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21176900000031

第31章 铸造坚强自稳的整合主体——中国共产党(3)

另一方面,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该论断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与充分的开放性,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吸收新元素,迸发新活力。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个过程是经过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中的意识形态结构和中国共产党对大众传媒的领导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工作得以实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整合作用突出表现在它随着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涵,已由原来的强调对立的意识形态变为强调共存的意识形态,具有了兼容并蓄其他性质意识形态中合理、科学成分的能力。”[198]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成分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关系进行着深刻的调整,人们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岗位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应随着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不断充实和发展,增强其吸引力,扩大其包容性。

一是在丰富内涵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正是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精髓,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中国实际,以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一方面,要“俗化”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俗化”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不是模糊党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把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阶段和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左”的时代过分神秘、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状况,从僵化刻板中解放出来,走向民间,实现还俗,以世俗的理性体现对社会实际和人性的关照。[199]另一方面,要扩大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意识形态包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有比较广阔的边界,能够把许多不同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在一个思想体系之内;第二,它有较大的空间,能够为尽可能广泛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200]包容不是无条件地囊括一切,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既能够保持自己的特点,又能够尽可能地反映广大民众的要求,将二者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是在兼收并蓄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绝不意味着排斥中国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成果及社会成员多元的价值追求。越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意识形态,越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越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引领地位和作用,必须善于从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善于从人民群众现实的生活和创造中吸收营养,善于从世界文化宝库中吸收精华,在兼收并蓄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201]例如,要顺应发展潮流,构建以爱国守法、奉献进取、公平诚信为核心的全民共同价值观,使社会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内化为全民族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我们从历史事实中发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是党的发展、党的事业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需要。

总之,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扩大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使其保持应有的张力与弹性。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党员队伍,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的优秀领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发挥良好导向作用,提高全党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依据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

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担当这一历史进程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党首先把自己创建成学习型政党,给全社会当好表率,才能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否则,不仅党的执政地位无法巩固,而且创建学习型社会也无从谈起。比如,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意义有赖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倡导。思想舆论是行动的先导。创建学习型社会取决于对学习型社会先进理念和重大意义的认知程度。中国共产党掌握着丰富的宣传资源,具有很大的宣传优势,大力加强舆论宣传将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传播和实践。再如,创建学习型社会有赖于中国共产党表率作用的发挥。[202]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有两大任务:一是要把各种社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二是要使各种社会成员成为学习型的人。这两大任务都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列,起好带头示范作用。因为党是全国人民的先锋队,只有先锋队带好头,群众才能跟着干、学着做,党员干部率先成为学习型党员和学习型干部,必然为广大群众成为学习型公民提供榜样、作出示范。简言之,要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很大程度上要靠建设学习型政党来导向和推动。而实现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

第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和发展理论上的先进性,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准确掌握和自觉运用这一先进理论,就必须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扎扎实实的学习功夫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引导社会发展进步,保持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上的先进性,同样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这是因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具有一往无前的革命性品格,探求未知的道路上会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掌握和运用人类创造的最新理论成果、最新科学知识并及时总结经验、深刻揭示规律、科学预见未来。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自身要认真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政党,而且要以自己的示范行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努力成为学习型政党。

第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开发党的人力资源、增强党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因素,执政党的领导力、创新力、影响力、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身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学习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的大党,许多党员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导骨干,如果能把这样一支宏大的人力资源队伍开发出来,对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将会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由于受传统学习、教育、管理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国共产党的人力资源的潜力远未开发出来。以促进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增强党员干部学习力、创新力为核心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将会改造党的学习,彻底更新党的学习、教育、管理观念、体制、机制和人们的习惯与行为,使党的学习真正成为团队的学习、组织的学习;反思、反馈、共享基础的学习;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学习。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每个党员干部都成为学习型党员干部,进而形成全党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为开发党的人力资源,增强党的创新力、影响力、引导力创造了条件。

第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必由之路。一直以来,党建工作如何同业务工作结合是党建工作的难点,在许多单位普遍存在着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不良现象。在新的形势下,许多从事党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机关工作的同志不知道怎样使党建工作服务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于本部门、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单位需要和群众需要的工作。建设学习型政党为促进党建工作与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和业务工作的结合找到了一个较佳结合点,这就是做好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这实质上是培育和提升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持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学习型政党,通过变革传统观念、传统体制和习惯行为,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不断创新、不断改进的先进理念,形成有利于培养、使用人才资源的机制,这将会极大推进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这对于增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竞争力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推动效应,为党建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找到良好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该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自觉用以指导实践的政党;是目光远大、胸怀宽阔、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政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政党;是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在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成效上引领全社会全民族的政党。归根到底,应该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