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21176600000048

第48章 新闻特写的写作(2)

你当然也可以在我们生活中发现你要报道的其他事例:一位朋友是登山能手,一位同事是集邮爱好者,一位物理学教授花上三个月时间走完了长征路。

一位引人注目的领导干部,例如在改革运动中富于创新精神的铁省长、铁市长……他们度过了多年的政治生涯,他知道他本人以及他人的许多政治趣事。

一位性情乖戾的传奇式领导,他可能领导了他的部下进行着长期的改造工程。

退休的干部也有了解的价值,他们可以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使你仿佛觉得,你正在参与着他所进行的工作。

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极好的特写题材。

下面引证的这则特写则来自动物世界,极有意思:

巴德斯顿,肯塔基州(美联社电)——它听到温柔的呼唤,它整天听到鸟儿的歌唱。星期天晚上,表演完第1,OOO场节目以后,荷曼·德汉三世像往常一样呵欠不断,盼着赶快回去睡觉。

荷曼,这只14岁的小猎犬已经在“老狗碟子”——J·D·塔尔伯特圆形露天剧场表演的节目中担任角色13年了。

荷曼和他的主人威廉·C·德汉搬到巴尔德斯唐以后,参加了一个哈里斯堡人的演出,表演些短小的节目。

“它已经困了。它很听话,温顺可爱。”德汉先生说,“它是只好猎犬,至今还能捕捉野兔。要是想到它的年龄相当于人到了91岁的年纪,你就会觉得它真是棒极了。”

荷曼在大约60万名观众面前表演过,只有很少几次出过大差错。

“几年前,它唱歌的声音可以让后排观众都听得清。”德汉先生说,“有一次,斯特芬正在对着珍妮歌唱,唱到情歌中最美妙的那段时,有人踩到了荷曼的尾巴,它大叫起来,观众发出一片愤怒的嘘声。”

过去,导演让荷曼在最后一幕的时候上台,但它总是喜欢果在演出班子里的女人们的大裙圈下面。于是,导演做了一个安排,在晚上演出时,让一只青蛙和荷曼一起参加最后一幕的表演。

“这把剧场搅得热闹极了。”德汉先生说,“那只青蛙一跳,荷曼也一跳,然后它们互相对视,再跳好几遍。”

而另一段呢,则是历史回顾题材,它是罗伯特·W·安德鲁斯为纪念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被害20周年而作的:

华盛顿(美联社电)——东部时间下午1点34分,来自达拉斯的第一道可怕的闪电,通过报房的电传打字机的“哒哒”的响声传遍了整个美国。

这个消息通过街上奔驰着的汽车中的收音机和放在街角的收音机传了出来,然后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比受到惊吓的鸽群飞回迪累·普拉萨的栖息地还要快,整个美国的人民一下子沉浸在哀思之中。

1963年11月底那4天痛苦的日子里,美国人民在哭泣,在祈祷。人们挥着拳头,盯视着他们的电视机。他们被难以想象的场景、声音惊呆了。

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那些已记不清婚礼或某个孩子出生时的细节的人,却能清楚、准确地记起当他们第一次听到约翰·F·肯尼迪被刺的消息时是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事情。

有一个人当时把他的车停在纽约的一个交叉路口的中间,冲进一家便餐馆。“这是真的吗?”他问。店员没有抬起眼睛回答道:“是的,他死了。”这个人回到他的车里,颓然坐在方向盘后面听新闻广播,完全意识不到后面那些急不可耐的汽车喇叭声……

安德鲁斯的报道就这样写下去,一个一个人地写人们的回忆:他们在听到总统遇刺的消息时身处何地、做了些什么。

经验丰富的记者往往能突破常规,闯入禁区。车到山前必有路,创造性地发掘工作就摆在你的面前。前苏联《共青团真理报》记者所写的《尼克松逛莫斯科市场》,由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市场的活动来状写了**********的改革政策在经济领域带来的某种变化:“摊主比顾客多”,他们“混得还可以,对生活满意”。经济上的困难使有人不喜欢**********的政治路线,但是对结束冷战后的美苏谅解,他们又感到满意。

尼克松逛莫斯科市场

3月23日10时15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信步走进莫斯科中央市场,一群高加索人举着鲜花迎上去:“先生,买玫瑰吧,不贵!”

尼克松那天5时起床,6时出门。红场旁国营百货商场前的“长龙”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苏联人在排队凭票买紧俏商品。

“总统先生,对莫斯科人印象如何?”

“人们看来身体健康,衣着整齐,只是眼中有失望的神色。”尼克松回答说。

他在中央市场被许多上年纪的人认出来了,人们向他招手、问候。也有人气呼呼地对他说:“您最好把**********拉到这儿来,是他把我们的生活搞成这样的!”

一个卖洋葱的妇女一看有摄像机对准了她,马上挡住脸,以为是电视台拍投机商,一听是尼克松想知道苏联人民的生活起居,才露出了脸。

在肉品柜台,摊主比顾客多。摊主对尼克松说,混得还可以,对生活满意,要不是市政府的限价捣乱(自由市场每公斤肉价曾达35卢布,市政府限价15卢布——本报注),本来倒挺好。

“我看还是价高了,要不顾客怎么这么少?”尼克松反问。

“我们的顾客还在睡懒觉呢!”摊主们回答。

一个睡眼蒙咙的汉子向尼克松提了个挑衅性问题:“你搞的改革把全国全搞乱了!难道我们原先过的是这种日子?

我挣的那几个钱在这儿买得起东西吗?”

