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21176900000036

第36章 参考文献(1)

一、经典著作与重要文件

[1]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列宁专题文集(全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2]******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江****.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5]江****.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7]****党史参考资料(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1.

[2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1]****中央文献研究室.******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2]****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江****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

[23]****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4]胡****.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5]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6]****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7]****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8]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R].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9]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0]******.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1]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2]******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Z],2013-02-03.

[33]****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N].人民日报,2013-04-20.

二、译著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美]萨尔托里.政党与政党体制[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

[4][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9][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10][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变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1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3][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8][加拿大]马丁.整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9][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0][美]拉里·戴蒙德,[美]理查德·冈瑟.政党与民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三、国内著作

[1]李鸿渊.党内民主与社会诉求有效性整合的新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2]姜卫平.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朱力.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与化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沈瑞英.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5]付铎.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6]王真.中国共产党抵御执政风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汤志华.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吴毅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现实取向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9]郎咸平.整合(修订版):案例点评[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

[10]汤敏轩.转型中国公共政策失灵研究:基于组织整合理论的系统分析[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0.

[11]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2]石本惠.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3]郭大方,白建武.执政党政治整治的基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与思考[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14]庄跃成.执政党建设的时代命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5]师晓霞.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16]卢先福,端木婕.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7]卢先福.执政能力建设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8]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9]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0]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21]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2]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3]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高新民.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2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6]****中央党校编写.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7]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8]梁妍慧.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29]孟伟.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0]谢俊春.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1]赵中源.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2]杜永明,赵金山,王颜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问题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33]任树江,王建政,薛建中.党的执政规律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34]戴立兴.政党与群众:中国共产党执政考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5]李安增.历史与经验——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6]苏希胜.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37]金丽薇.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38]吴美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9]董连翔.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0]靳江好,王郅强.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1]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2]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3]顾杰善.当代中国利益群体的多维透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4]张小平,王迎春.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5]李航.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6]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7]沈远新.中国转型期的政治治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48]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49]冯秋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0]李慎明.执政党的经验教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1]李惠斌,薛晓源.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的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2]刘祺.批评与自我批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3]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4]金春明,许全兴,陈登才,郭德宏.******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5]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6]金冲及,张国祥.******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7]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8]林怀艺.政党民主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59]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0]康继军.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1]佟玉华.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2]陈义平.政治人:模铸与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63]“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中国财富报告:转型期要素分配与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