所有在场的人一下子低下了头。人人眼睛都朝地上看。他们中间有:背着婴儿的农村妇女,人民解放军的老战士,穿着老式黑衣服的农民,臂上戴着黑纱和白菊花、胸口上别着毛像章的青年,还有孩子们”。写“我周围的人都哭了起来,没有任何过分的动作和哀嚎,保持完全的尊严”。

你也可以去写在战场上牺牲的越南士兵的葬礼。例如《芝加哥每日新闻》的记者拉利·格林就这么做过:

涅思和,南越电——潘瓦利星期天结束了他的军事训练,星期一便投身战场,星期二就被打死,星期六这一天下葬。

潘瓦利今年22岁,结婚七个月,入伍前是西贡码头上的搬运工。

与他同一天下葬的还有许多死者。这里的国家军人公墓不断有人下葬,他们是些没有显赫的军衔的下层军人。

参加葬礼的有潘瓦利的妻子、父母和姐姐。

女眷们连续几个小时痛哭不止,她们咒骂政府派潘瓦利去打仗,乞求上苍让死者复生。

“当官的在屋里躲着,出门就坐车,却逼着我丈夫去送死。”他的19岁的寡妇叫着,压过了别的送葬者的哀悼声,“那些老家伙们不死,可让年轻人去送命。”

这家人很穷,是佛教徒。几年来,他们在国内转来转去,想躲避打仗。

“儿子,我的儿子,我来看你了。你过去总是和我在一起,为什么现在不带我一起走?”他的母亲哭着说。

一名负责丧葬的士兵走过来抬起棺材,放到一辆漆成黑色、吱吱作响的军用卡车上。一支短短的队伍陪伴着卡车,穿过新坟遍布的原野。

这是悼念亡者的最后时刻了,母亲和妻子扑向盖着旗帜的棺材。

掘墓人开始向棺材上埋土。那辆黑色卡车又开来了,带来了另一具尸体。未掩埋的坟坑被抛在后面,被太阳烘烤着。

“我的丈夫,我的丈夫,他们杀死了我的丈夫。”他的妻子叫着。

潘瓦利是3月29日北越军队发起新的攻势以后,在战场上被打死的8,OOO多名南越士兵中的一个。

但是,现在这里还有25,000多个坟坑等待着更多的尸体。

你可以去报道几个在房间里养小鳄鱼的男青年。

你也可以报道个人嗜好,例如某人积习成瘾,每天要买一本书才能心意释然,否则,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