这人看见一大群记者和陪同,误认为今天总算逮着机会,可以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发牢骚了。后来他才闹明白,这不是**********,而是尼克松,马上就化愤怒为友好,发誓他爱和平,希望苏美相互谅解。

新华社记者邹爱国、罗观星采写的《总书记的问候》,则由江****等中央领导干部在复兴门立交桥头与群众交谈,来写就党群关系的新时代篇章。

拖拖拉拉的罗列主要想呈示一种方向:特写题材的金矿比比皆是,只要顺着好奇心认真探索,就会有了不起的收获。

第三节 特写的种类及特征

特写的种类及特征,则关系到这一开掘的另一面。关于它的划分,也有多种意见。美国德州大学瑞狄克教授,有他典型新闻特写、奇异事物特写、人物特写、冒险性特写、历史性特写、商业特写、“如何做”特写、地方风味特写、“自我改进特写”、争论性特写、亲身经历特写十一类分法;美国新闻界名人柏德则划特写世界为特写人物、自白、访问、散文式特写、程序式特写、集合特写六大类。这些已经成为影响记者操作的理论指导,它们细致的划分带给人们丰硕无边的启迪。但我们对实用者更有兴趣。一般意见以为,特写分为新闻性特写与趣味性特写两类。另一种划分法是由长短划分的大特写与小特写。杰克·海敦在他的总结里这样写道:“小特写是一种非常非常短的特稿,只有二到六小段。”例如:

美联社纽约州奥本讯——库尔利餐馆经理对那些喜欢在盥洗室墙上涂鸦的顾客真是头痛极了。

每隔三个星期就得重新粉刷墙壁,花费实在太大。

怎么办呢?在男女盥洗室各挂黑板一块,并充分供应粉笔。

另一篇也富有魅力:

美联社托皮卡讯——一“你打算看看‘天气’和‘运动’这两头角马吗?”

加吉公园动物园里的两头角马,一头母的四岁,一头公的一岁,已被命名为“天气”和“运动”。

而对于另一划分,我们倒是可以认真看看。丹尼尔·威廉森指出了它们的内涵及外延:“新闻性特写是对当前公众感兴趣的事件或形势所写的时间性很强的报道。它可以是让公众注意某一事件的第一篇报道,也可以不是。新闻性特写旨在把事件或形势用带有人情味的语言加以报道,并使读者对这一事件或形势产生感情上的联系。”它可以有“警方用无线电呼叫巡逻艇前去搭救落水的人”、“星期二,一阵大风袭击了兰州城……”等开头形式。

而“趣味性特写则不带丝毫的新闻价值。通常不怕久压,也不包含公众极为关心的内容。趣味性特写是以满足读者对他人、动物、奇人怪事或反常历史现象的好奇心为目的的。”它“一般是对人的本性的探讨”。②

这种划分是有益的,对我们会有帮助,但仍嫌太笼统,我们最好能由更具体的划分找出有效掌握的途径。

1.趣味小品

丹尼尔·威廉森认为,一篇成功的趣味小品,可以使一个充满五花八门新闻的版面或人类世界增加一些乐趣,它通常包含幽默的词句和俏皮话。例如两个小偷在前一天夜里去偷保险柜。当他们把保险柜往卡车上装时,保险柜一滑,压断一个小偷的一节手指头,同时无声报警器被碰。他们在逃逸的途中,被警察抓获。写作趣味小品,要求能用寥寥数语有效地捕捉细节并予以传达。

2.花絮

花絮的定义是:“一种轻松的、抓取某一欢庆事件的情绪和气氛的描述性特写。”它可以写人、人们的共同兴趣、记者的感受。例如:

八十六岁的路易斯·威尔逊手上戴着一只货真价实的棒球手套,头上戴着辛辛那提红队的队帽。为防止阳光刺眼,她把帽檐拉得很低,低得几乎碰到眼镜框。她找到自己的位子便坐了下来,等候平直出界球。

“坐在三垒后面,要是不带一只手套来,那才是傻瓜呢!”她是说,有时候棒球能从赛场上一直飞到看台上。

3.人物特写

我们应当重点研究这一特写类型。它的定义是:具有一种深度的,能够抓住人物性格实质的文章。它是一种需要费力气写作的报道形式,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取材料,例如人物的身体特征、性格特征、社会形象、个人经历、目前状况、工作环境,然后,更多地依赖叙述而不是描绘加以创造。

人物特写的表现也是十分复杂的,它需要我们:第一,由不同角度观察对象;第二,由细节来惹动感觉及触及力;第三,笔法生动;第四,文章各部分衔接自然;第五,在每一新的段落的开句不要死板,而是灵活处理;第六,事例要朴实;第七,要让读者有兴趣,那就得从读者角度去组织一切;第八,每个词汇都必须能说明问题,不要卖弄什么;第九,不要出格,以免造成法律上的麻烦;第十,最重要的,认真、努力地去访问、记录,不要过分信任你的记忆力,而是要一一过手。

能证明这一点的事例并不少。《快乐的巨人》写中国著名的篮球巨人穆铁柱。文章先以此开头:“当身高七英尺二英寸(二米二十)的中国运动员穆铁柱跨着碎步跑人体育馆时,‘嗬!’观众席上发出了阵阵惊叹声。”又写了他第一次投篮不中时,“这位斯文的巨人一下子红了脸,他捏紧拳头,似乎很难为情,也许还有点烦躁”。写了他必须睡两张双人床……使一切具象化、人性化。

而路透社记者所写的《马拉多纳再施“上帝之手”》更恪尽其职。它写了马拉多纳不止一次地在比赛中使用手臂阻拦对方球的“上帝之手”,他个人的表白、外界的评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